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3000字课题论文
“毛概”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又是一门历史性很强的课程,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精神食粮。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毛概3000字课题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毛概3000字课题论文篇一
《论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关系》
摘要: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在新阶段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上进行了论述,对我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同时它与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一脉相承,它们所包含的内容都涉及了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并其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Abstrac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must develop to our country in the new stage, why developed in the question which and how to develop to carry on the elaboration, had the profound guiding sense to Our party's ruling ability and the ruling level. Simultaneously it inherits with Deng Xiaoping's social development theory, they contain the content has involved domains and so on our country's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and it carried on has inherited with develops.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发展继承
Key word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The development inherits
作者简介:王芳,女,渤海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论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伟大创新理论,它为我国改革开放和促进新阶段的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与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一脉相承,同时又以与时俱进的理论特点指导着我党的工作,本文主要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对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性与创新性进行探讨。
一、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理论联系及其历史意义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突出了它的发展性,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理论结晶,是有中国特色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它从社会发展运行的层次上,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问题。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是以世界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中国社会发展,也是我党在今天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通过了解我们可以注意到今天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一些思想都是在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照耀下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邓小平主张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如经济、政治、文化等,主张经济建设,是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源泉,同时科学发展观也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观这一创新理论,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意义是深远而又重大的。本文主要从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上对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性进行探讨。
(一)“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关键。我国是发展中大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需要保持适度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正是对邓小平关于“发展是硬道理”思想的继承。邓小平强调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不能只能重视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发展首先是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但他对发展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经济上,他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坚持两个文明,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调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协调;强调沿海地区首先实现对外开放从而带动内地的发展;强调“先富”带动“后富”从而达到共同富裕等。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时代的特点和脉搏,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并把中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观察,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同当今世界的主题联系在一起。发展,决定了小康社会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我们应该下大力度致力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等工作,为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道路打下坚实基础,以完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全面发展要求我们不仅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且要全面推进各领域的建设如经济、政治、文化等,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在发展经济、健全民主、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生活上下大力气。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建设的全面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配套进行。这继承了邓小平的全面发展思想,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高度的物质文明基础和高度的精神文明基础是缺一不可的。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时,同时重视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等工作任务,同时各种任务之间又要“相互依存、不能顾此失彼”。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坚持科学的生产、达到生活富裕、创建节约型生态环境等文明的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观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当代人要把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有机的结合统一起来,维护后代人生存与发展的权利。二是发展的协调性,强调经济与环境、资源、人口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即经济社会发展要同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相适应,在发展中注重降低发展成本、减少发展代价、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自然资源,保证发展的恒久持续,从而实现永续发展。邓小平也认真思考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他认为中国的发展必须看到我国国情的两个基本特点,一个是底子薄;一个是人口多,耕地少。因此,必须妥善处理人口、环境和发展的关系这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邓小平认为,要转变这种局面必须要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在强调快速增长的同时更要努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稳步推进,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三)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胡锦涛曾提出:“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是实现科学发展观根本要求的具体体现。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把农村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相结合,解决城乡发展的问题必须要更加注重加快农村的发展,因为我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农村人口的稳定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稳定发展,只有首先就要考虑和解决农村问题才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因此,邓小平在选择农村经济改革和城市体制改革时选择了前者,他坚持只有当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后,才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由此可见,一方面城市的全面改革是以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又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化从而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其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邓小平和党中央曾根据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把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提升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两个大局”的区域发展的构想是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的核心,统筹区域发展的内容也是对这一核心思想的展开和延伸。邓小平曾指出加快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要坚持两个大局,一个是沿海地区要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经济更好的发展,另一个是要求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对邓小平关于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结合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随着国内与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国内与国际经济互动性日益增强,我们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时,更要高度注重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协调性。“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始终认为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认为对内改革是坚持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基本前提,通过对内改革这一途径实现巩固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成果。
综上所述,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源头,同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又以自己的特点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邓小平的社会发展理论,实现了理论的重大创新,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意义是深远而又重大的。
参考文献:
[1] 《十六大以来中央文献选编》(下)67-68页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5页
[3]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161 页
[4]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访王昌雄(中共北海市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广西日报
[5]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6.第20页)
[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64页)
[7]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78页)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毛概3000字课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