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学论文>现当代文学>

散文文体的“立”与“破”:“新散文”文体探索力度(2)

刘军分享

  “新散文”现象,发轫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业已十几个年头,其先锋性、探索性、实验性逐渐得到散文界的注目和认可,当然也因其前卫姿态招致了一些学者的置疑。其代表作家有祝勇、张锐锋、周晓枫、格致、宁肯、庞培、钟鸣等,他们的反叛发轫于对过去散文的地位和写作模式的不满,试图重新建构散文的审美晶格,其探索方向主要集中在对传统散文文体的冲毁、超越与重建之上,他们以特立独行的话语方式和多向度的精神追求也许预示着一场较之诗歌小说迟来的文体革命。新散文的写作者们不满于新时期以来传统散文这个“常量”给散文文体带来的束缚和禁钢,着力于对“变量”的探索,把散文当作一种创造性的文本经营,而不仅仅是记事、传达思想的工具。在艺术表现上新散文作家们呈现出自觉的开放姿态,锐意实验,像诗歌和小说一样不排斥任何可能的表现手段,并试图建立自己的艺术品位。其探索姿态和先锋意识,使散文有了更有力的表现手法和更广阔的艺术空间。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新散文”的HI现并非偶然,它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艺术散文”、“新生代散文”等创作潮流的延续和伸展。立足于90年代散文热的大背景和思想文化界“去中心化”的社会基本语境,是散文界努力“恢复个性”的集中体现,在这一点上,也与五四散文传统遥遥相应。在具体实践中,他们致力于重新确立散文的话语秩序,在文本的叙述姿态和语言创新上走得很远,某种程度上具有拓荒的文学史意义。并在多个层面上对传统散文文体形成挑战和冲破的局面,新散文诸作家有着自觉的文体探索意识,个别作家甚至走的非常遥远。
  散文文体自身的开放性与多元性,为新散文的文体探索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新的思想文化语境又为散文的求新求变提供了相应的社会基础。新散文的文体探索体现在创作实践中则是多层次的,具体表现在:其一,是跨文体写作方式,新散文写作兼容了小说、诗歌的质素,呈现出一种开放的姿态。这种写作方式的敞开恰恰表征了散文自由写作的本体特征;其二,是新散文在体制上的突破,众多长篇散文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散文“短、小、轻”的弱小格局,提升了散文的气象和境界。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的散文作品在新散文写作中集中登场,不仅跨度很大,更重要的是,题材方面也从个人情感处突围开来,延伸到历史、人文、记忆、集体叙事的疆域;其三,是消解了传统散文的真实观,融入想象与虚构的品格,使散文的表现力有进一步的拓展,文本内部的张力也得到扩大;其四,是对散文抒情的纠偏,调整了散文的描述方式,把叙述推到散文描写的前台,在叙述的推进上,新散文作家普遍采取了底层叙事的视角,让写作回到大地之上,用生活或历史本身的复杂逻辑去构筑作品,在某种程度上,重建了散文的审美个性;其五,是新散文采取了物象并置的结构方式,新散文文本在结构上的充分敞开,人们已很难用主题学的研究来探察文本,他们并置式的营构使散文在各个角度上向世界敞开,这无疑增加了散文在结构上的自由性和包容性;其六,是个人性话语秩序的建立,突出了散文文体对个体性的倚重,让语言回到事物本身,致力于恢复散文话语的活力,冲破既有的散文语言的编码秩序,借助隐喻手法充分发挥词语的能指功能。并充分调动散文话语的内在感觉化,发掘语言的质感,追求语言的陌生化功能。总之,新散文文体探索对当代散文写作形成了一次不小的冲击,其鲜明的主体性色彩及新颖的散文文本的营构对旧有的散文观念也形成了巨大的挑战,留给读者和散文研究者很大的思考空间。
  不过,新散文在文体探索的过程中也留下诸多问题,比如过度写作、细节沉迷、为个性而个性、理论伸张过于单薄等。近几年,学界关于以上问题有过激烈的争论。如何克服这些问题,这是新散文写作在以后的创作实践中必须解决的因素,也是新散文文体探索能否继续深入的关键。
3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