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五年级方法>五年级语文>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故乡的水墨画教学设计(2)

嘉馨分享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故乡的"水墨画"》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段落,积累优美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与美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

  2、教学难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与美丽。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有关菱角的图片、文字等资料以及江南水乡的各种资料。

  教学方法

  品读感悟法,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请学生闭上眼睛,(老师在黑板上挂上一幅江南水乡的风景画。)

  2、请同学们睁开眼睛,看看这幅画,小组交流交流你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

  3、今天,我们将随着作者走进江南水乡,去欣赏清新淡雅如水墨画一样的江南美景。(板书课题,齐读)

  4、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幅水墨画的呢?我们一起去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感知大意

  1.初读课文。

  把课文快速地阅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出段的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抽读、齐读、赛读。

  (1)生字

  读音重点注意:“嚼”是多音字,“嚼碎”中念“jiáo”,文中的“咀嚼”念“jué”

  书写重点注意:在“菱”“馨”“掐”“嚼”几个字上,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不能多笔少点。

  (2)词语

  理解“散漫”“黄梅”“头朝菱”“徜徉”“采撷”“密密匝匝”“诱惑”的意思。

  3.指名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学生是否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

  4.初读交流。

  读了课文,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注意:要将学生提出的不懂的地方进行梳理、归纳,并及时解决;若不能马上解决,可以简单板书,在后面的教学中相机处理。)

  5.思考每段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理清文章的脉络

  1、学生轻声读课文,思考每段写了什么?

  2、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认真读一读。

  3、思考每段之间的联系。

  4、反馈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小组内互相批阅。

  2、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感知大意,今天我们来感受“水墨画”之美。

  (二)深入研读课文,感悟“水墨画”之美

  1.引读第1段。故乡的“水墨画”指的究竟是什么?课文把什么比做了“水墨画”?课文是怎么描述这幅“水墨画”的?

  (相机板书:散漫)

  “散漫”一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散漫:零零散散的,在文中是分散、不集中的意思,用在这儿非常准确,也很有意思,体现出了一种随意、自在的意境美。)

  小结:一个个大大小小长满菱角的池塘零零散散地侧卧在村边地头。这是一种多么随意、自在的美呀!(板书:意境美)

  2.品读2--4段。

  (1)自由品读,探究“水墨画”的美。

  (2)小组合作探究。

  ①交流探究所得。

  ②用喜欢的方式朗读。

  (3)全班交流。

  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池塘的美的呢?用~~~~勾画出来。

  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池塘的美。(初春、一过黄梅、临近中秋)

  ②随着时间的变化,池塘也慢慢变化着。

  a.初春:池塘有什么变化呢?细小的菱叶疏疏朗朗地飘浮在碧水间。“疏疏朗朗”是什么意思?

  b.黄梅后:(黄梅指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段时期。)池塘又有什么变化?

  (菱叶涨满水面,挤得密密匝匝。)

  a、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涨满”“挤”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菱叶们长大了,整个池塘都是菱叶,显得很茂盛。“密密匝匝”可换词“密密层层”“密密麻麻”比较。)

  b、小花的数量也真不少!哪些词告诉了我们?

  (缀满、一丛丛)颜色也非常美丽,有白色的,有粉红色的,还有一缕缕的馨香呢!

  c、池塘还是小动物们的乐园呢!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青蛙,在菱盘上尽情嬉戏。这是一种多么惬意的美呀!

  c.临近中秋: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开始采“头朝菱”(即第一批成熟的菱角),动作轻快熟练,划着扁舟,荡着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一只手“掀”,一只手“掐”,准确地写出了采菱女轻盈熟练的采菱动作。(板书:采菱)

  ③随着时间的变化,池塘也悄悄地变化着,呈现出不同的美。(相机板书:变化美)

  ④你们知道吗?在采菱时节,鲜嫩、清甜的菱角放进嘴里嚼一嚼,脆脆的、甜甜的,那美滋滋的感觉一直渗进心底。难怪孩子们迫不及待想尝一尝菱角的美味。“溢”“诱惑”突出了煮熟后的菱角四处飘香,让人嘴馋。家家户户煮菱角、剥菱角,扑鼻的香味飘出窗户,弥漫整个村庄。这是一幅多么温馨、诱人的画面呀!再次有感情的朗读相关语句。

  ⑤作者用简单的文字描绘出一个多么和谐温馨的场景啊!

  3.品味第5段。

  (1)全班一起朗读课文第5段。

  (2)小组内自主交流学习。

  (3)反馈学习情况:

  “徜徉”的意思是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而今,我吃着散发清香的菱角,又想起了故乡的“水墨画”,想象自己又加入采菱队伍,边采边品尝,这是一个多么惬意的场景呀!

  (4)师生合作朗读。

  (三)巩固拓展,升华情感回归全文,体会作者感情。

  1、再次朗读全文,思考:你对故乡“水墨画”的总印象。(故乡的“水墨画”独特、美丽。)

  2、故乡的池塘独特、美丽在哪里?谈谈你的体会。

  3、这篇课文让我们领略了江南水乡恬静、自然而不乏快乐的美景。江南的美丽,水乡的迷人,还有那菱角的美味,真让人回味无穷。是呀,故乡风景美丽迷人,童年生活幸福、快乐。(相机板书:故乡美童年乐)

  (四)片断练习:写一写你家乡的美景

  (五)板书设计

  1 《故乡的“水墨画”》

  池塘(远看)——散漫美

  莲叶生机图、采菱图——变化美 故乡美 童年乐

  煮菱品菱——趣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故乡的"水墨画"》教学反思

  《故乡的“水墨画”》一文围绕“水墨画”展开叙述,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围绕本文的教学重点“体会词句意思,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美丽,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我预设了“品读课文——感悟理解——想象画面”的教学思路。感觉还是颇费了一番心思。我结合课文内容,我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情况,甚至考虑到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个问题抛出后学生的回答情况,而且还特别得意感悟课文内容时围绕课题设计的问题,“你感觉文中写了几幅画?”可是教学程序却没有我预期的那么顺畅。

  问题也就出在我最得意的那一问题设计上,高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上课伊始,我引导学生抓住“水墨画”,让学生通过诵读,了解“水墨画”指的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朗读3、4小节,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池塘的美的?学生很快完成了学习任务,学习兴趣也在一点一点地加浓。学习活动也在按预设的思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此时我抛出了这一问题:“课文写家乡的水墨画,你感觉文中写了几幅画?再读3、4小节,把自己印象深刻的画面划下来。”学生开始放声读书,渐渐地声音小了,直至最后安静下来,但他们都低垂着头,没有一个要回答问题的样子,三分钟过去了,四分钟过去了,我有些不安,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太大,学生无从回答。便急切的一遍遍重复道:“你认为哪些语句的描写就象一幅画?”学生若有所思,闫美童第一个打破了僵局,说:“菱盘上的小动物嬉戏就象一幅画。”慢慢的学生又进入了状态,开始交流分享自己找到的画面,感受家乡风景的独特与美丽。教学又回到了预设的思路上,如期进行完了。我想,之所以出现僵局,这是在设计教案时“引”与“发”的必然联系没有找准,学生的垂直思考与平面思考的交叉点没有完全考虑到所致吧!

  这节课的亮点出现在后面的想象画面环节。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整堂课都是知识的传授,极易导致学生产生生理和心理的疲劳,引起学生的“分心”现象;而留下一点空白,学生可以从中得到积极的休息,由听转为思。因此在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后,我积极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技能想象课文中描写的情景,或根据文中的描述,自己又想象到的画面,或文中的描述,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写下来。在分层要求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被激活,创造思维的火花燃起了。他们用所思、所虑、所获填补思维空间。他们交流发言非常热烈,有的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诵了课文的某个句子,说这里哪个词用得好,就像描写了一幅画;有的同学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还有的同学描述了课文以外的画面。特别是谭晶同学的自己想象到的画面,更是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呢!她这样写道:“菱叶生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菱叶们刚开始是‘小孩’,还没有长大。一过黄梅,菱叶们摇身一变,变成了‘大人’,他们手拉手,肩并肩,像和谐的一家人。菱盘上挂满了一丛丛白色的、淡红色的小花,站在池塘边,风姑娘带来了缕缕馨香。”这一方面是前面学习的积累铺垫,另一方面也是找准了学生的垂直思考与平面思考的交叉点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说课堂因学生而精彩。

猜你感兴趣:

1.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故乡的水墨画

2.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教学设计

4.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九课燃料的家庭

5.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2926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