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历史>

高二的历史会考的复习资料分析(2)

夏萍分享

  高二历史会考的知识点分解

  第16课 苏联的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模式:

  1、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人。

  2、在斯大林领导时期,形成了后来被称作斯大林模式的经济、政治体制。即经济上的高度计划性和政治上的高度集权性。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

  1、背景:(1)1920年代中期,在新经济政策的推动下,苏联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初见成效。但是国家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经济相当落后。斯大林决定走一条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道路。

  (2)斯大林中止了新经济政策,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具体措施:(1)1928——1932年,一五计划期间,在建设项目、资金、劳动力等方面,实行向重工业倾斜的政策。一五计划完成时,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过半,苏联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农业国。(2)1933——1937年,二五计划完成时,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值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

  3、影响:(1)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既让苏联免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侵袭,又使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因而后来成为许多发展中国的效仿对象。(2)但是这条道路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排斥市场经济,导致国民经济发汗比例的失调,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农业集体化

  1、背景:(1)新经济政策初期,苏联在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方面采取自愿的原则。1927年底,苏联发生粮食收购危机。(2)斯大林担心农业问题影响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因而决定加快农业集体化步伐。把分散的小农户转变为公共耕种制为基础的联合起来的国营农庄,以实现机械化的集约耕种。

  2、具体措施(1)1929年11月,斯大林法表《大转变的一年》,标志着农业集体化发展成为“全盘集体化”运动。(2)国家成立“全盘集体化地区委员会”,在中央的推动和压力下,各级政府以行政力量迫使农民加入集体农庄。(3)1937年,以集体农庄为组织形式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最终完成。

  3、影响:(1)农业集体化运动迅速改变了农村的所有制形态,支持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2)但是这一政策片面追求集体化的速度,采用强迫手段乃至暴力手段,违背了自愿原则和经济规律,严重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四、肃反运动

  1、背景:(1)从1920——1930年代,联共(布)党内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之风越演愈烈。斯大林逐渐抛弃了列宁的集体领导原则,个人专职成为苏联政治体制的特征。

  (2)1934年12月,联共(布)中央领导人基洛夫被刺。斯大林以此事为由,提出“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开展“肃反运动”,清洗党内的反对派。

  2、影响:这场一直持续到1930年代末的肃反运动,严重破坏了民主和法制,给苏联社会造成了严重创伤,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

  第19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

  一、社会习俗的变革

  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发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促成了社会习俗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内容涉及(1)剪发辫(2)易服饰(3)改称谓(4)废跪拜(5)禁缠足(6)偿女权2、其中礼节和称谓的变化是平等意识的体现,反映了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

  二、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

  1、二次革命(1)背景:①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② 1912年3月,企图建立独裁统治的袁世凯派人暗杀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

  (2)革命过程① 孙中山号召革命党人发起继辛亥革命之后的“二次革命”

  ② 1913年7月,李烈均在江西举兵讨袁。

  ③ 由于南北力量悬殊,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等被迫流亡海外。

  2、护国运动

  (1)背景;① 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图谋复辟,为取得日本的支持,1919年5月,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出卖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

  ②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复辟帝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

  ③ 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激烈反对。(2)革命过程① 蔡锷在云南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各地纷纷响应。②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1916年6月,袁世凯在内外交困、众叛亲离中死去。护国运动取得胜利。

  三、军阀割据

  1、洪宪帝制结束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时期。

  (1)北洋军阀势力分裂为三派。围绕着争夺中央政权展开激烈的斗争。① 段祺瑞为首的皖系

  ② 冯国章为首的直系③ 张作霖为首的奉系

  (2)西南军阀由辛亥革命后的地方都督演变而来,主要有① 唐继尧为首的滇系② 陆荣廷为首的桂系

  (3)军阀争斗

  ① 西南军阀所控制的地区为北洋军阀势力所不及,但经常与北洋军阀所控制的北京政府发生利益冲突,由此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势。

  ② 各系军阀利用各地相对独立的农业经济割据一方,并以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争夺为背景,相互之间展开混战,使国家陷于分裂和动乱之中

  第20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

  (1)民国初年的社会现状与辛亥革命所唤起的希望形成了巨大的落差。

  (20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实现,是因为中国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3、《新青年》

  (1)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2)《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并于1917年初迁至北京。

  (3)《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主张用民主来反对专制独裁,用科学来破除盲从和迷信,把民主与科学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尺度。

  (4)《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思想文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文学革命

  1、新华文运动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 议》,提倡改良中国文学。

  3、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要求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来表达新思想,掀起了文学革命。

  4、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把反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是新文学创作的一个范例,充分表现了新文学的生命力。

  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背景:(1)从19世纪末开始,中国人开始零星地接触马克思主义学说,为马克思主义在十月革命以后的系统传播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2)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先进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中国出现了一批赞成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2、代表人物及作品

  (1)1918年下半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指出十月革命是20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

  (2)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3、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一、五四运动

  1、背景(1)1919年1月,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派代表参加“巴黎和会”

  (2)在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拒绝了中国代表的合理要求,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2、五四运动

  (1)前期:① 时间:1919年5月4日——1919年6月初,运动中心在北京,以学生运动为主。

  ②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

  ③ 目的:要求拒签和约、惩办亲日派官员

  (2)后期:

  ① 时间:1919年6月,运动中心在上海,以工人运动为主

  (3)成果:北洋政府迫于压力罢免了亲日派官员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4)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5)意义:① 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

  ②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③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背景:

  (1)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中共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3)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4)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开始运年筹建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上海共产党组织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随后全国各地建立起多个共产党组织

  2、中共一大:(1)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举行,会议的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2)大会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3)党的纲领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4)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3、一大的意义:(1)中共一大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党。(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中共二大:(1)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2)大会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揭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3)大会确定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二大的意义 中共二大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一步结合的重要标志。

  第22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

  1、背景:(1)“二大”后,中共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必须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2)孙中山在革命屡遭挫折后,决心改造国民党

  2、标志:(1)1923年6月,中国三大在广州召开,决定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独立性。

  (2)在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下,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① 大会通过的宣言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政纲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② 大会还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二、黄埔军校

  1、在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1)孙中山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凯任党代表,共产党人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2)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北伐战争

  1、背景:(1)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2)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组建国民革命军。(3)1925年底,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4)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

  2、北伐:1)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开始兵分三路北伐,一路指向江西,一路指向福建,一路指向湖南、湖北。2)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北伐军先后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挺进到长江流域,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3)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至武汉

  3、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1)背景:为配合北伐军向江浙地区推进,上海工人在中共的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

  (2)起义:第一、二次起义因准备不足失败。19273月,在陈独秀、周恩来等组成的中共中央特别委员会的指挥下,上海工人取得了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

  第23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与外交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处于对峙状态。

  2、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同国民党决裂,发动“七一五”政变。国民大革命失败。3、“七一五”政变后,宁汉合流。1928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入北京,改北京为北平。

  4、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于1928年底宣布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二、币制改革

  1、废两改元

  (1)背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国内币制紊乱,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2)措施:1933年4月,国民政府宣布“废两改元”,规定了所有款项收付及交易,一律改用银元,银两不再使用。

  (3)影响:废两改元的实施,确立了银本位制,银元成为单一的主币,为后来的法币改革奠定了基础。

  2、法币改革(1)背景:正当中国实行“废两改元”之际,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银价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通货紧缩,导致金融恐慌。(2)措施: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决定放弃银本位制,实施法币政策。① 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1936年增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② 所有粮税完纳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使用金属货币

  (3)影响:法币改革统一了全国的货币,有力的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三、改定新约运动

  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1928年6月,国民政府发表对外宣言,通过外交途径,修改近代以来中国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新约规定,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并取消领事裁判权,但后者没受实际执行。

  3、改定新约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自主地位,但未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

  第24课 红色政权权的建立

  一、南昌起义

  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是中共独力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井冈山会师

  1、背景:(1)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

  (2)毛泽东与1927年9月9日,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攻打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决定到敌人控制力量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点。1927年10月,毛泽东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从进攻大城市到向农村进军,是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新起点。

  2、井冈山会师

  (1)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委书记和党代表,朱德任军长。(2)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的武装力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各地起义部队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树立了榜样。

  三、农村革命根据地与苏维埃政权

  1、为进一步发展壮大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相继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

  2、红军在根据地深入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满足了贫苦农民渴望获得土地的要求。

  3、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迅猛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震惊。1930年11月起,国民党军队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围剿”。毛泽东、朱德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开展游击战争,先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反围剿的胜利,是赣南和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4、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第25课 九一八事变与全国抗日浪潮的兴起

  九一八事变

  背景:一战后,日本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将侵略毛头指向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

  九一变事变(又称柳条湖事件):

  (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故意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段铁路炸毁,诬称是东北军所为,突袭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次日,沈阳陷落,东北军撤入关内。

  (2)当时蒋介石于1931年7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用于围剿革命根据地。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国民党一再退让。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3)1932年3月,日本扶植前清逊帝溥仪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二、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

  1、华北事变:1)日本在侵略东北之后,加紧策划控制中国华北。(2)迫使南京政府让出察哈尔、河北两省的大部分主权;后又在在华北五省策动“防共自治运动”,并指使汉奸成立所谓“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秦土协定》《何梅协定》)(3)这一系列意在“分离”华北的活动被称为“华北事变”。

  2、一二九运动(1)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的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反对“华北自治”,要求“收付东北失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

  (2)北平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各地学生纷纷举行请愿集会、示威游行。各界人士纷纷成立救国会(3)一二九运动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第26课 红军长征

  长征开始1、背景:1933年9月,蒋介石出动5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 以博古为首临时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和“不放弃根据地一寸土地”,令红军打阵地战、消耗战,致使战局日益恶化。

  2、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

  1、背景:长征开始后,中央红军连续突破国民党军队四道封锁线,但伤亡惨重,损失过半。在危急关头,中共中央政治局接受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占领遵义。

  2、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1)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2)会后,由张闻天接替博古负总责,并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3)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三大红军主力会师

  1、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

  2、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第27课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1、柯立芝繁荣

  (1)19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发展迅速。因该时期基本上处于柯立芝总统任内(1923—133),故史称“柯立芝繁荣”

  (2)1929年,在世界贸易中,美国的份额超过英国,居世界首位,资本输出额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

  (3)在浮华的背后,社会的贫富差距加剧,市场的供需关系严重失衡。

  2、经济危机的爆发及影响:

  (1)暴发: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交所的股价暴跌,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2)蔓延:一战后,世界市场对于美国的依赖性增强,因此美国的经济危机随即蔓延到世界其它地区,形成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除苏联等少数国家外,几乎所有国家都受到了冲击。

  (3)影响:

  ① 面对危机,各国均采取提高关税,放弃金本位制等方式,互相推卸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责任,以至世界经济局势不断恶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明显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幅度降低。

  ② 大规模的社会混乱产生了深刻的政治影响,右翼极端主义势力突起。对于西方文明的悲观情绪也随之蔓延。

  ③ 这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特别大,充分暴露了世界经济运行的重大缺陷,动摇了一战之后国际格局的经济基础,使世界进入了一个剧烈动荡的危局中。

  第28课 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1933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开始通过国家干预和调控推行反危机措施,称为罗斯福新政。

  二、内容:1933——1941年的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可用3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1、整顿金融业。

  (1)支持大银行重新开业,淘汰小银行,强令州银行加入联邦储备银行。

  (2)公布《存款保险法》,设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小额存款提供信用保障,同时吸收存款,提高货币流通率,增强资金流通。

  (3)放弃金本位制,增发新钞,宣布美元贬值。

  2、解决失业问题

  (1)举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扩大消费需求。(最有名的是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吸收了大量失业工人,周围田地得到灌溉,居民获得廉价电力)

  (2)成立民间工程署,已完成工程计划与支付工资

  3、调整工农业生产

  (1)工业方面,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同时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

  (2)农业方面,先后颁布两个《农业经济调整法》,设立农业经济调整署,适量缩减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价格,并调整农业信贷机构。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背景:为了限制过于悬殊的贫富差距,进一步缓和社会矛盾,政府首先积极实施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2)内容:

  ① 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疾及无谋生能力者的救济制度

  ② 在全国推行累进所得税制度,加征遗产税和财产转移税。

  ③ 为推进劳资谈判,颁布《全国劳动关系法》,成立劳资代表队等组成的全国劳工关系局。

  ④ 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止使用童工。

  三、影响:1、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是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

  2、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此后,国家干预和调控经济,承担起一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成为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政策取向。

  第29课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一、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政权

  1、背景:(1)意大利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但巴黎和会拒绝了意大利的领土要求,从而在意大利引发了狂热的民族主义浪潮。(2)战后意大利经济萧条,社会动荡。

  2、建立: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

  3、发展:(1)意大利法西斯政权一直把扩张主义作为政治纲领。经济危机爆发后,意大利陷入困境,法西斯政权组建工业复兴协会,以国家垄断的形式,全面干预经济发展,以满足国防需要,实现扩军备战。(2)经济危机结束后,意大利随即发动对外侵略战争。

  二、日本军国主义

  1、背景:(1)一战后,日本社会动荡。为解决社会危机,民间和军方都出现了法西斯思潮,试图以天皇为中心,建立军事独裁体制,通过对外扩张走出困境。(2)世界经济影响到日本,史称“昭和恐慌”。30年代初,日本通过通过增加军费、扩大政府开支的方式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增强了军国主义势力。(3)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军方法西斯力量增强的表现。

  2、建立:

  (1)1936年,二二六事变后,军部确立统治地位,正式建立日本法西斯统治。

  (2)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三、希特勒上台与纳粹体制

  1、希特勒上台:

  (1)作为一战战败国的德国饱受割地赔款之苦,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恶性膨胀。

  (2)世界经济危机进一步加重了德国的生存危机,社会分化严重

  (3)希特勒与纳粹党利用德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于1933年初上台执政。

  2、纳粹体制的特征:纳粹体制以集权为特征,以扩张为目标

  (1)政治上:确立以党专制元首独裁

  (2)经济上,推行“松财政、紧货币”的政策,实现全民就业和经济复兴。1936年,德国成功实现经济恢复计划。希特勒启动“四年计划”,重点发展军事工业,把德国经济拉入战士轨道。

  (3)文化上,宣扬民族共同体理论,强化社会统制,推行排犹政策。

  第30课 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一、三国轴心的构建

  1、德军毁约扩军

  (1)德国纳粹政权建立后,对内实施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2)1933年,希特勒以军备平等要求不能得到满足为由,相继退出裁军会议和国联,摆脱了国际束缚。

  (3)1935年,德国重建空军,并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的军事条款。

  (4)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未遭制裁。

  2、与此同时,日本加大侵华步伐

  3、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4、法西斯国家彼此遥相呼应,竞相挑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36——1937年间,德意日三国缔结《》,构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二、英法绥靖政策

  1、背景:

  (1)面对纳粹德国的步步紧逼,法国试图通过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压制德国的扩张势头。但其寻求同东欧国家包括苏联结盟的外交方针失败。

  (2)在集体安全政策受阻的情况下,绥靖政策在英法兴盛起来。

  2、核心内容:通过妥协退让以达到避战求和,甚至是祸水东引的目的。

  3、表现:

  (1)1938年,英法默许德奥合并;

  (2)通过《慕尼黑协定》,允许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此事被称为慕尼黑阴谋,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背景:

  (1)30年代初,为应对法西斯国家的扩张行动,苏联开始寻求构建集体安全体系。1934年加入国联。1935年苏联同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鉴定互助条约。

  (2)英法德绥靖政策使苏联大失所望。《慕尼黑协定》使斯大林警惕西欧国家的“祸水东引”的图谋。

  (3)苏联决定孤身自保,把维护本国安全作为外交政策的重点。

  (4)德国为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愿与苏联谈判。

  2、条约(1)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2)双方互不侵犯;一方同他国交战,另一方保持中立;条约有效期为10年;划定了两国在未来东欧的势力范围。

  四、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失败的影响

  1930年代,面对日益逼近的法西斯威胁,欧洲国家不能构建有效的集体安全体系。英、法和苏联之间缺乏信任,以致国际局势进一步恶化,人类社会再次滑向世界大战的深渊

  第31课 战争的爆发与扩大

  一、欧战开始

  1、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在欧洲爆发

  2、虽然英法对德宣战,但除英德海军交锋外,英法陆军一直按兵不动,被称为“静坐战争”。美苏意三国保持中立。

  3、为保障铁矿石供应,切断英法同北欧国家的联系,德军于1940年4月初攻陷挪威和丹麦。

  4、德军绕开马其诺防线,穿越阿登山区,攻陷荷兰、比利时,包围英法军队主力。

  5、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30余万英法联军成功撤退到英国,保存了有生力量,史称“敦刻尔克大撤退”。

  6、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

  7、德军的胜利刺激了意、日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在法国败亡之际,意大利向英法宣战。日本决定强化与德、意的联合,主动提出缔结法西斯军事同盟。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在柏林签署了以共同军事行动为核心的《三国同盟条约》

  二、不列颠空战

  1、背景:法国投降后,希特勒试图与英国达成和解,以腾出西线兵力转战苏联,英国新任首相丘吉尔拒绝。

  2、空战:(1)1940年8月,德国空袭英国本土,史称“不列颠之战”,这是二战历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空战。(2)英国空军借助先进的装备,尤其是“雷达”,取得了不列颠空战的胜利,德国队英登陆作战最终未能实施。

  三、苏德战争爆发——二战扩大

  1、背景:(1)进攻苏联是纳粹德国的既定国策。

  (2)苏联对德国的东欧政策心生疑虑,逐步调整与英美的关系,中立日本,构建“东方战线”。

  (3)德国对英作战未能达到目的。

  2、苏德战争爆发

  (1)1941年6月22日,德国全面进攻苏联。

  (2)1941年9月30日——1942年20日的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

  四、珍珠港事件——二战进一步扩大

  1、背景:

  (1)1940年夏,随着法国的败亡,日本决定南下抢夺英法殖民地,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2)美国注意到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但根据“先欧后亚”的战略部署,仅仅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宣布对日本全面禁运石油,未正式宣战。

  2、珍珠港事件:

  (1)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突袭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军基地珍珠港,美军损失惨重。

  (2)珍珠港事件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

  第3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1、法国败降后,英美两国确立共同的军事和政治战略,结成了事实上的反法西斯联盟。

  2、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用于援助反法西斯国家。

  3、苏德战争爆发时,英美相继表态支持苏联,三国正式携手合作。

  4、1941年8月,美英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提出保障国家和平与安居乐业、促进一切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等一系列进步和民主的原则,苏联表示赞同。

  5、1941年10月初,苏美英缔结三国协定,美英两国扩大对苏援助。

  6、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更多国家参加到反法西斯战争中。19412年1月1日,包括中国在内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用自己全部的军事力量和经济资源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确保彼此合作,并保证不同敌人单独停战或媾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二、主要战场的战略转折

  1、太平洋战场:(1)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美军大败日军。(2)1943年,美军占领瓜达尔卡纳尔岛,完全掌握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

  2、欧洲苏德战场(1)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苏军大败德军,一举改变了苏德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局势。

  (2)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苏军击败德军,此后苏军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3、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英军大获全胜,进而胜利结束北非战事。

  4、太平洋战场、欧洲战场、北非战场的胜利,粉碎了法西斯国家称霸天下的迷梦,吹响了反法西斯联盟胜利的号角。

  三、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1)1943年,美英盟军胜利结束北非战事后,登录西西里岛,进军意大利本土。

  (2)墨索里尼被废黜,新政府签订无条件投降的停战协定,正式退出法西斯集团,并宣布对德作战。

  2、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首脑举行开罗会议,发布《开罗宣言》,要求日本归还台湾等所有中国领土

  3、美英苏三国首脑举行德黑兰会议,商定双方在欧洲战场与亚洲战场上的分工与责任。

  4、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随之巴黎解放。

  5、1945年4月,美苏两军在易北河会师。

  6、德国法西斯的彻底失败

  (1)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杀

  (2)5月8日,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7、日本法西斯的彻底失败

  (1)1945年5月,欧洲战争胜利后,盟军加大了对日本的攻势。

  (2)1945年6月,美军轰炸日本本土;8月6日和9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

  (3)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进攻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日本军队

  (4)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中国军队全面反攻

  (5)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赢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

  (6)1945年9月2日,日本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向盟国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四、二战的影响

  1、二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2、在二战中,中国人民承受了巨大的牺牲,也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3、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不仅为世界带来了和平,也为一个新的国际格局奠定了基础。


猜你感兴趣:

1.高二历史会考复习资料

2.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

3.2017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

4.高二的会考复习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5.高中会考历史必修一总结

6.2017年历史会考知识点

3777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