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英语论文>语言文化>

英汉委婉语的文化意蕴对比

兰伟平分享

一、引言
Euphemism一词源自希腊语,eu-是前缀,意思是“good”,词干 -phemism的意思是“saying;speech”,合起来就是“good speech”(好听的话)。Neaman(1990:1)把euphemism定义为“substituting an inoffensive or pleasant term for a more explicit, offensive one, thereby veneering the truth by using kind words.”(用不冒犯人或令人愉快的词语去代替直率的、触怒人的词语,用好听的词语去掩饰事实)[1](P228)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中对euphemism 的定义是:“use of pleasant, mild or indirect words or phrases in place of more accurate or direct ones”[2](P491)(用愉快、温和、间接的词或词组替代直露、直接的词)。以上两者基本上概括了euphemism的性质和特点。
中国人禁忌、忌讳的地方恐怕不比西方国家少。“汉语中有与euphemism相对应的修辞格,一叫婉转或委婉语,即‘在说话时遇有伤感惹厌的地方,就不直说,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二叫避讳格,即‘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便不直说该事物,却用旁及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陈望道《修辞学发凡》)[3](P69)在实际使用中,无论是euphemism,还是婉曲、避讳都与各民族的民族心理、礼教规范、价值取向以及传统文化等因素密切相连。了解委婉语产生的原因及其反映的不同文化,有利于加深我们对英汉语言与文化的认识,益于我们跨文化的顺利进行。
二、委婉语产生的原因
(一)、由于敬畏天地神灵而使用委婉语
“无论是高度文明
社会还是原始部落,都存在委婉语的现象;无论是大语种还是少数民族语,都有委婉语。委婉语使用于社会各阶层的领域。”(孔庆成,1993:2)[4](P229)对鬼神的称呼是产生委婉语最早的一个领域。早期时代的人们,由于生产力水平、科学条件的限制,他们相信自然神力,迷信那些妖魔、神祗,并将许多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归结为天地神灵的作祟,于是产生一种对超自然力(supernatural)的崇拜以至恐惧,避讳现象由此而生。鬼神名称就成了人类最早的禁忌语,而指代鬼神的词语就是最早的委婉语。
在英美国家,人们普遍笃信上帝(God),出于对上帝的敬畏,他们不敢直称上帝耶和华(Jehoval)的名字,于是便产生了许多的委婉语。例如:“the Almighty(万能者),the Supreme Being(至高无上者),Holy One(至圣者),the Eternal(永生者),the creator(创造者),the maker(造物主),the Savior (救世主),the Lord of Lords(万物之主),the King of Kings(万王之王)等”[5]P229。中国人禁忌、忌讳的地方恐怕不比西方国家少。“在我国,自古以来人们相信各种自然现象均由各种不同的自然之神所支配。为了求福避祸,他们也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并给它们以美称。如:日神叫‘义和’,水神叫‘河伯’,风神叫‘飞廉’,火神叫‘祝融’” [6](P122)。由于宗教迷信的原因,人们还称各种神祗为“菩萨”、“大师”;美称“黄鼠狼”、“狐狸”为“黄仙”、“狐仙”;甚至村庄里头的大树也称为“树仙”,逢年过节总有农民前去祭拜。以农耕
经济为主的中国,特别注重土地,有些农民经常会于开春播种之际,在水田田埂烧炷香,以孝敬土地公公,保佑稻谷丰收。
(二)、为避免粗俗、不雅而使用委婉语
在东西方文化中,凡是与疾病、死亡、人体排泄、生体部位、性爱、体形等有关的犯禁忌的事物,常常被认为是粗俗、不雅、难登大雅之堂。因此人们将不忍或不便直接说出的禁忌事物,通过曲言、避讳等手法来美化或淡化它们,使之不那么粗俗,使之变得文雅一些。如把人体“thin”(瘦弱)和“skinny”(皮包骨头)说成“slim”(纤弱)和“slender”(苗条);把身体“fat/corpulent”(肥胖)说成“plump”(丰满)、 “strong”(强壮)和“stout”(富态)。中世纪的西方,人们认为腿(leg),胸(breast),大腿(thigh),怀孕(pregnancy)等词与“性”的关系太直接,因此就产生了以下一些委婉语:“piano’s limbs”(指 piano’s leg);“white meat”(指chicken breast);“dark meat”(指chicken thigh)。
恰当地使用委婉语,可以避免使人尴尬、惹人不快、招人厌恶。委婉语的使用不仅给足了对方面子,又体现了说话者的身份地位、学识风度。使用优雅、含蓄的语言也是人们的一种审美需求以及文明需要。
(三)、为避免唐突无礼而使用委婉语
在交际场合,为礼貌起见,避免唐突无礼,人们常用委婉语来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减少对他人的批评,将对方的反感情绪降到最低点。请看下面对话:“Don’t you think my cooking is wonderful?”
The boyfriend responded, “Are you fishing for compliment?”男孩明知道女孩煮的饭不好吃,却没有当面提出,而是用委婉含蓄的方式回答“你需要我表扬你吗?”这样的回答即不会打击女孩的自尊心,又不失幽默风趣。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话伤人六月寒”、“当着矮个不提高”,若在公众场合揭对方的短,伤了他的自尊,人家就会因受到刺激变得不客气起来。如果你对一个女孩说“你长的又矮又胖,简直就像个矮冬瓜”。那么这个女孩会非常生气,最后友好的关系也会因此而分裂,甚至反目成仇。可见,恰当得体的话语有时比和煦的春风还让人轻爽。
在交际过程中,尤其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故意用一些礼貌用语或较为缓和的词语,一来可以顾全对方,二来不会因揭短而冒犯别人。比如明知有人在说谎,却不直说“He is a liar”,而说成“He often tells untruth”。从而有利保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与和谐,消除抵触,促成合作。
三、委婉语的使用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底蕴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折射文化的一面镜子,
研究语言同研究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英汉文化因其民族心理、价值观、社会习俗和传统文化的不同,而影响着委婉语的使用。下面从英汉语中常见的几类委婉语的对比来说明委婉语使用在英汉文化中的映现。
(一)、有关年龄的委婉语
“在西方人的眼里,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在‘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的口号下,一切与私生活有关的
问题,如年龄、体重、婚姻、贫富等都蒙上了委婉,间接的表达方式。”[7](P45)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谈“老”变成了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在女士面前更是忌讳。因此,人们在交往时,总是力求避免“old”这个词。另一方面,西方注重竞争、讲究效率,由于老人年纪大了,不论精力还是能力都已今非昔比,远不及年轻人的那股干劲。所以,老年人往往遭到冷遇。在老年人的意识里,“old”(老)乃是“useless”(不中用了)的代名词,“老”常使人联想起晚年生活的孤独与凄凉,所以常常避免用“old”,“aged”等字眼,而用一些悦耳的词语代替。如:“seasoned man”(历练的人),“elder statesman”(政界元老),“senior citizens”(资深公民),“the mature,the longer living”(生活经历较长的人),“golden years”(金色年华),养老院也成了“a home for adults” 或“an adult community”(成人社区)。怕“老”成了整个西方世界的社会心理定势,然而在中国,情况正好相反。因为中国历来有“敬老尊贤”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同时中国传统的紧密的家庭结构及“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使得中国人“重家庭”、注重祖先崇拜、提倡伦理人情。老人在社会中普遍受到尊重,年老并不可怕,因此这方面的委婉语也很少。常见的也只有“风中之烛”、“年事已高”、“这把老骨头”或“这把岁数”等寥寥几个。而且中国的老人多以“老当益壮”、“ 老骥伏枥”为荣,甚至还倚老卖老,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老人不惧怕谈老,社会自然不忌讳“老”字。如:“老人家,您贵庚啊?”、“老伯,您身子骨可真硬朗啊”。中国人习惯把“老”字放于姓氏前后表示尊敬和亲切,如:“老王”、“郭老”等,前者表示亲切,后者表示尊敬,且敬意较之前者更深一层。在中国,“老”字还带有敬意,意味着权威和智慧,“姜还是老的辣”、“老成持重”,所以“老师傅”、“老总”、“老首长 ”、“老中医”等都成了尊称。
(二)、有关贫穷的委婉语
“众所周知,英美两国是
科技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贫富极其悬殊的国家。“Poor”在英语中是一个可怕的字眼,它意味着生活困苦,也表示社会地位低下。”[8](P46) 因此,必定会用许多悦耳温和的词来取代Poor。

请看下面描写贫穷妇女的一段文字:
“I used to think I was poor.
Then they told me I wasn’t poor. I was needy, Then they said it was self-defeating to think of myself as needy, that I was culturally deprived. Then they told me deprived was a bad image, that I was underprivileged. Then they told me that underprivileged was overused, that I was disadvantaged. I still don’t have a dime but I have a great vocabulary!”[9](P46)
这段自述带着强烈的讽刺意味。有关当局以温和动听的委婉语竭力掩饰贫困的事实,到头来这个贫穷的年轻妇女除了得到一大堆词儿外,仍是一无所有。从这句话中可知,在金钱万能、拜金潮流盛行的西方商品
社会里,贫穷为人所不耻,自然要想方设法加以掩盖。而“贫穷”经过此番乔装打扮也着实改变了人们对它的联想,人们或多或少能从中得到些许慰藉。在交际过程中,穷人用“out of pocket,in reduced circumstances”代替“no money”或说的更委婉“in difficulties”,把时常面临的失业“unemployment”形容为“lay off, get the walking ticket”,他们甚至把贫民窟说成“sub-standard housing”。除了穷人自身怕谈“poor”外,政府更忌讳贫穷,尤其是英美发达国家的政府。在美国的“官方文件”中,他们自称没有“poor people”,只有“low–income group”(低收入阶层),美国大城市里没有“slums”(贫民窟),只有“old, more-crowded areas”(旧的,居民拥挤的地区)。美国政府除了掩饰、美化“贫穷”于语言外,还付诸于行动中。他们把穷人集中到偏僻的山区,周围再修建高速公路,前来参观或路过的人不知道的还以为穷人过着闲云野鹤般的隐居生活。英语中会有这么多有关贫穷的委婉语,与其社会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在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贫穷”并不像西方那样讳莫如深。在“”期间越穷的人思想觉悟越高,有钱的人被认为是资本家、土财主,还要被“割尾巴”。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在这过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有认为“越穷越光荣”,还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津津乐道。自然不必忌讳“贫穷”,常见的几个书面委婉语有:“拮据”、 “手头紧”、“囊中羞涩”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士不理财’的观念。千百年来,人们抱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形成了读书人羞于言钱的心态。”[10](P99)读书人视钱财为粪土,诗人屈原不畏权贵、不屈贫贱,而陶渊明也“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他们以清风亮节为荣。可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态度可能截然相反。
(三)、有关职业的委婉语
英美人奉行“人人平等”的思想,非常注重突出自我、表现自我的性格特征,在自我介绍时也只是介绍姓名、职业,很少提及公司。所以在介绍职业时,为了免于贬损自我以及他人形象,人们常常通过美化社会地位相对卑微低下的职位及其从业人员,来上扬或拔高职业名称,进而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安慰,也可避免职称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刺激、尴尬和不快的联想。正因为如此,他们特别注重职业委婉语,比如:“garbage collector”(垃圾工人),不但表示垃圾工人社会地位低,而且还极易使人联想到肮脏不堪,臭气熏天的垃圾,这自然需要加以回避,用 “sanitation engineer”(环卫工程师)来替代。“Undertaker”(焚尸工)被称为“grief-therapist”(哀伤
治疗专家),“boot black”(擦皮鞋工人)美称为“footwear maintenance engineer”(鞋靴保养工程师)。地位低微的职业通过美化摇身一变而身价百倍,形象美好,“mechanic”(机修工)成了 “automobile engineer”(汽车工程师),“school-principal”(中小学校长)成了“educational engineer”(教育工程师)。这充分表现出英美国家普通存在的一种社会心态,突出自我、注重能力。相反,汉语中这类职业委婉语却很少,因为中国人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民间流传的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干一行,爱一行”,最能体现这一点。建国以来,政府大力提倡“工作不分贵贱”、“劳动最光荣”的职业观,还提出农民最可亲、农民最可敬、农民最可爱。在这种情况下种田的也不会觉的不好意思,他们认为那是在改良土地。另一方面,人们受中华民族诚实谦逊美德的影响,不会因为自己的职业舒适清闲而夸夸其谈,也不会因为自己的职业艰辛低下而缄口不提,这得益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深深影响了汉民族的民族性格。因此,人们在言及自己的职业,常常是实话实说。如果有人故意在正式场合中夸饰自己的职业,往往会被看作“吹牛”、“虚伪”、“爱面子”而受人鄙视。
(四)、关于“小”的委婉语
“英美文化是一种崇尚金钱的物质文化,而中国文化是一种崇尚传统的农耕文化,必须在语言上有不同的表现。”[11](P80)在当代英语国家中,尤其是在工商界,为了顾全面子,尽量避免使用“small”一词,对中或大的东西会再夸张得大一些,故用“intimate”或“limited”代替 “small”。所以“small room”成了“intimate room”(小房间);“a limited number of”实际上是“a small number of”。美国生产的“compact cars”(精巧汽车)实际上是“small cars”,他们不会说“sub-compact cars”(超精巧或袖珍汽车)为微型。在中国,“小”字就不像英语国家那样忌讳。能拥有一辆小型或超小型汽车不但不失面子,反而是一种荣耀。近几年,随着
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过上了小康生活,买了小洋房。在古代,许多文人骚客经常形容娇小女子为“小巧玲珑”,把小户人家的女孩说成“小家碧玉”。以前的人有裹脚的习俗,诗人称小脚为“三寸金莲”。相传明朝朱元璋的皇后因其脚大而被人戏称为“大脚马皇后”。在西方这是很难让人接受的,由此可以看出英汉民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的不同。
(五)、关于姓名称谓的委婉语
中国人特别重视名讳。这是因为王权思想在两千多年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占据着核心地位,并且根深蒂固。因而封建帝王被尊称为“真龙天子”、“天之骄子”,代表神的意志,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尊严。在这种制度下帝王对于自己“名”中所用之字,也拥有绝对的独占权,臣民一概不得擅用。如果在行文、说话、起名时不慎用了讳字,那就可能大祸临头。为此改用别的字,如: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 秀才”改称“茂才”。唐太宗李世民忌“世”、“民”二字,将“世”改用“代”,“民部尚书”改为“户部尚书”。在古代,君王的名要避,家族尊长的名也不例外。臣民对自己祖先、长辈的名字同样讳莫如深,不敢出口,否则就是对祖宗的冒犯,这是不敬的。如“苏轼的祖父叫苏序,苏轼的父亲苏洵写文章时不写‘序’ 字,改用‘引’字代替。苏轼为人作序则改用‘叙’字。”[12](P172)此类例子不胜枚举。除了改字的手段外还有用改音和缺笔等
方法。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用了改音的方法来避母亲的名讳。林黛玉每遇“敏”读为“密”,只因为其母叫“贾敏”,而改音避讳。在书写“敏”字时也常常减一二笔,用缺笔法来避母亲之讳。由此可知,回避本家族尊长名既符合儒家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中父子纲纪的要求,也适应了儒家“长幼有序”的人伦观念。“中国古代姓氏兴字和号,实际上字和号就是对姓氏禁忌的一种避讳,也就是说,字或者号就是为了避免直呼而选用的委婉语。”[13](P109)中国传统文化对“ 宗”从来都极其重视,中国人尊祖敬宗的习俗和称谓上的禁忌已沿袭至今,大多数中国家庭中子女不敢直呼父母或尊长的名字,否则会被看作少教无礼。这种“子不名父母”、“臣不名君上”及“上下有礼、长幼有序”等传统礼制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尊崇长辈的民族心态,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人提倡自我贬抑,不突出个人的价值观念。
相反,英国人在称谓方面没有太多顾忌,语言中也绝少相关的委婉语。英美人奉行“人人平等”思想,在他们眼里,过于郑重其事的称呼,会妨碍人际间的交往。英美人喜欢用名字称呼对方,以示亲切,即使是子女对父母,学生对教授也可直呼其名。在西方如称老太太为“Grandma, Granny”,她会明确拒绝,宁愿别人直呼其名,也不愿领受“奶奶”的尊称。“Grandma”会使人觉得老,所以英美老太太是不会乐意接受的。“同样,在英美国家,不存在姓名禁忌,晚辈沿用长辈的名字也是十分普通的现象。英国首相丘吉尔的父亲叫伦道夫·丘吉尔(Randolph Churchill),首相的儿子也起名叫伦道夫·丘吉尔,祖孙同名。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儿子也名富兰克林·罗斯福,父子同名。显然这种观念与我国的传统习惯大相径庭。”[14](P110)
四、英汉委婉语的发展趋同性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的
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媒体传播的高度现代化使整个地球都在变小,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引起人们注意,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不同的习俗,不同的文化在经过碰撞后又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委婉语在英汉语中通用的现象也逐渐增加。”[15](P79)英语中地位低微、受人歧视的职业通过人为地拔高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将餐厅中的 “waiter”或“waitress”(服务员)称为“dining-room attendants”(餐厅管理员),“janitor”(看门人)成了“security officer”(安全官员)。受英美职业委婉语影响,汉语中也逐渐兴起对职业的美化婉称,如:称“跑堂的”为“服务员”、看门人称为“保安”。汉语中历来尊老、敬老,但随着中西方文化频繁交流,现在汉民族也有忌问年龄的倾向。从委婉语的相互借鉴,相互交融上,我们也可看出人类文化的共性及中西方文化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一面。
五、结束语
本文从委婉语的产生根源及使用领域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英汉语的异同,从中可以看出委婉语这种语言背后所依托着的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委婉语是与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宗教信仰、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因素密不可分的。了解委婉语的产生、使用和发展,有利于加深对中西语言与文化的认识,助于减少交际中的障碍,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吕煦.实用英语修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P228
[2]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第四版增补版.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P491
[3] 卢炳群.英汉辞格比较与唐诗英译散文论[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P69
[4] 同[1]:P229
[5] 同[1]:P229
[6] 刘玉玲.英汉委婉语的
历史轨迹与发展趋势[J].湖南师范大学科学学报,1999(28):P122
[7] 姚剑鹏.委婉语的文化探源[J].山东外语教学,2003(4):P45
[8] 同[7]:P46
[9] 同[7]:P46
[10]肖乐.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对比[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P99
[11]谢军.英汉委婉语对比初探[J].武陵学刊(社会科学).1999(24):P80
[12]沈锡伦.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P172
[13]王莉.迂回宛转 曲径通幽——英汉社会生活委婉语的文化内涵[J].湘潭师范学报,
2003(25):P109
[14]同[13]:P110
[15]于辉.英汉委婉语差异的文化意蕴对比[J].东疆学刊,2002(19):P79

    3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