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中医知识>中医概念>湿热>

如何彻底诊治好风湿热疾病

韵仟分享

  风湿热病对生活的影响不可估计,甚至可能是一辈子,那现代医术如何诊治风湿热病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如何诊治风湿热病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处!

  风湿热病具体的诊治措施

  1、 一般治疗 注意保暖,避免潮湿和受寒。有心脏炎应卧床休息,待体温正常、心动过速控制、心电图改善后,继续卧床休息3~4周后恢复活动。急性关节炎早期亦应卧床休息,至血沉、体温正常后开始活动。

  2、 消除链球菌感染灶 这是去除风湿热病因的重要措施,否则本病将会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目前公认苄星青霉素是首选药物,对初发链球菌感染,体重27Kg以下可肌注苄星青霉素60万u,体重在27Kg以上用120万u一个剂量即可。

  3、 抗风湿治疗 对单纯关节受累,首选非甾体抗炎药,常用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开始剂量成人3~4g/日,小儿80~100mg/kg/日,分3~4次口服。对已发生心脏炎,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常用泼尼松,开始剂量成人30~40mg/日,小儿1.0~1.5mg/kg/日,分3~4次口服,病情缓解后减量至10~15mg/日维持治疗。

  4、 舞蹈病 应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镇静剂,如安定、巴比妥或氯丙嗪等,应尽量避免强光噪音刺激。

  5、 并发症和合并症治疗 在风湿热治疗过程或风湿性心脏病反复风湿热活动等,患者易患肺部感染,重症可致心功能不全,有时并发心内膜炎、高脂血症、高血糖、高尿酸血症,高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还会合并冠心病以至急性心肌梗塞

  诊治风湿病的临床特征

  (1)前驱症状 在典型症状出现前2~6周,常有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表现,如发热、咽痛、颌下淋巴结肿大、咳嗽等症状。但临床上超过半数患者因前驱症状轻微或短暂而未能主诉此现病史。

  (2)典型表现:风湿热有五个主要表现: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这些表现可以单独出现或合并出现,并可产生许多临床亚型。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表现不常见,通常只发生在已有关节炎、舞蹈病或心脏炎的患者中。50%~70%患者有不规则发热,中度发热较常见,亦可有高热,但发热无诊断特异性。以下是各个主要表现的描述:

  ①关节炎 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呈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以膝、踝、肘、腕、肩等大关节受累为主,局部可有红、肿、灼热、疼痛和压痛,有时有渗出。关节疼痛很少持续一个月以上,通常在2周内消退。关节炎发作之后无变形遗留。

  ②心脏炎 患者常有运动后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主诉。二尖瓣炎时可有心尖区高调、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或短促低调舒张中期杂音(Carey coombs杂音)。主动脉瓣炎时在心底部可听到舒张中期柔和吹风样杂音。

  ③环形红斑 出现率6%~25%,皮疹为淡红色环状红斑、中央苍白,时隐时现,骤起,数小时或1至2天消退,分布在四肢近端和躯干。环形红斑常在链球菌感染之后较晚才出现。

  ④皮下结节 为稍硬、无痛性小结节,位于关节伸侧的皮下组织,尤其肘、膝、腕、枕或胸腰椎棘突处,与皮肤无粘连,表面皮肤无红肿炎症改变,常与心脏炎同时出现。发生率2%~16%。

  ⑤舞蹈病 常发生于4~7岁儿童。为一种无目的、不自主的躯干或肢体动作,面部可表现为挤眉眨眼、摇头转颈、呶嘴伸舌。肢体表现为伸直和屈曲、内收和外展、旋前和旋后等无节律的交替动作,激动兴奋时加重,睡眠时消失,情绪常不稳定,需与其他神经系统的舞蹈症相鉴别。

  ⑥其他症状 多汗、鼻衄、瘀斑、腹痛也不少见,后者有时误诊为阑尾炎或急腹症,此可能为肠系膜血管炎所致。有肾损害时,尿中可出现红细胞及蛋白。至于肺炎、胸膜炎、脑炎近年已少见。

  风湿热概述

  风湿热是上呼吸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有全身结缔组织病变,尤好侵犯关节、心脏、皮肤,偶可累及神经系统、血管、浆膜及肺、肾等内脏。本病有反复发作倾向,心脏炎的反复发作可导致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和发展。

  本病多发于冬春阴雨季节,潮湿和寒冷是重要诱因。初发年龄以9~17岁多见,主要发生在学龄期,4岁以前发病很少见,而25岁以后也较不常见。男女比例相当。居室过于拥挤、营养低下、医药缺乏有利于链球菌繁殖和传播,多构成本病流行。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本病的发病率已有大幅度下降,但在发展中国家,如东南亚、非洲和中南美洲广大地区的发病率仍甚高。流行期受链球菌感染而未经治疗的患者风湿热的发病率为1%~3%。1992~1995年我国中小学生年发病率为20/10万,风湿性心脏病为22/10万,风湿热患病率约 80/10万左右。城乡发病率比较,农村高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