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设计>环境设计>室外设计>室外设计知识>

滨州未来五年城市规划

其芳分享

  滨州市以“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的城市建设理念为指导,在短短的二、三年内建成了面积为老城区两倍的新城区,并以新代老,使整个城市面貌和城市功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滨州未来五年城市规划,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滨州未来五年城市规划

  未来五年重点规划建设“一环三带九片”

  滨州市未来五年重点规划建设“一环三带九片”,全力打造“生态滨州”。“一环”:即建设环城生态城市公园。年初编制完成的《滨州市外环城市公园规划》(一期)以现有的外环水系和绿带为框架,将北外环和西外环规划建设成生态湿地公园,东外环形成城市森林公园,南外环打造黄河文化风情区。贯通水系串联绿化景观,彰显主城区“四环”总框架,完善配套公共及基础设施,形成一个闭合型的环绕176平方公里主城区的生态城市公园,努力营造“玉带秀河绕四环、碧水蓝天映五海”的美好景象,使城市真正成为建在生态湿地上的城市,建在公园里的城市。“三带”:即规划建设“一路、一桥、一河”三带。目的是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增强主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一路”即渤海十八路北延到永莘路,与凤凰古城·杜受田故居相连接。

  “一桥”即建设黄河四桥,与滨博大道相贯通,真正实现城市夹河而建。“一河”即综合治理秦皇河,打造又一条纵贯主城区南北、连接南海中海的自然、生态、活力的水系景观长廊,从而带动周边的开发建设。秦皇河的治理已经开工。“九片”:即推动滨州火车站商贸物流区、城市中心商务区、太阳湖阳光政务区、珍珠湖文化产业园区、三河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滨州经济开发区高创中心、白鹭湖综合片区、蒲湖风景区、龙庭湖旅游度假区九片区建设。通过实施“一环三带九片”,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生态低碳为特色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名城。

  未来15年,滨州该如何发展

  9月29日,滨州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征求意见稿)汇报会在市规划局举行,市政府十余相关部门和有关县区参加,根据滨州实际情况对规划《意 见稿》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规划《意见稿》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滨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历时一年多共同调研完成,对滨州市2015-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 提出了初步建议,在经过征求意见作出修订后将适时提交人大和政协审议,形成正式规划。在国家整体层面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此次规划极为重要。

  滨州城市发展历经雏形期、探索期、提速期、膨胀期,此次规划既有生态文明、“中国制造2025”,黄蓝两区、省会经济圈规划建设等国家和省域层面的要求, 也有沾化撤县设区、北海新区建设等自身诉求。

  《意见稿》指出,区域地位方面,滨州有成为环渤海地区发展洼地的危险,经济实力有待增强;区域辐射能力较弱,与鲁北中心城市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交通 区位偏离区域交通走廊,是制约滨州区域地位提升的关键因素。产业经济方面,滨州资源加工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支柱产 业的附加值较低,近年来经济增速下滑明显;产业转型提升取得一定成效,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的趋势开始显现。城镇化发展方面,滨州城镇化速度较快,但支 撑城镇化发展的持续动力并未真正形成;建设用地拓展较快,利用较为粗放;传统工业城镇的优势正逐步被特色服务型城镇所取代;城乡二元性特征减弱,一体 化趋势明显。生态环境与资源方面,生态系统独具特色,生态价值突出;环境质量不佳,亟待改善;经济发展方式较粗放,高耗水、高耗能特征明显,资源能源 供给压力大;政府和企业层面,开始关注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

  以上总结为四大主要问题,即区域地位较弱,辐射能力有限;发展方式粗放,经济风险增加;城镇化动力不足,空间拓展过快;环境质量不高,资源压力较大。

  同时,《意见稿》也指出了滨州发展的机遇,和如国家层面的“一带一路”战略和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区域层面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沪复线建设、环渤海地区 合作发展等,省域层面则有“滨州-东营”城市群和济南发展带城镇群等。滨州民营经济为主导的群象经济模式、通航产业的良好基础则是滨州的发展优势。

  结合滨州现状和机遇,《意见稿》认为,滨州应向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环渤海重要增长极、山东对接京津门户、黄河三角洲中心名城的目标发展,城市性质定 位为黄河三角洲国家高效生态经济基地、渤海湾南岸重要交通枢纽、鲁北地区生态宜居中心城市。

  针对“大县城 小城区”为特征的中心城区首位度低现象、中心城区向何方突破、产业布局以及产业与环境之间如何协调等问题,《意见稿》给出了中心城区和各 县区发展的框架性建议。会上,各部门和县区针对滨州实际建设情况以及各自工作权责,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滨州市未来城市规划公开征求意见

  纲要公开征求意见 一旦确定将成法定依据

  据介绍,该纲要历时一年多调研完成,对滨州市2015-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初步建议。在广泛征求意见,并进行修改确认无误后,将适时提交人大和政协审议,形成正式规划。

  纲要一旦确定,将作为滨州未来城市发展的法定依据,因此,本次意见征求会意义重大,一个细小的变动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针对以往纲要和实际情况间的一些分歧,本次纲要修编过程中充分吸取以往教训,把各种情况都考虑到位,统筹考虑各种关系。

  该纲要进行了反复的修改、调整、完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纲要历史地回顾了历版总规,全面分析了我市当前面临的机遇和形势,细致分析了总体规划修编的历史背景,整体概括了本轮总体规划修编的工作重点,指出了滨州未来城市发展的机遇与优势、目标与战略。

  纲要指明问题和机遇 提出我市未来发展方向

  该纲要总结出了滨州目前的四大主要问题,即区域地位较弱,辐射能力有限;发展方式粗放,经济风险增加;城镇化动力不足,空间拓展过快;环境质量不高,资源压力较大。

  同时,纲要也指出了滨州发展遇到的机遇,如国家层面的“一带一路”战略和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区域层面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沪复线建设、环渤海地区 合作发展等,省域层面则有“滨州-东营”城市群和济南发展带城镇群等。滨州民营经济为主导的群象经济模式、通航产业的良好基础则是滨州的发展优势。

  结合滨州现状和机遇,该纲要认为,滨州应向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环渤海重要增长极、山东对接京津门户、黄河三角洲中心名城的目标发展,城市性质定位为黄河三角洲国家高效生态经济基地、渤海湾南岸重要交通枢纽、鲁北地区生态宜居中心城市。

  各相关部门纷纷发表意见和建议 纲要将再次补充完善

  会议要求,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行业规划和发展设想,组织一次专题研究,对下步规划编制的建议、对城市发展和行业建设的要求进行认真分析,找出不足,形成书面材料汇报市规划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纲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完毕后,各职能部门及各区县先后发言,针对纲要里提到的数字、术语、标识、描述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在收集各部门意见和建议后,纲要将再次进行调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