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译者的文化意识与英汉翻译
徐翠波分享
论文关键词:文化意识 翻译 文化差异
论文摘要:本文指出解析文化翻译,正确理解和处理文化差异是翻译的关键。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表达和传播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的重要工具。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格以及社会成员的人从社会中习得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它是整个文化的基础,是人类文化传递的工具和表现形式。语言现象本身就是一种民族的文化现象。
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信息的代码。语言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反映了该语言社团认知世界的方法,记录了该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集中体现着该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文化信息。语言与文化是一个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口指出“语言是自我表达,也是文化的反映。”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正如JuriLotman所说的,“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其中心的。”没有语言,文化就不可能存在;语言也只有能反映文化才有意义。因为翻译首先涉及的是意义,而词只有与文化相关联才有意义,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语言处理时,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翻译是将一种文化环境里产生的作品移植到另一种文化环境里,因此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翻译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个思维再创造的过程。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与原则。“忠实和通顺”是两项基本要求。译者首先要忠实于原作的内容,也就是说翻译的过程主要是传达别人的意思,而不是自己进行创作。只是文字翻译更注重形式上的忠实,而文化翻译则致力于对其文化内涵的准确转达甚至基于本土文化视角的一种重新解释。准确地理解原文是翻译好一篇文章的关键。同时译文要流畅,明了,易懂。总之,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的传达。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作用已日益突出。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李扮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出并表述为“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包括信仰,艺术,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社会制度中,逐渐形成不同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习惯。在翻译中密切注意文化上的差异,对其处理的优劣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
(一)传统文化的差异。尤金·奈达曾指出“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译者的双文化功底甚至比双语言功底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起作用的文化语境中才富有意义。”英汉两种文化背景差异很大。汉语深深植根于儒家思想。把我国的传统文化视为“儒家文化”。而宗教是西方文化的主导。它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基督文化更是说英语国家的文化之源。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词语也大量存在于英语之中。如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象教堂的老鼠一样穷);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Hawes: 152)(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霍克斯直接引用英语谚语,未作改动,他把原文的佛教色彩变成了基督教色彩。对于英美读者来说,显得自然,容易接受。而我国杨宪益先生把其中的God改成了Heaven保留了原有的宗教色彩。如果不熟悉中西方文化中,是难以正确理解这些语言现象的。
由于不同的发展进程引起的文化差异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体现了一个民族和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的精华部分,它能明显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英美读者不知诸葛亮为何许人,若直接翻译成诸葛亮是很难传递句子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英汉民族风俗习惯上的差异在语言表达上的表现也很常见。如汉语有“甲之熊掌,乙之砒霜”。英语中有” oneman’ s meat is another man’ s poison"。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所以与狗有关的词语往往是贬义的:“狼心狗肺,狗腿子”。而在西方国家,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个幸运儿)。
(二)自然环境的差异。世界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在语言上也各自带有独特的自然环境色彩。富有各自浓厚的地域文化的印记。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和渔业在其经济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就有许多与之相关的词语。如be all at sea, a drop in the ocean等等。
在汉语中,“东风”是春天的风,而英国地处西半球,报告春天消息的是西风,因为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春的赞美。英国的夏天是温暖宜人的季节,常用“温和,”“美好”形容。而我国的夏天却与酷暑炎热,骄阳似火相连。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由于受脱胎于象形文字的方块字的影响,擅长于形象思维,而西方人受其高度形式化的语言的制约,习惯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定式自然就派生出对语言表达上的不同:语言的形象美和语言的逻辑美。
同一事物的理解不同,产生的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不同。如对颜色的理解,在汉语中的“红茶”英语中“blacktea".汉语中的“黄色电影”,英语中却是“blue film"。
三、译者的文化意识
因为有翻译,文化交流才成为可能。有了译者的辛勤劳动,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才能为全世界人所知。
译者必须具有文化意识。所谓文化意识,就是译者要认识到翻译既是跨语言,又是跨文化的信息交流。在某种意义上,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而文化现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文化的差异跟语言的差异一样,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缺乏文化意识的译者,可能只顾到字面上的转换,而忽视了语言背后的文化问题。因此,要更深刻,更贴切地传递原文的内在信息,译者必须探明英汉双语的文化特征及其差异,并将双语的文化内涵恰当地对接,真实再现原文的面貌。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仅仅具有语言对比意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敏锐的文化对比意识。要做到这一点,译者一方面要熟谙原文信息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又要非常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以便能敏锐地体察到两国文化的异同。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是无法做到语言传真的,但却可以要求文化传真。英汉民族存在的文化差异决定了词语表达形式及词义选择,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充分考虑词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与语言个性,充分理解词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意味,尽可能结合原文的文化背景,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语言形式及艺术特色。翻译就是交际,译者的责任之一就是避免文化冲突;因为文化冲突会导致各种形式的误解,所以,译者再把一种文化移植到另一种文化中去时,要仔细斟酌文化思想意识的内涵。作为“传播者”的译者,在跨文化交际中,他要消除隔阂,把源语文化的意义传递给目的语文化的读者。译文读者往往用自己的文化观念来理解译文的内容,所以译者应尽可能使源语文化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
翻译艺术是“带着镣铐跳舞”。这说明翻译所受的文化束缚。翻译如此之难,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一旦语言进人交际,语言便承担着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些要求作者不但有双语能力,而且还需双文化的知识,要了解两种语言文化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都需有一定的了解认识。翻译要将两国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的真正交流。
鲁迅曾说过:翻译的“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怡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时何地,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似:它必须有外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译者作翻译的首要目的,是尽量真实地向译语读者介绍异域文化,异国情调,让他们如实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所以,译者应尽量保存原文的异国情调,进而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视为翻译的首先的目的。
论文摘要:本文指出解析文化翻译,正确理解和处理文化差异是翻译的关键。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表达和传播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的重要工具。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格以及社会成员的人从社会中习得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它是整个文化的基础,是人类文化传递的工具和表现形式。语言现象本身就是一种民族的文化现象。
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信息的代码。语言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反映了该语言社团认知世界的方法,记录了该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集中体现着该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文化信息。语言与文化是一个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口指出“语言是自我表达,也是文化的反映。”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正如JuriLotman所说的,“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其中心的。”没有语言,文化就不可能存在;语言也只有能反映文化才有意义。因为翻译首先涉及的是意义,而词只有与文化相关联才有意义,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语言处理时,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翻译是将一种文化环境里产生的作品移植到另一种文化环境里,因此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翻译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个思维再创造的过程。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与原则。“忠实和通顺”是两项基本要求。译者首先要忠实于原作的内容,也就是说翻译的过程主要是传达别人的意思,而不是自己进行创作。只是文字翻译更注重形式上的忠实,而文化翻译则致力于对其文化内涵的准确转达甚至基于本土文化视角的一种重新解释。准确地理解原文是翻译好一篇文章的关键。同时译文要流畅,明了,易懂。总之,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的传达。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作用已日益突出。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李扮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出并表述为“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包括信仰,艺术,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社会制度中,逐渐形成不同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习惯。在翻译中密切注意文化上的差异,对其处理的优劣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
(一)传统文化的差异。尤金·奈达曾指出“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译者的双文化功底甚至比双语言功底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起作用的文化语境中才富有意义。”英汉两种文化背景差异很大。汉语深深植根于儒家思想。把我国的传统文化视为“儒家文化”。而宗教是西方文化的主导。它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基督文化更是说英语国家的文化之源。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词语也大量存在于英语之中。如as poor as the church mouse(象教堂的老鼠一样穷);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Hawes: 152)(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霍克斯直接引用英语谚语,未作改动,他把原文的佛教色彩变成了基督教色彩。对于英美读者来说,显得自然,容易接受。而我国杨宪益先生把其中的God改成了Heaven保留了原有的宗教色彩。如果不熟悉中西方文化中,是难以正确理解这些语言现象的。
由于不同的发展进程引起的文化差异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体现了一个民族和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的精华部分,它能明显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英美读者不知诸葛亮为何许人,若直接翻译成诸葛亮是很难传递句子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英汉民族风俗习惯上的差异在语言表达上的表现也很常见。如汉语有“甲之熊掌,乙之砒霜”。英语中有” oneman’ s meat is another man’ s poison"。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所以与狗有关的词语往往是贬义的:“狼心狗肺,狗腿子”。而在西方国家,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个幸运儿)。
(二)自然环境的差异。世界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在语言上也各自带有独特的自然环境色彩。富有各自浓厚的地域文化的印记。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和渔业在其经济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就有许多与之相关的词语。如be all at sea, a drop in the ocean等等。
在汉语中,“东风”是春天的风,而英国地处西半球,报告春天消息的是西风,因为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春的赞美。英国的夏天是温暖宜人的季节,常用“温和,”“美好”形容。而我国的夏天却与酷暑炎热,骄阳似火相连。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由于受脱胎于象形文字的方块字的影响,擅长于形象思维,而西方人受其高度形式化的语言的制约,习惯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定式自然就派生出对语言表达上的不同:语言的形象美和语言的逻辑美。
同一事物的理解不同,产生的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不同。如对颜色的理解,在汉语中的“红茶”英语中“blacktea".汉语中的“黄色电影”,英语中却是“blue film"。
三、译者的文化意识
因为有翻译,文化交流才成为可能。有了译者的辛勤劳动,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才能为全世界人所知。
译者必须具有文化意识。所谓文化意识,就是译者要认识到翻译既是跨语言,又是跨文化的信息交流。在某种意义上,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而文化现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文化的差异跟语言的差异一样,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缺乏文化意识的译者,可能只顾到字面上的转换,而忽视了语言背后的文化问题。因此,要更深刻,更贴切地传递原文的内在信息,译者必须探明英汉双语的文化特征及其差异,并将双语的文化内涵恰当地对接,真实再现原文的面貌。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仅仅具有语言对比意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敏锐的文化对比意识。要做到这一点,译者一方面要熟谙原文信息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又要非常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以便能敏锐地体察到两国文化的异同。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是无法做到语言传真的,但却可以要求文化传真。英汉民族存在的文化差异决定了词语表达形式及词义选择,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充分考虑词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与语言个性,充分理解词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意味,尽可能结合原文的文化背景,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语言形式及艺术特色。翻译就是交际,译者的责任之一就是避免文化冲突;因为文化冲突会导致各种形式的误解,所以,译者再把一种文化移植到另一种文化中去时,要仔细斟酌文化思想意识的内涵。作为“传播者”的译者,在跨文化交际中,他要消除隔阂,把源语文化的意义传递给目的语文化的读者。译文读者往往用自己的文化观念来理解译文的内容,所以译者应尽可能使源语文化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
翻译艺术是“带着镣铐跳舞”。这说明翻译所受的文化束缚。翻译如此之难,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一旦语言进人交际,语言便承担着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些要求作者不但有双语能力,而且还需双文化的知识,要了解两种语言文化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都需有一定的了解认识。翻译要将两国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的真正交流。
鲁迅曾说过:翻译的“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怡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时何地,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似:它必须有外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译者作翻译的首要目的,是尽量真实地向译语读者介绍异域文化,异国情调,让他们如实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所以,译者应尽量保存原文的异国情调,进而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视为翻译的首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