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详解(2)
上海高中历史会考的知识点介绍
第16课 新中国的诞生
一、人民政协和《共同纲领》
1、政协会议的召开
(1)1949年9月,在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的任务是制定共同纲领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
(2)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改名北京,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政协会议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是中国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基础,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3)政协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
2、开国大典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意义:
①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历史,结束了军阀割据、内外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历史,开始了新纪元。
② 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二、西藏的和平解放
1、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2、意义:
(1)至此,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以及香港、澳门保持现状外,中国的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2)和平解放是西藏历史发展的转折点。1959年,西藏实行了民主改革,实现了从封建农奴制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三、抗美援朝
1、背景:1950年6月,朝鲜半岛爆发大规模内战。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同时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美国无视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中国政府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志愿军赴朝参战。
2、结束: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3、意义:抗美援朝的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为新中国的社会改革和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第17课 国民经济的恢复
一、 土地改革
1、背景: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2、内容: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3、结果:
(1)到1952年9月,除部分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外,全国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完成土地改革地区的农业人口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的90%以上。
(2)土地改革是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场伟大的斗争,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土地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3)依靠在土改中形成的有组织的阶级队伍,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对旧乡村的改造,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政权,为以后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18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一化三改造
1、背景: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一五计划(1953——1957)
(1)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从1953年执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
(2)内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3)成果:
① 一五计划在苏联的援助下提前完成,建立起一批现代骨干企业、能源基地和工业化原料基地,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为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 使旧中国工业过分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初步得到改善。
4、三大改造的影响
(1)积极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三大改造是把资产阶级、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经济基础。
(2)消极影响: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也有缺点和偏差。对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势也过于简单画意,一直在长期内遗留了一些问题。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3)总体评价:整体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宪法》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以《共同纲领》暂代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之后,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与人民代表大会同时存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色。(1956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作为中共和个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
3、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1)总结了百余年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确认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取得的成就
(2)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基本政治制度和各项政策,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并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总目标确定下来。
(3)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一规定巩固了我国的统一和边疆的安全,有效的保障了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和平等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使少数民族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第19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共八大
1、背景:
(1)“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中共决心走自己的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
(2)毛泽东在系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是中共开始探索的标志,为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前五个关系主要讨论经济问题。 1、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4、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后五个关系,论述了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以及处理好中国与外国关系的问题。 1、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2、党和非党的关系 3、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4、是非关系 5、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2、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
(1)内容: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上,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2)影响:
① 中共八大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为主题的代表大会。
② 但是,对于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当时还缺乏必要的经验积累和足够的理论准备。八大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继续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二、总路线、“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1、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强调“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以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的“大跃进”运动和以强调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城乡展开。
2、大跃进的表现:
(1)农业:大跃进首先从农村发动。农业“大跃进”的特征是放高产“卫星”。在大跃进的形势下,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进一步加速。北戴河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很快形成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
(2)工业:钢产量成为赶超的主要内容。大炼钢铁运动造成国民经济主要比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遭到重大损失。
2、影响: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中国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状况和求强求富的强烈愿望。
(2)但是超越历史发展阶段,过分夸大人的主观意志的作用,忽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导致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历了一次严重失误。严重脱离实际的目标,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3)严重的左倾错误、严重的自然灾害、苏联撤走全部专家,使中国国民经济在1959—1961年发生严重困难。
二、国民经济调整
1、背景:面对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中共领导的头脑逐渐冷静。
2、措施: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3、影响:
(1)国民经济进入调整阶段
(2)1965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全国人民要努力奋斗,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技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中共第一次向全国人民提出实现现代化的任务。
第21课 “”
一、“”的开始:
1、背景:毛泽东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式的估计越来越严重,对中国可能出现“修正主义”的问题越来越忧虑,于1966年5月发动了““””
2、标志:
(1)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要求高举无产阶级“”的大旗,批判所谓的“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各界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并把这些人称作“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根据《通知》精神设立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操纵了运动。
(2)1966年8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印发《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直指刘少奇、邓小平。
二、“”的结束:
1、1976年10月6日,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_”。
2、粉碎“_”的胜利,结束了“”这场灾难,挽救了党,挽救了社会主义事业,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第22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结束后,人民群众急切盼望拨乱反正,开创历史发展新局面。但是“两个凡是”指导方针的提出,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徘徊局面。
2、1977年4月,邓小平致信党中央,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明确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3、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随即,全国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打破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对于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的拨乱反正,产生了巨大影响。
4、1977年7月,邓小平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复出,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重视知识和知识分子。1977年,恢复高考。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内容:
(1)全会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两个凡是”,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3)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使党的工作结束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3、意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3)全会的改革开放决策,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开幕词中,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思想成为新时期改革、建设的指导思想。
2、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召开。
(1)指出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系统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一理论是对建国以来关于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进行再认识的成果和总结。
(2)党在这一阶段的思想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路线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第23课 改革开放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
2、1978年底、1979年初,安徽、四川的部分农民自发的实行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邓小平等领导人的支持和推动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广到全国农村。(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实质,是通过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让农民变成自负盈亏的生产者、经营者。)
3、影响: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2)1983年,中共作出废除人民公社的决定。1993年,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将“家庭联产责任制”写入宪法,作为农村的基本经营管理体制肯定下来。
二、经济特区的建立
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使中国经济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大踏步走向世界。
2、过程:
(1)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经济特区”,积极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中的一项创举。
(2)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开放上海、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从1985年起,中国先后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88年,批准海南建省,并设立洋浦经济开发区。
(4)经过10多年的建设,基本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浦东开发开放
1、背景:1980年代末90年代初,投资跨国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的对外开放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浦东的开发开放:1990年4月,在邓小平的提议下,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3、影响:经过开发,浦东已经建设成为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初步建立起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航运中心的基本框架,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上海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
第24课 一国两制
一、“一国两制”构想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香港、澳门的回归和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历史使命。
2、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大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3、内涵: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4、影响:“一国两制”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为实现祖国统一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稳定和繁荣,也为和平时期解决某些相关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二、香港、澳门回归
1、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中国政府1982年和1986年限后开始与英国和葡萄牙政府举行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谈判。
2、1984年12月,中英去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后,董建华成为第一任行政长官。
3、1987年4月,中葡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归后,何厚铧成为第一任行政长官。
三、海峡两岸关系
1、在海协两岸对峙30年以后,中共主动捐弃前嫌,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处理两岸关系,中共的诚意以及灵活弹性的政策,对台湾当局和台湾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台湾僵硬的大陆政策开始松动,逐步放宽了对两岸交流的限制。
2、随着关系的缓和,两岸民间交流从文化、教育逐步扩展到经济、贸易、体育、卫生、科技以及新闻、出版、宗教等领域,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增强了民族感情和凝聚力。两岸成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互补互利的局面逐步形成。
3、汪辜会谈:1993年,两岸授权的民间机构领导人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会长辜振甫举行“汪辜会谈”。双方就一些经济性、事务性问题达成共识。标志这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4、《反分裂国家法》:
(1)背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2005年3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2)意义:以国家大法维护台湾地区的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25课 初登国际舞台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遏制,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
2、内容:1950年代初,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影响: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对当代国际关系的重大贡献。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主权国家一律平等,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平共处的原则,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反映了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共同接受的指导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
(3)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二、日内瓦会议
1、召开:1954年4月,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2、中国的表现: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这次重要会议,并为实现朝鲜和印度支那和平做了极大的努力。
3、结果:
(1)由于美国的阻挠,会议未能就朝鲜问题达成协议,致使朝鲜继续处于南北对峙的局面。
(2)会议就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签署了《日内瓦协议》,法国从印度支那三国撤军,确认越南、老挝、柬埔寨的民族独立,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
(3)新中国初登国际舞台,就以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和出色的外交工作赢得了广泛赞扬。
三、万隆会议
1、召开:1955年4月,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印尼的万隆召开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2、中国的表现: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与亚非各国就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磋商。
3、影响:
(1)中国倡导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推动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使会议取得了成功。
(2)会议通过的《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指导国家关系的十项原则。
第25课 初登国际舞台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遏制,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
2、内容:1950年代初,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影响: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对当代国际关系的重大贡献。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主权国家一律平等,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平共处的原则,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反映了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共同接受的指导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
(3)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二、日内瓦会议
1、召开:1954年4月,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2、中国的表现: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这次重要会议,并为实现朝鲜和印度支那和平做了极大的努力。
3、结果:
(1)由于美国的阻挠,会议未能就朝鲜问题达成协议,致使朝鲜继续处于南北对峙的局面。
(2)会议就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签署了《日内瓦协议》,法国从印度支那三国撤军,确认越南、老挝、柬埔寨的民族独立,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
(3)新中国初登国际舞台,就以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和出色的外交工作赢得了广泛赞扬。
三、万隆会议
1、召开:1955年4月,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印尼的万隆召开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2、中国的表现: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与亚非各国就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磋商。
3、影响:
(1)中国倡导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推动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使会议取得了成功。
(2)会议通过的《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指导国家关系的十项原则。
第27课 新时期对外关系
一、全方位外交
1、背景:
(1)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冷战的结束、美苏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
(2)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为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最终实现国家统一,中国调整了自己的外交政策,致力于建立适应后冷战时期世界格局的对外关系,为国家安全和现代化的大战略服务。
2、表现:
(1)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区域合作,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本着积极参与、求同存异和推动合作的精神参加APEC的各项活动,对推动APEC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亚太经合组织简称APEC,是亚洲和环太平洋部分国家和地区为促进本区域的经济交流和合作而成立的国际组织。)
(2)1989年,中苏关系在消除三大障碍后实现正常化。(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在中苏边境和蒙古驻扎重兵、武装占领阿富汗)。
(3)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国与俄罗斯继续保持友好合作关系。1996年4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来华访问,中俄签署《中俄联合声明》。中俄两国决心发展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二、加入世贸组织
1、中国政府为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于1986年正式向关贸总协定提出恢复缔约国地位的神情,由此开始了长达15年的“复关”和“入世”谈判。
2、2001年12月,中国被接纳为世贸组织成员。
3、2002年1月,中国台湾以“中国台北”的名义,作为单独关税区加入世贸组织。
4、1986年,香港以单独关税地区成为关税总协定缔约方。
5、影响:
(1)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政府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所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相一致的。
(2)反映了中国政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也充分展示了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三、上海合作组织
1、背景:
(1)冷战结束后,国际和地区形势发生很大变化,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各国面临着一系列共同问题。
(2)中国政府以积极友好的姿态,展开务实而活跃的周边外交,致力于建立友好睦邻关系。
2、成立: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