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化学学习方法>

九年级中考化学押题卷附答案(2)

丽仪分享

  九年级中考化学押题卷答案

  1.B 2.A 3.B 4.C 5.A 6.C 7.B 8.D 9.D 10.B 11.B 12.A

  13.D【解析】铁的活动性比铜强,会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取滤渣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所以铁是过量的,得到的滤液中含有氯化亚铁,滤渣中含有铁和铜。A选项,铁会与氯化铜反应,所以金属活动性:Fe>Cu,故A正确。B选项,取滤渣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所以滤渣含有铁和铜,故B正确。C选项,通过分析可知铁是过量的,所以滤液中不含铜离子,故C正确。D选项,每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64份质量的铜,所以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故D错误。

  14.C【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 2N2+6H2O。A选项,A为氨气,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1×3)=14∶3,故A错误。B选项,A为氨气,氢元素的化学价为+1价,可推出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B错误。C选项,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32×3)∶(28×2)=12∶7,故C正确。D选项,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A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D错误。

  15.B 16.C

  17. A【解析】由题意得,反应后物质质量增加92.7 g﹣90 g = 2.7g。

  18.C 19.C 20.D 21.A 22.D

  23.D【解析】 A选项,10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故A错误。B选项,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C选项,20 ℃时,在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必须指明在饱和溶液中,故C错误。D选项,30 ℃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甲、乙,同时降温至20 ℃,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因为在20 ℃,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40 g,故D正确。

  24.D【解析】A选项,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通过量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氧气,故A错误。B选项,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CO3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错误。C选项,溶液中的FeSO4和CuSO4均能与过量锌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错误。D选项,Na2CO3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D正确。

  25. BD【解析】A选项,一定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是固定不变的,不会因搅拌就改变其溶解度,只会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度,故A错误。B选项,③、④两步颠倒,不会影响除掉钡离子和镁离子得效果,故B正确。C选项,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转化为沉淀,加过量碳酸钠溶液,可以将钙离子和反应剩余的钡离子转化为沉淀,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转化为沉淀,所以⑤操作中得到的沉淀共有四种,故C错误。D选项,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从而得到中性的氯化钠溶液,故D正确。

  26.BC【解析】 A选项,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质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则图象中溶液质量分数不能从原点开始,故A错误。B选项,足量的Zn粉和Fe粉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Zn反应地快,而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故B正确。C选项,常温下向pH=10的碱性溶液中加水稀释,碱性减弱,pH逐渐接近7,故C正确。D选项,向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氢氧化钠溶液,则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当硫酸消耗尽,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沉淀不会从原点开始,故D错误。

  27.(1)①3S ②2Mg2+ ③Al2O3 (2)① H2 ② CO ③ KNO3

  28.(1)不停地运动 < (2)乳化 (3)蛋白质 ③

  (4)

  29.(1)H2O (2)b (3)a

  30.(1)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为40 g (2)4 (3)乙 (4)<

  31.(1)钛合金(或铝锂合金) 橡胶 (2)硬度大、抗腐蚀 (3)强

  32.(1)化学变化 (2)③ (3)水

  33.(1)②⑤①④③ (2)加快溶解速率 (3)165.6 mL (4)①②③

  【解析】(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 的NaCl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②⑤①④③。(2)操作③是溶解操作,操作③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1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图2(每小格是0.2 g,3.4 g),则氯化钠的质量为10 g + 5 g + 3.4 g = 18.4 g;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则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8.4 g÷10% = 184 g;则需要水的质量为184 g - 18.4 g =165.6 g(合165.6 mL)。(4)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氯化钠和纸片的质量等于砝码和游码的质量,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④溶液具有均一性,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34.(1)C (2)化合 (3)

  35.(1)O2 (2) (3)还原 (4)灭火

  【解析】 ①的现象是颜色由黑变红,则可能是氧化铜被还原为铜,②的现象是颜色由红

  变黑,则可能是氧化铁被还原为铁,这两个反应都能生成B,则可能是一氧化碳或碳还

  原金属氧化物生成二氧化碳,B可能是二氧化碳,E是氧化物,可能是氧化铜,一氧化

  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C是氧化物,则A

  可能是碳,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F可能是氧化铁,碳能与氧气反应生

  成C—一氧化碳或B—二氧化碳,故D是氧气,代入框图,推断合理。所以(1)D是氧

  气,能够支持物质的燃烧或支持呼吸,化学式为O2。(2)变化①是碳和氧化铜反应产生

  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3)①、②两个反应是和碳或一

  氧化碳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在这里A、C表现出的是还原性。(4)通过推导可知,B是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

  36. (1)石蕊溶液变红 AgCl (2)Na2SO4 (3)CuSO4、CaCl2

  (4)  (5)NaCl 在A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然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有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氯化钠,若无白色沉淀,则说明不含氯化钠

  【解析】样品加水得无色溶液,硫酸铜的水溶液是蓝色的,则一定不含有硫酸铜,由于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一定不含有氯化钙;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了沉淀B,由于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硫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加入稀硝酸得到了无色气体D,则D是二氧化碳,白色沉淀F是硫酸钡,在滤液C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G,则G是氯化银,说明C中含有氯离子,此步骤是想证明A中含有氯化钠,但是由于步骤②加入的是氯化钡,故不能说明含有氯化钠。(1)D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白色沉淀G是氯化银。(2)碳酸钠样品中一定含有硫酸钠。(3)碳酸钠样品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和氯化钙。(4)加入氯化钡溶液一定会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5)碳酸钠样品中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氯化钠,若要检验其是否存在,可以在A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然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有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氯化钠,若无白色沉淀,则说明不含氯化钠。

  37.(1)水槽 (2)氯酸钾 二氧化锰   (3)收集气体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 (4)a   (5)稀盐酸 用手紧捏软塑料管下部,使液体试剂与固体试剂接触发生反应,制得所需的气体后松手

  38.【实验探究】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

  【反思评价】 密闭容器

  【优化装置】 B A装置实验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充满气球,使整个装置所受空气浮力增大,因此反应后天平不能平衡。

  【得出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

  【解释应用】 四

  【解析】 【实验探究】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碳酸钠与氯化氢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因有二氧化碳气体溢出,故反应后总质量比反应前总质量减少,观察到天平不平衡;反应的方程式为 ;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天平指针没有偏转。【反思评价】 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优化装置】 最佳装置是B。A装置实验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充满气球,使整个装置所受空气浮力增大,因此反应后天平不能平衡;C中碳酸钠粉末与盐酸反应太快,橡皮塞易弹出。【得出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解释应用】 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含有铜、碳、氧、氢四种元素,所以该化合物中也会含有这四种元素。

  39.【提出猜想】 NaOH溶液全部变质 【实验探究】产生白色沉淀,酚酞溶液变红 产生白色沉淀,酚酞溶液不变色 【实验反思】(1)③④ (2)硫酸铜溶液(或NH4Cl溶液,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酌情给分) 【拓展应用】密封保存

  【解析】 【提出猜想】 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变质。由小丽的猜想得出自己的猜想是NaOH溶液全部变质。【实验探究】 小丽在检验部分变质时,不但检验有碳酸钠还要检验有氢氧化钠。所以滴加氯化钙有白色沉淀,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如果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则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时,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酚酞溶液不变色。【实验反思】 (1)小丽在做实验时,还可用其他的物质来代替氯化钙,但所选的药品与碳酸钠反应不能生成碱,所以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不能代替氯化钙。(2)第二次滴加的是酚酞溶液,其用来检验氢氧化钠碱溶液,因此可以用硫酸铜溶液或NH4Cl溶液来代替酚酞试液。【拓展应用】 由以上实验探究可知,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与二氧化碳反应发生变质,因此应该对氢氧化钠溶液密封保存。

  40.(1)  (2)5  气泡产生的快慢

  (3)C B (4)一

  【解析】 (1)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x=5;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快慢来比较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向试管Ⅰ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后反应速度无变化,则Na+、SO42-对实验没有影响;向试管Ⅱ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反应明显加快,综合可知Na+对实验没影响,所以影响反应速率的是Cl-。(4)通过(3)中的对比试验,观察到试管Ⅰ中反应快慢无明显变化,试管Ⅱ中反应明显加剧,则猜想一成立。

  41.(1)除去水蒸气 (2)

  (3)没有进行尾气处理(4)ef→cd→ef→ab→gh→ef

  42.Ⅰ.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Ⅱ.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和醋酸反应生成的  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入醋酸,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Ⅲ.   Ⅳ.方法一: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粉末为Na2CO3 方法二: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加入CaCl2(或BaCl2等)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粉末为Na2CO3。

  43.(1)16 (2)108 (3)18:2:7

  44.(1)3.2

  (2)解:设25.0 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2%。

  45.(1)70.7%(2)6.3 g

  (3)解:设生成4.4 g二氧化碳需要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1.7 g+(15 g-10.6 g)=16.1 g。

  恰好反应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答:恰好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2.8%。


猜你喜欢:

1.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2.中考化学试卷解析带答案

3.2017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带答案

4.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5.中考英语模拟试卷附答案

373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