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语文>

七年级语文春季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诗盈分享

  我们要把课文学习好,那样才会以点带面,用课本课文的“点”去带动生活语文的“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看看七年级语文,仅供参考哦

  关于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

  一、(3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场院chǎng 气氛fēn 漂白piāo 抹杀mǎ

  B.憎恶zēng 殷红yīn 哺育pǔ 嗥鸣háo

  C.校补xiào 挚痛chì 默契qiè 警报迭起dié

  D.些微xiē 亘古gèn 气冲斗牛dǒu 截然不同jié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巅 气魄 屏嶂 家喻户晓 B. 砌缝 婉转 粗绌 迥迥目光

  C.愧怍 醒悟 燕然 沥尽心血 D. 烦燥 蚱蜢 伴侣 不以为然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汉代董仲舒专心读书,目不窥园,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B.《奔跑吧兄弟》这个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我实在是莫名其妙,我从那时得着这么一个门生,连我也不知道。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们的阅读热情。

  B.在教育部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C.拓展性课程从培养孩子兴趣与特长作为出发点,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

  D.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5.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邓稼先》一文,作者是杨振宁,作者与邓稼先同窗数载,感情深厚。

  B.《木兰诗》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的女儿情怀。

  C.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长妈妈是一位心地善良、饱读诗书的劳动妇女。

  D. 1939年春,光未然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6. 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果实”,这句中加点词语是副词;“别人在赞美,而闻一多先生在批判”,这句中加点词是连词。

  B.《卖油翁》 中,写陈尧咨看卖油翁射箭,只用了“但微颔之”一语,就表现出人物的心理。

  C.可以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精神风貌,如《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通过对其日常琐事的细腻描述,展现一个伟大 人物的平凡生活。

  D. 读完《老王》一文,我们会想到以下词语:穷苦、尊重、人道关怀、平等。

  7.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

  (1)深林人不知, 。(2)故园东望路漫漫, 。

  (3) ,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

  (4)《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

  8.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填空(6分)

  ⑴《最后一课》作者是 。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 》。

  ⑵他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韧。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很普通的行业&mdash;拉洋车。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经历了三起三落,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最后变成了麻木、狡猾、自曝自弃的行尸走肉。

  “他”是小说《 》中的主人公,该小说的作者是 。

  (3)《孙权劝学》一文选自《 》,是一部 体通史。

  9.根据下面的对话,拟写一则寻物启事,以初三(9)班的名义到校广播室播报。(只写正文,不超过80字)(6分)

  王明:老师,今天我不小心丢失了钱包和钥匙 老师:什么时候丢的?

  王明:中午在餐厅。 老师:钱包和钥匙什么样子的?包里有什么 ?

  王明:钱包是黑色的,有拉链。钥匙放在包里,有五六把钥匙,包里还有六十几块钱和学生证。

  老师:好的,你先别急。你去告知班长,让他去广播室播一条通知。

  二、(24分)

  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那次回老家,在候车室里,我坐在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对面,无意中,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年轻男子说:“爸,别担心,医生说了,没事儿,这病能治。”

  原来是一对父子,看他们身边的包里放着一些药物,大概是父亲生了病,儿子带着他到城里的大医院诊治,这是要往家赶呢!

  我不禁心生同情,多看了那父亲一眼。父亲年龄并不太大,五十岁左右的样子,只是 脸色蜡黄,非常清瘦,看上去很虚弱。他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白衬衫,崭新的,与他黝黑的皮肤不太相称,大概是为了进城而新买的吧!旁边的儿子穿着讲究,看样子,应该在城里生了根发了芽。

  听了儿子的话,父亲摇了摇头,低声说:“我就说不来看,你偏让来,白花冤枉钱。自己身上的病我自己清楚,你们现在都出息了,我也没啥牵挂,就希望走得利索点,别拖累你们。”

  儿子没接腔,转过脸,有泪悄悄地滑落。他赶紧抬手擦掉,不让父亲看见。

  我的心忽然有一点疼,看来,父亲的病并不像儿子说的那样轻松,或许,生离死别的悲伤已经在彼此心里漫延。

  两个人都没再说话。过了许久,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不由自主地 靠在了儿子肩上,双目紧闭,看样子,已经进入了梦乡。

  候车室里人来人往、嘈杂不堪,并不是睡觉的地方。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

  只见儿子像一个放哨的战士,身体保持不动,眼睛却紧张地看向每一个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目光里写满了乞求,似乎在说: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同样的情景,我在另一家医院也遇到过。

  那是一位八十岁的父亲,在两个女儿的搀扶下,到医院来体检。父亲真的已经老态龙钟,拄着根拐杖,目光呆滞。女儿扶他走他便走,女儿扶他坐他便坐,像一个听话的孩子。

  看着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女儿解释说:“父亲年龄大了,又有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即使父亲不认识我们,只要他健健康康地活着,我们也觉得是种安慰。”

  女儿说话时,父亲一直看着她,显然,他对孩子们极度依赖,就像孩子们小时候依赖他一样。等待无聊而又漫长。在长椅上坐了一会儿,父亲似乎累 了,身体一斜,倒在女儿的肩头睡着 了。

  医院里并不太安静。女儿搂着父亲,不敢挪动身体,另一个女儿赶紧将一件外套披在父亲身上,刻意往上面拉了拉,盖住父亲的耳朵。

  看着这一幕,所有的人都压低了声音,连医生也放轻了脚步。

  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无论在嘈杂的候车室,还是在拥挤的火车上,亦或在排成长龙的医院里,从来都是孩子靠在父亲的肩头休息,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过年轻力壮的父亲在公众场合安心小憩?父亲从来都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只有当他们病了、老了,再也无力保护孩子时,才会心无旁骛地小睡一会儿,缓解满身的疲惫。

  当我们看见一位父亲靠在儿女的肩 头睡觉,那一定是因为,他在这个世界的时日已经不多。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当你看到一位睡着的父亲,一定不要吵,不要吵,让父亲安安静静地多睡一会儿。

  10. 细读划线句,请说说为什么“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3分)

  11.选文有多处与文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相照应,请从内容和结构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12.从选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感爱。(4分)

  我那走过路的鞋子

  都知道走路要靠双脚,但真正踏在地上的不是双脚,而是脚上的鞋子。鞋子为了人的走路前仆后继,牺牲了一双又一双。经常听到有人吹嘘一生走了多少路,却没听人说一生穿了多少鞋。即使这样鞋子仍然匍匐在大地上,任人踩踏,任脚左右。

  我也走了几十年的路,如果要问这些路是怎么走过来的,我要感谢为我做过很多双鞋子的母亲。因为从不会走路开始,我就穿母亲做的虎头娃娃鞋。告别虎头鞋时我上了小学,母亲也把她最拿手的虎头鞋改成了尖口鞋。 再后来我穿的,都是母亲做的粗布鞋。直到我当兵之前&hellip;&hellip;

  当兵走的头天晚上,母亲拿出一双鞋装在我的提包里,说是让我带到部队上穿。我在灯下接过鞋子一看,是一双崭新的黑色条绒松紧口的千层底布鞋。这是我以前从没穿过的好鞋子,在村上,只有富裕家庭的孩子才能穿这种鞋的啊。我坚决地对母亲说:“这鞋我不带,部队上有鞋穿,留着让父亲穿吧。”

  “咋啦,嫌娘做的鞋不好?”母亲有几分生气。

  我赶紧说:“不是,父亲在家干活需要鞋,我到了部队, 人家管穿鞋。”

  “管不管也得装上,部队是部队的,这是娘做的,可以替换着穿。”母亲的态度少有的坚决。

  我不再说什么,在母亲的注视下,把鞋子装进了提包。

  我是个粗心人,母亲什么时候做的这双鞋我竟毫不知晓。后来是住在同村的大姨告诉我的,母亲知道我要去当兵之后,就开始整夜失眠,睡不着觉她就点上煤油灯为我做鞋子,一做就做到天亮。我无法猜测母亲做这双鞋时的心境,但我能从那纳了密密麻麻的二千八百二十六针中感受到母亲的担心、母亲的无奈、母亲的祝福、母亲对儿子无尽的慈爱和牵挂。

  到部队后要求统一穿配发的解放鞋,只有节假日才允许穿其它鞋。每次上街,我都特意穿着母亲做的松紧口布鞋,母亲没到过城市,我想让城市的大街印满母亲做的千层底的鞋印。

  我当兵七年,中间探过几次家,每一次,母亲都为我做好了一双条绒布鞋。母亲的用心我感动不已,在部队虽颇多曲折但我从不气馁,一直踏实做人。第八年的时候我提干了,发干部服的同时也发了一双军用皮鞋。在战士的行列中,我能够一步步走过来,并坚持到最后,是因为我穿着母亲做的千层底,我脚下时刻有母亲的牵挂,才没有走偏路,才没有半途而废,才能脚踏实地做一名堂堂正正的军人。

  我第一次穿着皮鞋探家是1985年,那年母亲生了一场几乎致命的病,住进了医院。看着我脚上的皮鞋,母亲在病床上很勉强地笑了,笑完了说:“这几年你没少吃苦,我都知道,但不管再 苦,也要把部队的事儿干好,别老想着家里。” 我对母亲说:“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干,决不给您丢脸。”

  母亲把目光从我脸上移开,看了会儿天花板又说:“娘老了,眼也不济事了,以后可能做不成鞋了,会挣钱了就别太仔细,发的不够穿就买着穿,皮鞋磨脚,别穿着它走远路。

  “您说啥呢 ,娘,您还不到五十岁,哪就老了,我们战友都说您做的鞋好看呢。”

  母亲真的没再为我做过鞋子。因为从那次生病以后,她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到了1992年,病魔无情地夺去了她的生命,那年母亲才五十六岁。

  如今我已是戎马倥偬三十载的老兵了,各式各样的鞋也都穿过,但最不能忘怀的,还是母亲亲手做的千层底的布鞋,那是真正适合走路的鞋。

  13.文中提到母亲为我做的哪几种鞋?请分点回答 。(3分)

  14.下列加点文字极富表现力,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6分)

  ①经常听到有人吹嘘一生走了多少路,却没听人说一生穿了多少鞋。即使这样鞋子仍然匍匐在大地上,任人踩踏,任脚左右。

  ②看着我脚上的皮鞋,亲在病床上很勉强地笑了,笑完了说:“这几年你没少吃苦,我都知道,但不管再苦,也要把部队的事儿干好,别老想着家里。”

  15.文中最后说“最不能忘怀的,还是母亲亲手做的千层底的布鞋,那是真正适合走路的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三、(20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节选自《后汉书&bull;烈女传》)

  【注】①趋,快步走向 ②捐,抛弃 ③亡,通“无”,不足 ④懿,美好

  16.解释加点的字。(3分)

  (1)但当涉猎 ( ) (2)及鲁肃过寻阳( ) (3)当日知其所亡( )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我酌油知之。 B. 蒙乃始就学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

  C. 遂七年不返 肃遂拜蒙母 D. 结友而别 释担而立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 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 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19对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B.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C.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D.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20.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何异断斯织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1.阅读下面这首古 诗,回答(1)(2)两题。(5分)

  漫成一首⑴杜甫

  江月⑵去人只数尺,风灯⑶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⑷静,船尾跳鱼拨剌鸣⑸。

  ⑴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⑵江月:江面上空的月亮。⑶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照夜的灯,有纸罩避风。⑷拳:屈曲。一说“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⑸拨剌:鱼在水里跳动所发出的声音。拨:一作“跋”,一作“泼”。

  (1)“江月去人只数尺”中的“去人只数尺”抓住江上夜景的特点进行描绘,请作具体描述。(2分)

  (2) 诗的最后两句分写静睡的鸟和跳跃的鱼,一静一动,富于诗意。请作简要赏析。(3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种子发芽需要等待,幼苗出土需要等待,花蕾绽放需要等待,果实成熟需要等待。孩子长大需要等待,冬去春来需要等待&hellip;&hellip;等待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尽管诗人高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但有些事还是急不得&hellip;&hellip;

  请以“等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5、C 6、B

  7、明月来相照,双袖龙钟泪不干,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8、都德,朝花夕拾,骆驼祥子,老舍,资治通鉴,编年

  9.我班同学今天中午在学校餐厅丢失一个黑色的有拉链的钱包,里面有一串钥匙,钥匙有五六把,还有一张学生证和若干现金。望捡到者能和初三(9)班的同学或老师联系,谢谢!

  10. 我被这种父子亲情所感动,也被父亲的无私付出所感动,为天下的所有父亲一辈子为儿女无私付出而感动。

  11.结构上:做为文章线索,结构全文,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完整。内容上:文章反复说“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是说不要打扰为儿女操劳了一生的父亲,让他好好休息会,突出表现了对辛劳父亲的理解心痛和爱

  12. 启示:亲情是人间第一情,我们在享受着父母的关爱的时候,也应该关 爱父母,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时才去孝顺父母。(结合生活,言之有理就可以)

  13.虎头娃娃鞋,尖口鞋,粗布鞋,千层底布鞋,松紧口布鞋(答到其中三点即给满分)

  14.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鞋子的甘于寂寞,默默奉献,表达了作者对鞋子任劳任怨的敬佩之情。(3分)

  ②运用了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为不能再为我做鞋而感到无奈,愧疚,体现了母亲对我的关心。(3分)

  15.一方面是指皮鞋磨脚,只有母亲做的千层底的鞋才适合走远路;实际是说因为有了母亲的关心和牵挂,才能使我在人生的路上脚踏实地,不走偏路,在部队里有所成就。

  16(1) 只,只是(2)到,等到(3)每天

  17.A 18. A 19.A

  20同割断这丝织品有什么不同呢?

  21.(1)月影倒映水中,离船很近。写出江水之清明,境界之宁静安谧。

  (2)诗的末两句用衬托手法,用鱼拨剌鸣来衬托鸟的静,愈见其静,一动一静,相反相成,抓住了江上月夜幽静、空灵的特点,写得逼真、亲切而又传神,富于诗意。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带答案

  一、 积累运用(共29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亘古(g&egrave;ng) 烦琐(suǒ) 嗥鸣(gāo) 心不在焉(y&agrave;n)

  B. 澎湃(b&agrave;i) 烦躁(z&agrave;o) 字帖(tiē) 妇孺皆知(r&uacute;)

  C. 校对(ji&agrave;o) 钥匙(chī) 祈祷(q&iacute;) 锲而不舍(q&igrave;)

  D. 挚友(zh&igrave;) 诘问(ji&eacute;) 选聘(p&igrave;n) 鲜为人知(xiǎn)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取缔 疮疤 深宵 大庭广众

  B.卓越 斑澜 调羹 目不窥院

  C.糟糕 霹雳 屏嶂 锋芒必露

  D.污秽 默契 疙瘩 鞠躬尽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B.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

  C.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D.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 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5.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B.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mdash;&mdash;作为学者的方面。

  C.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D.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6.文学常识及名著知识填空。(4分)

  (1)《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号 ,晚号六一居士,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 。在他的笔下,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祥子一开始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是一个 、 、 的人,后来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7.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2)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

  (3)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

  (4)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 ?(《木兰诗》)

  (6) ,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7)《逢入京使》中诗人借故人捎口信表达对家乡亲人无限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

  8.李大星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张阿姨说:“小李,你真爱美啊,我刚晾的被单也锦上添花了。” (4分)

  (1)你听出张阿姨的言外之意是: 。

  (2)假如你是李大星,你会这样回答张阿姨: 。

  9.根据语意,仿照划线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母爱如细流,静静流淌在我们生命中。一次次牵手,一声声叮咛,母亲的呵护似摇篮般的安适; , , 。人生拥有母爱的伴随,一路洒满温暖的阳光。

  二、阅读理解(共41分)

  (一)古诗词阅读(6分)

  晚 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0.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幷简析其妙处。

  (3分)

  (2)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卖油翁

  [甲] 陈康肃公尧(y&aacute;o)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igrave;)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agrave;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egrave;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 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aacute;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1)公亦以此自矜 (2)康肃笑而遣之

  (3)夫没者岂苟然哉 (4)见舟而畏之

  1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我酌油知之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C.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D.康肃笑而遣之 见舟而畏之

  1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14.[甲]文中能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

  15.[甲][乙]两文共同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三)记叙文阅读(15分)

  那年的冬天好大雪

  ①腊月里,冬天像是一台年久失修的鼓风机,粗糙的北风没完没了地吹着。我们裹着棉衣在刚盖好的大楼里闲聊,有的打牌,有的抽烟,等待着工头回来发工钱。

  ②下午,胡小兵突然凑到我身边,递给我一支烟,说:“叔,抽支烟!”我说我自己有。他硬是塞给我,还给我点着了。他今年才跟他爹出来。几个月前,他爹从脚手架上掉下来,摔坏了腿,回家了。我想这小子,可能有什么事。我抽了一口,说:“有啥事?”他嘿嘿一笑,说没事。

  ③我拿出自己的半瓶酒:“来一口?”胡小兵还是嘿嘿一笑,接过去,咕咚灌了一大口。我也喝了一口,胸口立即暖烘烘的。胡小兵喝过酒,脸色通红,说:“叔,我爹的腿不行了。当初以为是小事,可后来加重了。”我不知说什么。胡小兵又给自己

  灌了一口,说:“上个月我给娘打电话说给她寄一千块的,可我现在才攒了五百块。我给娘说过要给家里一千的,我怎么也得凑够一千呀!”

  ④我口袋里也没几个钱,一家老小都张着嘴等我一个人喂呢!虽说我和胡小兵是老乡,可挣的都是血汗钱。我吞吞吐吐地说,自己口袋里也没钱了,都寄回家了。胡小兵盯着我说:“叔,就借一百,等发了工钱就还你!要是工头 不回来,侄儿明年挣的第一张钱就还给叔!”他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屋子里的人都不再乱哄哄地嚷嚷,把注意力都转到我和胡小兵身上。那时,楼外北风呼啸,屋内寂静无比。胡小兵脸上挂着的泪珠令我不忍再看。翻了几层衣服,我掏出两张藏好的百元票子,说:“侄儿,拿上,什么时候说还钱我就不再理你!”说完,我夺过酒瓶猛喝了两口。

  ⑤“胡小兵,还差多少?”突然有人问。

  ⑥“三百&hellip;&hellip;”胡小兵哽咽着。

  ⑦“既然答应过给娘寄一千的,就不能寄五百,差多少我们给你凑齐!别嫌少,拿上!”一只只粗糙皲(jūn)裂的手伸进了口袋,一张张皱巴巴的人民币塞进了胡小兵的手里&hellip;&hellip;

  ⑧我的鼻子酸酸的,出来半年了,我还没有这么难受过。我朝窗外瞥了一眼,看见了随风飞舞的雪花。我说,北风得了势了,把大雪也叫出来了。我在外跑了几年,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雪。

  ⑨我们一屋子人都挤到窗户旁,争着看大雪。不时有人说:“也不知道咱们老家下雪了没?”“咱家乡的雪肯定要比这里大!”

  ⑩那年,我们没有等到工头回来,就一起卷起铺盖奔向火车站了。在火车上,仍然看得见窗外的雪花追逐着火车飘飞&hellip;&hellip;

  16.文章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分)

  17.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丰富含意。(4分)

  我的鼻子酸酸的,出来半年了,我还没有这么难受过。

  18.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作用。(4分)

  一只只粗糙皲裂的手伸进了口袋,一张张皱巴巴的人民币塞进了胡小兵的手里。

  19.作者以“那年的冬天好大雪” 为题,文中也提到雪,而且在结尾处再次点明“坐在火车上,仍然看得见窗外的雪片追逐着火车飘飞”,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20.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人说幸福无处不在,缺少的是一颗善感的心。请以“__________就在身边”为 题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⑤600字左右。

  七 年 级 语 文 试 题 答案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1-5题每题2分)

  1 . D 2. A 3.B 4.C 5.C

  6.(4分)(1)醉翁 北宋(2分)

  (2)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 老实、健壮、坚忍(2分)

  7. (每空1分,错1字该句不得分)

  (1)双袖龙钟泪不干

  (2)弹琴复长啸

  (3)百般红紫斗芳菲

  (4)朔气传金柝

  (5)安能辨我是雄雌

  (6)士别三日

  (7)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8.(1)小李,你弄湿了我的被单。(2分)

  (2)对不起,张阿姨,以后我一定注意。

  9.示例:一回回送行,一天天守望,母亲的牵挂如岁月般的绵长。(2分)

  二、阅读理解

  (一)10.(1)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3分)

  2.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寄寓着一定的哲思,即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3分)

  (二)11. (每题1分,共4分)

  (1)夸耀 (2)打发 (3)随便、随意 (4)畏惧、害怕

  12.C (3分)

  13. (1)(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2分)

  (2)(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2分)

  14.甲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2分)

  无他 ,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分)

  乙文:生不识水。(不学而务求其道) (2分)

  15.(表述完整、意对即可)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3分)

  (三)

  16.“我”和工友筹钱帮助胡小兵替他父亲治腿病。(意思符合即可)(3分)

  17.一是对胡小兵家庭困境的同情;二是为自己爱莫能助感到难过;三是被互助气氛所感动。(4分)

  18. “一只只”写出了凑钱的农民之多, “一张张”写出了农民工们凑的钱之多。 “粗糙皲裂的手”和“皱巴巴的人民币”形象地表现了这是农民工千辛万苦挣来的血汗钱,体现出农民工的淳朴与真情。(4分)

  19. 用大雪来突出天气寒冷,渲染了背景气氛;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对比手法,寒冷突出人心的温暖,雪花象征民工的纯洁与温情,深化了主题。(意思符合即可)(4分)

  三、写作表达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题下学期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弥漫(m&iacute;) 失怙 (h&ugrave;) 枯瘠 (j&iacute;) 妇孺皆知 (rǔ)

  B.栖息(qī) 对峙 (zh&igrave;) 彷徨(f&aacute;ng) 鲜为人知 (xiān)

  C.酒肆( s&igrave;) 孤僻 (gū) 可憎(zēng) 花团锦簇 (c&ugrave;)

  D.滂沱 (pāng ) 剽悍 (biāo) 锃亮(zēng) 束手无策 (sh&ugrave;)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凝眸 仰慕 爱不释手 粗制烂造

  B.引吭 飓风 正襟微坐 无地自容

  C.忧戚 侮篾 轻举忘动 养尊处优

  D.犀利 慷慨 相提并论 诚惶诚恐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让人目瞪口呆。

  B.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

  C.抓好禁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选出填在下列语段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他们的岗位或许并不显贵,但他们的精神弥足珍贵;他们的工作或许并不 ,但他们的品质足以 .他们身上展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图书馆是精神的寄托,是不可取的所在。 电子阅读量大大增加, 有成为主流的趋势, 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内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网上阅读门槛较低,对一些缺乏甄别力的青少年来说,难以形成正确的阅读导向.

  A.(1)惊天动地 感天动地 (2)即使 甚至 所以

  B.(1)感天动地 惊天动地 (2)尽管 而且 所以

  C.(1)感天动地 惊天动地 (2)即使 而且 但

  D.(1)惊天动地 感天动地 (2)尽管 甚至 但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①当然,在表现自己的时候,自身的缺点或不足难免会有所暴露。

  ②表现自己,适当地张扬个性,更容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

  ③况且缺点被发现或被指出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这可以促使我们完善自己。

  ④不过,这都是最真实的自己。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C.③②④① D.②①③④

  6.对语法分析正确的一项  (   )(2分)

  放眼望去金黄的油菜花已经开始在山头侵占一寸寸土地,若是在等几天,满山遍野将成为它的国度。油菜花将是一片的金黄的花海,它是那么灿烂亮丽。试想,若是没有阳光,只是看着这一片花海都有仰天接受阳光的冲动吧。它是那么繁茂,整个天空都为之倾倒;它是那么绚烂,全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A.文中的“侵占”“亮丽”都是动词。

  B.“油菜花将是一片金黄的花海”这个句子中“金黄的”是状语。

  C.“它是那么绚烂,全世界都失去了色彩。”一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倾倒”改“喝彩”。

  7. 请结合语境再仿写一句话。(2分)

  有了关爱,人生就如荒芜的沙漠,有了甘泉的滋润;有了关爱, ,

  ;有了关爱,人生就如寂寥的森林,有了鸟儿的陪伴。

  8.名著阅读填(4分)

  (1)(1)孙大圣执着扇子,行近山边,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行者欢欢喜喜,又煽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第三扇,满天云漠漠,细雨落霏霏。

  这段文字出自 (作家名)的《西游记》,是“ ”故事中的结局部分。

  (2)《名人传》的作者是 国的作家罗曼.罗兰。主人公贝多芬的代表作有

  9.文言诗文填空。(12分)

  (1) ?归雁洛阳边。

  (2) ,小桥流水人家。

  (3) ,霜重鼓寒声不起。

  (4)此中有真意, 。

  (5)潮平两岸阔, 。

  (6)念天地之悠悠, 。

  (7)苔痕上阶绿 , 。

  (8) ,悠然见南山。

  (9)《雁门太守行》中运用典故,表现将士报效朝廷的诗句是 ,

  。

  (10)《陋室铭》中表现室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

  (一)阅读回答问题 (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

  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⑴不蔓不枝 (    )

  (2)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

  11.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

  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 D.呼尔而与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13.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4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 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4分)

  (二)赏析诗歌回答问题。(4分)

  田 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5.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______________ ”字尽现田园

  清朗的意境。(2分)

  16.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7分)

  父爱昼夜无眠

  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mdash;&mdash;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你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话也没说。

  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领导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车来接我。饭毕,他们又送我一套“三枪”内衣,并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hellip;&hellip;

  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① 父亲,② 父亲,③ 父亲并④ 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写作,竟从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1000多元了,“我想帮你早点儿把房债还上。”

  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哟&hellip;&hellip;

  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撇下老李头,不放心地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hellip;&hellip;”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眼睛。“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一个擦背工正在一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

  刚柔并济:

  18.请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将“敬重”“抱愧”“理解”“感激”四个词语填入文中画线的①②③④处。(4分)

  ①       ②       ③       ④

  19.“我”无意中在浴室碰到父亲,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 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hellip;&hellip;”当我回到浴室,父亲又不放心地追了进去。这些举动反 映了父亲怎样的心理?表现出父亲是怎样一个人(4分)

  20.对于父亲做擦背工一事,其实前面有许多伏笔,请找出来。(2分)

  21.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 爱的山冈”一句的理解。(5分)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3分)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0元钱。我不解地问:“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母亲摸摸我的头说:“①英姬,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②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为什么?”“因为我们家人人都有两只手。”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

  22.概括上文所叙述的故事。(2分)

  23.文章开头对乞丐进行特征性的描写的句子是,(2分)

  下文中与之相呼应的句子有。(用原文答)(2分)

  24.文中画线的句子①,母亲为什么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呢? (2分)

  25.文中画线句子②,那位“很体面的人”说他从一个可怜的“乞丐”成为一家公司的“董

  长”,原因是“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这句话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 (2分)

  26.现实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乞讨者。对此现象你有什么看法?你是怎样面对哪些向你乞

  讨的人的?(3分)

  四、作文。(40分)

  27.(1)题目:命题作文:那一瞬间让我感动

  要求:发挥想象,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2)这事真让我 _______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及班级(4)字数500字左右

  七年语文参考答案

  一、1.C 2.D 3.A4.D 5.A 6.C7.人生就如贫瘠的土地,有了花草的点缀。

  8.略9.略

  二、10.⑴长枝节,生出枝节(2)停止

  11.C(2分)

  12.⑴(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⑵无时无刻不适合人观赏。(4分)

  13.甲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乙文:赞美荷花“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4分)

  14.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乙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15.明16.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

  三、17.刚强和柔和的互相补充,使恰到好处。18.①理解 ②感激 ③敬重 ④抱愧19.反映了父亲不想让儿子担心自己,又恐怕自己的行为给儿子带来负面影响的矛盾心理。表现出父亲的无私和宽容。

  20.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

  21.我深深地被父爱所感动,父爱如山,坚强、伟岸,我觉着,世上的任何语言都不足以表达父爱的深厚和凝重,我们唯有以自己的努力去回报如山般凝重似海般深沉的父爱。关于父爱的故事无数,每每看到,我仍是止不住地感动。父爱最无私、最坚实

  22.母亲巧帮乞丐成才的事。

  23.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 “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24.有无付出劳动的问题。

  25.当年你教会了我要自力更生。

  26.观点要明确,做法要善良。


七年级语文春季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相关文章:

1.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七年级期中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

4.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5.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416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