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毛概论文>

2017毛概论文模板范文3000字

坚烘分享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2017毛概3000字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2017毛概3000字论文范文篇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阵地。建设和谐校园,必须有和谐文化为支撑。校园价值现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掇心和基础,大学精神与校田价值现互为表里。社会政治发展对高校校田文化建设提供方向要求,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成为校园价值观的灵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价值观;大学精神

  “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政治观和价值观如何,影响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目前,高校校园中客观地存在着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抵触的社会思潮。这些思潮的传播和蔓延。侵蚀着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因此,如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的社会思潮,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面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就是要昭示人们不论在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的情况下。不论在人们价值取向发生了怎样变化的情况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部位是不能动摇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我们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为内在规定的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校园和谐文化及和谐校园的建设,对社会文化具有强烈的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高校校园文化、校园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系

  按照社会大文化的观点,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在分类上属于社会文化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校园文化应该是指在高校这一特定范围中生活的每一个成员所共同拥有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上的具体化。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最基本的功能是育人(图1)。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成为校园价值观的灵魂。

  (一)大学精神、校园价值观与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的结构层次,既有社会文化结构的共性,又有其鲜明的个性,其结构层次可通过下图(“果树”型校园文化结构层次图)来具体说明(图2)。

  校园精神文化尤如果实的果核(种子),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层,它包括校园文化观念、历史传统,为大多数人认可、遵循的共同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信念等;它体现在校园文化主体身上的理想、信念、价值目标与相应的观念体系,是一种校园中独有的群体意识;它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是学校精神的集中表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它的主要特点是内在激励,是一种隐性文化。而大学精神更是核心层的中心,它是校园文化中的“基因”文化,由一届届学生和一代代教师、管理者传承着,保持着某一个学校文化的特质。

  综合分析校园文化这四个层次,精神文化构成了校园文化的内核,这种文化深藏于学校的历史沉淀之中,反映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精神,体现着学校的校风和学风,以一种无形但超强的内聚力传承着校园精神,激励着教师和学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可以说,关键取决于校园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校园文化这种结构,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应在精神文化建设。

  (二)大学精神与校园价值观的地位和作用

  大学精神与校园价值观是学校教学、科研及其战略发展的导向与实施的文化核心。其作用辐射整个大学系统的各个方面。

  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立。诚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著名教育家亚伯拉罕?弗莱斯克纳所说:“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

  大学精神就是大学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信念和不懈追求,是基于自身的基础条件、教育目标、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为使学校获得更大的发展,经过长期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它是大学价值观体系的外化,体现出大学在一切行为、观念中的主导意识和价值取向。

  校园价值观与大学精神互为表里,构成大学文化的核心。校园价值观是大学精神的内核和底蕴,而大学精神是校园价值观的一种表现形态。大学精神与校园价值观是时代精神与社会价值观在高等学校的折射,处处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大学的个性与校风学风状况。文化贵在个性。大学精神与校园价值观也是大学独特个性的反映。校风,为一校共同精神之所寄,是大学精神与校园价值观的浓缩与精华。是其外在表现。秉承着大学的历史、发展与前途命运。每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与校园价值观都秉承着自身的发展历史。大学精神与校园价值观始终与大学的发展和前途命运紧紧相连。

  三、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精神,是学校对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学校与教师、学生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这种价值判断,决定了大学办学的指导思想、日常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学生的成长、成才是教师价值的最高体现,也是学校价值的最高体现。

  先进大学文化的精神价值在于,在处理学校自身与社会的关系中,承认社会对自己存在的意义,进而主动按社会的需求调整自己的方向,努力为社会作更多的贡献;先进大学文化精神的学术价值在于,在处理学校与教师、学生的关系中,承认教师、

  学生对自己存在的意义,进而积极营造民主、包容、理性的人文环境,为师生的成功提供条件,创造机会。

  软环境建设中所传达出的教育理念、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最能体现一所大学所独有的文化精神和气韵,是大学精神内核的彰显及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因而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陶冶功能、整合功能及凝聚功能。

  社会政治发展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方向要求,社会经济发展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决定力量,社会文化发展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文化熔炉,高校发展则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内在动力。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方向性与批判性相结合,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全面建设与重点推进相结合,以及国际性与民族化相结合的原则;应以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弘扬合乎时代要求的大学精神、成为先进文化示范基地为总体要求。

  在大学精神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的价值取向:

  (一)大学精神应以人为本。大学的教育对象首先是人,它必须考虑到人的特殊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化的人,无视个体人的存在,何谈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曾指出:“社会在生产个人的同时,人也生产着社会。”大学应改变教授单向教学,却无任何信息反馈的局面,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使课堂教学由单向转为双向流动。大学不再是培养知识的容器,而是培养勤思考、会思考、敢于提问、辩难的有智慧的人。大学应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独特的思维,获得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总之,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这样的教育才能体现“人”的存在价值与意义。

  (二)大学精神应引导形成先进文化。大学不只是高等学校,不只是为成年人灌输高级知识的学府,而且是国家最高文化组织和最核心的思想、学术基地。一种高级文明,既要有由下而上的文化积累和进化,又要有由上而下的文化向导和独创。这就需要一个独立的知识精英阶层,站在整个文化的象牙塔里,反省、创造、传播高级文明成果,所以大学应自觉地把大学精神引导成一种先进的文化。自古以来,大学就是研究学问的地方,以探讨深奥的科学知识和掌握高深学问作为其存在的前提。如果离开了高深学问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大学就失去了它存在的认识论基础。高深学问要求忠实于真理,而真理能够站得住脚的标准就是它的客观性和先进性。因此,大学始终是先进文化自由沟通、争辩、交流、碰撞、创新的基地。

  (三)大学精神应引导社会进步。超越现实,摆脱世俗生活的纠缠是大学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从高起点上结合现实,改造现实,服务现实的前提。没有超越就不能升华,没有脱离就无从发展。大学不只是认识和适应现实,而且要给予人们把握和改变现实的力量。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发展观,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而使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学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关键和重点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研究,直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服务社会与引导社会应当是辩证统一的,引导社会是服务社会内涵的必然发展。因为从本质上说大学是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学术殿堂,是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摇篮,应当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走在时代的前列。更重要的是随着人类社会逐步从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大学正在从工业经济社会的边缘迈向现代社会的中心,时代强烈要求现代大学不仅要服务社会。而且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引导社会前进,这是历史赋予现代大学的神圣职责。

  (四)大学精神应与时俱进。我们的大学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现代大学应“走向世界”。它要面向世界,吸收世界一切的优秀文明成果。为己所用,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跟上时代的步伐,体现时代的精神。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趋势的迅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兴起了新一轮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浪潮,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国际化的建设人才。

  四、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

  高等院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研究学问、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来展开。

  (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马克思主义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又是崇高的价值目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要和根本的,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辩证方法。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参与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和革命精神,与各种各样不和谐的、不文明的、敌对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坚决的斗争。和谐是要通过与不和谐进行斗争才能实现的。当前,高校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社会上的不和谐现象或多或少对高校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高校里确实存在不和谐的现象,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和谐校园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要在高校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目标,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成功之路。要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凝聚人心,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鼓舞人心,使广大师生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以天下为己任,自觉地把个人追求与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统一起来。把个人奋斗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一起来。

  (三)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支撑着伟大的民族。有没有伟大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前途的一个重要尺度。一个民族,没有伟大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意志,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某些强国的文化、经济和军事霸权的挑战,我们必须不断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要弘扬中华民族的改革创新精神,借鉴历史上改革创新的经验教训,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重,识大体,顾大局。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促进改革取得更大成功。

  (四)要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认识、评价和态度。胡锦涛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美德、高尚的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的提炼和升华,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今天,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

  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对我国的社会道德体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社会大众特别是对青年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高校如果没有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就难以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以及良好的公民,就难以成为社会良知和公平正义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更难以产生世界一流的优秀大学。因此,高校广大师生要牢牢树立和认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推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在高校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求真理的学风和校风,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谐校园提供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为代表和维护社会良知与公平正义坚守一方重要阵地。

  2017毛概3000字论文范文篇二

  《农村改革与中国城市化的未来》

  【摘 要】小城镇战略就是渐进式改革方式在城市化领域内的具体实践。它作为乡村向城市转型的过渡性环节和渐进式城市化的增量改革方式,在没有彻底改变既有城乡利益格局和保持社会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促进了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稳步提高。与此同时,小城镇发展中也出现许多问题,这也与渐进式改革方式所固有的某些弱点有关。最后就目前城镇化现状及问题的解决途径发表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中国城市化;农村改革;城镇化

  1、规划困境

  如果把城市化视作人类的社会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由传统的乡村型转向城市型的变迁过程,那么中国的城市化本身就是现代化进程中一场深刻的制度变革。

  大城市也好,小城市也罢,没有几个城市是规划出来的。城市的形成是一定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

  在中国,政府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也积聚各部门的权力分配。一个城市的发展如何,最后在哪里扎根,究竟能不能做大做强,需要各部门协调一致,共同发挥能效。即使政府作出规划,民间不“买单”,造一座空城没有什么意思吧?

  城镇是经济商业的中心,是商品进行自由交换的产物。从古希腊的“城邦经济”到后来工业大革命时期及以后的伦敦、纽约和老上海,均是自由市场的产物。我国明清年间繁荣商镇,又有哪一个是靠父母官“规划”而成的呢?

  2、城镇化的危机

  江浙两省可以说是除广东外的经济大省,也是小城镇发展的典范,苏南乡镇企业模式,温州模式是全国小城镇争先效仿的榜样。然而苏南的小城镇以工业为经济增长突破点,牺牲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国家花大力气治理太湖便是结果。农民们不再热爱养育他们的农田,因为工业的迅速发展带来的短期效益远远大于人均几分田的辛苦耕种。

  此外,在目前的总体规划中,对城镇的人口预测仍存在很多的水分。例如在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小城镇,城镇快速发展,富裕的本地人口向上一级的城镇转移,即自然增长率普遍小于零,而机械增长率却极高,感受最深是江浙一带。在这种快速的工业化过程中,谁也无法预料这些城镇最终可能容纳多少人。深圳光明新区,本地人口7-8万,外来人口接近60万,还有东莞,还有昆山,等等。

  比较起来,“城镇化”可能比“城市化”还要危险。道理在于,乡镇是整个国家政权金字塔的底部,直接面对农民。这一行政层次的官员收入低、升迁机会少,本来就内生着种种升级无门的“紧张”。现在“城镇化”大张旗鼓,还不是要把这种紧张大大释放一把?三十几年前,有人“规划”全国将出现5万个小城镇,每镇吸纳2000个农民就业,就是1亿之众。数字何其诱人!只是我们不妨检验一下:几年来全国小城镇究竟实际容纳了多少农民?又“开发”了多少农地?实际上,农民劳动工资低,劳动力素质低,受教育程度不足,农村现有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不够,土地扩展高于城市增长速度,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当前粮价走低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压力都不小,影响农民增加收入和种粮积极性。耕地不断减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粮食安全存在隐患。这些,都成为乡村城镇化中亟待医治的诟病。

  如同城市一样,镇同样可以积聚、集中经济资源。问题在于,政府同样没有足够的信息处理能力,来“规划”什么“城镇化”。哪里可以兴镇,哪里只能勉强为之,哪里干脆搞不成,是高深莫测的学问。“城镇化”吸纳农民劳动力的“预期”没有实现之前,土地滥占、官僚膨胀、乡镇债务危机、农民负担等等就可能“升级”到不堪负荷的地步。

  3、农村改革的途径

  3.1 “城镇公司”推动城镇化发展

  在现存体制下,政府官员和专家们指点江山、规划城镇宏图,既可能束缚某些有潜力更大规模积聚经济要素的城镇的手脚,也可能为那些毫无希望充当中心的地方浪费土地、浪费投资大开绿灯。

  问题是,目前大多数涉及城镇建设业务的公司,仍然是“半政府、半公司”的体制。城镇的建设业务,或由政府直接垄断,或高度受到政府管制。除少数例外,各地城镇建设开发公司,基本都是政府控股,或至少也是政府控制。

  因此,有必要考虑在城镇开发市场上消除行政垄断,政府要从城镇建设、开发的市场业务里退出。如是,那些半政府、半公司的城镇建设机构,就有望转变成仅仅受《公司法》调节的“全公司”了。这件事情并不麻烦:政府只要出售目前在市政相关公司的股权就可以了。反正城镇化的“旺地”,不怕没有人来买这些股权。无人光顾的地方呢?必定是积聚资源毫无希望之地,那还不如歇息吧。

  城镇建设开发主体的公司化,有一个问题要解决。现在城镇建设开发,在总体上都是由政府在“牵头”。若开发主体换成公司,由谁来全盘掌握、协调呢?这就需要设立一种特别的公司--城镇公司。所谓城镇公司,就是城镇开发建设的“业主”。它由法律批准成立,是一个法人机构,主要职能是依法设计、规划城镇开发建设各项事宜,负责筹资,然后用合同的方式,委托各家专业公司从事城镇开发建设实务。

  80年代,袁庚在创办蛇口工业区时,用的就是香港招商局体制,充当业主的角色,负责筹划、筹资,组织开发,不那么象一级政府。后来各地许多出口加工区、开发区、高科技园区,虽然设立了政府体制的“管委会”,但其实际情形,更象“业主公共公司”,而不大象传统的政府机构。至于“中关村园区公司”和“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公司”这样担负着新兴城镇开发重任的,本身就是公司体制。把“管委会”与“园区公司”合而为一,难道不就是城镇公司?

  城镇公司最大的好处,就是将开发建设与行政等级分开。城镇公司没有行政级别,也没有行政权力。它们只好用经济的办法、而不是行政的强制手段来办城镇。城镇公司办得好,可以上财富500强,但不需要涨行政等级;没有条件办大办强的,作为中小企业(小城镇是也),也不坏。

  3.2 让农民实际上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事实表明,城乡分隔的要素市场是阻碍城市化顺利发展的主要障碍。而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要素市场,关键是要打破农村的土地集体所有制。换句话说,就是要在农村实行第二次“土改”,将农民实际上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变成合法的有保障的土地所有权。建立城乡统一的房地产市场,允许土地及其附着物可以合法的出售、拍卖、出租、抵押、传承和馈赠。增加农民可支配的“启动成本”,让农民利用“隐性”资本真正富裕起来。

  3.3 为农村提供有利可行的市场信息

  本人在江苏娄庄调研中曾发现,当地工业企业最发达的波纹管生产,起初是由销售员在外地得到的市场信息,逐渐发展起来的。至今有的私人工厂一年可盈利千万。

  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有的地方(如较偏远的中西部),土地固然便宜,人力成本也不高,不过,假如人民的思想比较保守,或者是行政的效率不高,都会增加开发的成本。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丰富他们的市场信息可以给当地的经济带来积极的推动力,甚至成为他们由贫转富的引路灯塔。

  4、结语

  城镇的建设应该,选择好的地方和时间,我想它也是最直接的能够加速我国城市化水平建设。中国的城市太大了,已经远远超过城市本身应该产生的有利效应。大城市越来越大而后产生的情况,城市病、环境、就业的问题太多。虽然城市的积聚效应是不能够完全消除的,但是是能够减小的。想想在大城市周围多建设一些功能交通比较完善的小城镇,对大城市的人口环境都起到缓冲作用。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2]邹兵 渐进式改革与中国的城市化[J]. 城市规划 2001(6).

  [3]赵燕菁 制度变迁·小城镇发展·中国城市化[J]. 城市规划 2001(8).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毛

2869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