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设计>环境设计>室外设计>室外设计知识>

安徽明光城市规划

其芳分享

  新一届领导班子对明光的城乡规划工作高度重视,其城市规划对指导我市城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徽明光城市规划,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安徽明光城市规划

  一、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5-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二、 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

  分为市域、规划区、城区三个层次。即:

  1.市 域

  明光市行政区划范围,国土总面积2335平方公里,包括4个街道办事处、12个建制镇和1个乡。

  2.规划区

  包括明光街道、明东街道、明西街道、苏巷镇、桥头镇、女山湖镇部分行政区域,即由明光城区东外环(G104)、北外环(G104)、南外环(S309)及西外环(原G104-S309)西侧腹地1000米围合所形成的区域,总面积211.7平方公里。

  3.城 区

  明光城区规划建成区范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40平方公里。

  三、 人口和用地规模

  1.人口规模

  规划至2030年,规划区总人口45.51万人。其中,城区人口40万人,其他村镇人口5.51万人。

  2.用地规模

  至2030年,规划区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6.06km2以内。其中,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40km2,其他村镇建设用地规模6.06km2。

  3. 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一核六心、圈层发散、多廊穿插、拥河环湖”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核”——东风湖;

  “六心”——老城商贸中心、政务文化综合中心、滨湖综合服务中心、产业服务中心、桥头综合服务中心和明西综合服务中心;

  “多廊”——池河和公路、铁路、城市主干路等交通廊道。

  4. 功能布局规划

  分为以开发建设为主的主体发展片区和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区域生态背景区。

  主体发展片区——城区、桥头综合组团、明西新型社区。

  区域生态背景区——以东风湖-抹山、池河和女山湖等自然环境为主。

  5. 城乡用地规划

  规划期末城区人均建设用地按100平方米/人控制,城镇和村庄按《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控制。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一、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1.综合服务型:明光城区

  2.卫星镇:桥头镇、苏巷镇、石坝镇

  3.旅游服务型:女山湖镇、管店镇、自来桥镇

  4.工贸服务型:潘村镇、古沛镇、涧溪镇

  5.农业服务型:泊岗乡、柳巷镇、张八岭镇

  6.军事旅游型:三界镇

  二、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一核、两轴、三区、四极、六点”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核”:由城区和桥头、苏巷、石坝三个卫星镇组合形成的“新明城”综合发展核

  “两轴”:依托104国道和309省道形成的城镇协调发展轴

  “三区”:中部综合经济片区、北部农业经济片区、南部生态经济片区

  “四极”:潘村镇、女山湖镇、涧溪镇、张八岭镇

  “六点”:管店镇、三界镇、自来桥镇、古沛镇、柳巷镇、泊岗乡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综合交通规划

  1.总体布局

  重点加强通道型和辐射型交通体系的建设,构建以京沪铁路、合(肥)新(沂)高速铁路、G36宁洛高速公路、徐明高速公路、明盱高速公路、G104国道、G345国道、S307省道、S309省道、S257省道、S226省道、市域环线快速通道等为主的通道体系,建设市域“干线”与“次干线”相结合的交通网络。

  2.铁路交通

  (1)普通铁路

  规划对明光站场进行改造,将货运站场西迁至明西,实现客货分离,为明西发展商贸物流及城区实现京沪铁路客运站综合改造升级提供条件。

  (2)高速铁路

  规划合(肥)新(沂)高速铁路,南至合肥,北至宿迁、新沂,在明西新型社区设有客运站场,为明光融入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3.公路交通

  (1)高速公路

  主要由南北向的宁洛高速、徐明高速以及规划的东西向明盱高速构成骨架交通网。宁洛高速是区域内重要的快速联络通道,北至洛阳,南至南京,与国内多条高速路网相通;徐明高速北至徐州,南至合芜高速;规划的明盱高速,西接徐明高速,东至江苏盱眙。

  (2)公 路

  至规划期末,构建“一纵一横双环三射”干线公路体系。

  “一纵”:104国道,市域公路体系构建的纵向主轴线。

  “一横”:309省道,市域公路体系构建的横向主轴线。

  “双环”:一环为明光城区外环快速通道,规划为一级公路;另一环为明光城区—管店镇—三界镇—张八岭镇—自来桥镇—涧溪镇—苏巷镇—女山湖镇—潘村镇—古沛镇—桥头镇的多条一二级公路组成的市域环线快速通道。

  “三射”:226省道、257省道、345国道。

  226省道:加强了明光定远高铁站的联系。

  257省道:皖苏大通道,加强了明光沿苏经济带及苏北的联系。

  345国道:加强与扬州等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

  两条快速环线通道串联各主要乡镇与其他对外交通通道连接,形成轴、环、枝相结合的干线公路体系,对明光市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水 运

  依托淮河航道,新建丰收圩作业区,扩建女山湖作业区,各作业区与市域公路联系便捷实现水陆联运。加强池河航道和涧溪新河航道治理,使池河、涧溪新河通航标准全面达到四级,消除船闸瓶颈,主要是对女山湖船闸进行改造或建设复线船闸,新建山许船闸、涧溪码头。

  城区用地规划图

  城乡用地规划

  规划期末,明光市域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28476.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20%。

  城区近期建设规划图

  近期建设规划

  1. 建设规模

  至2020年城区人口控制在3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1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3平方米。

  2 . 近期建设重点

  (1)完善城区空间结构。以政务文化区和外围工业区建设为引擎,推进城区空间整合。高标准建设政务文化区,稳步推进老城商贸区和城北工业片区的改造升级,全面启动东部工业新区开发建设。

  (2)对现有道路交通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

  (3)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加快老城区内工业、行政办公和教育等职能外迁进程,分别疏解至工业新区和政务文化新区,尽快集聚形成规模效应。

  (4)以池河滨河景观带、人民公园、文化公园、滨河公园和居住区级公园等项目为为重点,积极推进城区绿化工程,城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城区远景规划图

  远景规划构想

  加强组团结构,以“局部拓展、整体跨越”方式打造“一河两岸”的空间形态;

  提升产业能级,以“休闲引领、三产联动”方式构筑“产城互动”的发展模式;

  重拾历史文化,以“文化旅游、并重发展”方式再塑“明皇故里”的城市品片;

  巩固生态格局,以“突破内敛、山水营城”方式营造“城景相融”的田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