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教育心得>

阅读感悟:语文教师应当成为文本的知音(2)

智明分享

  以《自己去吧》一课为例。很多教师的教学定位都是鼓励孩子遇事主动去尝试。但忽略了文本中鸭妈妈说的“河里水不深,自己去吧。”这句话中的“河里水不深”这一很关键的语言。

  同样的主题,还有《小马过河》,当小马去问妈妈时,妈妈说:“河里的水不是很浅吗?”,但这句话,在一线的教学现场,一样很少能引起老师在教学时的足够重视。

  勇敢和敢于尝试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匮乏的精神。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盲目冒险是非常可怕的。当面临危险时,最大的勇敢就是保护自己。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很明晰地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

  教师解读文本还有一个核心任务是发现文本中值得学生积累和运用的新鲜的言语形式,这样的言语往往对学生读懂文本、升级认知有关键的作用。但是因为教学的功能不同。所以在教学上的自有侧重。这部分另文再述。

  二、准确理解文本应有之意

  从解释学的角度看,不同的教师和学生对于同样的文本当然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然而,在教学论的意义上文本的解读应当是有定数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决不会是林黛玉一样。语文课的诠释,因教学内容和对象的不同,会有所变化,但也应该有相对确定的、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尺度标准,以约束过度诠释现象的发生。

  教师自己对教学文本体验、感悟和解读的深度,将在根本上决定一节课的质量。在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之际,当我们的个性解读和文本的价值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总习惯于以个人的个性解读来取代文本的原始价值,其实质就是我们习惯的单极思维定势在作怪。忽视文本价值的解读与感悟,我们的文化与智慧就成了无源之水。

  在古希腊神话中力大无穷的安泰离开了大地就软弱无力,不堪一击。可以说,文本就是阅读的大地。在教学现场,完全抛开文本语境和应有意义让学生天马行空,各说各的,将使文本自身的生命、情态、气韵消失殆尽。

  三、发现文本的偏颇之意

  文本的有些思想不是很合理,往往不是明明白白的不合理,而是观念落后或者认识不到位。孩子学习一些有特殊时代背景的作品,往往会与现在的一些价值取向产生许多矛盾的冲突,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发现,作出相应的策略调整,可能造成学生思想意识的混乱。

  如原来的经典课文《一夜的工作》,我们在审视这个教材的时候,不免让人疑问,总理的伟大,就在于简朴与勤劳吗?那样的年代,像总理这样的领导比比皆是,为什么要偏偏崇拜他。并且后面所写的“我要向全世界说,这就是我们的总理……”,未免有些空洞。古往今来,一个人的伟大,首先要看他为社会人民做了哪些实事,人民获得哪些利益。我们教学总理的简朴勤劳时,必需向孩子们适度传递总理的丰功伟绩。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来讨论总理的简朴和勤劳,我们的文本才具有完整的教学意义。

  再如曾经的时文《葛洲坝工地夜景》一文描述的是在葛洲坝工地上,工人连夜工作的场面,反映的是建设者们为国家建设日夜奋战、辛勤付出的可贵精神。可如果在教授此文时看过这样一篇报道,也许就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想法:报道讲的是在三峡大坝建设工地上,一位德国的工程主管在夜里巡查工地时,看到有中国工人在开夜工,就毫不留情地批评他们的负责人,要求对方严格按照计划的进度进行施工,不能自作主张地加班加点。负责人就辩解:这是为了整个工程着想,他们是为祖国作贡献,不计加班的报酬,而且他们的工作很负责,绝对不会影响工程质量。可那位德国人却说:“干了一天,没有得到充分休息,又连夜工作,这样搞法,怎么可能不影响工程质量?”建设葛洲坝时,我们还特别兴“赶”,拼着老命也要超负荷地工作。但这种思想放到现在还合适吗?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加班加点是应该的、光荣的、该努力追求的思想影响,对他们今后真会有利吗?我们现在还要培养好“夜战”的人吗?对这种情况教师就有必要向学生说清楚,以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不合适的熏陶。

  尽管我们新的教材已经出来,看起来一些不合时宜的老课文已经淡出课本。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以加速度发展的时代。无论是知识的迭代,技术的革新,还是观念的嬗变,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日新月异。客观地说,教材从一落地就必然落后于正在发展的时代。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创生者。”因此《课标》中这句话的意义就显得特别重大。

3927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