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历史学习方法>

高一历史必修一两极世界的形成知识点

凤梅分享

  虽然从高一开始我们的历史难度增加了,但是实际上必修一历史的知识点是比较简单的。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历史两极世界的形成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必修一两极世界的形成知识点

  一、从盟友到对手----美国“冷战”政策形成的背景

  1、原因:

  (1)雅尔塔体系确立:

  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从右至左)出席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4~11日,苏、美、英3国政府首脑在苏联克里木半岛雅尔塔举行的国际会议。又称克里米亚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I.V.斯大林、美国总统F.D.罗斯福和英国首相W.L.S.丘吉尔以及3国外交部长 、三军总参谋长和顾问们。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准备在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等。

  讨论了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准备在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问题。

  除雅尔塔会议外,美英苏三巨头在二战期间还召开了其他国际会议

  在1943年底召开了德黑兰会议,1945年7——8月间召开了波茨坦会议。

  ◆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塔体系。具体包括:美、苏、法、英四国分区占领德国,苏联租用旅顺和大连和海军基地,日本的千叶群岛(北方四岛)交给苏联等等。

  ◆基础:美苏均势

  “二战”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 与军事力量。军事上,美国不但垄断了原子弹, 还拥有1200多万军, 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战后初期,苏联总兵力接近美国,建立有强大的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就达40,000架,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地区。在战争中,苏联大大扩展了疆土,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1949年9月25日,正式宣布第一颗原子弹制造成功.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实质:在美苏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作用: 这些协议确立了二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塔体系”,它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雅尔塔体系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

  (2)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根本原因)

  二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力量如何变化?

  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政治力量普遍衰落,而美国却拥有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二战后苏联成了公认的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

  ②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

  二战后,欧亚地区先后有12个国家走上了人民民主道路,其中东欧8个(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亚洲4个(蒙古、朝鲜、越南、中国)。这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已越出一国范围,社会主义力量不断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

  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一句话:“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直接原因)

  二战结束后,法西斯势力被消灭,美苏战时合作基础消失了。战后美国的国家利益是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维持它在世界的霸主地位。

  二战后苏联实力不断增强,而且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也在不断发展。苏联战后的目的在全世界扩大共产主义势力,争做世界霸主。这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敌视。双方矛盾不可调和,双方无法继续合作,美苏两国从盟友变成了对手。在美苏均势基础上二分天下,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全球对峙的两极格局(世界)。

  (4)主观:战后美苏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势力的战略目标。

  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

  苏联,支持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斗争,扩大社会主义的影响,壮大社会主义的力量。

  2、冷战开始:

  那么什么是冷战呢?它的是如何开始的呢?

  “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1) 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目的:进攻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遏制共产主义

  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攻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遏制共产主义、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2)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这是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的演说词。他对在二战时还是盟友的苏联大肆攻击,呼吁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这次演说发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

  (3)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政治表现):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美国除了政治上对苏联等社会主义采取敌对措施外,在其他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呢?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针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敌对,有什么反应呢?两级世界最终是如何形成的呢?

  二、两级世界的形成――美苏“冷战”

  美国除了政治上对苏联等社会主义采取敌对措施外,在其他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1、马歇尔计划(经济表现) :

  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实行了什么样的冷战措施?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我们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尔大学的演说

  马歇尔计划

  (1)概念: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借出席哈佛大学毕业典礼并接受名誉学位的机会,提出美国帮助欧洲复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划”。讨论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会议于7月12日至15日在巴黎举行, 除苏联及其东欧盟国以及西班牙外的16个欧洲国家参加了会议。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

  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马歇尔计划要解决欧洲什么问题?美国实行此计划想达到什么目的?其根本目的又是什么?

  (1) 目的:

  帮助西欧恢复经济;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还企图用马歇尔计划拉拢东欧国家。

  根本目的:稳定资本主义阵脚,遏制共产主义

  (2)提出者: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3、经互会的成立:

  (1)时间、国家:

  为了与西方咄咄逼人的经济封锁和遏制政策相抗衡,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同年4月,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的经济发展。

  (2)目的: 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4、成立华约:

  (1)时间、国家、地点、条约:

  1955年5月5日,处于东西方对之前言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加大了北约对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威胁。为对付美国的扩张和威胁,1955年5月14日,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被通称为“华沙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2)性质 军事政治集团

  《北大西洋公约》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所承认之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之行使,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第一缔约国应……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共同性质: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影响: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3)影响:

  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北约”集团 15个国家的军队近 600万兵力和“华约”集团 7个国家的军队 600万兵力,双方千万大军开始处于战略对峙状态。美国的 1626枚战略导弹和苏联的1910枚战略导弹,及双方数以万计的战役核导弹,相互瞄准着对方成员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目标,处于待机“按电钮”之势,进而导致军备竞赛,争夺核优势、航天优势的斗争愈演愈烈,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只是双方都害怕毁灭于世界上已掘有的130亿--160亿吨当量(相当于在广岛使用的 100万颗原子弹的威力)的核武器中,谁也未敢启动“核按钮”,发动核大战。

  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的局面。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德国分裂、朝鲜分裂、古巴导弹危机

  (1)德国分裂:

  ◆背景:

  ①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PPT)东区归苏联、西北区归英、西南区归美、西区归法。

  ②随着“冷战”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

  ③美苏双方未能就德国统一问题达成协议。

  ◆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柏林墙的修筑成为德国分裂的标志,是“冷战”局面加剧的产物。

  它人为地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城市分为相互隔绝的两部分,它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其结果必然会拆除。1989年下半年,东欧各国政局剧变。民主德国在向德国西部移民浪潮的冲击下,于同年 11 月9日,将存在28年零3个月的柏林墙推倒,促进了德国的统一。

  (东德政府根据人民议院1961年8月12日通过的法令,于8月12~13日夜间修筑。目的是制止东德居民包括熟练技工大量流入西德和西方势力入侵,命名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原为铁蒺藜围成的路障,后改筑成两米高、顶上拉着带刺铁丝网的混凝土墙。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线的观察塔楼上设置警卫。)

  (2)朝鲜分裂:

  ◆背景: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北方由苏联占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南方

  ◆分裂:1948年8月15日,南朝鲜成立以李成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政府,同年9月9日,最高人民会议批准成立以金日成为首相的朝鲜中央政府,正式宣告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发展: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它是一场朝鲜和韩国之间的意识形态之战,是美苏争霸在朝鲜半岛的体现。美苏中卷入其中,以朝鲜突袭韩国开始。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抗美授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3)战争:

  A越南人民抗法斗争1945-1954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在越来北方的河内建立越来民主共和国称北越。法国殖民者重返越南。在南方成立西贡立国。为争夺全境的控制权,北越和法国进行了长达九年的战争。越南人民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迫使法国殖民者撤出越南北部。日内瓦会议决定,南北越以北纬17度线分治,北越由胡志明通知,南越在保大皇帝的控制下。1955年吴庭艳在西贡发动政变成立越南共和国。

  B越南战争

  简称__,是越南共和国及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一场战争。越南民主共和国支持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反对吴庭艳政府,美国则出兵帮助南越。 1961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时间:1961年—1973年

  ◆结果:在越南军民的英勇抗击下,美军被迫于1973年撤出越南。

  (4)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也属于“冷战”的表现。

  概念 :有称加勒比海危机。1962年,在古巴总统卡斯特罗的邀请下,苏联准备在美国的南大门建立导弹发射场,从而引发了一场导弹危机。

  ◆原因:古巴革命胜利后,美苏两国都想插手古巴事务,古巴革命领导人卡斯特罗在胜利之初曾访问过美国,但不久就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在古巴的利益受到了影响。1961年美国策划流亡美国的古巴人入侵古巴,遭到惨败。但是美国人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继续密谋颠覆卡斯特罗政权。古巴向苏联靠近,苏联以保卫古巴为名趁机渗入。1962年7月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

  10月美国飞机发现苏联正在古巴修建针对美国的中远程导弹发射场.美国人大为恼怒。10月22日肯尼迪总统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武装封锁古巴,并宣称,如果苏联不立即城走这些导弹,美国将不惜武力。同时美国出动大批军舰,封锁古巴。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军队和北约各国军队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与此同时苏联、古巴和华约组织各国也都做好相应的准备,战争一触即发。苏联发表强硬声明,表示要继续对古巴提供军事援助,要对美国的威胁进行坚决的回击。但是11月苏联撤走42枚导弹。

  ◆结果:美国武装封锁古巴,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双方军事对抗激化的产物。

  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从柏林危机到古巴导弹危机再到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爆发可以看出,美苏在全球的争夺始终没有停止。“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互相之间充满敌意和不信任,给世界带来动荡不安。但是,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3、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4、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如何评价“冷战”

  (1)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雅尔塔体系消除了德日两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美苏两国又长期势均力敌,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时有一定的约束。

  ②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多极化格局的出现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并进一步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消极作用:

  ①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②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

  ③战后两大集团日益演变成美苏联各超级大国的工具,为谋求霸权,两强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④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总结

  美苏两极“冷战”格局的形成是战后两国政治、军事实力均衡的产物,两极格局之下,美苏两大集团为各自的集团和国家利益不惜以大国意志分割世界,人为造成长期的国家分裂、地区冲突和骨肉分离。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冷战”背景下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抗衡既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又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制衡,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状态。

  历史必修一两极世界的形成练习题

  1.奠定了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框架的是( )

  A.雅尔塔体系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北约组织

  思路解析: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国在雅尔塔达成若干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答案:A

  2.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

  ①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②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③华约的成立 ④北约的成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②①④

  思路解析: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在1948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在1947年,华约的成立是在1955年,北约的成立是在1949年。

  答案:C

  3.美国提出“冷战”政策的核心是( )

  A.马歇尔计划 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遏制苏联 D.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思路解析:二战后美国提出“冷战”政策,其目的就是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苏联,以称霸世界。

  答案:C

  4.欧洲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马歇尔计划 B.经互会的成立 C.北约的成立 D.华约的成立

  思路解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在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答案:D

猜你喜欢:

1.高一历史必修一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知识点

2.高一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知识点

3.高一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4.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课知识点

5.高一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知识点

    3815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