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教育心得>

高中教师的教育故事:书的最好归宿

晓晴分享

  编者按:书只有阅读才有生命。作者讲述了他喜欢看书的心路历程,并把这种阅读习惯传承下去,下面我们来看看《书的最好归宿》这篇教育故事吧!

  小时候,家住农村,不敢说是文化的沙漠,但书籍真是少得可怜。除了上学的课本外,对书的第一次深刻记忆,要算小人书了。小人书,也就是连环画,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非常流行。小学低年级,我看了很多,有《三国演义》《红楼梦》《薛刚反唐》《隋唐演义》《杨家将》《岳飞传》等,很有意思。我家里穷,买不起,一般都是借别人的看。

  记得有一次放学了,我拿着小人书坐在教室外面的房檐下,正津津有味地读着呢,有人一把抢走我的小人书。我抬头一看,是我的数学老师。我惶恐不安地站着,不知道等待我的是什么处罚。老师把书拿在手里翻了翻,说:“先借我看,明天早晨来拿!”我高兴坏了,原来老师也喜欢看。

  到了小学高年级,我认识的字多起来,便到处搜罗大书厚书看。印象深刻的是看一本破烂的《安徒生童话》,被里面神奇的故事所吸引。我常常幻想,要是我也有一个富有魔力的火柴盒,该多好啊?读着读着,我一个字都看不见了,心想:“坏了,该不会变瞎了吧?”抬头四望,原来天黑实了。

  读《福尔摩斯探案集》,被福尔摩斯的神奇所倾倒,佩服之极。到了末尾,福尔摩斯被坏人抱着一起跳下瀑布悬岩,我悲伤不已。后来,又读了续集,才发现福尔摩斯神奇地活过来了。

  上了初中,各样书都胡看一起,尤喜武侠小说。记得一个风高月黑之夜,我与同学爬了十几里山路,到他的小舅家,从柜子里翻出连本大套的梁羽生的小说,到现在还记得名字的有《七剑下天山》《唐宫恩怨》等。那个年代,在学校里看小说是被严令禁止的,所以我只好躲在家里看。幸好父亲开明,从来不管我读书的事。我一回到家,先拿出书,父亲把饭做好后,我边看书,边吃饭。一顿饭被吃得无限延长,直到上学的最后一刻才放下书跑向学校。

  上师范后,读的书范围广泛很多,但留下印象的反倒不多,记忆最深的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孙少平的生活窘境,简直就是我们那一代人的生活现状。他不屈服于命运,努力抗争的精神,一直藏在我的心底,成为我人格的一个原始模型。

  毕业后,报考了汉语文学专业,读的书自然多起来。自己有工资了,便开始买书,梁实秋、张爱玲、余秋雨、马尔克斯、贾平凹、陈忠实……不一而足。收获最大的是《曾国藩家书》,在这之前看了《毛泽东传》和《将介石传》,因为这二人都推崇曾国藩,便买了这套文言文版的书。三本,每本都是三四百页,我坚持看完了,而且还做了一些笔记。“恒”、“谦”、“敬”、“诚”……曾国藩教导子侄做人做事的原则,深入我的骨髓。

  随着家庭条件的好转,我的藏书也丰富起来。在装修第一套单元房的时候,我要求把书房的一面墙都做成书架。很快,书架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有教学方面的,有文学方面的,有金柳读的童话故事,也有自己发表文章的样刊。因为爱书惜书,所以我最怕别人来借书。来人了,我从书房走出来,把客人领进客厅招待。如果客人兴之所至,踱到书房,我是寸步不离的。如果某位朋友不太识趣,硬要借某本书,我必得当着朋友的面造册登记,以示我讨要的决心。

  孩子慢慢长大,读书的能力和速度大为增强。来到西安后,我给三个房间都装上书架。很快,书架满溢。流连于自己的书架前,目光从一排排书籍前扫过,在心满意足之余,突然发觉书架上有五分之一的书我几乎没有读过。而90%以上的书我仅仅读过一遍,以后再也没有翻过,而且几乎永远也不会再读了。读过两遍及两遍以上的书还真不多。望着哪些曾经让我“欣然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书籍,我为它们产生了深深的悲哀。

  既然有些书我永远都不会再读了,何不借给别人,让书籍的生命得以延续?于是,我开始主动地把书往出借,最多的一次借给朋友及孩子七本书。有些书借出去了,能收回来,便再往出借;有些书借出去了收不回来,我反倒觉得些许安慰,觉得书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无独有偶,前天我到学校图书室去,负责图书室的老师极力窜掇我借几本杂志。我担心借多影响其他老师的阅读,图书室的张老师说:“只有你们把书都借走了,书才会发挥作用!”我深以为然,便一口气借了三十本。今年高一每周有一节阅读课,学生的阅读习惯没有养成,总有些学生什么书都不带,什么书都读不进去。我借了一些通俗易懂的杂志,如《小小说》《故事会》《百姓故事》等,在阅读课上发给学生,让他们读。

  是啊,书只有阅读才有生命。真爱书,就把自己心爱的书借出去,让书的生命得到绽放,而不是紧压箱底,让书沉睡!

  作者|金乾波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0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