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语文>

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诗盈分享

  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就为你的语文学习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了高二语文,欢迎大家来学习吧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在美国 对俄制裁的大环境下,印度正在打算与俄罗斯进行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跟美国 。若作为世界第一军备进口大国的印度真的这样做,无疑要让美国的制裁行动变得 了。

  A.殚精竭虑 唱对台戏 子虚乌有 B.殚精竭虑 当面锣,对面鼓 子虚乌有

  C.处心积虑 唱对台戏 形同虚设 D.处心积虑 当面锣,对面鼓 形同虚设

  2.下列各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韩愈,世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中唐古文运动倡导者。主张文道合一,提倡古文,反对骈文,认为文章须“唯陈言之务去”。

  B.杂说是一种议论兼叙述的短文,往往亦庄亦谐、能近取譬、言简意深、风趣警策。韩愈的《杂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都是杂说的典范作品。

  C.“释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致仕”指官员到任工作;“乞骸骨”指官员年老上书请求告老还乡。

  D.“刺史”,汉唐时州的主管官称刺史,和宋代的知州地位相当。“司农卿”,唐时为司农寺长官,掌管国家储粮用粮事务。

  3.学校为文学社、书法社、绘画社和摄影社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社团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常向秋山寻妙句 又驱春色入毫端

  ②还我庐山真面目 爱他秋水旧风神

  ③笔走龙蛇堪称妙 书到瘦硬方有神

  ④螺黛淡描西子面 柳风轻拂小蛮腰

  A.①摄影社②文学社③书法社④绘画社 B.①文学社②摄影社③书法社④绘画社

  C.①摄影社②文学社③绘画杜④书法社 D.①文学社②绘画社③书法社④摄影社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散文中的人写得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你平时的观察是否细致深入, 真诚的情感融入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①以情感人是永不过时的写作法则

  ②如果说这是老生常谈

  ③要努力地把你的情感融进文字之中

  ④不要掩藏、修饰你的情感

  ⑤那么,另外一点容易被忽略的是你对记叙对象的情感深度

  A.②⑤③④① B.②⑤①③④ C.①③②④⑤ D.①④②③⑤

  5.下列句子中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快要退休的王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的孩子尽绵薄之力,我们深受感动。

  B.令爱这次在音乐大赛中获奖,多亏您悉心教导,我们全家都很感激您。

  C.欣闻母校00年校庆将于10月20日降重举行,届时我一定拨冗出席。

  D.各位书友,《梁衡散文集》业已售罄。本店一旦到货,当函请各位光临。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王彦章画像记

  欧阳修

  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事梁为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死国,葬于郑州之管城。晋天福二年,始赠太师。

  公在梁,以智勇闻。及梁末,小人赵岩等用事,梁之大臣老将,多以谗不见信,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尽失河北,事势已去,诸将多怀顾望。独公奋然自必,不少屈懈,志虽不就,卒死以忠。公既死而梁亦亡矣。悲夫!

  五代终始才五十年,而更十有三君,五易国而八姓。士之不幸而出乎其时,能不污其身,得全其节者,鲜矣。公本武人,不知书,其语质。平生尝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予于《五代书》,窃有善善恶恶之志,至于公传,未尝不感愤叹息。惜乎旧史残略,不能备公之事。

  康定元年,予以节度判官来此,求于滑人,得公之孙睿所录家传,颇多于旧史。其记德胜之战,尤详。又言敬翔怒末帝不肯用公,欲自经于帝前;公因用笏画山川,为御史弹而见废。又言公五子其二同公死节。此皆旧史无之。又云,公在滑,以谗自归于京师,而史云召之。是时,梁兵尽属段凝,京师赢兵不满数千;公得保銮五百人之郓州,以力寡,败于中都。而史云将五千以往者,亦皆非也。

  公之攻德胜也,初受命于帝前,期以三日破敌;梁之将相,闻者皆窍笑。及破南城,果三日。是时庄宗在魏,闻公复用,料公必速攻,自魏驰马来救,已不及矣。庄宗之善料,公之善出奇,何其神哉!

  今国家罢兵四十年,一旦元昊反,败军杀将,连四五年,而攻守之计,至今未决。予尝独持用奇取胜之议,而叹边将屡失其机。时人闻予说者,或笑以为狂,或忽若不闻;虽予亦惑,不能自信。及读公家传,至于德胜之揭,乃知古之名将,必出于奇,然后能胜。然非审于为计者不能出奇;奇在速,速在果。此天下伟男子之所为,非拘牵常算之士可到也。每读其传,未尝不想见其人。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集•王彦章画像记》

  注:①敬翔:梁朝宰相。②末帝:梁末帝。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独公奋然自必 必:坚定 B.得全其节者,鲜矣 鲜:少

  C.又言公五子其二同公死节 死:为……而死 D.期以三日破敌 期:期待

  7.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智勇闻/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B.士之不幸而出乎其时/宁能知人之卒不救

  C.皆怒而有怠心/泉甘而土肥 D.得全其节者/非子房其谁全之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非审于为计者不能出奇;奇在速,速在果。(4分)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君臣之首,入于太庙。(欧阳修《<伶官传>序》)(4分)

  9.结合全文,说说王彦章“义勇忠信”表现在哪些地方?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词上片所写之景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赏析。(6分)

  (2)结合下片内容,说说作者是如何抒发羁旅相思之情的。(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汩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离骚》)

  (2) ,而后万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3)顺风而呼, ,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4)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5)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

  (6)落花人独立, 。(晏几道《临江仙》)

  (7)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 ,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接通地脉

  陈忠实

  ①我在两年前调入省作协当上专业作家,妻子和孩子的户籍也随之从乡村转入城市,几乎就在那一年,我索性决定从城镇回归乡村老家。我在祖居的屋院里读中国新时期文学一浪高过一浪的小说,读着刚刚翻译过来的陌生的世界名著,也写着我的小说,是一个不再依赖土地丰歉生存着的乡村人了。

  ②村里的乡亲有人送来一把春天的头一茬韭菜,几个刚刚孕肥的嫩包谷穗子,一篮沾着湿土的红苕,常常引发我内心的微妙感慨,过去我曾拿着这些东西送给西安城里的朋友,现在我自己反倒成为接受者了。我在接过一把韭菜一篮红苕几个嫩包谷穗子的时候,分明意识到我和这块土地依存的关系割断了,尽管还住在祖居的老屋里,尽管出出进进还踩踏着这方土地,却无法改变心底那一缕隐隐的空虚的发生。

  ③我对村长好心好意的提议之所以犹疑不定,是因为我已无资格耕种哪怕巴掌大一块土地了。村长显然早已揣透了我的顾虑,解释说,村口场塄下这一畛子地,猪拱鸡刨,你交回的那二分地分给谁谁都不要,这几年都荒着,你种点包谷谁也没意见。

  ④我便种上了包谷。这二分地在村子东头的场塄下。大约整整干了三天,手掌上的血泡儿用纱布缠了几层,仍有血丝渗出来。又过了几天,于夕阳沉落西原的傍晚,我在湿漉漉的地皮上看见一根根刚冒出来的嫩黄的旋管状的包谷苗子时,心底发生了好一阵响动。我坐在被太阳晒得温热的土墚上,感觉到与脚下这块被许多祖宗耕种过的土地的地脉接通了,我的周身的血脉似乎顿然间都畅流起来了。

  ⑤我在这二分地里间苗定苗,锄草施肥。三伏的大旱时节抽水灌溉,我便脱了鞋子,用铁锨挖开灌渠的口子把水放进地里,双脚踩着沁人肌肤的井水,让每一株包谷都浇灌得足饱。

  眼瞅着包谷拔节了,冒出天花和红缨来,绿色的包谷穗子日渐肥大起来,剥开一条缝儿,已经孕出白色的一排排颗粒,用指甲轻轻掐一下,牛奶似的稠汁蹦溅到我脸上。我掰下一篮,剥去绿色的皮壳,等待周末从寄宿中学回家的女儿,那是作为一个父亲最温馨的等待时刻。我后来在这二分地里种过洋芋(土豆),收获的果实堆在屋角,有亲友来家,便作为礼物相送。也种过白菜和萝卜,只有载种大葱大获成功,许是我勤于松土,那葱长得又粗又高,葱白尤其多,做料子菜自不必说,剥了皮生吃也很香甜,我常常是一口馍一口生葱吃得酣畅淋漓。

  ⑥我在这二分地里的庄稼和蔬菜的劳动中,渐渐稀少了到河堤散步的习惯,或者说替代了。我在一天的阅读或写作之后,傍晚时分习惯到灞河边上散步,活动一下在桌椅间窝蜷了一天的腰和腿。河堤内侧的滩地里是汗流浃背忙于做事的男人和女人,河堤外侧的沙滩上是割草放羊的孩子,我往往在那种环境里感到不自在,很难生出古典和现代才子们赏山阅水的情致来。现在,当我在那二分地里为包谷除草或为大葱培壅黄土的时候,满脸汗水满手土屑,猛不防会有一个我能闻声辨人的人发出的声音:“还是把式喀!”然后就在地头坐下来,或者他抽我递给他的雪茄,或者我抽他的旱烟,然后说他儿子或女儿遇着什么难事了,需得我去帮忙交涉,我比他的“面子”大哇……我往往在那种时刻,比之在河堤上散步时的感觉稍好。

  ⑦这几年间,大概是我写作生涯中最出活的一段时光,无论是中篇《蓝袍先生》、《四妹子》、《地窖》等,以及许多短篇小说,还有费时四年的长篇《白鹿原》,我在书案上追逐着一个个男女的心灵屏气凝神专注无杂,然后于傍晚到二分地里来挥镢把锄,再把那些缠绕在我心中的蓝袍先生四妹子白嘉轩田小娥鹿子霖黑娃们彻底排除出去,赢得心底和脑际的清爽。只有专注的体力劳作,成为我排解那些正在刻意描写的人物的有效举措之一,才能保证晚上平静入眠,也就保证了第二天清晨能进入有效的写作。这真是一种无意间找到的调解方式,对我却完全实用……我在二分地的包谷苗间大葱行间重归沉静。

  (有删改)

  12.第①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4分)

  13结合文章④~⑥段内容,简要分析“我”在重新种地以后的情感变化过程。(6分)

  14.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5.请探究文章题目“接通地脉”蕴含了哪几层深意。(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孟子》

  李劭凯

  ①纵观中国古代史,朝代之间政制的因袭和吸取前人身死国灭的教训做出的制度创新,似乎使得一个个朝代的格局渐渐由宽平趋于狭促。先秦诸子处于西周分封多国体系和大一统的过渡阶段,有的往前看,发明富国强兵的技术,有的往后看,宣扬敬天保民的奥义,其讨论问题域的格局使后人感到陌生。好比已然成为金融行业成功人士的你,仍然不妨了解一下小时候“想成为”或是后来“差点就成为”的科学家、画家的故事,虽然无补于改变既成的人生轨迹,但一来可以展望可能世界里自己的人生将如何展开,与过去和解,二来也能比较什么更重要,为后人提供更全面而审慎的建议。今天我们还要读《孟子》、读古书,更重要的意义大概在这里。

  ②阅读《孟子》的过程中,不妨在孟子的言行和自己的想法之间不断切换,让自己穿梭于《孟子》里的各色人等,辨析观念和诉求的异同,还原思想的碰撞和互动:与孟子打交道的那些人,他们的诉求会是什么?如果我们身处孟子的角色,我们会怎么做、出什么样的主意?孟子没像我们这么做,如果不是出于策略上的失误,那么他的目的和我们的目的有什么不同?通过这样的沉浸和推演,兴许可以看到“迂远而阔于事情”之外更完整的孟子。

  ③但“迂阔”的孟子确实没能劝成大多数焦虑的诸侯,这些经历都记载在《孟子》中,联想到《孟子》由其本人与弟子叙定,说明晚年的孟子对此并不为意,他仍希望后人在必要的时候能像他一样“虽千万人吾往矣”。对比商鞅向秦孝公先后进以帝道、王道、霸道,终以强国之术见用,孟子确实不知变通。但《左传》“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的教诲告诫我们,高杠杆的成功总是隐含着泡沫破灭的危机,殊非持家治国常道。孟子的坚持或正是源于此顺受正命的心安,以及他发掘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勇,后者强化了华夏文明中勇的基因,激励了无数舍生取义的后人。

  ④古人说“功夫在诗外”,读古书也是如此。孔子说“仕而优(有余力)则学,学而优则仕”,也是在教导我们在读书修身和责任担当之间保持审慎的平衡。日常生活里的体验,往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味孟子的心绪。今天的读书和阅历都是为了锤炼更健全的常识与德性,为更好地应对明日的起起落落、承担机运可能赋予的更多责任做好准备。

  ⑤有位学者曾这么描述维多利亚时代和爱德华时代英国人称之为“品质”的东西:“责任先于权利;荣誉先于利益;强者的谦卑,骄傲的服从;搏击强梁,卵翼妇孺;不轻易承诺,但所做永远多于所言;神态自若地相信最坏的前景,但绝不退缩;与其背弃信任你的人,毋宁死。”拥有这样的品质也为包含孟子在内的青春期华夏人所钦佩。希望通过阅读《孟子》,大家能够体认到,当一个这样的好人“难且值得”。古代的哲人如若地下有知,看到亲手抛下的漂流瓶种子历经数千年长成参天大树,继续荫庇着更多人追求勇敢而自由的生活,虽然生前颠沛流离,也会深感欣慰。

  (《光明日报》2018年02月02日16版)

  16.请简要归纳文章的论述层次。(6分)

  17.商鞅与孟子的治国之道有何不同?(6分)

  18.结合全文,谈谈我们现在读《孟子》的意义。(6分)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根要求作文。

  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慢》中所写:“大多数的城中男女,一心想着超车(以最快的速度,赚更多的钱,住更大的房子,穿更好的衣服,爬更高的位置,做更大的事业)。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全力以赴、全然无趣的生活了。”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加试题

  注意事项:请在加试题答题卡上作答。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余观八司马比天下之奇材也,一为叔文所诱,遂陷于不义。至今士大夫欲为君子者皆羞道而喜攻之此八人者既困矣无所用于世往往能自强以求列于后世而其名卒不废焉。而所谓欲为君子者,吾多见其初而已,要其终,能毋与世府仰以自别于小人者少耳。复何议彼哉!

  (王安石《读柳宗元传》)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每处1分)

  21.“八司马”是指 、 、韦执谊、韩泰、陈谏、韩晔、凌准、程异。(2分)

  22.王安石是如何评价“八司马”的?(3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红楼梦》第五十八回里提到“假凤拉虚凰”,“假凤”“虚凰”各指谁?说的是什么事?(5分)

  24.《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写了“群英会蒋干中计”,说说周瑜是如何使蒋干中计的。(5分)

  2.鲁迅《明天》中的单四嫂子为了治儿子小宝的病,采用了那些方法?鲁迅借单四嫂子这个人物形象传达出什么样的观点?(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在某些时刻,我们都会感到“孤独”,杜交隔离,与他人切断联系。但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孤独的感觉取决于我们的状态以及如何看神它。大多数经历孤独的人,只要改变心态,就能改变感到孤独的状态。研究人员也提到过一些“长期孤独”人群,他们在一生中经历了沉重的孤独,即便所处的环境或人际关系发生变化也无法改变他们孤独的感觉。

  研究表明,孤独会导致抑郁,而从小感到孤独的人长大后更有可能成为孤独(或抑郁)的人。2009年,英国开展了一项针对300名5~13岁儿童的研究,他们发现,孤独的儿童在青少年时期更有可能陷入抑郁,发生睡眠障碍,甚至影响学业。这项研究中的一些儿童与父母关系疏远,另一部分则与同龄人关系冷淡。比利时鲁汶大学心理学家马利斯•马埃斯的研究显示,只有那些与其他孩子在一起时感到孤独的儿童,才更有可能害羞、被欺负以及变得抑郁。

  大学生人群中也存在相同的情况。孤独的学生有了知心好友后,会和所有人的表现一样。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不信任他人是产生孤独感,或让这种感觉持续存在的原因。有调查表明,有孤独感的儿童与青少年都不太信任别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孤独感也越来越强烈。

  26.如何理解文中“孤独”的含意?(4分)

  27.孤独给儿童的成长带来的危害有哪些?(5分)

  28.从全文看,你认为如何才能摆脱孤独?(6分)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C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与对方竞争或反对、搞垮对方。当面锣,对面鼓: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形同虚设:形式上虽有,却不起作用,如同没有一样。子虚乌有:指虚构的或不真实的事情。

  2.(3分)C “致仕”官员退休

  3.(3分)B 4.(3分)B

  5.(3分)D 绵薄之力,谦辞;令爱,谦称;拨冗,敬词。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3分)D 期:约定时日

  7.(3分)B(A.以:凭借 把;B.之:取消句子独立性;C.而:因而 并列;D.其:代词 语气词)

  8.(1)(4分)不过,不能周密计划的人便难于出奇,并且出奇要迅速,迅速在于果断。(然、审、果、语句通顺各1分)

  (2)(4分)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子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方、组、函、句式各1分)

  9.(4分)①以身死国  ②救国不懈 ③保全气节 ④为国献策  ⑤三日破敌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1)(6分)寥廓(阔远)、悲凉、多彩(秾丽)。(2分,答出两点即可)景含天、地、山、水等,意境阔远;落叶、寒水、斜阳、远草,萧飒悲凉;碧、黄、翠等,色彩鲜明。(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2)(5分)第一句点出“乡魂”“旅思”,直抒胸臆;二、三两句用梦魂难接、休倚高楼衬托相思之苦;最后一句借酒浇愁,愁至高潮,写出相思之深。(每点2分,三点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1)恐年岁之不吾与(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3)声非加疾也(4)剑阁峥嵘而崔嵬(5)梦啼妆泪红阑干(6)微雨燕双飞(7)树林阴翳(8)君子成人之美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2.介绍自己的身份的生活状态(2分),为下文写种地与写作作铺垫(2分)

  13.畅快,从辛苦劳作后看到包谷出苗感觉血脉畅流可以看出;(2分)满足,从送礼物和吃生葱可以看出(2分);自在,从与人交流中可以看出(2分)

  14.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2分)通过具有乡土气息的语言和事件写出作者的生活状态,(1分)表达了我与乡亲们的亲密情感。(1分)

  15.(1)“接通地脉”可以使“我”活得踏实;(2)“接通地脉”是“我”写作的源泉;(3)“接通地脉”体现了“我”对故乡的深厚情感;(4)“接通地脉”阐述了土地对于人的意义,体现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6.首先,通过古今事例,提出今天读孟子的意义所在;其次,告诉我们如何读孟子;最后,谈今人对古代圣哲精神的传承。(6分,每点2分)

  17.目的不同:商鞅向前看,发明富国强兵的技术;孟子向后看,宣扬敬天保民的奥义。

  结果不同:商鞅以强国之术见用;孟子没能劝成大多数诸侯。影响不同:商鞅之道隐含危机,孟子之道强化文明基因,激励后人。(6分,每点2分)

  18.(1)展望人生,与过去和解,为后人提供建议;(2)在读书修身和责任担当之间保持审慎的平衡;(3)锤炼德性,承担更多的责任。(6分,每点2分)

  七、作文(70 分)

  19.作文阅卷参考:

  (一)立意参考

  本文的切题立意大致有以下几点:

  1.慢可以欣赏沿途景致;

  2.慢可以让人头脑清醒,辨明方向;

  3.慢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4.分清快与慢的关系,该快则快,该慢则慢。

  只要符合材料,其他如“快”符合现实要求、追求有趣的生活等也可视为基本切题。

  (二)评分标准

  1.判分原则

  从考场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对每一位考生负责;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智慧。

  2.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3.议论文阅卷时务请关注看是否“讲道理”。重点判断是否对核心进行分析和论证,是否言之成理或自圆其说。凡能够在分析与论述中得出结论,应该视为见解独到和深刻;虽无深刻独到之见解,但能在常识、常理范围内有分析,有议论层次,说理有一定智慧,写作功底较好,可判为二类卷;如果见解平等陈旧,至于浅表,论证分析比较简单,虽形式上中规中矩,判为三类卷或四类卷;如果仅仅是堆砌熟知的事例故事,原则上判为“五类卷”。

  大致切入分:46分。

  4.个案处理:

  (1)确定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不得超过10分。

  (2)写出诗歌的,一律提交阅卷组长处理。

  (3)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一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是最高不超过46分。不满100字 :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 21—30分;500字左右: 31—40分;600字左右: 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4)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粗俗,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是完篇切题的文章,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5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3分。

  (5)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6)不写作文题目的,扣2分。

  (三)具体标准

  分类 赋分 切题 立意 结构 语言 记叙文 议论文

  一 70~63 切题 独到

  、

  深刻 精巧

  ;

  严谨 精辟

  生动 文章意蕴在材料的核心处,且写作有巧妙而机智的构思,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有浓郁而清新的文采,故事有真实感和亲近感。 紧扣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对概念界定准确,论证有合理的逻辑性,体现出相当的思想和写作的智慧。

  二 62~56 准确

  、

  正确 完整

  ;

  有特点 准确

  恰当 文章的主题在材料的核心处,且写作有构思,有细节,有文采,故事真实,富有生活气。 能够就某一角度形成自己的正确观点,进行分解和剖析,能在论证中进行比较,并能在此基础上得出一定意义的结论

  三 55~49 基本切题 基本正确 基本完整 通顺

  平实 文章的主题接近材料的核心,且写作在故事处理或者细节描摹或者真实性、生动性某方面有可圈点。 能形成基本正确的观点,或者在论证或在论据选择和分析上,或在逻辑联系上有某一方面的特色

  四 48~42 略有牵强 逻辑层次不清 基本通顺 文章主题基本接近材料核心,有完整的故事演绎,但在行文中反复点题,显得多余;或者故事略显简单或老套,技法上也缺少变。 观点俗套,仅限常识常理,且说理止于浅表;或图解材料,或论证方法单调,缺少变化,只会一味“例证”。

  五 41~28 不切题 牵强贴标签 无章无法 不通顺 主题与材料中心几乎没有关联,且故事虚假,记叙描写能力较弱 基本没有论证,关键概念“整体打包”;或者一味例证且止于一个层面,缺少逻辑性;或者片段分离,硬贴标签。

  六 27~0 不正确 低幼、粗俗 主题与材料不沾边,胡编乱造,故事低俗,表达能力很。 完全不会写议论文,无阐述,无论证,没有条理和逻辑。

  附:译文

  太师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在后梁任过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殉国,葬在郑州管城。晋天福二年,才赠太师称号。

  在后梁,他以智勇双全闻名。到了梁朝末,小人赵岩等专权,梁的大臣老将多因谗言不被皇帝信任,都心怀愤怒而对国事懈怠。而梁朝也因此完全失去了河北之地。大势已去,军中将领对时局都抱观望态度,只有彦章发奋坚持不渝,没有丝毫退缩懈怠,报国之志虽未成功,但终于以死尽忠。彦章已去,梁也随即灭亡了,可悲啊!

  五代从开始到结束,才五十年,却更换了十三位国君,五次改朝换代,八姓先后掌握政权。士人不幸出生在这个时代,能保持自身不受污染,终生重视名节的实在太少了!彦章本来是一个带兵打仗的武夫,不懂文化,言语质朴,平生经常对人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他的义烈勇敢、忠诚守信都是出自他的天性。我编写《五代史》,曾怀有扬善贬恶的意图,写到彦章的传记,深为他的经历感愤叹息,可惜旧五代史残缺简略,不能详细记载他的事迹。

  康定元,我因担任节度判官来到滑州,向滑州人寻求有关彦章的材料,终于找到彦章的孙子王睿所记录的《家传》,内容比旧史丰富,其中记得胜之战尤其详细。《家传》又提到梁朝宰相敬翔因恼怒梁末帝不肯起用彦章,想在末帝面前自杀。还提到彦章因为用朝笏在地上指画山川形势,被御史弹劾。又说彦章五个儿子,有两个与其一道殉节。这些都是旧史没有的。又说,王彦章在滑州时,因为谗言从京师回到家乡,但历史书上说是被召用。这时候,梁兵全都归段凝统率,京城中瘦弱的兵不足几千人;王彦章得到保护皇帝的五百人到郑州,因为力量薄弱,在中都打了败仗,可是史书却说王彦章率领五千人前往,这也都是不正确的。

  彦章进攻德胜城的时候,在接受皇帝军令时,保证在三天之内破敌。后梁的将相们听到这样的话都在暗暗发笑。等到攻破德胜城南门的时候,果然只有三天。这个时候,庄宗在魏地,听说王彦章再次被起用,料想王彦章一定会快速进攻,就从魏地骑着快马来救,已经来不及了。庄宗善于预猜,而王彦章却善于使用奇计,是多么神奇啊!

  现在我们宋朝有四十没打过仗了,一朝元昊反叛,便打败我们的军队,杀死我们的将领,接连四五如此,可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制定出攻守的策略。我曾独自坚持出奇制胜的建议,但遗憾边防将领屡次失掉机会。同时人们在听到我的说法时,有人笑我狂妄,有人根本不予理睬。就是我自己也感到迷惘,不敢确定自己的意见是否正确。等到读了王彦章家传,看到德胜大捷,才知道古来名将,必定是出奇才能制胜。不过,不能周密计划的人便难于出奇,并且出奇要迅速,迅速在于果断。这才是天下伟人的举动,不是那些被常规所束缚的人能办得到的。我每次读他的家传,总是想象王彦章的模样。

  高二语文加试题参考答案

  一、文言阅读(10分)

  20.至今士大夫欲为君子者/皆羞道而喜攻之/此八人者既困矣/无所用于世/往往能自强以求列于后世/而其名卒不废焉。(5分,每处1分)

  21.柳宗元 刘禹锡(各1分)

  22.为世所困 无用于世 能够自强 名终不废(终能扬名)(3分,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

  二、名著阅读(15分)

  23.(5分)①“假凤”应指藕官,“虚凰”应指药官(菂官);(2分)

  ②演戏时,藕官演的是小生,药官(菂官)演的是小旦,二人扮演夫妻,因戏生情,药官(菂官)死后的一个清明节,藕官就在大观园里给她偷偷烧纸钱祭拜,后被宝玉发现。(3分)

  24.周瑜听说蒋干来访,与众将定下反间之计(1分);宴席上定下规矩,封住蒋干之口(1分);向蒋干炫耀东吴实力和自己的地位,断绝蒋干劝降念头(1分);佯装醉酒,泄露“机密”(2分)。

  25.吃单方,许民愿,求神签,求助何小仙(2分)。展示单四嫂子的愚昧迷信(1分),抨击人们的无情、冷漠(1分),揭露社会的黑暗(1分)。

  三、材料概括(15分)

  26.孤独是一种感觉(2分)社交隔离(1分) 与他人切断联系(1分)

  27.导致抑郁 睡眠障碍 影响学业 关系冷淡 被人欺负(5分,每点1分)

  28.改变心态 相信他人 结交好友 与父母关系亲密。(6分,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

  有关于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很多人认为社交网络的实时性加速了谣言的传播,这似乎是有道理的,但先于社交网络存在的BBS、“论坛”和“社区”等交流平台也有实时性;很多研究复杂网络的分析则认为,社交网络的复杂结构更易于传播谣言,复杂网络的结构特性确实会加速谣言的传播,但事实上社交网络的复杂结构特性在人际社会中同样具备,因此这不能解释两者的区别。实时性所带来的信息成本降低因素不是决定性的,网络结构因素又不能完全说明问题,真正造成社交网络谣言传播加剧的根源是信息反馈机制的失效。

  在传统的人际社会中,谣言传播是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人际圈子中,首先由“谣言感染者”发起谣言,接着倾听者们会逐一表示自己的态度:认同、反对或沉默。“认同”会增加圈子中的个体进一步将谣言带入另一个交际圈的兴趣;相反,“反对”会减弱圈子里的个体对于谣言的兴趣。如果反对者的态度足够强烈且理由充分,圈子中的其他人也会成为“谣言免疫者”甚至“谣言粉碎者”——当其在别的圈子中再次听到该谣言时,也会加以反对。

  在虚拟的社交网络中,由于信息发布的单向性和局域广播性,谣言的传播机制通常是:谣言发布——推送给交际圈中的每一个个体——个体转发——再次推送给新的圈子,而反馈并不在再次推送的内容中。在整个传播机制中,一方面,个体对谣言的反馈无法与谣言的传播同步,谣言的单向发布使得信息并不需要获得反馈就可以传播,这样导致反馈远远滞后;另一方面,社交网络的反馈只针对谣言发起者,并不具有等同的局域广播性,这使得反馈变得异常微弱。严重滞后和微弱到不起眼的音量,使得人际社会的反馈机制在社交网络中根本无法发挥作用——这就是为什么社交网络中“智者”的声音会为谣言所淹没。

  把准社交网络上谣言传播加剧的根源,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减少谣言传播几率、降低谣言传播危害的策略。我们认为,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的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谣言传播的自动辨识,实行风险标注,提醒用户;加强对谣言传播路径的监控,及时发现高风险的谣言传播;强化对谣言传播“易感人群”的教育保护,提高他们的谣言辩识、防范能力。

  (摘编自喻国明《双因机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谣言生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交网络与人际社会的结构特性相似,其复杂性并不是加速谣言传播的原因。

  B.在传统的人际社会中,可能影响倾听者对谣言做出判断的主要是谣言感染者。

  C.在社交网络中,反馈异常微弱,是因为反馈不具有与谣言传播等同的单向性。

  D.对有高谣言风险的信息实行风险标注,作用类似于人际社会中反对者的发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站在净化社交网络环境的立场,主要从客观技术层面立论分析,见解深刻独到。

  B.文章从传播机制入手,比较了人际社会和社交网络中反馈机制对谣言抑制效果的差异。

  C.文章以社交网络信息传播过程的先后为序,论述了谣言反馈机制失效的两点原因。

  D. 针对社交网络谣言传播加剧的问题,文章追根溯源,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有新的证据表明社交网络和人际社会的结构很不相同,就会削弱本文论证的可信度。

  B.在人际社会的交往中,谣言在不同交际圈的传播有可能使谣言感染者转变成谣言免疫者。

  C.只有加强对谣言传播路径的监控,才能及时发现高风险的谣言传播,从而提高辟谣效率。

  D.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发展,社交网络可能会形成类似人际社会的反馈机制。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块红布

  刘学兵

  儿子狠狠地扒拉着饭,饿死鬼似的,就差没把整个头埋碗里去了。

  父亲在一旁呆呆站着,木然地看着儿子。儿子是悄悄跑回来的,他已经几天没有吃过饱饭了。

  “锅里有饭!”父亲说完这句话,内心撕裂般疼痛着。

  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从来没让儿子挨过饿。可当上镇长的儿子太不知足了,不是自己的钱,拿着烫手呢,怎能放进自己腰包呢?如今,有家不能回,有老婆孩子不能见,连回乡下老家都偷偷摸摸做贼一般……

  “就这样逃下去?”他想劝儿子去自首。

  “不然还能怎样?”儿子看到了父亲浑浊眼神中的探寻与期待,他躲闪着那目光,打定了破罐子破摔的主意。

  父亲颓然坐到沙发上,沙发上一堆还没来得及洗的衣服,一块红布显眼地混杂在里面,他又想起那个人。

  “你儿子贪污巨款已成事实,逃避是没有用的,你要劝他回来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他觉得那人的话有道理。没有用“逃跑”“潜逃”,而是用“逃避”,这让他一下子觉得那人很亲近。

  “这样吧,你儿子要是回来,也不用你扭送,你就在门外给我们留个记号,我们依然算你儿子是自首,如何?”

  那人环视四周,想找个东西来当记号。最后,发现了窗台上裹书本鞋样子的红色小包袱,“这样吧,如果你儿子回家了,就把这包袱皮的红布搭在屋外的晾衣杆上……”说完,那人便离开了。

  儿子吃过饭,靠在沙发上打起了呼噜。他陪在儿子身边,掏出烟叶仔细地卷着,火柴也许是受潮了,划断了好几根。吧嗒吧嗒抽了几口,孩子的呼噜声此起彼伏,也许在外面漂泊的这些日子他很少能睡个囫囵觉吧,只有家才是儿子避风的港湾呐。

  可天已经开始蒙蒙亮了,晾衣杆在雾气氤氲中显得模糊。他狠狠地嘬了几口烟袋,拿起红布来到院子。他慢慢地把这块红得刺眼睛的布搭在晾衣杆上。

  该下地了,他走出屋子,想起儿子小时候的模样,乖巧地喊着“爸爸”,和他一起玩游戏、一起去地里干农活儿,在学校得了奖状给他看……他的泪水簌簌落下来。

  晌午,年迈的母亲开始清理沙发上的脏衣服,儿子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母亲佝偻的背影、花白的头发,他惊讶地发现,在自己这潜逃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母亲苍老了那么多。他猛地感到一种深深的内疚,他的贪心举动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怎样的伤害呀?

  他来到院坝,开始埋头为父母洗衣服,他自己这一辈子还能为父母洗几次衣服啊。当把衣服晾到晾衣杆上时,他看到了那块儿孤零零挂在晾衣杆上的红布,有些穿越般的眩晕,这块布实在太过熟悉了,儿时的奖状曾被母亲工整地收在这红色的包袱里,红布一角还缝着那枚小铜钱。

  一阵风吹过,晾衣杆上的红布翩翩抖动,仿佛要飞起来。凉爽的风却让他瞬间起了一身冷汗。

  从地里回来的父亲看见风中摇曳的红布急忙匆匆跑过去,一把扯下来,慌慌张张往里屋走。可走着走着,他又渐渐放慢了脚步。接着,他返回到院子里,把红布重新挂在晾衣杆上。

  儿子觉得父亲有点反常:“爸,怎么了?”

  父亲没有回答,只是沉默。

  儿子的心里突然丽日朗照,一把抓过那块红布,扶着父亲那双挂满老茧的手,膝盖却不自主地跪了下去。

  “爸,我想明白了,逃避不是办法,自己做错了事情就要承担责任,我决定去自首!”

  听到儿子的这席话,父亲再也忍不住了,泪水滚滚流了下来。

  不多久,那人来到院子带走了儿子,父子俩仿佛都如释重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讲述了一个因受贿而外逃的镇长在自己的父母身边做出自首决定的小故事,反映了打击贪腐受贿的大主题。

  B. 小说暗写了一个善解人意、有劝导工作经验的警察形象,他精心挑选红布来打开劝服缺口,体现了其工作智慧。

  C. 小说擅长进行心理刻画,故事中儿子潜逃的经历,警察劝说自首的过程都是在父亲的心理活动中呈现出来的。

  D. 小说结尾交代父子俩露出久违的笑容,写出了主人公的释然心理,也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5. 父亲在儿子偷偷回家到自首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5分)

  6. 小说以“一块红布”为标题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近日,财政部印发了《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并发布了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的通知,决定从2017年起在有关省份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田园综合体试点。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坚持以农为本,以保护耕地为前提,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保持农村田园风光,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生态可持续;要确保农民参与和受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让农民充分分享发展成果,更有获得感。让人们从中感到农业是充满希望的现代产业,农民是令人羡慕的体面职业,农村是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需要指出的是,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以市场投入为主体,积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规范、有序、适度参与建设田园综合体。

  (摘编自《政策解读:今年起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2017年06月13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岛式圈层”田园综合体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于凤凰网《精准扶贫的新路子:田园综合体》)

  材料三:

  推进产业升级、带动村民致富是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大里田园综合体项目的目标之一。“我们想以绿橙、茶业、石斛等种植采摘为特色,推动大里第一产业升级,同时以农旅结合的方式重点打造游客参与的特色旅游体验,游客可以自己亲手采摘新鲜茶业和绿橙,并亲手制作自己的专属大里特色农产品。”深圳玉禾田集团项目经理薛峰介绍。

  大里是黎乡,项目还计划在黎族文化上发力——打造以民宿为主,带动餐饮配套的黎族特色风情街;建设黎族手工创意园,让游客体验黎家古法酿酒等乐趣。

  (摘编自《打造田园综合体农旅特色小镇》,2018年1月12日《海南日报》)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相较于城市,必须看到农民还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的经济基础仍然很脆弱,还有很多农民在为生活苦苦挣扎。一些农村修了路,却没有能够让农民富裕起来的产业,农村脏、乱、差的环境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面对这样的客观局面,我们必须看到乡村振兴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乡村振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改善农村经济不富裕、环境不宜居、乡风不文明等问题,需要各级政府拿出足够的勇气、智慧与担当,进行经年累月坚持不懈的奋斗;需要真正深入乡村,为改变农民的生活处境踏踏实实做工作。

  我们还应警醒,不能让乡村振兴成为官员出政绩的一场秀,或是只停留在专家学者理论上的热闹、媒体报道中的繁华。要找到乡村振兴的痛点、重点,理论联系实际,让这股热度上下贯通,一直持续下去。

  (摘编自《乡村振兴要力戒“花架子”》,2018年2月28日中国经济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村旅游休闲是田园综合体开发的主导,成为整个田园综合体的吸引点,全面盘活休闲地产、商业项目及土地资源。

  B.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以农为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要由社会资本投入运作,政府主要起指导和规范作用。

  C.休闲商业项目作为田园综合体的配套板块,为整个综合体提供支撑;乡村休闲地产是综合体的核心板块,也是盈利点。

  D.乡村振兴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各级政府要拿出勇气、智慧与担当,踏实工作,切实改变农民的生活处境。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田园综合体的开发者是农民,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激发农民投入开发的热情,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B.国家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主要是因为农村的经济基础仍然脆弱,农村脏、乱、差的环境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C.海南大里田园综合体项目推动了当地的产业升级,增加了大里村民的收入,带动了村民致富,是开发成功的典型项目。

  D.针对乡村振兴中存在的“花架子”现象,媒体给予曝光,以期让政府官员引以为戒,很好地发挥了媒体的监督作用。

  E.材料一是国家对田园综合体的顶层设计,材料二、三提供了开发模式及案例,材料四表现了对乡村振兴热的冷静思考。

  9.如何在田园综合体的开发中发展乡村旅游?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守仁①,字伯安,余姚人。登弘治十二年进士,寻授刑部主事。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业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瑾诛,守仁移庐陵知县。

  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守仁亲率锐卒屯于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

  十四年六月,宁王宸濠反。七月壬辰朔,(朱宸濠)留宜春王居守,而劫其众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守备虚,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联舟为方阵。官军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安阳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选自《明史•王守仁传》,有删节)

  【注】①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

  B、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

  C、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

  D、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元、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称进士。进士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其中一甲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B、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部,主管全国刑罚、律令及审核刑名;“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即指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

  C、擢,选拔、提拔的意思,是指由原来的官职升到更高一级的官职,与“迁”“徙”同义。

  D、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编辑或修改,“五经”为《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守仁为人正直、敢于进言,刘瑾逮捕戴铣等人后,他上疏论救,反遭贬谪;后来刘瑾一被诛,他就得以升迁为右佥都御史。

  B、王守仁善于用兵,精于奇谋。巡抚南赣时,他亲率精锐士兵,出其不意直捣贼巢;计取南昌,纵火烧船,三十五天就平定宁王叛乱。

  C、王守仁教化百姓,深得民心。被贬贵州龙场时,依据当地风俗加以教化,少数民族百姓非常高兴,他们伐木建屋给守仁居住。

  D、王守仁天资聪明,潜心向学。十七岁就与人谈论朱熹格物致知的大意,后来在贵州龙场苦思潜修,终于悟“道”, 世上于是有了“阳明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2)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念奴娇•闹红一舸

  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煞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词开头描绘了一种美好的境界:正是荷花盛开时节,词人曾乘小舟荡漾在荷花丛里,一对对鸳鸯伴着船儿戏水。

  B.连绵成片的荷塘中人迹罕至,满目只有荷叶荷花,“水佩风裳”本指美人的衣饰,此处喻指荷叶与荷花。

  C.下阕首三句承上启下,表明在不知不觉间光阴飞逝,只有荷花还留在原地。词人巧用比喻,将荷花刻画成痴情仙子。

  D.天色渐晚,诗人不忍心离去,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还有高柳、老鱼都在挽留自己,表达出词人的深切眷恋之情。

  E.本词多处直接引用前人的诗句。例如“田田多少”(形容水面荷叶),南朝民歌有“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之句。

  15.本词上片中“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一句,广受称赞。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景物中树木藤蔓的句子是“ , , ”。

  (2)《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

  “ , ”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世界范围内空间科学蓬勃发展,而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我国在重大贡献和成就方面还乏善可陈,奋起直追已刻不容缓。

  ②旅游景点不仅应该给游客展现当地的优美自然风景,更要展示当地文明有礼的人文风貌,让游客真正放松身心。在这一点上,丽江等国家5A级风景区理当率先垂范。

  ③“建设标杆工程,打造城市建设的典范”,横空出世的雄安新区,承载着人们的希望,也带来了无尽的想象。

  ④某些媒体人,常常迎合低级趣味的社会心理,通过对某些不堪的行径作穷形尽相的描述与夸大,来谋取利益。

  ⑤王立群等学者在许多综艺节目中坐而论道,助推传统文化,但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不重视传统文化学习的现状。

  ⑥每天都需要一个8小时的完美睡眠,你把睡觉这件事放在第一位,长此以往,你会发现你的健康受益匪浅。

  A. ②③⑤ B. ②⑤⑥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今日头条”作为一家内容推荐、分发的公司,智能算法当然是公司最核心的部分,它是一个非常大规模的学习机器。

  B. 去年,部分高校开设电子竞技专业,让许多电竞爱好者精神为之一振,但北大体育系博士郎玥对这个专业的开设提出了疑问。

  C. 央视《国家宝藏》刚一推出,便成为一档现象级节目,尤其受到年轻人喜爱。承载着数千年历史的国家与今天的新新人类正在发生着一场剧烈的“化学反应”。

  D. 在娱乐资本看来,当一个行业里的人发现,附着在这个行业上的金融产品赚钱的可能比本行业来的更快时,这个行业基本就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 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唱我自己写的歌,我真的十分激动;评委老师们的点评,也让我受益匪浅,衷心感谢各位的聆听!

  B. 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许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先生您请教。

  C. 他坚持要尽地主之谊,招待家乡人吃一顿饭.盛情难却,我们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D. 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二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父母要做的不是以危险为理由阻止孩子玩耍, ① ,同时要教给孩子规避危险的方法和诀窍。参与运动类比赛不仅能提升孩子的运动能力, ② 。父母需调整好心态和方法,既鼓励孩子力求上进、永争第一, ③ ,不要通过孩子的荣誉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比赛与否,由孩子决定;名次如何,淡然处之。成绩好,激励孩子鼓起自信心;成绩不好,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失败。”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进入高三,学生将面临高考复习备考的高效问题。需要强调的是,最好按老师的要求来复习备考,因为只有按老师的要求才能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合理地安排时间,而安排好时间,必将提高做题效率,高考中也就一定能考出优异的成绩。

  ①不是只有按老师的要求才能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潜)

  ②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③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④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巴金)

  ⑤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全读了,而在于要有一个信念,那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周国平)

  ⑥阅读是一种孤独......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毕淑敏)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人类登梯的迈步。怎样阅读浩如烟海的书籍,是一门学问。读了以上六则有关阅读的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角度自选,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D(A项“其复杂性并不是加速谣言传播的原因”错误,原文“复杂网络的结构特性确实会加速谣言的传播”;B项“可能影响倾听者对谣言做出判断的主要是谣言感染者”中“主要是谣言感染者”错误,应为“倾听者”,原文“‘认同’会增加圈子中的个体进一步将谣言带入另一个交际圈的兴趣;相反,‘反对’会减弱圈子里的个体对于谣言的兴趣。如果反对者的态度足够强烈且理由充分,圈子中的其他人也会成为‘谣言免疫者’甚至‘谣言粉碎者’”;C项“是因为反馈不具有与谣言传播等同的单向性”错误,原文“社交网络的反馈只针对谣言发起者,并不具有等同的局域广播性,这使得反馈变得异常微弱”。)

  2.C(C项“文章以社交网络信息传播过程的先后为序”错误,原文“由于信息发布的单向性和局域广播性”,应是从“社交网络中信息发布的特征”论述了谣言反馈机制失效的两点原因。)

  3.C(C项“只有加强对谣言传播路径的监控,才能及时发现高风险的谣言传播”错误,原文“加强对谣言传播路径的监控,及时发现高风险的谣言传播”是并列关系,选项是条件关系)

  4. B ( B项,“精心挑选”错误。文中说的是“那人环视四周,想找个东西来当记号。最后,发现了窗台上裹书本鞋样子的红色小包袱,‘这样吧,如果你儿子回家了,就把这包袱皮的红布搭在屋外的晾衣杆上……’”,从中看不出精心挑选的意思。)

  5. ①对在潜逃中受苦的儿子感到心疼。②对儿子贪心不足受贿犯法的责备。③对是否帮助儿子实现自首的纠结。④儿子自首后被带走的释然。 (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四点5分。)

  6. ①在劝服“儿子”自首过程中,“一块红布”为情节发展的物线,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作用。②“一块红布”记载着儿子幼时的光荣,又触动他最终痛下自首的决心,隐喻正气的感召,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并突出了反腐主题。③题目质朴却新颖不俗,能够起到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每点2分)

  7.B(B项中“由社会资本投入运作”错。材料一说“积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规范、有序、适度参与建设田园综合体”意即社会资本是“适度”参与,还有政府财政支持。)

  8.BE(A项无中生有,“农民是田园综合体的开发者”错,农民并不一定是开发者。C项“推动了产业升级,增加了大里村民的收入,带动了村民致富”错,把目标当成已经实现了,混淆已然与未然。D项“针对乡村振兴中存在的‘花架子’现象,媒体给予曝光”错,“乡村振兴要力戒‘花架子’”是观点而非事实。)

  9.(1)充分利用乡村土地资源,以休闲地产为核心,建设商业配套。(2)挖掘乡村文化资源,采取农旅结合的方式,开发农业观光、体验、采摘、休闲、度假等多种乡村旅游项目。(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0、选B(A句中“不然”是对前文下属所献计策的否定,应断开;C句中“已为贼守”是被动句式,不能断开;D句“是腹背受敌也”是个判断句式,不可断开)

  11、选C(“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徙”指调动官职或谪戍、流放,无升迁的含义)

  12、选A(王守仁是在王琼推荐下才升迁为这个官职的)

  13、(1)(朱宸濠)听到南昌被攻下,一定会解围自救。我们在湖中迎击他们,没有不能取胜的。(注意:破、逆击、“湖中”是状语后置句式、蔑各1分,句意1分)

  (2)(王守仁)忽然领悟到穷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的道理,应当求助于自己的内心,不应当求助于外在事物,他感叹说:“道(理)就在这里呢。”(注意“格物、致知、诸、喟然、是”的理解,各1分)

  【参考译文】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弘治十二年考取进士,不久被授予刑部主事的官职。正德元年冬天,刘瑾逮捕了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人。守仁上疏论救,刘瑾大怒,当廷杖打王守仁四十下,又把他贬到贵州的龙场做驿丞。龙场一带群山连绵,苗族、僚族人杂居。守仁根据他们的风俗加以教化、领导,这些少数民族人民很高兴,大家一起砍伐树木建造房子给守仁居住。刘瑾被诛杀,(朝廷)将他调迁到庐陵做知县。

  兵部尚书王琼一向以为守仁是个奇才。十一年八月(因为他的推荐)守仁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正当此时,南中地带盗贼蜂拥而起。守仁亲自率领精锐部队驻扎在上杭,又佯装撤兵,出其不意直捣敌人营寨,接连攻下四十多个寨子,俘虏、杀伤七千多敌人。

  十四年六月,宁王朱宸濠造反。七月初一日,(朱宸濠)留宜春王据守本营,胁迫他的部下六万人,袭击攻下九江、南康,然后兵出长江,逼近安庆。有人请出兵援助安庆,王守仁说:“不能这样。现在九江、南康已被敌军占有,我们越过南昌和敌人在江面上相持,九江、南康两郡兵力断我后路,这样将会腹背两面受敌。不如直接攻打南昌,敌人守备空虚,我军进攻必胜。朱宸濠听到南昌被攻下,一定会解围自救。我们在湖中迎击他们,没有不能取胜的。”大家说“好”。宸濠果然从安庆撤兵而回,把战船连在一起组成方阵。官军用小船载着柴草,乘着风势放火。朱宸濠的船搁浅,仓卒间换船逃跑,被(王守仁部下的士兵)追上活捉。总共三十五天朱宸濠的叛乱就被平定了。

  (后来)守仁病得很厉害,上书请求告老回乡,推荐勋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朝廷的批复就回去了。走到安阳就病死了,终年五十七岁。

  王守仁天资异常聪敏。十七岁时拜访上饶人娄谅,和他讨论朱子推究事理的主要意思。回家后,每日端坐,研读《五经》。他在阳明洞中建造住室,广泛阅读程、朱两家的学说,几年下来没有什么收获。贬官于龙场,荒僻之地,无书可读,天天思索旧有知识。(一天),忽然悟到要推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应当自求于己心,而不应当求之于外物,(他)慨然感叹说:“道就在这里呀。”从此深信不疑。当世学者聚集在一起跟从他,所以社会上有“阳明学”的称法。

  14.(5分)C、E(C项,“词人巧用比喻”有误,“将荷花刻画成痴情仙子”为拟人,“青盖亭亭”为比喻。E项,本词多化用前人诗句,不是直接引用。)(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

  15.(6分)

  (1)构思巧妙:想象荷花的香气仿佛飞入了诗人的诗句,用语新奇,激发读者想象体味诗词之“味”,似乎读者也享受到荷之香味,“诗句”之香味。(2分)

  (2)手法巧妙:拟人。“嫣然”照应前句之“玉容”,暗含拟人,将荷花当作美人,写荷花倩影娉婷,嫣然含笑,吐出如优美诗句般的幽幽冷香。(2分)

  (3)手法巧妙:通感。荷花于风“吹”、雨“洒”中的“摇动”又与“冷香”在视觉、触觉与嗅觉上相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的幽香。(2分)

  (4)手法巧妙:比拟。“飞”字巧用比拟,化静为动,写荷花嫣然微笑轻摇倩影,幽冷的清香飞上诗人赞美荷花的诗句。既写了荷花的幽香,又写自己词句佳。(2分)

  (意思答对即可;以上答案任答对三点即得满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6.(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17.(3分)B

  解析:

  乏善可陈,没有什么好的地方值得一提,使用正确

  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做示范,这里用错对象;

  横空出世:形容人或物高大,横在空中,浮出人世,或比喻卓尔不群。

  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生动细致,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褒贬两用。

  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褒贬误用,与“助推传统文化”不符。

  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多指不好的情况延续不变,使用不正确。

  18. C

  试题分析:A项中途易辙,“‘今日头条’作为一家内容推荐、分发的公司”可改为“‘今日头条’是一家内容推荐、分发的公司”。B项,主动句和被动句杂糅。可改为“让许多电竞爱好者精神一振”或“许多电竞爱好者精神为之一振”。 D项,“生死存亡的时刻”不合事理。“生死存亡”或生或死,或存或亡,生与死、存与亡的因素与机会并存。显然本句指向是这个行业基本上就到了灭亡的时刻。

  19. C

  解析:(A .“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多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B.“不耻下问”不能用于自己。C. 恭敬不如从命:客套话,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虽不敢当,但不好违命。 D. 应用严肃庄重的书面语体)

  20.(6分)①而是要在玩耍过程中帮助孩子避开危险因素 ②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③又要破除功利和焦虑心态 (每点2分)

  21. 【答案】②不是安排好了时间,就一定能提高做题效率。③不是提高了做题效率,高考就一定能考出优异的成绩。(写出一句给2分,写出两句给5分)

  22.写作(60分)

  【构思导引】

  本题属于名言哲理类材料作文,在形式上与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保持一致,要求写作者从六则名言中选取两三句来确定立意。材料的核心话题“阅读”可谓时下與论关注热点: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得新的媒体形式与阅读形式层出不穷,引发了关于“深度阅读”与“浅阅读”“阅读碎片化”的讨论与思考;价值观的日渐多元化和文化产品的大丰富,引发了人们对于阅读内容“厚重”与“浅薄”的争论;而经济蓬勃发展带来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高涨,使社会上掀起了重读民族文化经典的热潮,诸如《朗读者》之类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如何阅读前圣先贤留下的浩如烟海的典籍,如何在纷繁芜杂的文化产品中读到好书,既是题目留给写作者的一个问题,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分析材料,需要分别确定六则名言的含意。①句强调读书要成为一种爱好,要从阅读中获得一种“欣然忘食”的极大愉悦。②句强调阅读要思考,要有怀疑精神。“无疑者,须教有疑”,意即在阅读中要学会发现问题;“有疑者,却要无疑”意即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就要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如此,才能锻炼思维,“方是长进”。③句强调阅读是一个先广后深、先博后专的过程,大量涉猎与有针对性的取舍缺一不可。④句强调阅读重在转化,将别人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思想。⑤句强调阅读要有标准,必须读“好书”。⑥句强调阅读的心态。所谓“孤独”,所谓“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意即摒弃外界的喧嚣与浮躁,沉入书本,独自徜徉;这句话也说明,阅读是一种个性化极强的行为,阅读必须源自内心的某种需要或追求,否则人是无法忍受孤独,与“遥远的灵魂”对话的。从中选取两到三句,依据其中的共性或联系,提炼出自己关于“怎样阅读”的观点即可作文。如下立意可供参考:

  选①⑥:摒弃浮躁与功利,阅读才会有快乐。红尘俗世的纷扰,让我们疲于应付,就连阅读也带上了功利的色彩。摒弃浮躁、功利的追求,让阅读回归本真,我们才能感受到古人好读书而不倦、有会意而忘食的喜悦。

  选②④:阅读在“阅”更在“化”。阅读好比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但如果只知一味积累而不知转化,那么阅读的所得永远只能是身外之物,而不能转化为自身生命的组成部分。阅读在“阅”更在“化”,而“化”的关键在“思”与“用”。

  选③⑤:阅读要学会取舍。阅读是一个过程,先要占有大量的资料,然后依据一定标准进行取舍。这就正如鲁迅的“拿来主义”。而取舍的标准就是对我们的人生价值是否有提升。

  选①⑤⑥:读一本好书,与先贤对话,是世间最快乐的事。好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的根之所在。静心阅读一本本好书,超越时空与先贤对话,得到的不仅有精神的提升,更有心灵的愉悦。

  【阅卷提示】

  1、以43分切入,兼顾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

  2、具体请参阅2017年高考评分细则。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

  刘佳

  演“技”还是演“戏”?这个几乎不能构成问题的问题,已经困扰京 剧很久了。我们或许真的应该回到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思考一些最基础也最本质的问题。

  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歌舞与人类日常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异决定了它不可能如实地再现生活。写意允许适度抽象和夸张,但与西方现代派戏剧的变形不一样,中国戏曲始终都在非常认真地描摹生活,只不过在“意”和“有”难以兼得的时候要借助虚拟,把眼睛看不到的“有”转化为心灵能感觉到的“有”——“抟虚成实”,并且,为避免过于个性化的虚拟造成信息传递障碍而将一个个“有意味的形式”——程式固定下来,也就是戏曲的“技”。程式就像细胞之于生命、语词之于文章,是一出戏的最小构成单位。作为构成美和呈现美的艺术元素,程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过高度提炼概括,逐渐获得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就像书法线条可以脱离字意成为纯粹的审美对象一样,不依赖于剧情和人物,我们也一样可以欣赏水袖的曼妙、唱腔的婉转和武功的惊心动魄。“技”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也形成了自身的艺术规律和要求,并与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观念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戏”和“技”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在戏剧建构的同时,也建构起了美轮美奂的戏剧表演技法,这是中国戏曲无与伦比的艺术特性。

  “技”,最初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戏”而被创造出来的,它的不断打磨也是为了让“戏”更精彩,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

  能否正确认识“戏”与“技”的关系,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京剧传承与新剧目创作的质量。在流派创始人相继离去、流派意识却空前强化的后流派时期,究竟应该如何继承流派?是满足于模仿那些被大师们使用过的程式技巧,还是那一种使大师能够成为大师的流派精神?“不似之似似之”,观众所希望看到的“高水平传承”,不是要求现在的演员简单机械地重复前辈大师的一举一动,而是要像他们那样在深刻体察剧情与人物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审美需求的变化,巧妙运用程式,进而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这才是流派精神的内核。

  由于文人与艺人、理论家与演员历史上形成并延续至今的微妙关系,中国戏曲的批评与实践长期存在着两套立场、角度和表述方式大不不相同的话语系统,给很多基本问题的阐释带来难度,往往大家明明是一个心气儿,说出来的话却迥然不同。相信这种割裂会随着时代的进步、演员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的提高、评论家对戏曲创作实践的重视而逐渐消除。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技”创造出来是为了让“戏”更精彩,一旦没有了“技”,戏剧就失去了灵魂。

  B.“技”是在将“意”化“有”时为了避免过于个性化的虚拟造成信息传递障碍而将程式固定下来形成的。

  C.了解了戏曲发生发展的源头,演“技”还是演“戏”就不会成为困扰京剧发展的问题。

  D.中国戏曲与西方现代派戏剧的变形不一样,不允许抽象和夸张,只是认真描摹生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在得出“戏”与“技”的关系结论后,论述了这一结论对京剧传承与创作的影响。

  B.文章第一段提出了京剧是演“技”还是演“戏”的问题,第二段分析了这一问题。

  C.文章结尾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出演员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不高才是问题的根源。

  D.文中用细胞与生命、词语与文章的关系比喻程式与戏曲的关系,通俗易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观念影响并促进“技”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这是中国戏曲无与伦比的艺术特性。

  B.“技”经过高度提炼概括后逐渐拥有了独立的审美个性和发展轨迹,使我们可以不依赖于剧情和人物欣赏到“技”的美妙。

  C.中国戏曲的批评与实践的割裂关系造成的戏剧发展的困扰,这一困扰将会随着时代的进步等因素而逐渐消除。

  D.只有深刻体察剧情与人物,顺应时代审美需求的变化,巧妙运用程式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才是流派精神的内核。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4-6题。

  老沙抬头看着太阳

  马 慧 娟

  (1)老沙蹲在田埂上不肯回家。中午的太阳在天空像个大火球,烤着他,也烤着他的玉米。他的脑门上全是细密的汗珠,多了就汇成一滴,顺着鼻尖、下巴滴到脚下的土地里。老沙脸上被汗拉出一道道印记,像一条条弯曲的小河。

  (2)玉米底部的几片叶子已经枯黄,顶部的叶子不由自主地拧了起来。干旱让它们拼尽最后一丝力气仍然不能避免枯萎。

  (3)老沙脚下被汗滴湿了小小的 一片,看着玉米无精打采,他的眼睛湿了。他是个勤快的农民,他一直相信只要勤快,土地就不会亏待人。

  (4)自从搬迁到这个地方,他在这片土地上付出的劳动是别人的两倍。第一年地不平整,别人都凑合着种,老沙不,他叫了辆铲车把地整了一遍,然后平铲车铲出的壕沟又忙了半个月,结果种出的玉米还不如别人家的。

  (5)第二年,别人还是按原来的方式种,老沙却种起了覆膜玉米。七月高温,覆膜的地非但没保墒,地表温度还比没覆膜的地高,把玉米差点烧死。老沙急了,不眠不休在地里撕薄膜,一时成了别人的笑话。等秋收,玉米又一次不如别人家的好。

  (6)近两年流行拿平地机平地,老沙又平了一遍地,把所有的农家肥集中到地里,又换着花样给地里上化肥。别人的地锄一遍,他骂着让家里的老婆儿子锄两遍;别人都用化肥车推化肥,他把化肥一把一把丢在玉米跟前,再拿铁掀铲土埋掉。他就不相信,他如此实诚地对待土地,土地还 能亏了他?

  (7)但是现在呢,脚下的土地干得快裂开口子了,急得他想用流出的汗、滴下的眼泪拯救一棵玉米。抬头看着天空,太阳面无表情,云彩也躲得没有一片。

  (8)儿子出门打工去了,是和他吵了一架走的。儿子说他再这样种地,迟早要饿死在这片土地上。他暴怒:不种地你吃个啥?!儿子说:好多人不种地照样吃香的喝辣的,没见饿死一个,你就知道守着你的地,你守着,反正我不管了。老沙一巴掌扇在儿子脸上,说:你给我滚,不要再回来!

  (9)老婆和一帮女人去温棚上摘辣椒了,一个小时六块钱。天没亮就走了,棚里温度那么高,一上午挣个二三十块钱有什么意思?可没这二三十也不行啊。老婆十天半个月也能给他几百块,要买农药,要买化肥。老婆今年都没有给她自己买二件衬衫,想到这,老沙有点怨恨脚下这片土地了,它怎么就像喂不熟的白眼狼呢?

  (10)老沙被太阳晒得头晕,看着远处,大地似乎要着火了一样,翻腾着阵阵热浪。他听见有人喊他,一回头,老婆找来了。老婆头巾上还残留着几片辣椒叶子,衣服后背一片汗渍,眼睛有些失神。

  (11)老婆抱怨他,这么热的天不在家待着跑出来干吗?老沙哼了一声不愿意回答。老婆看着低头耷脑的玉米,重重地叹口气,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两个人就这样站在田埂上,陪着玉米一起晒着。

  (12)老沙的电话响了,掏出来一看,是儿子打来的。老沙把电话扔给老婆,老婆白了他一眼接通了,儿子问了一圈家里的事情,然后又问:玉米咋样?电话在免提上,老沙是能听到儿子的询问的,他一下子眼睛湿了,好像受人欺负的小孩看见大人了。

  (13)儿子继续安慰,玉米已经那样了,让他们不要再难过了,老话说,犁得细,磨得光,真主不慈悯没指望。他在外边已经找到活了,让老沙不要担心,干到年底,一定比玉米的收成好。

  (14) 老沙又一次抬头看着太阳,太阳仍旧面无表情,想着儿子在外面每天顶着太阳要干十个小时的活,老沙开始后悔打了儿子一巴掌。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7期,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善于通过细节表现人物,外出打工的儿子来电,“老沙把电话扔给老婆,老婆白了他一眼”,就体现了老沙的不善表达和老婆的不满。

  B.老沙总是勤快、实诚地对待土地,却多年收成不好,儿子不愿同守土地,选择出门打工,体现了两代人观念的差异。

  C.小说前两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和土地的干旱,又表现了农民老沙的辛苦与焦急。

  D.文章综合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质朴,非常接地气,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5.小说第(3)段和第(12)段两次写到老沙“眼睛湿了”,请分析他这两次流泪的原因。(5分)

  6.小说以“老沙抬头看着太阳”为题有什么作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我认为一个健康的中国,需要一个健康的文艺市场,中国的崛起,更离不开科学家。

  明星片酬越来越高,高得离谱。2014年,李连杰被问到其片酬高达6000万一事,不屑地称:“太低了,2000年我就拿到1000万美金,按当时汇率相当于8000万。”这个世界真是太疯狂了!

  那些终生投身科研的科学家,大多都是身居陋室,连钱学森都是住百八十平方米的旧房子。而大明星们,住豪宅开豪车,广告收入动辄七八位数,像天上掉馅饼一样容易。这种现象的存在,让成长过程中的孩子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孩子们都已经变得很现实,觉得搞科研是没有出息的。他们的人生目标不是升官就是发财,而当明星更是名利双收。这就是我们当今的社会,价值观严重的扭曲。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是时代的悲哀。

  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们追逐的都是表面的光鲜亮丽。于是各种包装炒作,让人们失去了自然和本真,浮躁的气息扩散到每一个角度,使得现代人已经不再关注社会的本源,而是追求虚无的奢侈浮华。

  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互联网变革的洪流又让人们惴惴不安,人们都在寻找精神依托。我们需要能够给国人做正确价值导向的“名人”,而恰恰社会上有非常缺少这种角色的存在,有文化、有担当、有历史责任感的名人太少了。正是因为没有真正的思想舵手,才使很多明星、网红爬到了时代之巅,负面影响将非常深远。人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精神在哪里?中国复兴从何谈起?

  (选自陈中华博客)

  材料二

  经济合作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15年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38%,中国只有16.8%,还不及OECD国家的平均值。

  去年,物理学家霍金开通了个人微博,短短半个月粉丝数量突破了350万。事实上,霍金之所以在全世界拥有数量巨大的粉丝,不光因为他对广义相对论的贡献,还来自于以下趣事:他在美国热门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中扮演他自己,利用电子发声器与美国的摇滚乐团录制歌曲。写得了论文,做得了网红,酷劲十足,这就是霍金的魅力,也是科学家的魅力。

  整日埋头于实验室,甚至抱病工作,英年早逝,在我们的宣传中,仿佛科学家不历经坎坷,他们的道德形象就不高大。而事实上,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科学家想象更能凸显人生的高度和厚度。科学家对于孩子们的吸引力,除了科学本身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是要靠科学家来具体化和人格化的。

  对青年人来说,收入和地位等实现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职业理想的选择。科学家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地位似乎不如明星、企业家也是当下的现实。现在,我国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每人500万元人民币,由国家主席亲自颁发,正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应以此反拨社会潮流,让科技人员真正感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让科学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明星,成为孩子们争相崇拜的偶像,唯有如此,当科学家才能重新成为孩子们的职业理想。

  (摘自2017年1月19日《光明日报》第6版)

  材料三

  社会发展到今天,必须承认和接受其多元性和复杂性。各行各业都出精英,只不过用的评价标准不同罢了。把屠呦呦和黄晓明放在一起比较,是一种危险的逻辑。正如一提援外、减免他国债务,就有人提我国的贫困人口一样,如此对比似乎已成为一种万能诡辩术。如果用北京的房价来衡量青蒿素的学术价值,会得出什么结论呢?如果用一些方法降低“黄晓明们”的收入,限制“黄晓明们”婚宴和礼金规模,这又会是怎样的情形?

  市场与行政力量当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屠呦呦的反面教材,不是连结婚都会躺枪的黄晓明,也不是娱乐圈这个花花世界。演艺明星即使再奢华,也不会让科学家们眼红。反而是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现象,如学术造假、学术浮躁、科研体制僵化、收入分配不合理、科研机构衙门化、人才培养机制受阻等,才是阻碍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的环境因素,从长远说,也损害了科学家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摘自2015年10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三论及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现象阻碍了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因此材料一、二讨论的“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现象,并不严重。

  B.三者都关注当下中国科学家的社会地位相对不高的问题,从材料对此的分析来看原因不仅在社会对名利的追逐,科学界自身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

  C.三者都试图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引导读者思考中国科学家地位不如明星的问题,体现了论者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认真反思和良好期待。

  D.材料一对我国科学家地位不如娱乐明星的现象,分析较为详尽,具有较高的思考价值,而材料二和材料三观点单一,缺乏深度。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4分)

  A.三者对科学家和明星地位的论说,有些地方针锋相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由此可看出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B.三则材料所持观点不尽相同,各有依据,这是论者基于自己的眼光和立场表达的见解,均能激发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社会事件。

  C.对于同一社会现象,三者关注点各有侧重,材料一重在原因分析,材料二重在如何改善,材料三重在为明星高收人作辩解。

  D.从三则材料来看,对社会现象的评论,不能止于现象,应该探出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如果没有提出解决办法,这样的评论就没有价值。

  E.与材料一比较而言,材料二把科学家与大众的疏离归因于科学家的角色定位,材料三甚至认为只是科学界的内部问题,都有失偏颇。

  9.怎样才能让“当科学家”重新成为年青一代的“职业理想”?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理解。(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 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易简少聪悟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赡。太平兴国五年,年逾弱冠,举进士。太宗方留心儒术,贡士皆临轩覆试。易简所试三千余言立就,奏上,览之称赏,擢冠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雍熙二年,与贾黄中同知贡举。易简幼时随父河南,贾黄中来使,尝教之属辞;及是,悉为同列。

  淳化元年,丁外艰。易简续唐李肇《翰林志》二卷以献,帝赐诗以嘉之。他日,易简直禁中,以水试欹器。上密闻之,因晚朝,命取试之。易简奏曰:“臣闻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器盈则覆,物盛则衰。愿陛下持盈守成,慎终如始,以固丕基,则天下幸甚。”会郊祀,充礼仪使。先是,扈蒙建议以宣祖升配。易简引唐故事,请以宣祖、太祖同配。从之。知审官院,言初任京朝官,未尝历州县,不得拟知州、通判。诏可。改知审刑院,俄掌吏部选,迁给事中、参知政事。至道二年,卒,年三十九,赠礼部尚书。

  易简外虽坦率,中有城府。由知制诰入为学士,年未满三十。属文初不达体要,及掌诰命,颇自刻励。在翰林八年,太宗遵旧制,且欲稔其名望而后正台辅,易简以亲老急于进用,因亟言时政阙失, 遂参大政。

  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赂削籍流寓京师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光逢遂造谤书,斥言朝廷事,且讥易简。易简得其书以闻,逮捕光逢,狱具,坐弃市。易简以杀光逢非其意,居常怏怏。母薛氏以杀父执切责之,易简泣曰:“不谓及此,易简罪也。”及易简参知政事,召薛氏入禁中,问曰:“何以教子成此令器?”对曰:“幼则束以礼让,长则教以诗书。”上顾左右曰:“真孟母也。 ”

  选自《宋史•苏易简传》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赂削籍/流寓京师/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

  B.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赂削籍/流寓京师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

  C.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赂削籍流寓/京师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

  D.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赂削籍流寓/京师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来源:学科网]

  A.丁艰,即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子女礼须持丧三年,官员须停职守制。丁外艰,旧指父丧或承重孙祖父之丧;丁内艰,则是指母丧或承重孙祖母之丧。

  B.源于周朝的“冠礼”是中国古代的成年礼。古代无论男女到了二十岁都要行“加冠之礼”,以示成人,但因尚未至壮年,故称“弱冠”。

  C.弃市,是一种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犯人暴尸街头的刑法。古代死刑种类众多,如车裂、腰斩、枭首、墨、刖、大辟等。

  D.削籍,指削除官籍中的名氏,籍,指做官名册。革职,只是革去现有职务,有重新起用的可能;削籍,则意味着除名,意味着永不录用了。[来源:学科网ZXXK]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皇上听说苏易简好奇心强,喜欢“欹器”这件事后,劝诫他要“慎终如始”,不要玩物丧志。苏易简在翰林任职多年,太宗准备等他名望大了再委以重任。

  B.苏易简的才能得到皇帝的赏识,他续写《翰林志》,皇上赐诗嘉奖;皇上认可他关于郊祀和京中朝官任用的建议,让他掌管吏部选官,升为参知政事。

  C.苏易简聪明好学,二十岁就考取进士,才思敏捷,临殿复试时,很快完成了三千字的答卷,后来,他和曾经教他作文的贾黄中一同主持贡举考试。

  D.挚友何光逢因贿赂丢官,客居京城时替人代考,被苏易简清除出来,于是怀恨在心,捏造谤书,因苏易简的举报被定罪诛杀,苏易简因此受到母亲的指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易简所试三千余言立就,奏上,览之称赏,擢冠甲科。

  (2)易简以亲老急于进用,因亟言时政阙失,遂参大政。

  [来源:学科网ZXXK]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全诗以“行舟”为线索,由挂帆离家始,至吴地烹鱼结,一路行来,写景叙事,自然流畅。诗中不着一“忆“字,却句句含“忆”,把自己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传达的含蓄隽永。

  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图中景象“有日”“江阔”“浪生”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

  C.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D.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E.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由水路出发,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15.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 者的思乡之情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来源:学科网ZXXK]

  (1)《劝学》中,荀子用蚯蚓说明用心专一的成效后,又指出:“ , ”是心浮气躁的缘故。

  (2)《赤壁赋》中苏轼用“ , ”来表达客人吹洞箫的惊人魅力,想象奇特。

  (3)《离骚》中,诗人说自己即使身体被肢解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并用反问句“ ”来表明对志向的坚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201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不负众望地突破了400亿元人民币大关,国产电影更是创下了票房的历史新高,但“口碑差票房高”现象依然存在。

  ②她的小学和初中是在很普通的学校里上的,虽然师出无名,但今天她却成了这一领域中的杰出人才。

  ③从严管党治党,就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④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国务院绝不会发空头文件,为官也绝不能尸位素餐。

  ⑤中国官方正式承认正在建造第二艘航母,但是新航母的性能和美国航母相比只能望其项背。

  ⑥因为谋求一个稳定收入的公务员职位不容易,一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青人,见到上级总是诚惶诚恐,对一些有不正当行为的同事也保持一团和气,唯恐得罪了人。

  A.②④⑤ B.①④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明代的青花瓷,既继承了元代青花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西亚文化、希腊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硕果。

  B.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早的丝织文明,这一伟大创造曾经沿着草原丝绸之路一路向西广泛流传,途经阿尔泰山南麓再向北最终到达南西伯利亚。

  C.我国在航天、医药、生物和信息等领域的科技实力跻身世界前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

  D.家风传统、亲情牵挂、 故土情结和孝悌观念,这些传统文化中宝贵的道德因子,不仅未因现代浪潮的冲击而沉没,反而愈发显示出强大的魅力。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 小王对评论家老张说:“奉上近作一本,鄙人才疏学浅,书中纰缪甚多,敬请斧正。”

  B. 小张走进银行营业厅办业务,大堂经理走过来,热情对小张说:“感谢您的惠顾!”

  C. 某报社记者写给一 位校长的便条道:“您来信约我莅临贵校采访,我十分乐意。”

  D. 某饮料广告在广播中播放:“本产品含有治癌物质,可以治疗肝脏疾病,欢迎垂询!”

  20.下面是中国天气网天气新闻栏目征稿启事的一部分,从标点、语法和语言得体方面检查都存在问题,请找出其中的四处并修改。(5分)[来源:学_科_网]

  中国天气网天气新闻征稿启事

  中国天气网内容涵盖丰富,其中《天气新闻》尤其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天气新闻在报道突发天气事件和提高防灾减灾科普常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自本网2008年7月正式上线以来,每天都需要发布大量全国各地重大天气新闻。由于网站影响不断扩大,公众对各地天气新闻的时效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要求不断提高,而本网编辑人数有限,现特向各省、市、区级气象局征稿,请务必踊跃投稿。

  (1) ; (3) ;

  (2) ; (4) 。

  21.下面是某老 师给学生的抒情方式架构图,请以“间接抒情”为陈述对象,介绍该图的基本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表述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80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高校一位大一新生在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之后,最大的困惑,就是感觉与同学、室友很难相处。无奈之下,向长辈们请教。他们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给了一些建议。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要学会宽恕,甚至是对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因为只有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要敢于说不,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前提是自己的理由是合理的、正当的”。

  你可能也有过或将要面对这样的困惑,请结合上述建议,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年语文试卷答案

  1.(3分)B(A项“一旦没有了‘技’,戏剧就失去了灵魂”分析错误,“戏”才是戏剧的灵魂。C项说法不当,原文是说从源头上思考一些最基础也最本质的问题才能解决演“技”还是演“戏”的问题。D项“不允许抽象和夸张”分析错误,从原文说在“意”和“有”难以兼得的时候借助虚拟 可以看出,允许适度抽象和夸张。)

  2.(3分)C(“指出演员社会地位与文化水平不高才是问题的根源”分析错误,问题的根源应是两套立场、角度和表述方式大不相同的话语系统)

  3.(3分)A(“戏”和“技”不断发展变化,建构起 来的美轮美奂的戏剧表演技法才是中国戏曲无与伦比的艺术特性)

  4.(3分)A(不善表达错,老沙和儿子理念不同闹着情绪,加上庄稼现状不好,写出了老沙难过复杂的内心)

  5.(5分)第一次是因为长时间天气干旱导致玉米枯萎,老沙心疼而流泪(2分)第二次是因为听到外出打工的儿子询问家里玉米的情况,老沙为自己辛苦劳作却没能换来好收成而感到委屈,(2分)同时也为儿子对自己的关心而感动。(1分)

  6.(6分)①这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②写出了老沙因土地干旱而产生的焦急、无奈的心情;③深化主题,突出了老沙对土地的深厚感情;④设置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且意思对即可。)

  7.(3分)B(A项强加因果,从材料三得不出材料一、二讨论的“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现象并不严重的结论;C项 “从内因外因两方面”错,材料一并未分析内因。D项“材料二和材料三观点单一”,理解有误,“缺乏深度”没有依据;)

  8.(4分)AB(选A给2分,选B给2分)(C项“材料三重在为明星高收人作辩解”理解有误,材料三重在谈各行各业评价标准不同,应该各司其职;D项“如果没有提出解决办法,评论就没有价值”过于绝对。E项三者材料的观点各有价值,材料二、三“有失偏颇”理解有误,“材料三甚至认为只是科学界的内部问题”过于绝对;)

  9.(5分)( 每点1分,够4点给5分)参考答案:①提高科学家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正确引导年轻一代的价值观人生观;②营造求真务实的社会氛围;③让科学家成为时代的明星,成为年轻一代崇拜的偶像;④整治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行为,让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对青年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10.(3分)A 分析:蜀人何光逢,易简之执友也,尝任县令,坐赂削籍,流寓京师。会易简典贡部,光逢代人充试以取赀,易简于稠人中屏出之。

  11.(3分)B分析:古代无论男女到了二十岁都要行“加冠之礼”有误,只有男子到了二十岁才行“加冠之礼”。

  12.(3分)A理解有误。原文是说苏易简借实验欹器这件事情劝诫皇上,告诫皇上要“持盈守成,慎终如始,以固丕基”,而非皇上劝诫苏易简。

  13.(1)(5分)易简所作答卷三千多字很快写成,进奏皇上,(太宗)看后称善,选拔为甲科之首。

  分析:注意重点词语“就”“赏”“擢”(各1分,句意2分)

  (2)(5分)苏易简因为双亲年老急于被选拔任用,因为及时谈论时政得失,于是参与大政。

  分析:注意重点词语“亲”“亟”“阙失”(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易简年幼时聪明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捷。太平兴国五年,年满二十,考中进士。太宗正留心儒术,贡士都临殿复试。易简所作答卷三千多字很快写成,进奏皇上,(太宗)看后称善,选拔为甲科之首。授职将作监丞。雍熙二年,与贾黄中一同主持贡举。易简年幼时随父亲到河南,贾黄中任使者来河南,曾经教他作文;到此时,成为同列官吏。

  淳化元年,遭父丧。易简续撰唐朝李肇的《翰林志》二卷献给皇上,皇上赐诗嘉奖他。有一天,苏易简在宫中值班,用水来试验欹器(古代一种计时个工具)。皇上暗地听说这件事,趁晚朝的时候,命令(苏易简)取来试玩。易简奏:“我听说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满就要亏缺,器物装满了就会倾覆,事物繁盛后就将衰败。希望陛下保持已成就的盛业,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来加固宏大的基业,那么天下就非常幸运了。”遇上(碰上、恰逢)郊祀典礼,易简充任(担任)礼仪使。这之前(先前),扈蒙建议把宣祖升到配祀。易简援引唐朝旧例(先例),请以宣祖、太祖一同享祀。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主持审官院,建议初任京中朝官,从未历任州县职的,不得任为知州、通判。下达诏书同意。改为主持审刑院,不久掌管吏部选官,升为给事中、参知政事。至道二年去世,终年三十九岁,追赠礼部尚书。

  易简表面虽然坦诚直率,心中却有城府。由知制诰入翰林 为学士,年纪不满三十岁。写文章开始不达要点,到掌管诰命,非常刻苦磨练。在翰林任职八年,太宗遵照旧有制度,想等他名望成熟后任宰相。苏易简因为双亲年老急于 被选拔任用,因为及时谈论时政得失,于是参与大政。

  蜀人何光逢,是苏易简的挚友,曾经担任过县令,因贿赂被削除官籍,客居京城。正遇上苏易简主管贡部,何光逢替人代试以收取费用,苏易简在考试的人群中把他清除出来。何光逢于是捏造谤书,指斥朝廷政事,并且讥刺苏易简。苏易简获得他的谤书告诉皇上,逮捕光逢,官司审结,定罪诛杀。苏易简因杀光逢不是本意,平时常常怏怏不乐。其母薛氏以杀死父亲挚友严厉责备他,苏易简哭着说:“本认为不会致死,是我的罪过啊。”苏易简任参知政事后,(皇上)召薛氏进入宫中,问(薛氏)说:“(你)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成为这样有用的人才?”(薛氏)回答说:“年幼时则用礼仪谦让约束他,年长后则用《诗》《书》教育他。”皇上看着身边大臣说:“真是孟母啊。”

  14.(5分)AB(A3分,B2分) A项,错在“至吴地烹鱼结”,作者还没有到达吴地,还在途中的船上。B项,沿途日色晦暗、寒云凝重、江面浩阔、波浪翻涌的景象,营造的是苍茫凄寒的意境,烘托暗淡凄凉的心境,表现路途艰辛。

  15.(6分)①巧妙地借用船工捕得鲤鱼一事(事借的巧),在“鲤”前冠以“南来”二字,主观地认为它是从南方的家乡游来的(或者说让鱼有了家乡的味道),从而表现自己深沉的思想之情。(事情1分,对“南来”的分析2分。意同即可。)

  ②巧妙地运用“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典故(典用得巧),写自己急于烹鱼取书,表现对家书的渴盼心情,从而抒发对家乡的热切思念。(典故1分,答以“鲤鱼”代指“家书”或“鱼雁传书”的典故也可;分析2分。意同即可。)

  16.(5分 ) (1)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3)岂余心之可惩

  17.D(3分)①不负众望:不辜负 大家的期望。其主语应是人,此处指中国电影总票房不负众望,使用对象错误。②师出无名: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此处形容她不是出身于名校,用在这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③激浊扬清: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用在此处符合语境。④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此处形容做官不能空占职位不做事,符合语境。⑤望其项背: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敢得上。根据语境,此处应是新航母的性能和美国航母相比还差得很远,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⑥一团和气:本指态度和蔼可亲。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此处形容对有些不正当行为的同事只讲和气,不讲原则,符合语境。

  18.B(3分)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A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将“受”改为“在”,或去掉“下”。C项,结构混乱,偷换主语,在已成为前加“我国”;D项,不合逻辑,并列不当;

  19. (3分)A 分析B项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C项莅临是敬辞,特用于上级对下级的光临,不能用在自己身上。D项是广播稿,治癌与致癌同音。

  20.(5分)(1)将书名号改为引号。 (2)将“提高”改为“普及”。 (3)将“自本网”中的“本网”移至“每天”前(或将“自本网”改为“本网自”) (4)将“务必”删掉。(答全4个给5分)

  21.(6分)间接抒情,是相对于直接抒情而言的一种抒情方式。(2分)它主要包括叙事抒情和写景抒情两种形式。(2分)而在写景抒情层面,常常会以触景生情和寓情于景两种形式存在。(2分)(注意:应该参照切入角度给分)

  22.作文

  本题涉及思考:“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几句名言来启发学生思考“如何与他人相处”的问题。当然,就题目设置环境而言,主要是“与同学、室友”关系。

  几句名句中有相关相近的,比如“己所不欲……”与“爱人者……”。

  也有相矛盾对举的观点,比如“要学会宽恕……”与“敢于说不……”

  可以选取某些观点角度展开论述,也可以对不同观点进行思辨。

  学生应当针对“人与他人”如何相处问题,提出自己的明确观点。

  【另】参考思维角度:

  人与他人——各种矛盾

  隔阂与沟通 信任与隐私 关爱与冷漠 感情与利益


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相关文章:

1.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2.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3.高中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4.高二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5.高二语文期末考试必考名句背诵

    419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