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育儿>

每天坚持在群里“打卡”晒成果的妈妈们,孩子的英语真的可以学得又快又好吗?

小依分享

  作者 | 超超爸爸

  经常看到一些妈妈在英语早教群中“打卡”晒每天完成的任务,指读多少本、跟读多少本、默读多少本……

  首先,每天坚持“打卡”的精神让人钦佩。妈妈们显然有个严格的家庭教学计划(没准还有教学指标),这个计划可能已经细化到每小时每分钟。妈妈们可能担心自己不能贯彻到底,借用“打卡”的形式,发布公开誓言和承诺,表明态度,接受群员监督。

  其次,这样大并且固定的学习量让人咋舌。要知道她们的孩子才3、4岁。回想超超3、4岁的时候,我下班回来最多给他读2、3本分级读物,注意这里的“读”是亲子共读(爸妈读,娃看图),不是拼读也不是指读 。我在想,就算是英语母语国家的同龄孩子们,也不一定能达到每天如此大的阅读量吧?

  支撑着妈妈的持续“打卡”、把计划坚持下去的力量,除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切,更多的可能来自于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学外语更是如此,只需反复读、经常背。

  的确,重复是学语言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重复,每个单词只听一遍,永远听到的是新单词,是不可能掌握一门语言的。某种程度上,这和反复练琴练画是一个道理,这就是为什么在妈妈们每天的打卡单上,除了读几本书,通常还有练几支曲子。

  但是,学外语的重复练习,相比较其他技能训练,在习得机制上是有所不同的——语言学家认为,外语学习受情感因素影响很大

  情感过滤假说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了二语习得的“情感过滤假说”。他认为,语言输入的信息不可能全部发送到我们头脑的语言习得机制中、并能从中获取语言能力。在他看来,情感对语言的输入起着“过滤”的作用,也就是说,像一个“过滤器”一样控制学习者输入和吸收语言的量;而语言输入只有通过“过滤器”才能到达语言学习机制并为大脑所吸收内化。

  说得形象点,情感就像一张滤网,学习者心情好的时候,这个滤网的孔就大一些,大部分的语言信息都能透过滤网、被学习者接纳并吸收。

  心情不好的时候,滤网的孔就小些,只有一少部分信息能穿过滤网被学习者捕获。

  所以我很想知道,那些坚持打卡妈妈们的孩子,每天坚持读那么多本分级读物,不管是共读点读、抑或朗读默读,孩子们听英语、读英语时的心情如何?是开心地玩味和欣赏一个个有趣的英语故事,还是在家庭学习计划的重压下不得不勉强为之?如果是后者的话,不能说完全无效,只是那个“过滤网”的孔会比较小,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

  自信心、动机、焦虑状况

  克拉申进一步解释,这个“过滤网”是指自信心、学习动机和焦虑状况这三个方面。语言学习者充满自信、学习动力越强、焦虑感适度,则情感对于语言输入的过滤作用就小,二语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相反,当语言学习者缺乏自信、学习动机较弱或心境不佳时,这时心理屏障较高,对可理解输入的吸收就相对减少,二语习得的效果则不佳。

  对于这一理论,我先谈一下自己的实践体会。若干年前,单位里来了外国实习生,来自土耳其,英语水平一般,我经常在空闲时找他说英语,心想你英语也不见得比我好多少,就放胆和他随便扯,一下子觉得自己口语啥时变得这么溜了?!后来土耳其人走了,又来了个正宗美国老外,练口语的机会又来了,但奇怪的是,说着说着就不时会卡壳,总在想这句是美式英语还是英式英语。

  现在我明白了,这就是自信心的问题。有英语口语练习经验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体会,自信满满时思如泉涌妙句连连,胆怯紧张时才思枯竭张口结舌。

  语言学家的研究清楚地显示,跟比自己外语水平低的人交流,反而比跟高过自己的人交流,更能让自己的外语进步快——你信吗?不信就试试!

  同样的,自信心对孩子口语表达影响也很大。当孩子渡过“沉默期”,开始英语输出时,请爸妈务必注意,不要轻易纠正孩子表达中语法和时态的错误,对孩子来说,说英语的自信心比语法时态正确更重要。关于是否纠正的问题,参见《纠与不纠,爸妈犯愁》。

  接下来谈谈孩子学英语的动机。在孩子头脑中,学英语是为了啥?是为了完成妈妈的计划吗?是为了在校内英语考试或校外某项评测中取得好成绩吗?当然不排除少量牛娃从这样的动机中获得动力。但是对大部分的普娃来说,学英语最好的动机就是一个字——玩!因为只有学会了英语,才能看懂那么多精彩的原版动画片,听懂那么多有趣的英语故事,和爸妈一起出国旅游时才能派上用场。我相信,这个学习动机一定会让“过滤器”的网孔变得大大的。

  最后是焦虑状况。焦虑应该是针对大人来说,对孩子而言,换“心境”这个词更恰当。孩子学英语时是怎样的心态,是为了完成妈妈的计划而厌烦恼火,还是刚刚哭闹过一场后被逼无奈继续学?这里我想说的是,同样是发生家庭战争的环境中,哭哭啼啼的琴童们会终成正果,但哭哭啼啼学英语的效果绝对会大打折扣,因为那个“过滤网”的网孔会缩得小小的。

  计划、注意力、自制力

  除了情感因素,小小孩由于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所以连续学英语的时间不宜过长,加上小小孩自制力、情绪控制力都比较差,给学习计划的执行带来不确定因素。所以,超超刚开始英语启蒙那段时间,我基本不制定学习计划。

  早期我写过一篇文章《计划不如变化,变化不如变通》,大致意思是,在为孩子进行英语启蒙时,不宜制定严格的计划。由于孩子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太多,通常我都会做几手准备。一起读绘本吧,如果不喜欢,可以换成做英语游戏,还不喜欢,那就先看一集动画片,看完后要答应爸爸一起读绘本哦,类似这样,让孩子在无压力的宽松环境下不知不觉地习得英语。

  订计划的日子终于来了

  是不是英语早教就要一味地对孩子宽容忍让,还要看孩子脸色行事?也不是,爸妈还是要善于察言观色,看孩子拒绝执行计划是“不能”还是“不为”?比如,让孩子朗读的文章,一页内的生词远远超过5个,说明难度超过了孩子能力范围,孩子此时的不合作就属于“不能”;如果对孩子来说完全可以做到,却找借口偷懒不去做,就是“不为”(参见《搞明白“不能”和“不为”的道理就不会鸡飞狗跳了》)。

  经过几年的英语启蒙,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听力词汇量,是时候开展自然拼读,以及随之而进行的朗读训练。拼读和朗读都需要孩子付出一定的意志力,通常会遭到一定程度的抵抗。所幸的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注意力时长增加,自制力、情绪控制力都相应增强,对学英语的兴趣已经确立,是时候还以颜色了,让孩子知道老爸老妈并不总是软柿子。所以,这个时候,可以放心大胆地制定计划、严格执行,并晒到群里去,今天学了多少个字母组合,明天读了几页章节书,让其他爸妈羡慕嫉妒恨去吧!

  说到这里,有的妈妈可能会弱弱地问,按你这么说,孩子太小不宜制定学习计划,但我已经打卡这么长时间了,突然停下来岂不被群里爸妈耻笑?超爸给你友情支个招:打卡继续打,卫星继续放,但可以外严内宽嘛,不多说,你懂的。

作者公众号:超爸育儿经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404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