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时事政治论文2000字格式
社会时事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各种题材,时事政治有助于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社会时事政治2000字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社会时事政治2000字论文篇一:《论网络“哥”“姐”热现象与传媒社会责任》
摘 要:近年来,中国网络“哥”“姐”现象愈演愈烈,各种“哥”“姐”人物层出不穷,这是过度逐利的、社会责任缺失的传媒对公众不当引导的结果,同时也构成了当前“传媒-公众”之间的不自觉共谋的特殊景观。将试着解读网络“哥”“姐”热现象背后所凸显的传媒社会责任缺失问题。
关键词:“哥”“姐”热;传媒;社会责任
近年来,中国的虚拟网络社会中风行着各路以“哥”“姐”为称号的热点人物,他们“被戏谑”、“被中心化”,“被主流化”,他们引发了公众一阵又一阵褒贬不一的热议,同时吸引着众多商业关注,其中的典型如“犀利哥”“凤姐”;然而这些在现实中处于社会边缘的角色,为何一次一次地犹如商品般被送进消费工厂符号化,接受大众狂欢式、围观式的消费?探究现象的背后,不难发现是社会责任缺失的传媒在名利追逐游戏中使他们成为牺牲品。
一、“哥”“姐”热现象
2005年前后,将性爱日记上传到互联网上的“木子美”引发大量关注;将大量雷人照片传到互联网上的“芙蓉姐姐”也引得公众热烈讨论。如果说彼时的这些网络人物的火热现象只是中国网络红人热的滥觞的话,近年来几乎是引发全民关注的“凤姐”“犀利哥”等网络红人,则将中国互联网红人拖进了后“哥”“姐”热时代。早先的网络红人依靠的是对公众猎奇心理的吸引和对许多敏感话题的底线的扩大来吸引公众的眼球,而后“哥”“姐”时代的他们则无法用简单的猎奇心理来解释了。
公众对“哥”“姐”们的关注,也许仅出于“好玩”或者“恶搞”的心态;我们甚至在“哥”“姐”们身上看到不堪、尴尬的生存状态。诚如网络上的一种说法:“审美疲劳了,便爱上审丑。”但这显然不能简单的解释网络“哥”“姐”热现象。任何一种现象背后,都存在着多种促成因素,而观照当下互联网的技术生态,笔者认为,“哥”“姐”热现象背后显现的是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正是这种缺失,不当的引导了公众,被误导了的公众的行为又反过来不当的引导了传媒。
二、“哥”“姐”热:公众热还是传媒热
(一)公众热:喧嚣与围观
麦克卢汉在上个世纪曾经预言过,技术的发展将使得全世界在技术范畴上变成一个地球村,没有国别,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村民,每位村民都可通过技术轻易快捷地了解在地球村另一端的任何人和事物。如今,技术的发展从某种角度上印证了麦克卢汉的预言,然而,在论及媒介作为人体各个器官的延伸的时候,麦克卢汉也许没有预计到传媒技术的发展对现代人的影响的程度之深刻。媒介技术将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从不同的层面上联系到了一起,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媒介的包围中。塔尔德在他1901年的著作《舆论与群集》一书中认为报刊对社会的一个最主要的贡献,就是造就了现代舆论的主体——公众(public),那么在媒介技术的聚拢效应之下,则诞生了一个强有力的鲜明的虚拟公众的存在:网络大众。现实社会向虚拟社会的过渡伴随着社会大众向虚拟大众的过渡,而虚拟技术层面上的大众,相比于现实中的大众,则更灵活,更隐蔽,更高效,同时具有匿名性。而技术层面上的大众最大的范畴便是网络大众。
网络极其巧妙地满足了现代性给人类带来的不安全感和焦躁,对“哥”“姐”围观式的关注实际上是在转移现实中无法得到合理发泄的情感,也许我们从这些“哥”“姐”们身上看到,还有人比自己过得不堪,还有人的审美趣味在自己之下,还有人的生活比自己还无趣,这一切,都极妙地舒缓了我们对现代性的不适应感和不安全感。对个人来说,这是一种通过角色扮演的自我寻找的过程;而如果这些个人集合起来变成公众,那么这个群体便变得虚幻、脆弱、如墙头草一般,他们的社会关系是基于匿名性的,责任意识和自我意识由此渐趋薄弱,在这种“群体心理”的作用下,个人似乎对自身的行为失去了意识,会做出他/她单个人不会做出的极端举动[1]。因此,网络大众实际上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且易受控制的群体,任何信息在这个群体内部,如果符合这个群体的关注需要的话,均会得到广泛而快速的传播。网络“哥”“姐”热是背后闪烁着千千万万网络大众围观的眼睛,他们从现实世界的现代性中逃离到这里,他们甩下自己生活中的不安、焦虑、不如意和不满,带着自己饥渴枯燥的双眼、敲打键盘手握鼠标的双手,进入网络这个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避难所式的乌托邦,跟随着群体的审美趣味、关注焦点行事,一个“哥”或“姐”出现了,他们一拥而上“群起观之”,哄笑过后便迅速散去,转移阵地围观另一个“哥”或另一个“姐”,如此反复。从此角度上看,正是由于有了公众如此的关注,网络“哥”“姐”们才会吸引如此多的注意力。
(二)媒体热:逐利与景观构造
在任何时代,更加具有决定性的不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信息的内容,而是传递信息的媒介工具,一个时代所使用的媒介工具决定了这个时代信息传递的可能性、结构以及创造力的发挥程度;这就是著名的“媒介即讯息”的观点。这个“技术自然主义”的观点虽然过于强调技术的力量,但却提醒了我们:媒介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力。技术的存在样式决定了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和方法,当前媒介技术规定了我们通过双手和眼睛来处理信息,虽然我们无法预计媒介技术的另一种发展景观也无法用科学方法证实媒介技术目前情形的唯一性,但不可否认,我们确确实实需要先学习如何使用媒介工具,才能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处理。更为中肯的一种说法是媒介是一种隐喻,它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不管我们是通过言语还是印刷的文字或是电视摄像机来感受这个世界,这种媒介隐喻的关系为我们将这个世界进行着分类、排序、构建、放大、缩小、着色,并且证明一切存在的理由[2]。这是一种强硬甚至野蛮的影响方式,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要行事便必须学习使用它;而当介意它对我们的控制时,我们已然被它影响了。
传媒技术通过它强大的信息集散能力,为我们构建着一个极度逼近真实的“拟态环境”,这个环境由海量的信息构成,而现代人则早已在表层信息的“洪水”中丧失了对重要的公共事物的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大众传播对现代人来说类似于一种“心理暴力”[3]。通过这样的“暴力”,传媒不仅告诉我们应该关注什么,甚至还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想。且不论网络“哥”“姐”们背后到底是否有幕后推手或者利益交易,仅仅是传媒对“哥”“姐”们的围观式的关注,便引起全社会范围内的热烈讨论。从事件的开端看,大部分“哥”“姐”的信息都是由他们自己或者网友最先发布到网络上,进而通过传媒的大量关注报道在全社会范围内传播开来。现代传媒与其说出售的是它的版面或频道,不如说是在出售它所获取的注意力,无疑,在获取注意力方面网络“哥”“姐”们正符合各大传媒的胃口,他们摒弃了任何价值考量,仅仅从业务角度对这些人物进行关注,从而在公众的关注过程中继续获取他们需要的、与利益直接挂钩的注意力,于此同时,也让公众陷入了这样一场“审丑狂欢”之中,至于公众在这样的围观式狂欢中获得怎样的感受、受到什么影响,已经不是传媒所关注的内容。可以说,“哥”“姐”们能够热起来,实际上传媒是最大的幕后推动力。
三、迷茫的主体: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美国学者西奥多彼得森在他与他人合著的著作《传媒的四种理论》中“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一章中开篇便写道:自由与责任相伴而生。在西方世界居于主流地位的传媒理论是传媒自由至上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作为独立的机构,传媒只有对自身任何相关利益负责的责任,没有对任何除此之外的相关方负责的义务和责任。而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下,西方传媒多年发展中渐渐呈现出许多因过度自由而给社会、公众带来的弊端,因此自由与责任的捆绑关系的讨论开始提上学者的议事日程。关于自由与责任,诚如约翰密尔所说,事情一到对于个人或公众有了确定的损害或者有了确定的损害之虞的时候,它就被提在自由的范围之外而被放进道德或法律的范围之内了[4]。追溯起来,传媒社会责任理论最早可以关联到约翰弥尔顿在他的自由至上主义理论中提出的自由的“自我修正过程”的思想,但这只是自由本身轻微的自我反省,或者说是为自己的自由寻求开脱的侥幸行为;而传媒社会责任论最为中肯理智的延伸,则来自上个世纪中叶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出版的《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在承认表达自由作为一项与生俱来的权利的同时,新闻自由委员会认为,表达自由作为精神权利不是无条件的,它包括表达自由的正确和表达自由的错误,这基于“自由的权利包括犯错误的权利”的观点。新闻工作总是涉及消费者的利益;但是,只要消费者是自由的,他的自由将由于对发布者自由的保护而得到保护[5]。显然,当代传媒的行为是一种公共行为,公共行为必须遵守公共的准则,因此传媒的工作便需要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位于政府之下,拥有特权地位的传媒,在当今社会具有大众传播的重要功能,因此传媒有义务对社会承担责任[6]。
改革开放三十年让中国传媒在市场维度上得到巨大的 发展,市场化的传媒随着人民物质 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出现许多过
度市场化的倾向。有论者指出,传媒 社会责任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缺位”和“迷失”,“缺位”主要指媒体在重大事件关注和报道中的失语现象;“迷失”则主要有“媒体寻租”、“媒体媚俗”、“媒体侵权”、“媒体崇富”、“媒体弱智”、“媒体失节”、“媒体造假”等表现[7], 网络“哥”“姐”热现象便是十分突出的表现之一。在激烈残酷的竞争 环境中,对利益的过度追逐,使得传媒逐渐丧失了作为社会公器所应有的主体意识,在面对新闻事件尤其是突发性新闻事件时,首先作的是事实判断再作价值判断,发展到极端处甚至只作事实判断:只要能够吸引眼球,只要能够获取注意力,为传媒自身带来商业利益,便进行报道,价值判断已然被抛到九霄云外。主体意识的缺失,使得传媒对自身的“公共性”进行选择性的忽略,将传媒的价值追求和理念坚守让位于商业利益。主体意识的缺失,让传媒在进行任何公共行为的过程中,将价值标杆对准商业利益,把自身当成“他者”,以第三方的姿态,进行大众传播活动,将传播简化成为传媒工具与受众之间二者之间、注意力营销与商业利益之间、报道与反馈之间的简单关系,忽略了其间所应承担的对公众、社会的道德范畴、文化标尺、审美趣味的扩大和提高的责任,从而使得许多对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五德五常传统道德规范、大众的审美文化以及主流的精英文化遭到戏谑、颠覆、恶搞以及排挤,取而代之的是快餐式的、符号化的、消费化了的各种热现象,这些热现象转瞬即逝,同时又如雨后春笋般前仆后继。
可以说,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是网络“哥”“姐”热现象的主要幕后推手。传媒在对“哥”“姐”们进行大肆报道的过程中赚的盆满钵满而后抽身而退,留下大肆喧嚣地消费这些“哥”“姐”们后的公众,双眼空洞而迷茫去找寻下一个围观对象。主流文化在传媒如此的戏弄中遭遇中空,最后塌陷,进而导致社会风气日益低俗化、浅薄化。这无疑成为阻碍社会良性发展的一个肿瘤,应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和公共讨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34.
[2][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3.
[4][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许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97.
社会时事政治2000字论文篇二:《社会思潮对高校校园文化影响及有效引领途径研究》
摘要:
高校校园思潮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研究应以多形式、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深入探索。医学高等院校的学生课程繁重,课时紧凑,课余时间相对普通高校较少,要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医德医技、思想道德、精神风貌必不可少,并应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我们针对天津医学类高等院校开展调研,依托于校内理论社团,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切入点,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校内以调查问卷、观影座谈、深入访谈方式开展。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2021份,回收有效问卷1968份,有效率达97.38%。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医学高等院校文化氛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但也存在一些影响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思潮,它们起因不一,形式各异,传播途径多样、对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
一、影响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社会思潮分析
社会思潮是指“某一时期内在一定阶级或阶层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情况而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它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相应的意识形态为理论核心,并与某种社会心理发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作用”。[1]影响校园文化的社会思潮,是通过不同途径渗透到高校、对高校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形成一定风气,甚至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潮流。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政治潮流、经济体制、文化背景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社会思潮的主要成因。而在对影响途径的调查中发现,选择“通过网络了解社会思潮”这一项的学生多达1107人次,所占比例高达56.25%;选择“通过‘两课’了解各项社会思潮”的有1039人次,比例为52.79%;选择“通过影视渠道”的为956人次,比例为48.58%;选择“报刊书籍”的为869人次,比例为44.16%;选择“学术会议、专业讲座”的有532人次,比例为27.03%。由此可见,网络传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等都是高校校园中传播社会思潮的重要途径。在规范校园建设时,应着重从规范校园网络、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多举办学术讲座等方面加强对校园思潮的引领和带动。
为全面了解各项社会思潮在高校的影响程度,在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后,本次调查问卷中共列出了自由主义、拜金主义、社会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民族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七种社会思潮,问卷显示,当前高校校园的主要思潮为社会主义(71.58%),自由主义(53.32%),民族主义(47.85%)和民主社会主义(39.56%)。
经过前期访谈、调查问卷和之后的深入访谈,综合结果发现,学生对各项思潮的认同度各不相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很高,但是在一些重大的政治历史问题和具体观点上,学生尚无法做出明确的解释和说明。同时,对各种社会思潮有一定的了解,对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辨别力不是特别高,其居安思危的意识非常薄弱。对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随时保持高度警惕,不能有丝毫懈怠。同时,学生干部相对普通同学而言,政治立场更加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更强。
调查还发现,校园社会思潮普遍存在传播媒介多、传播速度快、形式多样、可引领性等特点。在全民共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和校园浓郁的人文氛围中,可以为青年学生客观分析社会思潮的特点,科学评价其影响,肯定社会思潮的合理成分和进步因素,剖析错误思潮的危害,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合理的引导。这有助于及时澄清学生思维中的模糊认识,在青年学生知识结构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时期,对其形成积极有利的影响。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思潮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思潮的依据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它包括四个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这四个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是引领高校文化思潮的重要依据。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文化思潮,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然要求。建设和谐校园环境,首先应该建设和谐共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校园文化环境。但是必须指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不是放弃对错误思想的斗争。”[3]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主导地位,不断同各种非主流和反主流的社会思潮进行斗争,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内化民族精神,深化时代精神,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营造出一个真正和谐、发展、繁荣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和谐校园。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文化思潮,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医学生要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精湛的医术,还需要怀有高尚医德和崇高思想境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思潮,引导医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努力践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改革创新、八荣八耻等核心要求,才能使学生真正成长为德业竞进、心系国家、心系百姓的合格医者。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思潮的有效途径
1.加强载体建设。
(1)加强思政课程载体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传播主流思想、为学生答疑释惑、引领校园思潮中占领重要地位。抓好教材编写、课程设置、队伍建设等工作,提高教材的可读性、课堂的趣味性,并坚定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始终,融会贯通,将枯燥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思政教育与重大历史事件、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立体化地呈现给学生,融入学生思想。同时,课外应针对时事动态、社会热点定期举办主题讲座,进行国情和形势教育,启发学生积极发现、观察、评价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和影响,加强学生对当前各项形势政策的认可,不断增强学生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念、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实现有效引领。
(2)加强学生组织载体建设。高校应不断加强学生会与社团内部建设,丰富校园活动内涵和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成长成才打造更广阔的平台。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并积极弘扬大学校园里浓郁的人文气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以情感人的育人氛围,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组织,在实践中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自觉地与不利于校园安全稳定的各种社会思潮做斗争。
(3)加强校园网络载体建设。紧跟时代步伐,适应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创新性的利用新媒体,在校园广播、校园内网、校园报刊等传播发布各项主题活动信息,积极倡导各种积极健康、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学习生活方式。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得到正确的引导,从而充分发挥出网络载体在引领校园思潮中的媒介作用。
2.打造全方位的实践体系。
将定期的暑期社会实践与常规化、日常化的社会实践相结合,营造大实践体系,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得到潜移默化的引领带动。
(1)在 医学高
等院校的暑期 社会 实践,以“送医下乡”为主题,带领专家教授和学生团队,在“三下乡”实践中了解并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同时使得学生将课堂上书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加深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在与老专家教授同行的过程中,亲身感受专家教授的精湛的技艺、高超的医术以及崇高的医德,这种大医精诚、悬壶济世、勇于克难、不断求索的中医精神必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体系产生正面的、深入的、持久的影响力,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的道德 教育,引领学生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断靠拢。
(2)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将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常项 工作来抓。引导学生服务西部,服务各种大型赛事,在志愿服务中奉献青春,接受教育,砥砺青春,回报社会。同时,引导学生将志愿服务常态化,走向社会,走进社区,进老人院慰问老人,去儿童服务中心关爱残障儿童,为盲人、艾滋病患者等送去关怀,在志愿服务中体现大学生的价值追求。
(3)以建党、建国、辛亥革命纪念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爱党热情,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踊跃投身“十二五”建设的伟大实践。
3.抓先进,树榜样,加强情感教育和正面引导。
(1)发挥学生干部的引领示范和模范带头作用,及时发现不利于稳定的社会思潮,进行正面引导。对学生干部进行定期培训,使学生干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能积极树立起良好的正面形象,并带动身边的同学向主流社会思潮靠近,认同并内化,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的引领作用。
(2)树榜样,树典型。定期开展感动校园先锋人物评选,深入挖掘学生中的先进 事迹,从孝亲敬长、勇于创新、敢于创业、勤于实践、热心公益、自强不息等方面选树典型,用真实可感、鲜活生动的先进事例教育和感召大学生,发挥榜样模范的引领带动作用,提高青年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3)开展参观生命意义展室、生命遗体捐赠园等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以情感人教育,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和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影响现状的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6.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
社会时事政治2000字论文篇三:《高中政治时事政治教学》
摘要:实施时事政治教育是目前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有利于提升当代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本文论述了时事政治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将时事政治运用于高中政治课堂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时事政治;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高中政治新课标提出,政治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结合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现状,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此,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体现时事政治的特色,将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政治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学科,而时事政治的学习是中学生借以了解国内、外事件的窗口和渠道。高中政治与时事政治,两者互通有无,联系密切。
高中阶段,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应当充分注意到学生们的鲜明特点,指导其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这不仅是强化高中生思想道德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高中生政治课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高中政治教师不但要传播教材中的知识,而且还应高度重视时政在政治课堂教学当中的运用。要结合高中生思想实际,及时抓住各类热点与焦点信息,循循善诱地开展教学活动。
1 时事政治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强化时事政治教学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能更好地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现代教学理解的观点是教学过程不但是认知的发展过程,而且也是情感发展的过程,更是认知与情感之统一。兴趣作为情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中生们进行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它能够让高中生产生十分强烈的求知欲望。时代感是高中政治课程的最重要特点。时事政治最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因而最能激发出高中生们学习政治课程的主动性。据调查,绝大部分高中学生对于时事政治的学习具有相当强烈的兴趣,非常渴望能够开阔自身眼界,增长相关知识,而教材当中所列举的部分事例具有时效性不够强、缺少新鲜感等特点。时事教学应该贴近当前的时代、贴近社会现实与真实性,以其内容所具有的丰富性、新颖性、动态性深受学生们的重视。
第二,强化时事政治教学能提升政治课程的教育作用。时政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德育,而时政教学的潜移默化,从量的积累逐步发展到高中生们的思想出现了质的飞跃。归根结底是在于教学当中时政教学的有机融入。因此,运用时政的德育功能,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形成马列主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且还能帮助高中生们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提升其爱国热情,以达到对学生情感教育的教学目标。
第三,强化时政教育能够培养高中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之能力。时事政治具备了真实性与接近性等特征,时事虽非学生们所亲身经历的,但完全能够给学生们以一定的启发,加之教师对于现象之描述以及对于深刻涵义之讲解,就能让学生们学到间接性经验,从而提升个人的洞察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强化收集整理时政素材的能力,能够锻炼高中生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领学生们收集、整理时政素材,这样就能让学生们更好地拓展自身视野,刺激其发散性思维能力。高中政治教师利用时政素材能够启发学生们提出自身的质疑,促使高中生们对时政进行持续追踪,从而实现高中政治课程的创新教育目的。
2 时事政治运用于高中政治课堂的主要方法
2.1 实施课前新闻评论
高中政治课教师要充分运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按照次序分别安排所执教班级的学生阅读报刊杂志中的新闻,其后立即动员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从而让学生们在交流与评论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政治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展现出时事教育所具有的及时性,这样也有助于培养高中生们关心目前时事的主观能动性。在每一次的时事点评过程中,不仅能锻炼高中生们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而且还能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提升政治课教学的成效。
2.2 设置专题讲座
通过开设这类时事政治专题讲座,不但能让高中生们及时地领会和掌握以上重大事件之精神本质,而且还能提高认识,在武装广大高中学生头脑的基础上对社会公众开展宣传,做到用自身的言行举止去影响身边人,让高中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验到开展时事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魅力之所在,同时还可体现出时事政治教育所具有的德育功能。为了在讲座中体现出思想性和科学性,能够讲解得既准确又透彻,就需要主讲人在讲座前广泛地收集各类材料,较为深入地研究所要讲解的专题,了解到高中生们的思想实际,以便让讲稿能够富有说服力,让讲座能够充分发挥正面引导的重要作用。
2.3 打造时事园地
高中政治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充分运用所在班的墙报或者黑板报,打造“时事园地”,其中的主要内容为近期所发生的国、内外大事。采取这一手段,可以让高中生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所学的时事政治内容,并且能够较好地结合高中政治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采取时事知识竞赛与涉及时政内容的演讲比赛等各类方式,把时政教育从课内逐渐拓展至课外,从而更加充分地培养高中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且培养高中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一定的时事政治教育内容,必然能有效地改善政治课本具备的滞后性,以培养高中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样一来就能更好地提升高中生的各项素质,培养其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在当前强调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之下,高中政治课教师应当在政治教学中强化时事政治教育,以期取得最佳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娄方应.如何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强化时事教育[J].吉林教育,2010,(1).
[2]张帮改,黄明.以时事政治为依托创设高中思政课堂教学情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4).
[3]闫荣娟.高中政治时事政治教学[J].学周刊,2013,(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