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科普知识>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十篇:刺要论(一)

陈响分享

  ★★★★★篇名释:本篇阐述了三阳、三阴经开折、合折、枢折时病态,十二经根、溜、注、入之终始;阐述了人迎与气口脉动、十二经病切而验之法及相应刺法,阐述了刺浅、刺深、刺极三刺之理,并依五脏六腑十二正经之序,作出了全面解论;阐述了五脏六腑脉气行于井、荥、输、原、经、合十二原之终始及相应刺法。因通篇主论脏腑脉气之终始,即针刺之要道,故此名篇《刺要论》。

  ‖LS45—D0101→D0403‖→‖SW50—D0101‖LS45—D0101黄帝曰:余闻《九针》九篇,余亲受其调,颇得其意。

  黄帝说:我学习了《九针》九篇,并亲身体验了调理效果,颇为理解九针内涵。

  D0102夫九针者,始于一而终于九,然未得其要道也。夫九针者,小之则无内,大之则无外,深不可为下,高不可为盖,恍惚无穷,流溢无极。余知其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也,然余愿杂之毫毛,【浑束为一】,可乎?

  这九针,是始于一而终于九,然而我仍未得其要领。这九针,小得不能再小,大得不能再大,深得不可再深,高得不可再高,恍恍惚惚无穷无尽,流光溢彩没有极限。我深知《九针》理论参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化,然而我希望繁杂如毫毛之学术,整理为统一的理论,可以吗?

  Q0101岐伯曰:明乎哉!问也。非独针道焉,夫治国亦然。

  岐伯说:高明啊!圣帝之问。并不只是针道啊,这治国也是这样。

  D0201黄帝曰:余愿闻针道,非国事也。

  黄帝说:我想听针道,并非治国之事。

  Q0201岐伯曰:夫治国者,夫惟道焉!非道,何可小、大、深、浅,杂合而为一乎?

  岐伯说:这治国,那只有道啊!没有道,怎能将小、大、深、浅之学术,整理成统一的理论呢?

  D0301黄帝曰:愿卒闻之。

  黄帝说:希望详尽谈谈。

  Q0301岐伯曰:日与月焉,水与【镜】焉,鼓与响焉。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镜之察,不失其形;鼓响之应,不后其声。动、摇则应和,尽得其情。

  岐伯说:太阳与月亮啊,水与镜像啊,击鼓与鼓响啊。这太阳与月亮之照明,不会失其影子;水与镜面之相映,不会失其形状;击鼓与鼓声之响应,不会滞后其声。槌动、物摇就有鼓声、镜像应和,都是同样道理。

  D0401黄帝曰:窘乎哉!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阴阳也。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也。

  黄帝说:太深奥了!昭昭之明,不可遮蔽。光明不可遮蔽,不会失去阴阳。综合考察阴阳,切脉而验证它,望色而确诊它,就如清水和明镜,其不会失去镜像。

  D0402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

  五音不明确,五色不清晰,五脏如波荡漾。如果这样,就是内、外相互袭扰,如鼓声之回应鼓槌,回响之对应喊声,镜像之近似物形。

  D0403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请藏之【灵兰】之室,弗敢使泄也。

  所以从远处看,考察外形可揣度内部;从近处看,考察内部可揣度外形。这就是阴内阳外理论极致,天地之间盖世境界。恳请藏到灵兰之室,不敢轻易泄露。

  ‖LS05—Q0101→Q0125‖→‖SW50‖LS05—Q0101【岐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之道】,孰少孰多?

  岐伯说:天地相互感应,寒暖相互转移,阴阳转换之道,四季阴阳谁少谁多?

  Q0102【阴道偶,阳道奇】。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泻?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槁】,湿雨下归,阴阳相移,何泻何补?

  阴道为偶数,阳道为奇数。病发于春夏,阴寒之气少,暖阳之气多,阴阳不调,如何补如何泻?病发于秋冬,暖阳之气少,阴寒之气多,阴寒气多而暖阳气少,所以茎干叶枯,湿雨两气从天而降,阴阳之气相互转移,如何泻如何补?

  Q0103【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

  奇怪邪气不在经脉,多不胜数。不知根与结,系于五脏六腑,折损机关败坏枢纽,开合即有精气跑散,阴阳严重失衡,不可复原。

  Q0104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

  九针之玄妙,要领在经脉终始。所以能知终始,一言而尽;不知终始,针道全绝。

  Q0105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

  足太阳膀胱经根始于至阴穴,终结于命门处。命门,是指眼睛。

  Q0106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

  足阳明胃经根始于厉兑穴,终结于颡大处。颡大,是指钳束于耳上。

  Q0107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

  足少阳胆经根始于窍阴穴,终结于窗笼处。窗笼,是指耳内。

  Q0108【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

  太阳经居表为开,阳明经居里为合,少阳经居中为枢。

  Q0109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阳】,视有余、不足。渎者,皮、肉【宛,膲】而【弱】也。

  所以开之功能折损,就会肌肉、骨节渎,而暴病发作了。所以暴病患者,宜刺足太阳膀胱经,根据有余、不足。渎,是指皮肤、肌肉蕴积邪气,焦枯而孱弱。

  Q0110合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视有余、不足。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

  合之功能折损,就会气流无所止息,而痿疾发作了。所以痿疾患者,宜刺足阳明胃经,根据有余、不足。无所止息,是指真气滞留,邪气入驻。

  Q0111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骨繇者,节缓而不收也。所谓骨繇者,摇故也,当穷其本也。

  枢之功能折损,即会骨繇,而不能安稳立地。所以骨繇患者,宜刺足少阳胆经,根据有余、不足。骨繇,是指骨节弛缓而不收。所谓骨繇,是因为骨节摇动,应当究其根本。

  Q0112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

  足太阴脾经根始于隐白穴,终结于太仓穴。

  Q0113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

  足少阴肾经根始于涌泉穴,终结于廉泉穴。

  Q0114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

  足厥阴肝经根始于大敦穴,终结于玉英处,连络在膻中处。

  Q0115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

  太阴经居表为开,厥阴经居里为合,少阴经居中为枢。

  Q0116故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阴,视有余、不足。故开折者,气不足而生病也。

  所以开之功能折损,就会胃中谷气无法传输,而生膈洞。膈洞患者,宜刺足太阴脾经,根据有余、不足。所以开之功能折损,是脾之精气不足而生病。

  Q0117合折,即气绝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阴,视有余不足。

  合之功能折损,就会肝气闭绝而易悲。易悲的,宜刺足厥阴肝经,根据有余和不足。

  Q0118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视有余、不足。有结者,皆取之【不足】。

  枢之功能折损,就会肾经瘀结而不通。肾经不通患者,宜刺足少阴肾经,根据有余、不足。凡有瘀结者,都从精气不足方向治疗。

  Q0119足太阳根于至阴,溜于京骨,注于昆仑。入于天柱、【飞扬】也。

  足太阳膀胱经根始于至阴穴,溜过京骨穴,注入昆仑穴。上入天柱穴、下入别络飞扬穴。

  Q0120足少阳根于窍阴,溜于丘墟,注于阳辅。入于天容、光明也。

  足少阳胆经根始于窍阴穴,溜过丘墟穴,注入阳辅穴。上入天容穴、下入别络光明穴。

  Q0121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人迎,丰隆也。

  足阳明胃经根始于厉兑穴,溜过冲阳穴,注入下陵穴。上入人迎穴、下入别络丰隆穴。

  Q0122手太阳根于少泽,溜于阳谷,注于小海。入于天窗,支正也。

  手太阳小肠经根始于少泽穴,溜过阳谷穴,注入小海穴。上入天窗穴、下入别络支正穴。

  Q0123手少阳根于关冲,溜于阳池,注于支沟。入于天牖、外关也。

  手少阳三焦经根始于关冲穴,溜过阳池穴,注入支沟穴。上入天牖穴、下入别络外关穴。

  Q0124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于阳溪。入于扶突、偏历也。

  手阳明大肠经根始于商阳穴,溜过合谷穴,注入阳溪穴。上入抚突穴、下入别络偏历穴。

  Q0125此所谓【十二经】者,盛络,皆当取之。

  这就是所谓的十二经根溜注入之穴位,旺盛血络,都当泻出。

  公众号:其人颂经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69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