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语文>

人教版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诗盈分享

  语文的学习是我们必须要的,不止在学习上,生活也是有很多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一下七年级语文,有时间的就来看看吧

  七年级语文上期中试题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共5小题,共22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 纯cuì( ) ② 倜tǎng ( )

  ③ 人声dǐng( )沸 ④ 慷kǎi( )

  2、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10分)

  ①峨眉山月半轮秋, 。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② ,应傍战场开。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② ,江春入旧年。 (王湾《 》)

  ④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⑤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⑥ ,不亦君子乎? (《学而》)

  ⑦正是江南好风景,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⑧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下列各句中加点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咱们的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一看就是不毛之地,应该得最高分。

  B.建筑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好一派热闹的场面。

  C.在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D.大扫除时,有的同学拈轻怕重,挑肥拣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无锡市政府的努力,使“万达文化旅游城”进驻无锡。

  B.无锡阳山桃花节开幕式后,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欣赏盛开的桃花。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5、名著阅读(4分)

  (1)在图书馆,新生小琳想借一本名著,你向她推荐《朝花夕拾》。下列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 )(2分)

  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我喜欢这本书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先生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

  C.这书可有意思了,比如鲁迅先生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看迎神赛会后偷罗汉豆,很好玩。

  D.这书像人物画卷,有迷信而善良的保姆长妈妈,还有严谨而正直的老师藤野先生……

  (2)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 。 (1分)

  (3)鲁迅在 这篇文章追忆童年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表现对弱小者的同情。(1分)

  二、阅读与赏析(共14小题,共38分)

  (一)(4分)

  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6、请赏析诗歌第一句中的“满”字。(2分)

  答:

  7、诗歌 第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2分)

  答:

  (二)(8分)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8、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 ) ②非学无以广才( )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 ) ④险躁则不能治性( )

  9、翻译句子。(4分)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分)

  译: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分)

  译:

  (三)(8分)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 诗及李白《宮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笼豢。一旦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与语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时否?”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蓄一鹦鹉甚慧( ) ②半年方得释( )

  ③就笼与语曰( ) ④似不忍去( )

  11、翻译句子。(2分)

  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

  12、文中说“鹦鹉甚慧”,它的“慧”表现在哪些地方?(2分)

  (四)(6分)

  ①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②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③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④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⑤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3、你认为母亲为什么对“跑”和“踩”一类字眼特别敏感。(2分)

  14、“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母亲为什么要“挡”,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15、最后一段划线句子通过对菊花绚丽烂漫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秋天特有的情思,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点情思。(2分)

  (五)(12分)

  暖 冬

  杨晓燕

  ①那些行如流水的往事已经走远,儿时的记忆却温暖着心灵,温暖了我记忆中的冬天。

  ②冬月和腊月,村里的年猪饭可热闹了,哪家杀年猪的话,村里几乎每家都会被请去吃年猪饭。尽管村里的人家多数只有能力杀一头猪,即使这样,乡亲们谁也不吝啬,杀了肥猪,就召集左邻右舍去吃杀猪饭,吃了这家吃那家。每每有人请去吃年猪饭,我们小孩子就屁颠屁颠地跟在父母身后凑热闹去了。

  ③在一片热闹的气氛中吃完,我们小孩就会忙着用菜叶包上酥肉或兰 花豆之类的油炸食物,麻利地揣在兜里,然后开始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等玩累了,一群孩子就着天上温婉如水的月色,再把各自兜里揣着的食物拿出来坐在草垛上吃,边吃边讲故事、猜谜语,那感觉真是好极了。童年的欢声笑语便回荡在山村那明净的月光下。此时,不远处男人们还在猜拳对歌,女人们则在一旁助兴,这欢声的嚷嚷声便荡漾在山乡的夜色里……

  ④可是我们家的猪每年都杀的迟,这可急坏了我们小孩子。每次一看到人家杀猪,就会盯着母亲问:“妈,我们家什么时候杀猪呢?”“等你外婆来了就杀!”于是我就天天盼着外婆的到来。终于有一天,当慈祥的老外婆终于笑眯眯的出现在我家大门口的时候,我高兴坏了。外婆放下背上的背篓,又笑眯眯的拿出我们爱吃的米花糖。我们姐弟两人拿着外婆给的米花糖欢呼着到处炫耀:“外婆来了,外婆来了,我们家明天要杀猪了!”

  ⑤第二天,天还没亮,父亲就到井里挑水了,直到灌了满满的两石缸。母亲则开始在大锅里烧水,准备烫猪用。当几个壮汉将肥猪按到在案板上的时候,大人们便把小孩子撵走了,不准我们看这杀猪的血腥场面,说是对孩子不好。据母亲说,执刀的师傅要干净利落,一刀让猪断气,要不然猪忍受的痛苦太大,到了另一个世界也会不安生。此时,母亲会准备些斋饭,用竹筛盛着,点上香纸烛火,嘴中念念有词,一脸虔诚地跪在猪圈前祷告,说的全是让猪重新转世投胎之类的话。

  ⑥和村里的人家一样,傍晚时分,我们家也请了邻里乡亲来吃饭。父亲喜欢摆点松毛席,他让隔壁的几个哥哥到山上扯上一些 松叶铺在堂屋里、院子里,然后摆成松毛席。闻着清香的松叶味,再夹杂着饭菜的香味,顿时便有了一种过年的气氛。

  ⑦乡亲们酒足饭饱的时候,几个喝得满面红光的汉子手拉二胡、弹着弦子在院子中央跳起了左脚舞。跳左脚舞、唱左脚调是我们老家那些朴实的乡亲们 信手拈来的节目,几乎每个人都会唱、会跳,而且对这古老的歌舞情有独钟。悠扬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琴声,和着原始古老的调子,大姑娘、小媳妇,小伙子、老头子,此时都情不自禁地随着琴声舞动起来,不多时,院子里已经聚集了许多穿着绣花鞋、绣花衣的乡亲们,一圈一圈围了起来,就这样唱着跳着、跳着唱着,直至深夜……

  ⑧老家的冬天,淡淡的,又浓浓的,可是永远抹不去的,是那月色之下的杀猪饭,是外婆手里的油渣香味,一如童年里欢乐的味道,静静地、暖暖地在心坎里流淌……

  16、文章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冬的“暖”的?(2分)

  17、文章以“暖冬”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

  18、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本文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19、结尾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三、作文(40分)

  20、阳光驱走阴霾,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力量。在你心中也有一束阳光,它鼓舞着你,克服困难,走出黑暗,走向成功。请以“心底的阳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写记叙文,选材典型新颖,抒发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粹 傥 鼎 慨 (4分)

  2. (1)影入平羌江水流

  (2)遥怜故乡菊 岑参

  (3)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

  (4)闻道龙标过五溪

  (5)学而不思则罔

  (6)人不知而不愠

  (7)落花时节又逢君

  (8)不知何处吹芦管 (10分)

  3. D (2分) 4. B (2分)

  5. (1)C (2分) (2)范爱农(1分) (3)《狗•猫•鼠》(1分)

  6.“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明媚动人的景象。(2分)

  7.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蝴蝶仿佛知道百花已凋零,于是纷纷来到菜园的景象(0.5分 ),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0.5分)。(2分)

  8.①致:达到 ②广才:增长才干 ③励:振奋 ④治:修养(4分)

  9.(1)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2分)

  (2)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成远大的目标。(2分)

  10.①饲养,蓄养 ②才 ③交谈,说话 ④离开(4分)

  11.我在狱中呆了半年不能出来,早晚只想看你,你还安好吗?(得分点“自”、“惟”各0.5分,问句1分)(2分)

  12.①能诵读诗文 ②能向客人问好 ③思维敏捷,及时倾诉自己的不幸 ④离别时情真意切 (答任两点即给全分)(2分)

  13.因为现在的“我”,完全丧失了“跑”和“踩”的能力,母亲怕又勾起“我”的烦恼。“她比我还敏感”,说明她的内心比“我”还沉重。(2分)

  14.因为母亲怕我触景生情更难受更绝望,表现母亲希望我能勇敢乐观的面对生活。体现母爱的伟大与深沉。(2分)

  15.①菊花象征母爱②象征母亲的精神③象征我和妹妹对生活的眷恋④表明我和妹妹将勇敢乐观的面对生活⑤体现我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意对即可,每点1分,对两点得满分)(2分)

  16.①童年吃杀猪饭时的无拘无束和欢声笑语令人感到温暖。

  ②乡邻之间互相请吃杀猪饭的和睦淳朴令人感 到温暖。(2分)

  17.“暖冬”是文章行文的线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3分)

  18.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温婉的月色”比作“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乡村夜晚月色皎洁的特点,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童年温暖生活的怀念之情。(3分)

  19.内容上,结尾段点明了家乡冬天的杀猪饭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温暖,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童年的怀念之情;结构上,结尾段总结全文,照应问题,同时也深化了“暖冬”这一主旨。(4分) 文 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诗文填空。(10分)

  ⑴晨兴理荒秽, ▲ 。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⑵ ▲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⑶夕阳西下, ▲ 。 (作者 ▲ 《天净沙.秋思》)

  ⑷ ▲ ,不舍昼夜。 (孔子《论语》)

  ⑸峨眉山月半轮秋, ▲ 。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⑹ ▲ ,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⑺油蛉在这里低唱, ▲ 。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⑻习近平总书记在巴西国会演讲时曾引用《次北固山下》中“ ▲ , ▲ ”这两句诗来表达和巴西人民共同谱写中巴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壮丽诗篇,共同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的美好愿望。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3小题。(6分)

  秋天的花海简直是一个花团锦簇的美丽世界。瞧!一朵朵格桑摇曳生恣,一畦畦百合迎风飘香,一片片紫色的马鞭草让人美不胜收。夕阳西下,游人渐少,此时的花海格外静mì( )而美好!

  ⑴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花团锦簇( ▲ ) 一畦畦( ▲ ) 静mì ( ▲ )

  ⑵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1分)

  ▲ 改为 ▲

  ⑶解释文中加点的成语。(2分)

  美不胜收: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国庆期间,荷兰花海的花市里人声鼎沸,前来赏花、买花的游客络绎不绝。

  B.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 我们在学习中,不能不求甚解,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D.六一国际儿童节,邻居家的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B.从强起来、富起来到站起来,中国人民走了一段很长的路。

  C.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要求。

  D.10月3日,当费翔来到大丰荷兰花海时,受到了大丰人民的热烈欢迎。

  5.下列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前面 鲜花 面包 同情 B.绿萍 水藻 法律 秋天

  C. 唱歌 上学 应该 里头 D.跳舞 跑操 演练 夏季

  6.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3分)

  A.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B.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C.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D.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7.综合实践:(7分)

  学校将展开“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1)你的同学小明为了请朋友吃东西、看电影,最近经常向家长伸手要钱,还和学校里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学习成绩也比较差的同学走得较近。作为他的同学,你该如何劝说他?(至少引用一个有关交友的成语、谚语、名言或格言诗句等)(3分)

  ▲

  (2)关于“友情”,我们有话要说,请仿照示例,再仿写两句。(4分)

  友情是一缕和煦的春风,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 ▲ , ▲ ;

  ▲ , ▲ 。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第8、9两题。(6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之时。

  8.这首诗写了  ▲  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 ▲ 、  ▲ 等词语中可以看出。(3分)

  ▲

  9.“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0—12题(16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砾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10.解释句中加点词语。(4分)

  (1)太丘舍去 (  ▲  ) (2)尊君在不 ( ▲ )

  (3)华捉而掷去之(  ▲  ) (4)宁读书如故( ▲ )

  11.翻译下列句子(6分)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

  (3)子非吾友也。

  ▲

  1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元方和管宁分别是怎样的人?(6分)

  元方: ▲

  管宁: ▲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2分)

  五猖会(节选)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有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13.选文出自散文集 ▲ ,除了本文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外,请你再写出两篇出自这本散文集的散文: ▲ 、 ▲ 。(3分)

  14.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

  15.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划横线句子的作用。(2分)

  ▲

  16.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两篇散文在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上的共同点(4分)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

  写作手法: ▲

  思想感情: ▲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21分)

  合欢树  史铁生

  ①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②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炙。“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了。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

  ③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④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⑤几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听了心里一阵抖。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⑥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⑦与其在外边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着那棵树吧。来到老院子,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问起那裸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但我再难看见它了,因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摇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⑧我告别了老街坊,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⑨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7. 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3分)

  ▲

  18. 第②段写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6分)

  ▲

  19. 第⑥段写了母亲种合欢树的一段往事,请分析这段追忆在文中的作用。(4分)

  ▲

  20. 第⑧段中作者说“悲伤也成享受”,如何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

  21作者为什么不用《我的母亲》为题, 而用《合欢树》为题?(4分)

  ▲

  三、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常常会出人意料,或喜或悲,或酸或甜,但也许这就是生活吧。请你以“真没想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自身体验,力求真情实感。②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班级等信息。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诗文填空。(10分)

  (1)带月荷锄归 (2)我寄愁心与明月

  (3)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4)逝者如斯夫

  (5)影入平羌江水流 (6)岐王宅里寻常见

  (7)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8)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2.(1)(2分)cù qí 谧

  (2)(2分) 恣 改为 姿

  (3)(2分)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意对即可)

  3. (3分)( B )4. (3分)( C )5. (3分)( B ) 6. (3分)( C )

  7.综合实践:(7分)

  (1)示例:小明(1分)我知道你是一个仗义大方的人,只是“君子之交淡如水”(1分),真正的朋友不是靠金钱来维系的,只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以后我们要尽量远离那些酒肉朋友,你以为呢?(内容委婉1分)

  (2)示例:友情是一场绵绵的春雨,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友情是一束明媚的阳光,温暖我们孤独的灵魂。(4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6分)

  8.重阳,登高、故园菊(3分)

  9、寄托着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对国事的忧患、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或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的渴望。(3分)(答出3点给3分)

  (二)(16分)

  10. (4分)(1)(离开 ) (2)( 同“否” ) (3)(代词,代片金) (4)(原来)

  11.(6分)(1)不是人啊,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2)正午还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

  (3)你不是我的朋友啊。

  12.(6分)

  从元方对友人的回话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孩子,或 从“元方入门不顾”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方正正直之人。(性格2分,结合内容1分)

  从管宁与华歆锄地时发现了金子和豪车经过门前两个人的态度,可以看出管宁是一个淡泊名利,不事权贵、非常清高的一个人。(性格2分,结合内容1分)

  (三)(12分)

  13、《朝花夕拾》,(1分)《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无常》、《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写出其中两个得2分)

  1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急于要背完书的情形,表达了我对父亲逼我背书的无奈与不满。(2分)

  15、运用神态、动作描写的方法表现工人如释重负的愉悦心情,从侧面衬托我被逼背书的痛苦与无奈。

  16、写作手法: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如《五猖会》中我在背书前想去看五猖会的兴奋心情与背书后的扫兴形成鲜明对比。《从百草园》中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和三味书屋的枯燥生活形成对比。(2分,不结合内容得1分)

  主题思想:都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前者是通过父亲逼我看五猖会前背书体现出来的,后者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生活的对比表现出来的。(2分,不结合内容得1分)

  (四)(21分)

  17、(3分)①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有点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很率真可爱,②展现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③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答对两点即可得全分,意对即可)

  18. (6分)为“我”治病,为“我”借书,推“我”看电影,鼓励“我”写作(4分)。坚强、执著、隐忍、无私、疼爱儿子(2分,答到两点就得2分)。

  19. (4分)追忆合欢树的来历,说明它是母亲亲手所栽,在母亲的照料下,茁壮成长(1分)感念母爱,因为母亲对儿子的疼爱融入在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合欢树凝聚了母爱(1分)。深化文章旨意,合欢树身上有母亲对生活美好的不弃和期盼(2分)

  20. (4分)母亲的早逝是令人悲伤的(1分);想起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往事,又是让人感到温馨的(1分);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作者明白了生存的意义(1分),并鼓舞作者在逆境中更坚强(1分),因此这种悲伤也是享受。

  21.(4分)①.合欢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合欢树是母爱的象征和化身。③.合欢树里还有着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沉重的愧疚。④.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 。

  三、作文(略)

  建议切入分46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期中联考试题参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感kǎi( ) dǎo( )告 脑髓( ) 收敛( ) 猝然( )

  和 ǎi( ) 绽( )开 分qí( ) tì( )傥 迁xǐ( )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5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 ① 在菜花上,轻jié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 ② 向云宵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菜畦( ) 轻jié( ) 脊梁(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1分)

  (3)在①②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1分)

  一、 “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默背多少诗文。(5分)

  3、(1)《峨眉山月歌》中抒发离开故乡对友人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

  (2)《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描写万籁俱寂、凄神寒骨的边城夜色诗句是 , 。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发挥奇特想象抒发诗人对友人关心思念的句子是 , 。

  (4)《次北固山下》中表达思乡之情句子是:“ ,     。”

  (5)《观沧海》中描写静态实景的诗句是 , 。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9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⑥子夏曰:“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4、宋代把《论语》 、《 》 、《 》 、《 》合称为“四书”。(3分)

  5、根据原文,把④、⑥两句填充完整。(2分)

  6、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人不知而不愠 愠: (2)必有我师焉 焉:

  7、翻译下列句子。(2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选文的句子中有些谈学习方法,有些谈学习态度,有些谈品德修养,请各找出一例。(3分)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品德修养:

  拾椹供亲

  蔡顺少年孤,事母孝。岁荒①,粮食不足,顺日拾桑椹②,以异器③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

  注释:①岁荒:年成不好。②桑椹:成熟时黑紫色或黑色,味甜,可食。③异器:不同的碗。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顺日拾桑椹 ( )

  (2)以白米牛蹄赠之 ( )

  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黑 者 味 甘 以 供 母 赤 者 味 酸 以 自 食。

  11、你认为蔡顺是个怎样的人?他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三、阅读下列语段,回答12-16题。(12分)

  秋天的黄昏

  丁立梅

  ①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②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③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④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⑥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⑦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⑧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⑨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⑩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⑪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⑫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⑬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12、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2分)

  13、说说文章第1段中“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和作用。(2分)

  14、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7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3分)

  15、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3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3分)

  16、请默写一句写秋的古诗。(2分)

  四、阅读下列语段,回答17-22题。 (13分)

  ①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篼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喝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着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一点。”

  ②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见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③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待:“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煤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帕子,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下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④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⑤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

  ⑥父亲说:“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⑦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了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待,又揣了回去。

  ⑧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不行。我决定叫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⑨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尴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侍候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刹时百感交集。

  ⑩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但我们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但我们呢?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的乞谅和深情致敬!

  17、第①段中“张婆以为是盲流,喝斥他走开”表明父亲 (1分)

  18、第②段中为什么“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2分)

  答:

  19、第③段“妻”的“交待”运用了句式简短的排比句,表现了“妻”当时什么样的心理状态?(2分)答:

  20、第④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在内容的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1、将“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中的“贴身”两个字删去,与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3分)答:

  22、本文通过“妻”的思想性格特点,反衬出父亲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性格。(2分)

  五、阅读肖复兴的《拥你入睡》一文,完成23 一26 题。(11 分)

  ①儿子上初一以后,忽然一下子长大了。换内裤,要躲在被子里换;洗澡,再也不用妈妈帮助洗,连我帮他搓搓后背都不用了。

  ②我知道,儿子长大了,像日子一样无可奈何地长大了。原来拥有的天然的肌肤之亲和无所顾忌的亲昵,都被儿子这长大拉开了距离,变得有些羞涩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些失去,才有一些得到吧?

  ③有一天下午,儿子复习功课,累了,躺在我的床上看电视,刚看了一会儿眼皮就打架了。他忽然翻了一个身,倚在我的怀里,让我搂着他睡上一觉,迷迷糊糊中嘱咐我一句:“一小时后叫我,我还得复习呢!”

  ④我有些受宠若惊。许久,许久,儿子没有这种亲昵的动作了。以前,就是一早睡醒了,他还要光着小屁股钻进你的被窝里,和你腻乎腻乎。现在,让你楼着他像楼着只小猫一样入睡,简直类似天方夜谭了。

  ⑤莫非懵懵懂懂中,睡意朦胧中,儿子一下子失去了现实,跌进了逝去的童年,记忆深处掀起了清新动人的一角?让他情不由己地拾蘑菇一样拾起他现在并不是想拒绝的往日温馨?

  ⑥儿子确实像小猫一样睡在我的怀里。均匀的呼吸,胸脯和鼻翼轻轻起伏着,像春天小河里升起又降落的暖洋洋的气泡。

  ⑦我想起他小时候,妈妈上班,家又拥挤,他在一边玩,我在一边写东西,玩着玩腻了,他要喊“爸爸,你什么时侯写完呀?陪我玩玩不行吗?”我说:“快啦!快啦!”却永远快不了,心和笔被拽走得远远的。他等不及了,就跑过来跳在我的怀里带有几分央求的口吻说:“爸爸!我不捣乱,我就坐这儿,看你写行吗?”我怎么能说不行?已经把儿子孤零零地抛到一边,寂寞了那么长时光!我搂着他,腾出一只手接着写。

  ⑧那时候,好多东西都是这样搂着儿子写出来的。他给我安详,给我亲情,给我灵感。他一点儿也不闹,一句话也不讲,就那么安安静静倚在我的怀里,像落在我身上的一只小鸟,看我写,仿佛看懂了我写的那些或哭或笑或哭笑交加的故事。其实,那时他认识不了几个字。有好几次,他倚在我的怀里睡着了,睡得那么香那么甜,我都没有发现……

  ⑨以后我常常想起那段艰辛却温馨的写作日子,想起儿子倚在我怀中小鸟一样静静睡着的情景。我觉得我的那些东西里有儿子的影子、呼吸,甚至睡着之后做的那些个灿若星光的梦。

  ⑩儿子长大了。纵使我又写了很多比那时要好的故事,却再也寻不回那时的感觉、那一份梦境。因为儿子再不会像鸟儿一样蹦上你的枝头,倚在你的怀里睡着了。

  ⑾如今,儿子居然缩小了一圈,岁月居然回溯几年。他倚在我的怀里睡得那么香甜、恬静。我的胳膊被他枕麻了,我不敢动,我怕弄醒他,我知道这样的机会不会很多甚至不会再有,我要珍惜。我格外小心翼翼地拥着他,像拥着一支又轻又软又薄又透明的羽毛.生怕稍稍一失手,羽毛就会袅袅飞去… …

  ⑿并不是我太娇贵儿子,实在是他不会轻易地让你拥他入睡。他已经长大,嘴唇上方已经展起一层细细的绒毛,喉结也已经像要啄破壳的小鸟一样在蠕动。用不了多久,他会长得比我还要高,这张床将伸不开他的四肢… …

  ⒀一个小时过去了,我没有舍得叫醒儿子。

  23、 读全文,说出“儿子长大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24、请说出你对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受宠若惊”的理解。(2分)

  25、文章结尾简洁而有韵味,试作简要赏析。(2分)

  26、对两则链接材料和文章第⑦段中三位父亲的举动,说说你欣赏或不欣赏哪位父亲的做法,并通过比较陈述理由。(4分)

  【链接一】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朱自清《背影》)

  【链接二】

  软软!你常常要弄我的长锋羊毫,我看见了总是无情地夺脱你。现在你一定轻视我,想道:“你终于要我画你的画集的封面!"

  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

  27、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你已进入初中两个多月了,在这个新的学习环境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一定有许多感受吧!请以“这里有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正整,横线上可填“欢乐、友谊、挑战、风景”等词语。

  (2)抒发真情实感,但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3)字数在600字左右。

  2017年秋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汉字(10分)

  1、(5分)略

  2、(1)(3分)qí 捷 jǐ

  (2)(1分)云宵 云霄

  (3)(1分)①伏 ②窜

  阅读(60分)

  一、3、(5分)略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9分)

  4、(3分)略

  5、(2分)略

  6、 (2分) 生气,恼怒;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7、 (2分)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8、(3分)学习方法示例:学而时习之 传不习乎 温故而知新

  学习态度示例:三人行,必有我师 博学而笃志

  品德修养示例: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9、(2分)(1)每天 (2)把

  10、(3分)黑 者 味 甘/ 以 供 母 / 赤 者 味 酸 / 以 自 食。

  11、(2分)孝敬父母。

  三、阅读下列语段,回答12-16题。(12分)

  12、(2分)以空间(方位)为序; 河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河堤上;村庄在田野尽头。

  13、(2分)“吞”写出了城市灯光亮得之早,灯光之亮,与下文写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

  14、(3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洁白与柔软;表现童年的欢愉。

  15、(3分)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止息疲惫奔波的心;繁华落尽的大片的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

  16、(2分)略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13分)

  17、(1分)衣着的破旧,生活的困苦

  18、(2分)因为自己对城里生活陌生而给儿子一家带来麻烦感到不安和在不在儿子这里住下去的反复思考。

  19、 (2分)对父亲的鄙弃和厌恶

  20、(3分)肖像(外貌)描写(1分);表达了父亲勤劳朴实的性格,更为父亲要离开儿子的家这一情节做了铺垫。(2分)

  21、(3分)贴身表示和身体接触的地方(1分),如果删去,父亲从衣兜里拿出钱,就不能表现父亲对钱的爱护以及钱对父亲的意义,而原句恰恰表现出父亲的钱来之不易,是通过他的辛勤劳动积攒下来的。(2分)

  22、(2分)对儿女深沉的爱和朴实、勤劳、节俭

  五、阅读肖复兴的《拥你入睡》一文,完成23 一26 题。(11 分)

  23、(3分)(1)躲着换内裤,洗澡时不用父母帮着搓洗;(2)开始长胡须,出现了喉结;(3)与父母欲近还远的青春期心理。(答到两点即可得3分)

  24、(2分)(1)一是指儿子不期而至的亲昵行为带给“我”的惊喜(1分);二是指“我”对儿子短暂易逝的亲昵行为的珍惜(1分)。

  25、(2分)①与文中“一小时后叫我,我还得复习呢”一句相呼应,使文章完整而紧凑;②为“我”继续生发种种情愫留足了想象空间;③希望与儿子相处时间能够长一点,表达了“我”浓浓的亲子之情。(答到两点即可)

  26、(4分)示例一:我欣赏朱自清父亲的做法,因为他对儿子处处关爱、体贴入微。本文中的父亲对儿子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推诿搪塞;丰子恺先生的做法则过于简单粗暴。

  示例二:我不欣赏朱自清父亲的做法,因为他对儿子事无巨细的关爱,没有能照顾到儿子身心独立的需要。本文中的父亲,忙碌之余而不忘亲近儿子;丰子恺先生在伤害孩子心灵之后,能善于自省与自责。

  (作出欣赏或不欣赏的判断并陈述理由,得2分;在比较中陈述对另外两位父亲的看法,各得2分)


人教版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相关文章:

1.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3.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考试题

4.学年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5.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414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