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医药学论文>临床医学>

对儿内科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苏铭分享
【摘要】目的 通过大量样本分析与调查综合性医院儿内科院内感染的发生状况,然后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来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样本的统计分析,样本的来源是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儿内科的住院患者。结果 出院病人为800例中发生院内感染例58例,感染率为7.25%,总计67例次,例次感染率为8.38%。发生感染的年龄以出生-2个月的感染率最高。疾病中以血液系统疾病感染率最高。发生的部位以上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其次为下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和皮肤黏膜感染。
【关键词】儿内科 院内感染 临床分析
1 前言
何为院内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俗称院内感染,本篇文章通过叙述该院儿科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并且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从而控制和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儿内科800例出院病人为调查对象
2.2 统计方法
按照年龄、疾病、感染部位等因素,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和科室兼职人员对800例出院病人的医院感染资料的统计,然后对统计图进行横纵向的对比,从而分析医院儿内科的感染的现状。
2.3 诊断的标准
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以及临床医师和护士的病史记录与各种化验检查结果诊断。
3 结果分析
3.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出院病人为800/发生院内感染例58例,感染率为7.25%,67例次/例次感染率为8.38%。其中女性为28例,男性为30例,年龄最大的为14岁,最小的为刚出生的早产儿。
3.2 不同年龄组医院感染发生数
通过对58个感染病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感染率相差很大。如中出生-2个月的新生儿感染率最高,出院病人14/感染例数6,感染率为42.85%;其次是3个月-12个月,出院病人21/感染例数7,感染率也高达33.3%。而由于8-14岁已经属于免疫功能十分完善的个体,因此从出院病人507/感染例数28,感染率已经降低到5.52%,而中间两个年龄段2-3岁,4-7岁感染率分别是5.76%和7.77%。所以从以上数据的横向对比,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感染发生率逐渐趋向于平稳地数值。
3.3 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情况
而从58例次感染病例,上呼吸道感染构成比是最高的,占了47.28%,其次是下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疾病分别占据了25.4 %和11.23 %,还包括口腔,呼吸道黏膜感染以及血液感染等都是医院感染发生的常见部位。因此做到防患于未然,才是重中之重。
3.4 医院感染与原发疾病的关系
血液系统感染疾病的发病率最高,感染率占14.318%,而其他像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各占7.42%和5.91%,而通过X2和P,该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像过敏性疾病和其他一些疾病中感染率占有3.53%和7.21%。
4 讨论
4.1 儿科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年龄和原发疾病
早产婴儿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率竟占到42.85%和33.3%,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分析原因如下,由于小年龄组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再加上自身的生理机能不健全、抵抗力差加之侵袭性操作较多、大量抗生素的应用等极容易发生院内感染。并且出生6个月以内的小孩,机体产生的免疫抗体较少、而自母体获得的抗体渐减弱所以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
4.2 儿科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发生感染的部位
(一)呼吸道疾病感染
儿内科院内感染呼吸道疾病感染率是最高的,竟高达47.28%.。由于呼吸道感染一般是以空气为媒介,传播微生物气溶胶,通过飞沫、飞沫核以及尘埃三种方式来进行的,而病原体传播又是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 胃肠道疾病感染
新生儿科内最常遇到的情况是感染引起的呕吐,而感染分布的范围比较广泛既可以来自胃肠道内,也可以源于外部,胃肠道几乎所有的污染都可以引起新生儿肠炎,呕吐为新生儿肠炎的早期症状。而引起新生儿胃肠道感染的病菌包括细菌、真菌等,还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病毒。
(三) 皮肤黏膜感染
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多在皮肤黏膜,这与新生儿自身的生理状况有关。由于新生儿的皮肤功能较弱,而且皮肤含有的水分比较多,PH值又较高,所以比较利于病原菌的生长;另外护理中如果稍有不慎,有可能损坏到皮肤,并且破坏到皮肤的屏障功能。
5 儿内科院内感染的防护措施及对策
(一) 最大程度减少外源性污染
保持病房的整洁、空气清新、而且应该加强陪护管理和针对新生儿特点使病房布局更加合理;要对新生儿的衣物进行清洁处理,而且医护人员要做到勤洗手,并且时常检查感染病房及隔离病房。
(二)加强病区的监控,防止内源性污染
应该注意病区环境的改善,要时常注意控制探视的情况。每天必须要保持病房的空气流通,并且紫外线消毒和地面的清扫。还要控制病房的温度、相对湿度等内源性条件。定期对共工器具进行灭菌消毒处理。
6 结语
只有合理分析大量的临床样本,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儿内科院内感染的发病率。
参 考 文 献
[1] 蔡幸生,卢道奋,陈声琼,等.儿内科感染性肠炎的防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5):361.
[2] 胡必杰.不容忽视的临床难题-医院感染[J].上海护理,2007,9(4):58.
[3] 张永信.我国抗菌药物临床用药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题[J].医院感染监控信息.
[4] 易著文.疑难儿科学[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426.
    3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