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教育心得>

教师札记:从盐的故事到一线课堂研究

智明分享

  编者按:文章《从盐的故事到一线课堂研究》先是从“盐的故事”入手,逐步向我们揭示了课堂教学的本质。

  最近看到一则关于盐的故事,非常有启发。

  一次印度爆发宗教冲突。印度政府委托当地的商人代为运送、发放救济物资。冲突平息后商人把援助物资的账单上报政府。政府官员发现账单里有很大水分。统计专家通过研究账单,找到了一种东西,可以作为核实商人真实花费的依据。

  那就是盐。

  盐价格低,总量小,商人夸大虚报的动机不强。有了盐的真实用量,就可以推导出难民数量。知道了难民数量,再来评估食品、服装这些被夸大虚报的物资就容易多了。

  在中国古代,政府一直坚持盐的专卖制度。由于盐人人都要用,用量小且固定的这个特点。因此历史上盐税的本质,不只是商品税,实际上还是人头税(人头税是按人数征收的税种,有一个人收一份税)。政府可以通过盐的消费量,可以相对准确得知人群的数量。所以盐税在古代,是收人头税最好的税基。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许多专业领域的学问,要不断回到它的真实世界。有时候专业的学问形而上时间长了,容易钻入象牙塔,失去了 这门学问本来该有的面目。比如经济学界的的科斯,就提出要反对“黑板上的经济学”,回到真实生活的经济学。

  同样,学科教学作为一门学问。总结传播概念、理念或者提炼各种课堂风格自有它的意义。但事实上学科教学一切学问的真实基础应当是是一线教师的的一线课堂。

  据笔者观察,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科研究的学术风气过于热衷形而上的研究和传播,而对一线课堂的具体观察和研究整理严重忽视。

  这样的学问价值是令人怀疑的。

  比如笔者从事的小学语文教研。作为基础教育的第一大学科。有人做过统计,八位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中就有一位是小学语文教师。名师多,学科问题也多。一些学科顽疾,从我从业近三十年来,从未消停,以致大家都耳熟能详。

  从我入职开始,我一直阅读小学语文的研究文章。近十多年因为教研员的身份,更加对学科“见多识广”一些。有意思的是没我发现,这些学科研究文章所引用和讨论的课例,几乎都来自于各种赛课和公开课,特别是大型的公开课。可以说,这样的偏好某种程度导致了群体的学术误判,而且传导至学科自身的各个环节,包括教材。

  同时客观上也给一线教师一种不好的导向,公开课比一线的常态课金贵。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某教材主编数年前的在一次权威性的发言中,提出中国的语文教育现在是人文性过度了,工具性不够。这位先生的发言就是典型的基于大型公开教学的错觉。

  真实的情况是中国的一线语文教育人文性不够!工具性也不够!

  回到一间间的教室,坐到学生中间,多做课堂田野研究才是研究学科教学应有的姿态。

  虽然教室的物理环境大致相同,但由于学生的差异,可以说这世界上不会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遭遇着完全相同的问题。每个学生都在其中各自构筑着自己的学科学习世界。它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足以令另人着迷。

  如果我们忽略了一线课堂的多样性和其中诸多小事的意义,只是一般性地议论教学,那只能是空洞而乏味的。这样的教学议论只会贴标签和喊口号,它不可能给任何课堂带来质的改变。

  回到真实的不完美的、甚至丑陋的课堂,就是回到学科的广袤大地。这是我们出发的地方,也是我们终要回归的天堂。

作者:莫国夫
公众号:莫国夫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27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