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2)
李时蕾 王琳分享
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本科持续扩招,使职校生源质量下滑
大学本科持续扩招,使职业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不断下降,再加上目前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学生和家长一心想上本科,哪怕三本也可以,这就使部分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大受影响。生源质量的下降,增加了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难度,使职业院校培养的部分人才质量不高。
2.部分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及管理方式落后,实习实训设施严重不足
我国的职业院校大多是由原来的中专校升格而成的,有的高职院校一直沿用中专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方式,致使人才培养质量大打折扣。实习实训设施是高职教育培养具有很强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的重要保证,但部分职业院校由于投入不足,实习实训设施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正常的实习实训需要,因而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
3.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严重滞后于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呈加速趋势,同时发达国家的许多产业正加速向我国转移。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向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主阵地的部分职业院校却未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职业院校由于受师资和实训设施的影响导致其专业设置严重滞后于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
当今社会,大量传统产业正向现代产业转化,新型岗位层出不穷,而一些职业院校因创办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新专业需要大量投入,而固守已轻车熟路的老专业或仅仅创办一些短平快并且投入较少的文科类专业,至使一些毕业生就业难,而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4.部分职业院校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众多职业院校从中专校转变过来的时间不长,部分教师还未来得及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还未树立起正确的高等职业教育观念,他们仍旧沿袭着中专时期的教学模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是要培养为生产一线服务的高等应用性人才,而有些教师长期待在学校里从事教学工作,从未接触过生产实际,根本无法培养为生产一线服务的人才。虽然近年来职业院校发展很快,各高职院校都引进了大批教师,但其中一大部分是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他们教学经验缺乏,更没有一线生产经历,教学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另一部分是从企业引进的有生产实践经验的人才,虽然这部分人才很适合高职教育,但这部分人才毕竟是少数。总而言之,从整体上看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要担负起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还须继续努力。
5.部分职业院校学生专业基础差,综合素质不高
不可否认,大部分职校的人才是能适应现代企业生产服务需要的,但也确有一部分毕业生专业基础差,综合素质不高。高职生源本来质量就不高,部分学生入校后抱着混的思想,无心向学,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与完善,以至于毕业后到企业,不能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
三、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应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衔接
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中要选到专业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必须与职业院校通力合作,同样高职院校要实现自身的发展,肩负起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也需要与企业合作,校企合作才能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
1.校企合作,企业应做到的几点
(1)要摒弃人才高消费的观念和做法。企业要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和长期发展趋势来配置合适的人才。职校的人才定位较准确,他们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因而最适合企业一线生产建设管理的需要。
(2)制定企业长远人力资源配置战略规划。企业要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变化的趋势,制定本企业人力资源配置规划,委托学校为企业培养相关人才。在此期间,企业应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修改。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能力教育和素质教育,为企业量身订做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3)企业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双向选择,整合人力资源。企业可通过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派有经验的生产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实习的方式,在实习中通过观察考核学生,实习结束后,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配置真正适合企业的人才。
2.校企合作,职业院校应做到的几点:
(1)职业院校要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趋势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新型岗位不断涌现,职业院校要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准确把握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以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在专业设置上要尽量避免盲目性,在课程设置上要紧贴生产实际,把握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保证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职业院校要及时掌握企业人才需求规格的变动趋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满足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2)通过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改进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应直接从企业中聘请优秀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让他们参与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以使人才培养更切合企业实际需要。这些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授课中,他们除了能将生产中的实用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外,还能将企业的管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等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缩短生产和教学的距离。
(3)职业院校也可通过派出去的方式改进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可以派出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以取得一线生产、管理经验,从而更好地实施教学。此外,职业院校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派出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的科研、生产项目,让教师和学生参与实践,提高能力,增长才干。这样既解决了企业自身的实际问题,又培养和锻炼了教师和学生,改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的同时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总之,职业院校应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在办学中的重要性,并多渠道与企业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企业也需要转变观念,制定长远人力资源配置战略规划。只有职业院校与企业取长补短,才能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卞显红 王苏洁 对新世纪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2)。
[2]陈琪 宁宣熙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商业研究,2002,(8)。
[3]林雪峰 加强校企合作培养企业急需人才[J].河北企业,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