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教育心得>

老师关于教学的心得:从听故事出发

智明分享

  编者按:会讲故事的老师才是一个有魅力的老师。《从听故事出发》就写出了通过故事引出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种最实用的教学方式。

  回想自己的小学生活,至今让人觉得温暖的是下雨天的体育课。那样的日子全班都特别乖,因为这样老师就会用大嗓门的绍兴普通话给我们讲故事。老师有时拿着一本书添油加醋,直讲得唾沫横飞;有时张口就来,信马由缰,激动处手舞足蹈。我们全听得如痴如醉,心情随之起起伏伏。突然,老师讲累了,又恰是看着书讲的,就说今天讲到这里吧,我讲的书上有,想知道接下去如何自己去看吧!于是众人一哄而上,后到者向先得者急切地约定,瞬间借阅者自发地编成了流水号。这样的场景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应该都不会陌生。

  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我老师这招叫做“阅读期待”。由听故事而引上阅读之途,这是最简单、最实用的方式。

  听故事能带来什么?我觉得好处太多了。对照刚才我小学老师讲故事的一幕,我觉的最起码有以下一些好处:延长注意力;吸收学习词汇;增进师生感情;刺激想象力;精神教化;当然还有激发独立阅读的愿望。

  其实,当我们在给孩子朗读、讲故事时时,我们就像在为阅读的乐趣做广告,在向孩子推销着阅读。

  如果要让孩子听故事更富价值。我们还可以腾出一点时间和孩子聊一聊。

  比如:你猜这个故事接下去如何发展?你喜欢哪个角色?你所认识的人中,有谁比较像主角?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吗?为什么?故事中哪些情节让你觉得和自己的经历很像?主角克服了好几项困难,他们的顺序是怎么样的?这个故事如果发生在另一个时代,还可信吗?如果故事发生在另一个国家(地方),还可能吗?你认同作者的想法吗?哪些地方有什么不同看法?

  这样的聊书是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帮助孩子整理提升认识,有时甚至是在帮助孩子在故事中遇见自己,打开自己的经验和精神世界,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洗礼。

  人生而喜欢听故事,又不停地创造着自己的故事。孩子听故事经常会发生一些温暖的场景。

  有一天我见到了葛龙玲老师的文章——《如果我是老师,就不会叫学生写读书报告?》,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我提早到校,为班上早到的孩子大声朗读某本书的某一章(当然,所选的书对孩子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有次读到最精彩的地方,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多么不舍,一个劲地求我再读五分钟!此时,我突发灵感:“这样吧,我们当回小作家,想象一下接下来情节会怎样发展?回家把它写下来,明天一早,老师先读你们写的,再读大作家写的,咱们比比,谁写得更棒?”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趣。第二天一早,我先请孩子们小组内交换阅读,再请大家推荐几位上讲台来朗读他们写的故事,然后我读作者写的,经过一对比,我们欣喜地发现,有些孩子真的比大作家写得有趣。

  先有意思,再有意义。很多的有意义就在有意思当中。儿童喜欢听故事。走进儿童心灵世界的不一定是知识、概念、道理,而往往是故事。故事走进了儿童心灵世界,正是教育走进了儿童心灵世界。

  一个会讲故事的教师是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梅子涵先生在的《特写嘴巴》一文中有极富诗意的描述“把不朽的故事和童话一个接着一个地讲给孩子们听,讲得神采飞扬,结果孩子们就笑啊,吃惊啊,目不转睛地盯住了你的那一张嘴巴看!你的一生中,会有谁、会有多少人是那样期待地、崇敬无比地盯住了你的嘴巴看呢?它成为一个神秘的门了!从里面走出的每一个字、发出的每一声喘息都是能让心跳变得急促的,让心情变得欣喜,让世界变得宁静,让呼吸变得抒情。”

  一个经常给孩子讲故事的老师,是一个有儿童立场的老师。海德格尔说:木匠做木匠活,靠的不是能力,靠的是适应木头。他能够在没有生命的木头内部,看到了活泼泼的生命。

  教育也是如此。“儿童本身就是故事。童年就是一片故事的田野。教师理当成为这片故事田野的守望者。当所有的老师都在教室里为孩子们讲述着他们的和不是他们的故事。这该是一种多么精彩、神圣的教育情景与气象啊!“(成尚荣语)

  阅读在故事中开始,教育在故事中开始!

作者:莫国夫
公众号:莫国夫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27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