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概的论文(2)
关于毛概的论文篇二
《浅论邓小平发展价值理论》
[摘 要] 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和主旋律。邓小平的发展价值理论回答了建设社会主义“为了谁”的问题。发展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邓小平发展价值理论的核心,共同富裕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发展的价值标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以人民为本位价值理论的途径。
[关键词] 邓小平 发展价值理论
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多方面深入分析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价值问题,回答了建设社会主义“为了谁”的问题。研究邓小平的发展价值理论,挖掘其深刻内涵和实践价值,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更有助于提高邓小平发展价值理论在实践中运用的自觉性,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一、发展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邓小平发展价值理论的核心
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价值基础在于以人民为本,奉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具体而言,指在社会评价过程中,以人民作为最高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自觉地以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实践作为最高的价值评价标准,这是邓小平发展价值思想的核心。
为什么人的问题,即一切工作中究竟以谁为本位的问题,决定着社会的政策导向和价值导向,具有根本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公开申明自己的观点,认为共产党人没有特殊的利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为少数人谋取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列宁强调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毛泽东历来也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承认人民群众是价值的主体,也就必然承认人民群众是利益的主体,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1](P1094-1095)
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以人民为本位的发展理论。在邓小平的论述中,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人学”这一概念,但其发展理论中有关人学的思想却相当丰富而深刻。一切从人民的愿望出发,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灵魂。
1.把生产力的发展同人的发展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历来主张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来考察历史的主体和价值主体,认为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具体的,人的现状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原则来思考和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问题,提出了把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统一起来的重要思想。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能抽象地谈人的价值和人道主义,“不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也不能抽象地讲人的价值和人道主义”,“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还不高,这也不能靠谈论人的价值和人道主义来解决,主要地只能靠积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解决。离开了这些具体情况和具体任务而谈人,这就不是谈现实的人而是谈抽象的人,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就会把青年引入歧途。” [2](P41)
2.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利益原则是内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追求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离开了主体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就没有人类的实践活动。邓小平时刻关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制定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邓小平一生百折不挠地为社会主义奋斗,无私无畏地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就是心里始终装着人民。邓小平指出,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是共产党人的一贯宗旨,也是我们实现工作重心转移,进行改革开放的根本宗旨。他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3](P163)经济建设只是手段,其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利益”。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价值基础就是一句话: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即判断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是否正确,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是否可行,要看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人民是否拥护与赞成。江泽民在《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一文中,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无论是处理国际事务或是解决国内问题,无论是宏观调控还是微观决策,每一项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都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归宿。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体现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因此,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基本的评价标准。也就是说,要以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态度,作为衡量我们各方面工作的实际成效,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4](P23)邓小平再三强调,人民是看实际的。我们一定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造福”,取信于民,让人民信得过。他说:“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他还把取信于民的讲话,作为他的政治交代郑重地交给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3.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一切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的源泉。在邓小平看来,人民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主体,千百万人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他一再告诫各级领导同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对于人民群众的智慧和首创精神,邓小平充分加以肯定。他认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由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5](P382)邓小平对中国农民的创造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农民有两个伟大的发明创造,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两大创造都取得了预想不到的效果。
4.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建国后,从“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到““””期间,广大人民群众最起码的物质利益要求都受到批判。“左”的观点认为“富则变修,穷则革命”,“_”更是主张“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讳言物质需要,片面强调精神的能动作用,把任何物质奖励都当作“修正主义”加以批判,大搞平均主义,急于向共产主义“穷过渡”,在人的问题上更是不切实际地倡导和推广“共产主义道德”,导致长期无视个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忽视个人的正当利益,甚至把个人利益等同于个人主义而加以反对,严重地压抑了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重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认为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就必须重视物质利益原则,必须首先在物质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6](P146)我国改革开放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即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并认为这是最大的政治,是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的原则。
二、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目标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尊重和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邓小平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正视了我国社会主义的贫穷事实,反复强调:“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特点不是穷,而是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在邓小平看来,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社会高一类型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就理应在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方面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针对长期以来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广大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的历史情况,他认为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指出:“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7](P172) 在1992年的南巡谈话中,邓小平准确、全面地表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涵义,即:“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P373)邓小平把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价值目标,并把价值目标与社会主义本质联系起来,既有力地强调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大大增强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长远目标。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尽快摆脱贫穷走向富裕,需经历一个较长的阶段。为此邓小平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制定了能凝聚全国人民力量的战略步骤,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基本解决温饱和消除贫困;第二步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使我国的经济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三步走”战略既指明了人民生活达到的目标水平,又描绘了国民经济未来发展的远景,是社会生产力目标和人民生活目标的统一。
3.先富带动后富是实现价值目标的有效途径。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共同富裕不是全体社会成员同时富、同步富、同样富。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9](P155)提出共同富裕的构想是: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一部分条件差的地区发展可以相对慢些,先发展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提出,一部分人由于辛勤劳动先富裕起来,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先富起来,影响和带动其他的人、其他地区富裕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价值标准
邓小平关于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标准理论的深化和发展。马克思提出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的观点。列宁将这一观点直接用于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明确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列宁的这一论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10](P1079)邓小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反复提出和探讨了关于生产力标准理论。
1992年初,在南方讲话中,邓小平更加明确地指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1](P372)邓小平“三个有利于”价值标准,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1.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价值评价的基本标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决定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状况并制约人类社会的政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邓小平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置于首位,指明发展生产力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标准的重申和发展。他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把生产力标准与社会主义本质联系起来,从社会主义首要和根本的任务这一层次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标准的重大发展。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2](P64)
2.是否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是社会价值评价的综合标准。邓小平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再是战争,而是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主要包括经济实力、科技教育实力和国防实力,它既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综合体现,也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邓小平把增强综合国力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判断一切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发展。
3.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社会价值评价的最高标准。人民是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主体,也是生活资料和精神产品的消费主体。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是价值评价的主体。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社会最高的价值标准,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出发点和归宿。因为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其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实现人民的安定幸福。
邓小平先后提出过“实践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这三个标准中归根到底还是人民利益标准。因为离开人民利益标准,其他标准都是空的,是无法具体操作的。实践标准离不开人民利益,因为实践是人民群众的实践,只有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实践,才是正确的实践;生产力标准也离不开人民利益,因为生产力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发展生产力的成果也是属于人民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坚持生产力标准必须同时坚持人民利益的标准。他一贯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有的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点,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系列论述和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来考察,可以看出,在衡量改革与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根本标准中,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有利于人民利益的标准,更加具有根本意义,可以说是最高标准,也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最终落脚点。他的“三步走”战略构想,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即“温饱型”、“小康型”、“中等发达国家的比较富裕型”。我们所以要重视发展生产力,是因为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才能过上富裕的生活,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生产力只是手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是目的。
四、实现价值的途径
邓小平以人民为本位的价值理论如何落到实处,他强调解决国家的贫困落后的状况,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就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认为首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他一次又一次地强调:“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搞好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你不抓四个现代化,不从这个实际出发,就是脱离马克思主义,就是空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利益、最根本的利益。”[13](P162-163)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并提出“发展就是硬道理”。
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增长,更主要的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发展。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只能满足人民对富裕的追求,并不直接等于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发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把它们作为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重视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他一贯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到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这就明确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进步和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同时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理想追求与道德追求,而这种物质、文化的高度统一,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此根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他认为要推动社会发展,关键在人,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论断。他深有感慨地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4](P380)为此,他明确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加强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的充分权利,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积极参与各个领域的发展。
五、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价值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十六大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即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这个“人”,就是人民群众,这个“本”就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质的升华,是对邓小平发展价值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为发展而发展,单纯追求GDP增长速度和幅度,忽视甚至损害群众实际利益等现象,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广大人民群众共谋发展大业,共尽发展之责,共享发展成果,共担发展成本。○
注 释:
[1][10]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4][5][7][8][9][11][12][1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6][1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看过“关于毛概的论文”的人还看了:
4.大学毛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