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思维的基本方法12种
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识活动。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思维是对新输入信息与脑内储存知识经验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操作过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理性思维的基本方法12种,希望大家喜欢!
1.基于现实的模型
一个模型就是一个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运行规律的观点。模型能够阐释结果,能够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学习、理解并能运用那些解释事物运行规律的伟大思想和普遍原理。在前面文章中,我们多次使用生活学、物理学、数学、心理学中的模型和原理去解释现象和问题,从而帮助我们更清晰把握问题观点,找到问题本质。
查理·芒格说过这样一段话,最好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怎么样才能让生活更美好,思维更敏捷?”他给我们的回答是:“应做到的是从显示出发,尽量养成掌握多种模型的习惯,这种模型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中……”
何为有用的模型?问问自己:什么是基本的哲理?我知道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吗?它有助于我了解世界吗?它是如何发挥作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它的可靠性有多高?局限性在哪里?与其他模型有什么联系?
世界上那些来自于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模型最可靠。一个有价值的模型能够提供有意义的解释,同时能对未来可能的结果作出预测,以规避错误后果带来的巨大风险。模型还应该便于应用,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在这里关于基本思维模型的培养推荐一个微信公号:大辉船长的行为设计学,该公号目前正在输出101个思维模型的过程中,而且针对每一模型进行详细解释,并说明模型适用的场景。
为有助于我们通览全局,我们不妨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观点,大部分问题都需要我们从事物的多个角度出发。查理·芒格说:“许多棘手问题的解答都必须依赖跨领域的重要思想,而不仅仅是有限的几个知识。“比如在商业有这样一些有用的知识:规模如何改变行为,系统如何失效,供应如何影响价格,激励措施又是如何引导行为的。
在学习一些重要思想时,我们可以利用费曼的“一句经典”。“哪句话用最少的词表达了最丰富的信息?”示例:心理学中有“奖励什么,得到什么。”物理学中有“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还有一种能够促使我们学会模型、更好应对现实的方法,即睁大眼睛、关注我们周围的事物,问自己“为什么”会(或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即追根究底,问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些?
2.意义
空洞的言辞、定义、建议、表述或目标对我们毫无用处,我们必须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正如对待知识一样,只有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才能显示出其价值。
理解一件事物的“意义”需要我们观察并提出一些基本的问题。示例:
² 词语的意义:这些词语的意义是什么?是什么?是否有意义?我们能把这些词、观点或者表述转换成日常化、有启示性的解释吗?一个表达常常是相对的,所以我们有必要以另一个事物作为参照物来判断和衡量它。
² 事情的意义:这件事产生了什么影响?怎么样用日常化的语言来解释发生的情况?它的过程和结果是什么?发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这件事还蕴含着其他意义吗?
² 原因: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有效果吗?为什么有效(或无效)?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为什么它在这里奏效,在其他地方却失效?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发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什么因素使然?
² 启示:这个观察、事件或者经历的结果是什么?它带给我们什么启发?
² 目的:为什么我必须这样做?为什么我希望它发生?
² 理由:甲为什么好于乙?
² 可用性:它的适用性如何?能否帮助我达成最终的目标?
丹麦物理学家尼·玻尔表示:“清晰的思维才会有清晰的表达。”描述一个事物必须实事求是,运用通俗的语言和大众熟悉的观点。爱因斯坦说:“如果不能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出来,说明你还没有完全理解透。”要切入要点。问问自己:我想要表达什么?造成误解的原因之一是某个词语对你而言是一种意思,对别人而言则包含着另外一种意思。
追根究底的示例1:什么才叫赚钱?赚钱意味着什么?所谓赚钱,即未来收回的资金高于今天的投资。决定经济资产投资回报率的是什么?当年投资的价格、收回的资金,以及撤资的机会。经济资产的价值受利率影响,如果利率发生变化,价值也会发生变化。本·格雷厄姆重点强调的安全边际原则是投资成功最关键的因素。
追根究底的示例2:化学中的熵:熵是计算能量释放的多少或释放的范围——在某个特定的温度下的一个物理变量。解释下能量的本质:为什么咖啡不会一直热下去?这涉及到我们生活中自发性物理或化学事件。热饮料中的温度归因于分子的快速运动。它们在(相对较冷的)环境中与运动速度较慢的分子发生碰撞,促使后者加快了运动。而能量也在此过程中从热液体中释放到杯子上、空气中,通过空气的流通,传送到较远的范围。如果没有外部阻力的话,能量会释放,从而开始发散。能量的发散解释了金属会上锈、东西会磨损和断裂的原因。因为能量总是从集中到慢慢发散,所以物理和化学系统会逐步衰败、崩溃或毁灭。
3.简化
通用电器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说:“真正的强者是最简单的。”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一切从便于解决问题的角度入手。去除杂芜,留下本质。把问题拆成几个组成要素,但综合而又全面地考虑问题。先勾勒出主要问题,在纸上列出主要因素,分析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从问题本身出发,而非从解决办法出发,只采取最有效的方法。为什么?因为重要的是结果,而非解决结果的办法。决策要少,也要好。为什么?因为它迫使我们对每个决策更为专注,同时也减少错误的几率。
有时候,可以获取的信息常常泛滥成灾,其中包括有误的信息或不能帮助我们解释和预测的信息。有时候,我们还过度关注细节或那些无关的和不可知的东西,有时还会忽略显而易见的事实。关注重点将让我们做到主次清晰。有时候,有限的几个行动步骤就可以达成大效果。所以,真正重要的决策只有几个。今天我们获取的信息量更多了,但同时接触错误信息的机会也更多了。查理·芒格说:“有时干活越卖力,信心越膨胀,但你努力的方向可能是错的。”
避开噪音或不相关因素,纵观全局。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要达成目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更多的信息会影响我的决定嘛?”不要随机搜集资料,首先应该问自己:为什么需要这些信息。
了解你在生活中必须回避的东西。与其不断探索成功之道,还不如首先了解自己必须回避的领域、状况和人,将有助于减少错误,也能更有效地利用时间。此外,事前预防比事后治理更简单。
解决问题前,不妨问自己:这个问题是否值得自己费时费力去解决。沃伦·巴菲特对于自己和查理·芒格生活和经营的成功之道解释说:确定决定前,有两个问题必须问自己:1、它是可知的吗?2、它重要吗?如果是不可知的,则一带而过,因为我们知道世界上有许多重要但未知的事情。此外,如果它不重要,不管它是可知还是不可知,都没有区别。我们同样一带而过。
决定好企业和坏企业的方法:是否总是给管理层带来大难题——还是总是带来一些让人满意、不需要动脑子的决定。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提出正确的问题还不够,还应该找准正确的方向和问对正确的人。
如果能够把问题冷却一会儿,让潜意识开始活动起来,常常能够更好地解决某个问题,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启发。
4.规则和过滤器
怎样做才有助于避免问题或引导决策行为?根据我们对现实的了解和每个人情况的不同,我们应制定一套“做什么”和“避开什么”的规则。
了解自己的目标后,我们需要一些标准来衡量各种选择性方案。问自己:要达成目标或避开问题的最主要(和可知)的因素是哪些?判断的标准应该基于事实,同时具有适当的预期性,即我们可以适当依赖它们。判断事物时所运用的标准必须是最必要和最精简的。然后依据重要性的先后来排列它们,并作为过滤器。设定决策门槛,减少错误警报和损失的可能性。考虑决策错误的后果。
对于如何评价一个新的经营理念,巴菲特使用4个标准作为筛选的过滤器:
我能理解吗?如果能,接下面;
它是不是具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如果是,接下面;
管理层是不是聚集了许多能干和诚实的人?如果是,接下面;
价位合理吗?如果最终能通过这个过滤器,那我们就开始写支票吧。
另外,清单表程序是一个不错的工具。但要切勿过分依赖清单。在设计清单时,应考虑如下问题:
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清单。
—个清单应当囊括每个确保“安全”、避免“事故”的关键项目。这样我们不必依赖于记忆来搜索可供检查的项目。
使用简单方便。
与现实相符。
根据我们预先的原则、过滤器和清单来行动,常常会比凭激情做事更合理。但不宜制定太多的规则、过滤器或不费脑筋的东西,必须时刻了解我们最终的目标。
5.目标
目标的制定必须与自己期待最终完成的任务相挂钩。
有意义的目标需要理由的支撑,这样才能检验我们是否制定了正确的目标。所以制定目标必须满足:
有明确的定义。
重视结果。
符合现实,而且合理——我能够做到哪些,又不能做到哪些?目标过低,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水平。目标若高到不切实际,可能会迫使我们运用欺骗的手法达成。
可量化。
与各人的需要相符。
能适时变化(有弹性)。问自己:根据目前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步骤最好?
目标需要最后期限,还需控制系统,易于检验目标的完成进度。
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我需要什么样的结果?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哪些因素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哪一个单独因素却能够产生主要影响?我有能达成目标的必要变量吗?什么是达成目标的最好方法?我考虑过我的行为还会产生除了最终结果的其他效果吗?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或在目标清晰的情况下,必须重点关注一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做什么?问自己:问题有多严重?可以解决吗?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问题背后的假设正确吗?考虑过各个问题之间相互的影响吗?会导致什么样的长期后果?
因为严重的影响——不管是好是坏——都是通过一些因素的最优化使用或者综合众多因素的结果,我们应当运用一切有利于达成目标的必要因素。
6.多项选择
个人的机会成本常常用以衡量各个选择的优劣。每个人的时间和金钱都是有限的,如果决定做一件事,就放弃了另外一件事。因为投入到这件事的每一分钟就意味着放弃了在另外一件事上的用场,而我们在某个投资机会上的资金将没有机会用于其他投资机会上。
决策意味着成本,甚至理解也需要机会成本。如果花时间理解某件事,那无疑放弃了理解其他事物的机会。
我们在某件事上使用的有限资源,比如时间、努力和金钱等决策成本,可以用被舍弃掉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或机会(假设能够达到同样的目标)来衡量,即机会成本。
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自己珍爱的东西:伴侣、工作、房子、家人等。在我们决定作出改变时,常常需要把改变后的情况与目前拥有的最好的状况进行对比。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一个互补式的过滤器来评价面临的多项选择,即列出各项的优缺点,相互对比衡量。沃伦·巴菲特借此告诉我们物色一个什么样的伴侣:“寻找那些可以无条件爱你,并默默鼓励你,让你做得比想象中还出色的另一半。”
并不是所有的决定都是重要的,一些决定更能主宰我们的生活。一个能够影响我们未来10年生活的决定比起只能影响当前生活的决定要重要太多。比如伴侣、职业、朋友、投资、教育等等。
7.结果
经济领域中,最关键的是不管别人对你说什么,你总要问:“然后呢?”这个方法可以应用于几乎其他所有领域。所以,你必须经常问:“然后呢?”——沃伦·巴菲特
考虑一个行动带来的次要的和长期的后果。在我们决定政策、采取行动或者评价观点时,不要忘记掂量后果。所以,在行动中存在着四个关键因素:
1、关注整个系统。关注直接和间接的效果。
2、结果暗含蕴意,或者会带来更多的结果,而其中有一些并不是我们想要的。虽然无法预测到所有的可能结果,但我们至少要警惕一个负面结果。
3、考虑反馈、时间、等级、重复、临界指标、局限性等带来的影响。
4、在成本和收益上,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结果。预测上时间的实际效果,并分析是否能有助于达到最终的目标。
行动时一定要全面考虑短期和长期的结果,因为一个行为带来的影响是一个长期、慢慢凸显的过程。
8.量化
言之有物须体现在量化上。 ——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
生活中,许多时候依赖于我们量化的能力和对模式、关系、命题或量值的理解能力。数学的作用是什么?它帮助我们预测结果、评价事物的意义。
一旦能够把事物用数字表达出来,可以方便我们进行比较。如果缺少一个相关的重要量化标准,我们如何能够评价一个决策的明智与否?
有些东西无法做到精确衡量,所以把它们划分到一个数值范围内算是一个最佳的选择。正如凯恩斯所说:“粗略的正确好过精确的错误。”不要过分看重能够运用数学计算的东西,也不要过分忽略无法计算的东西。
示例:高收益的企业是否能一下子吸引我们?盈利从800万美元一下增长到7200万美元,看起来惊人地完美——但你千万不要以为本来就是这么回事,。首先你必须确定基准年度内的收益并不惨淡。如果收益与资本的投入息息相关,就需要考虑一个关键的问题:为了产生额外的收益,还需要投入多少额外的资本。
我们应该理解数字背后的东西。沃伦·巴菲特说:“股本最初的收益”也是“衡量一年绩效的最好的方法。使用这个标准,我们还需要了解许多其他因素,比如会计政策、历年资产创造价值情况、财务杠杆、以及工业状况。”
企业价值是由未来现金流产生的时间和数量多少来决定的。
进行收购活动时,别忘记把结果进行量化。考虑收购公司以及目标公司的报表和资产负债表。基于雇员、供应商、客户、竞争等情况的变化,估算公司合并后企业产能、价格、成本和投入资本等情况。要实事求是考虑企业价值的变化。我们估值时所依赖的现金流越遥远,则未来越有可能发生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预期的回报也越加充满不确定性。
什么因素能够推动未来的价值?对今天的数字有什么启发?通过对过去投资记录中增长、盈利、利润率、市场规模/产能的增长率、市场份额、竞争性优势等检查,它是合理的吗?什么是影响未来现金收益和价值的主要因素?而什么因素又会改变这种情况?公司在什么情况下会失去优势?
9.证据
证据能够帮助我们确认未来可能发生的事项或帮助我们辨明真伪。证据源于事实、观察、经历、对比和实验。——伯特兰·罗素
其实无外乎两件事:科学和观点。前者诞生知识,后者产生无知。
——希波克拉底
科学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问题或观察——我们总是试着去解决问题。遇到了问题或者在观察到某种现象后,我们会追究事情的真相和内在原因(注意:最关键的是到底发生了什么,而非表面现象)。
猜测原因——我们可以试着先找到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法或者一个解释(对事物发生和发生过程建立的一个假设)然后通过实验或观察来检验该假设或方法的成立与否。此外,一些法则或者模型可能有助于解决问题或者解答观察到的现象。我们的假设必须有据可依,且必须与自然法则和已被验证过的证据一致。
预测结果——根据先前假设进行逻辑性推理,预测结果。
检验——“这样做有什么效果?”
我们并不仅仅是观察一些行为,我们是有目的、有理论指导、有背景知识地观察,还要了解哪些是影响观察的重要因素。在搜索信息的时候同样如此。查理·芒格说:首先必须清楚为什么需要寻找这些资料。应该在分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产生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去检验你的想法是符合基本的思维结构。
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10.逆向思维
逆向思考可以让我们决定应该避免什么样的行为。为了清楚要回避什么,首先就要想到是什么。如果想告诫别人应该回避的事项,不妨以对他们的期许作为结束。
假设我们达到了目标,问自己:目的何在?这是我想要的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当初我是从哪里启程到达终点的?达到终点的必要因素是什么?这样思考后,我们再反过来从头开始思考。通过这种逆向思考,让我们对事物的可行性一目了然。
逆向思维在其他方面的运用包括:研究那些与常理有悖的证据,多问“为什么”。使用“负面激将”法——告诉别人不该如何如何。练习零基思考法——让思维回归原点、从头开始的思考方法:如果我们当时不是这样做,还有什么其他能够达到目标的最好方法?
11.风险
在考虑到所有潜在的负面因素后才能确定一个观点是否有效。错误的代价不仅包括实际的损失,还包括机会成本。
一位杰出长期投资者的必备品质是什么?生来就能辨认和规避重大风险的人,甚至是有生以来从未见识过的风险,独立思考、情绪稳定,同时对人性和组织的行为都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这些都是想在长期投资获得成功的要素。
在投资过程中,这些因素较为重要:了解企业的潜在价值,不要使用杠杆,挑选管理层富有成效和诚实的公司,投资时留有巨大的安全边际。如果你理解一家企业——能够很清晰地看到它的未来——显然,你需要的安全边际并不高。相反,未来发生的事情越多,确定性越低,企业越脆弱,企业变化的概率越高,你需要的安全边际也同样越高。
芒格关于价值的一些理念以及做事风格:“一个人该全力以赴。不要说谎。承诺过的事情就要完成,没人会在乎你的理由。开会前要早早准备,不要迟到,但如果真的迟到了,不要举出许多理由来烦别人,道歉就行了……回电话要迅速。还有就是在5秒钟内说‘不’。你必须迅速拿定主意,不要把别人晾在一旁等你。”
12.态度
活着的时候要尽情快乐,因为我们是要死很久的。——苏格兰谚语
生命的长度全在于我们如何使用。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应该积极享受生活。喜剧大师乔治·伯恩斯说:“要么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要么热爱自己做的事情。我认为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每个人一天有24小时,我们不能把时间储蓄下来,区别在于是巧妙地利用还是愚蠢地挥霍。如何使用我们的时间?最佳使用方式是什么?我们对生命寄予什么厚望?目前生活的方式能有助于我们向目标开进吗?列出的单子越短,则越加有利于我们专注于重要的事情。了解自己想要和不想要的。我们的行为是听从内心的呼唤还是仅仅出于别人的期待?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和事?我们感觉到生命的意义吗?
做那些符合我们性格、特长的事情,扬长避短,并试着建立(和遵循)一些价值观。
拥有对生活的正确态度是避免误判和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的一部分。人各不相同,因此也没有万能药策略。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发展出自己的风格,但存在对每个人都适用的指导准则。
坚守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活动。要了解自己理解和不理解的东西。所以这个能力范围大小并不重要,关键要了解它的边缘在哪里。
查理·芒格说:“好的品行意味着高效率。如果信任别人,则你的系统设置地更为简单。所以好品行会带来巨大的效率,而坏的品行则相反。”
对待他人友善,如果对方并不真诚对你——不要怀恨在心——以后尽量回避他们就行了。遵循查尔斯·达尔文的建议:避免争论。
保持好奇心和开放性思维。总是问:“为什么?”托马斯·亨利·赫胥黎说:“在事实面前就像一个孩子,时刻准备放弃自己先入为主的观点,谦逊地追随自然的引领,否则,你将一无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