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以书传道”职业精神的形成与演变
姚倩分享
[摘 要]在中国,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发源于古代藏书楼,形成于近代公共图书馆,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职业精神与道德传统,这就是以书明道、以书传道、以书修身、以书治国的大任精神,这种精神凝聚了图书馆职业活动的特有价值,也是古代图书馆人职业活动的道德支柱。本文旨在探讨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形成及其变化,倡导恢复传统图书馆“尊书重道”的职业精神。
[关键词]以书传道;图书馆员;社会角色;职业精神;图书馆史
图书馆因书而生,因藏而起,因读而兴。从西周秉笔书史、记载先人训诰、整理治世典章的宫廷史官,到汉魏晋时奉皇帝之命征集整理天下藏书的朝廷重臣,从唐宋之后享有朝廷优厚俸禄专职管理国家藏书的馆阁学士,到明清之际藏书楼里皓首穷经的民间文献学家,多半是怀揣“以学修身”“以书传道”的强烈使命感,信守“广求天下图书”“穷尽治国之道”的职业精神,为中国古代图书文献的发源与传播、藏书楼的形成与兴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当古代藏书楼消失,近代图书馆出现并涌入大量以开放服务为职业的普通管理人员后,图书馆员的职业角色、身份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馆藏载体、业务活动范围、服务理念等与近代图书馆相比再次全然不同,出现大量技术层面的活动。本文力图深入挖掘社会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下图书馆员职业角色的变化,从中寻求古代图书馆职业性活动的辉煌传统。同时,强调尽管今日图书馆员与以往相比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然而“尊书重道、以书传道、以书修身、以书育人”的精神,始终是图书馆职业的存世之道,立足之基。
1 远古掌册史官的“明经”与“传道”
翻开司马迁的《史记》,中国的历史始于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经过夏禹,再到殷、周。到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古代文献的形成经历了漫长演变过程。随着史料档案的保管、流传、整理,特别是古人口述、臣僚奏疏、诸儒评论、名流燕谈的记录与整理成文,历史与传说演变成了后世的文献,早期留下的文字与档案成为文化的发源,在漫长的文献演变过程中,早期的文字记录者、档案管理者、文献整理者对中华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远古掌册史官作为早期文化发源中记载、解释、掌管文献典册之人,可以说是中国远古时期图书馆员的先驱。他们作为专门保管典册、记载典制的官吏,受命于朝廷,负责起草册命和记录宫廷中的重要事件、包括天子、诸侯的言行与活动。据《周官》《礼记》记载:大(太)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握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史官作为当时最博学之人,也是当时掌管典籍档案的专职人员。他们手中握有国家档案、地图、户籍、王室家谱,其社会作用举足轻重。他们通常具有超群绝伦的才华,知识渊博、通晓古今、明了兴亡之道,同时,具备“书法不隐”“能道训典”“墨笔操牍”的职业精神,如晋国董狐、史墨、齐国齐太史三兄弟、南史氏、楚国左史倚相等。据说,每当一朝丧乱之际,史官们常常带着他们所掌管的典籍文献投奔新朝。如《吕氏春秋·先识览》载有:“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出奔如商。……殷内史向挚见纣之愈乱迷惑也,于是载其图法,出亡之周。……晋太史屠黍见晋之乱也,见晋公之骄而无德义也,以其图法归周。”特别是曾任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的老子,作为当时主管图书收藏及管理的史官,晚年见周室没落,西去函谷,退隐著下《道德经》,言简意赅,以“道”阐明万物之演变,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思想家、哲学家。其中,“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等经典语言不仅是阐明道德之义,更是老子“以身为天下”崇道精神的体现。中国远古时期的掌册史官,不但直接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形成,影响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也成为后来历代国家藏书机构官员的效仿榜样。
2 先秦至隋图籍的“散而复聚”与“以书治世”
古代中国,文化典籍曾经遭遇多次兵灾、战争、动乱,散失亡佚无数。然而,伴随每一次藏书散失之后,常常又出现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图书收集、整理与聚合。特别是新王朝、新政权建立,总会有一批文化素养与学识深厚的朝廷命官奏请聚书,开展了大规模的书籍征集、整理与编撰活动。正是这批朝廷文化官员凭着“以书治世”“书平天下”的理想追求与职业精神,推动了中华文化典籍的“散而复聚”。
如西汉开国重要功臣萧何,还在楚汉相争之时,“独先人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曾为秦朝御史的张苍,精通律历,明习图书计籍,管理过秦皇家藏书,从汉后专门负责汉初章程的制定与法律书籍整理。此外,还有名相名将“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汉武帝时,有丞相公孙弘奉武帝之命“建献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军政杨仆“捃摭遗逸,纪奏兵录”。汉成帝时,派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类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特别是刘向、刘歆父子二人,在为朝廷辅政的同时,专心研思古代经典著作,编撰《别录》《七略》,完成了中国古代重要文化典籍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总结与整理。
东汉班固作为刘氏学风的继承人,第一次将藏书目录附于史书之后,使得刘歆《七略》赖《汉书·艺文志》得以保存。《汉书·艺文志》开篇提到:“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纷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日:‘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该序究竟源于刘歆《七略》、还是班固所撰,无法考证,然而却深刻表达了古人编制图书目录所蕴藏的道德追求与职业理想。
隋时秘书监牛弘因痛心古代书籍的散失,专门奏《请开献书之路表》,不仅陈述了古代书籍遭受的五次厄运,赞扬了历代注意搜罗与典藏书籍的君主贤明,还深刻阐述了书籍与国运之昌隆、世风之清明的密切关系,以汉初陆贾告诫汉高祖‘天下不可马上治之’之理说服隋文帝下诏求书。指出:“经籍所兴,由来尚矣。爻画肇于庖义,文字生于仓颉,圣人所以弘宣教导,博通古今,扬于王庭,肆于时夏……握符御历,有国有家者,曷尝不以《诗》《书》而为教,因礼乐而成功也……故知经邦立政,在于典谟矣。为国之本,奠此攸先。……勒以天威,引之以微利。若猥发明诏,兼开购赏,则异典必臻,观阁所积,重道之风,超于前世,不亦善乎。”牛弘的建议得到当时统治者隋文帝的采纳。由此,隋时国家藏书盛极一时,并复兴了专重文教之风。牛弘本人此后官至礼部尚书,仍然请修明堂,定礼乐制度,修撰《五礼》百卷,对复兴儒家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唐以前雕版印刷术尚未出现,图书以写、抄本(卷)的方式流传,图籍散失亡佚之后的重聚,常常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搜集,还需要一批擅长目录之学的人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校勘、整理、缮写、编目、分类等。正是有了萧何、张良、韩信、公孙弘、杨仆、刘向、刘歆、班固、郑默、苟勖、李充、王俭、牛弘等一批朝廷重臣的重视、奏议以及他们的亲力躬行,不仅开创了马上打天下,文化兴盛世的重教重文之风,而且在中国文化史立下了保存古之遗书的不朽功绩。
3 隋唐以后的国家藏书整理与“文治政策”
唐继隋后,出现了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社会经济得到恢复,雕版印刷术出现,文化事业有了相应发展。唐初得到隋旧藏八万余卷,唐高祖接受令狐德棻建议:“购募遗书”“数年间,群书略备”,并在重要官员魏征、长孙无忌等人的领衔下,编撰了《隋书·经籍》,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文化典籍的总结与整理。《隋书·经籍志》的作者有两种题法,一是《旧唐书》题为魏征等撰,二是《四库提要》将纪传与志分开,纪传题魏征等撰,志题长孙无忌等撰。总之,《隋书·经籍志》出于唐初重要官员之手,是继《汉书·艺文志》后中国古代书籍的第二次总结,也是中国古代图书馆人对中国学术文化研究的又一次重要贡献。《隋书·经籍志·序》开篇日:“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其王者之所以树风声,流显号,美教化,移风俗,何莫由乎斯道。故曰: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电;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最后强调:编撰《经籍志》“虽未能研几探赜,穷极幽隐,庶乎弘道设教,可以无遗阙焉。夫仁义礼智,所以治国也,方技数术,所以治身也;诸子为经籍之鼓吹,文章乃政化之黼黻,皆为治之具也。”姑且不论《隋书·经籍志》的作者是谁,毫无疑问的是,它体现了当时朝廷魏征、令狐德菜、长孙无忌等一批文化官员以书治世、以类明道的政治见识与熟悉古籍、擅长分类目录的学术素养。
宋时的文治与教化政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专职藏书机构形成,藏书场所不断改进,藏书专职管理角色进一步明晰。宋仁宗时期,翰林学士张观、宋祁奉命审查三馆、秘阁藏书,翰林学士王尧臣、欧阳修奉敕编撰藏书目录。南宋孝宗时秘书监陈马癸奉命编撰皇家藏书书目。宋宁宗时,秘书丞张攀奉命整理南宋藏书目录。宋时藏书整理的最大成果是编纂了四部大型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成为当时的重要政治教科书,统治者治世的重要历史之鉴。
清初从康熙至乾隆,在平定各地反清活动、大兴“文字狱”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重视图书编纂、典藏整理的文治政策,乾隆时期下诏各省征书,次年成立《四库全书》编修馆,协办大学士纪昀任总编纂官,历经十年,编成《四库全书》。形成了对清以前官府与社会上公私藏书的一次总收集、总整理、总检阅。当然编撰《四库全书》的过程也是清政府实施“文治政策”、寓禁于征的过程,例如,凡不利于清朝的文献遭到禁毁,凡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被篡改。但毕竟《四库全书》的编撰,特别是集众书于一身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撰写,以及专建七阁分七处收藏,为保存古代文化典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江南三阁建成时,乾隆皇帝下诏,规定一般士子可到阁抄阅,但不得私自携带出阁,反映了清代对知识分子思想教育的重视,既是统治者不断总结治政经验,实施“文治”政策的结果,也推动了中国古代官府藏书活动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至于纪昀亲自撰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收入的每部图书,皆撮举大凡,条举得失,考镜源流,铸成了清代目录学的最高成就。近代目录学家余嘉锡高度赞扬说:“《提要》之作前所未有,可为读书之门径,学者舍此,莫由问津。”,纪昀身为清廷重臣,对撰写书目提要乐此不疲,按他自己的话就是因为能够实现“期于世事有补”的愿望。
[关键词]以书传道;图书馆员;社会角色;职业精神;图书馆史
图书馆因书而生,因藏而起,因读而兴。从西周秉笔书史、记载先人训诰、整理治世典章的宫廷史官,到汉魏晋时奉皇帝之命征集整理天下藏书的朝廷重臣,从唐宋之后享有朝廷优厚俸禄专职管理国家藏书的馆阁学士,到明清之际藏书楼里皓首穷经的民间文献学家,多半是怀揣“以学修身”“以书传道”的强烈使命感,信守“广求天下图书”“穷尽治国之道”的职业精神,为中国古代图书文献的发源与传播、藏书楼的形成与兴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当古代藏书楼消失,近代图书馆出现并涌入大量以开放服务为职业的普通管理人员后,图书馆员的职业角色、身份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馆藏载体、业务活动范围、服务理念等与近代图书馆相比再次全然不同,出现大量技术层面的活动。本文力图深入挖掘社会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下图书馆员职业角色的变化,从中寻求古代图书馆职业性活动的辉煌传统。同时,强调尽管今日图书馆员与以往相比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然而“尊书重道、以书传道、以书修身、以书育人”的精神,始终是图书馆职业的存世之道,立足之基。
1 远古掌册史官的“明经”与“传道”
翻开司马迁的《史记》,中国的历史始于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经过夏禹,再到殷、周。到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古代文献的形成经历了漫长演变过程。随着史料档案的保管、流传、整理,特别是古人口述、臣僚奏疏、诸儒评论、名流燕谈的记录与整理成文,历史与传说演变成了后世的文献,早期留下的文字与档案成为文化的发源,在漫长的文献演变过程中,早期的文字记录者、档案管理者、文献整理者对中华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远古掌册史官作为早期文化发源中记载、解释、掌管文献典册之人,可以说是中国远古时期图书馆员的先驱。他们作为专门保管典册、记载典制的官吏,受命于朝廷,负责起草册命和记录宫廷中的重要事件、包括天子、诸侯的言行与活动。据《周官》《礼记》记载:大(太)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握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史官作为当时最博学之人,也是当时掌管典籍档案的专职人员。他们手中握有国家档案、地图、户籍、王室家谱,其社会作用举足轻重。他们通常具有超群绝伦的才华,知识渊博、通晓古今、明了兴亡之道,同时,具备“书法不隐”“能道训典”“墨笔操牍”的职业精神,如晋国董狐、史墨、齐国齐太史三兄弟、南史氏、楚国左史倚相等。据说,每当一朝丧乱之际,史官们常常带着他们所掌管的典籍文献投奔新朝。如《吕氏春秋·先识览》载有:“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出奔如商。……殷内史向挚见纣之愈乱迷惑也,于是载其图法,出亡之周。……晋太史屠黍见晋之乱也,见晋公之骄而无德义也,以其图法归周。”特别是曾任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的老子,作为当时主管图书收藏及管理的史官,晚年见周室没落,西去函谷,退隐著下《道德经》,言简意赅,以“道”阐明万物之演变,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思想家、哲学家。其中,“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等经典语言不仅是阐明道德之义,更是老子“以身为天下”崇道精神的体现。中国远古时期的掌册史官,不但直接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形成,影响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也成为后来历代国家藏书机构官员的效仿榜样。
2 先秦至隋图籍的“散而复聚”与“以书治世”
古代中国,文化典籍曾经遭遇多次兵灾、战争、动乱,散失亡佚无数。然而,伴随每一次藏书散失之后,常常又出现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图书收集、整理与聚合。特别是新王朝、新政权建立,总会有一批文化素养与学识深厚的朝廷命官奏请聚书,开展了大规模的书籍征集、整理与编撰活动。正是这批朝廷文化官员凭着“以书治世”“书平天下”的理想追求与职业精神,推动了中华文化典籍的“散而复聚”。
如西汉开国重要功臣萧何,还在楚汉相争之时,“独先人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曾为秦朝御史的张苍,精通律历,明习图书计籍,管理过秦皇家藏书,从汉后专门负责汉初章程的制定与法律书籍整理。此外,还有名相名将“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汉武帝时,有丞相公孙弘奉武帝之命“建献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军政杨仆“捃摭遗逸,纪奏兵录”。汉成帝时,派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类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特别是刘向、刘歆父子二人,在为朝廷辅政的同时,专心研思古代经典著作,编撰《别录》《七略》,完成了中国古代重要文化典籍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总结与整理。
东汉班固作为刘氏学风的继承人,第一次将藏书目录附于史书之后,使得刘歆《七略》赖《汉书·艺文志》得以保存。《汉书·艺文志》开篇提到:“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纷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日:‘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该序究竟源于刘歆《七略》、还是班固所撰,无法考证,然而却深刻表达了古人编制图书目录所蕴藏的道德追求与职业理想。
隋时秘书监牛弘因痛心古代书籍的散失,专门奏《请开献书之路表》,不仅陈述了古代书籍遭受的五次厄运,赞扬了历代注意搜罗与典藏书籍的君主贤明,还深刻阐述了书籍与国运之昌隆、世风之清明的密切关系,以汉初陆贾告诫汉高祖‘天下不可马上治之’之理说服隋文帝下诏求书。指出:“经籍所兴,由来尚矣。爻画肇于庖义,文字生于仓颉,圣人所以弘宣教导,博通古今,扬于王庭,肆于时夏……握符御历,有国有家者,曷尝不以《诗》《书》而为教,因礼乐而成功也……故知经邦立政,在于典谟矣。为国之本,奠此攸先。……勒以天威,引之以微利。若猥发明诏,兼开购赏,则异典必臻,观阁所积,重道之风,超于前世,不亦善乎。”牛弘的建议得到当时统治者隋文帝的采纳。由此,隋时国家藏书盛极一时,并复兴了专重文教之风。牛弘本人此后官至礼部尚书,仍然请修明堂,定礼乐制度,修撰《五礼》百卷,对复兴儒家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唐以前雕版印刷术尚未出现,图书以写、抄本(卷)的方式流传,图籍散失亡佚之后的重聚,常常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搜集,还需要一批擅长目录之学的人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校勘、整理、缮写、编目、分类等。正是有了萧何、张良、韩信、公孙弘、杨仆、刘向、刘歆、班固、郑默、苟勖、李充、王俭、牛弘等一批朝廷重臣的重视、奏议以及他们的亲力躬行,不仅开创了马上打天下,文化兴盛世的重教重文之风,而且在中国文化史立下了保存古之遗书的不朽功绩。
3 隋唐以后的国家藏书整理与“文治政策”
唐继隋后,出现了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社会经济得到恢复,雕版印刷术出现,文化事业有了相应发展。唐初得到隋旧藏八万余卷,唐高祖接受令狐德棻建议:“购募遗书”“数年间,群书略备”,并在重要官员魏征、长孙无忌等人的领衔下,编撰了《隋书·经籍》,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文化典籍的总结与整理。《隋书·经籍志》的作者有两种题法,一是《旧唐书》题为魏征等撰,二是《四库提要》将纪传与志分开,纪传题魏征等撰,志题长孙无忌等撰。总之,《隋书·经籍志》出于唐初重要官员之手,是继《汉书·艺文志》后中国古代书籍的第二次总结,也是中国古代图书馆人对中国学术文化研究的又一次重要贡献。《隋书·经籍志·序》开篇日:“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其王者之所以树风声,流显号,美教化,移风俗,何莫由乎斯道。故曰: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电;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最后强调:编撰《经籍志》“虽未能研几探赜,穷极幽隐,庶乎弘道设教,可以无遗阙焉。夫仁义礼智,所以治国也,方技数术,所以治身也;诸子为经籍之鼓吹,文章乃政化之黼黻,皆为治之具也。”姑且不论《隋书·经籍志》的作者是谁,毫无疑问的是,它体现了当时朝廷魏征、令狐德菜、长孙无忌等一批文化官员以书治世、以类明道的政治见识与熟悉古籍、擅长分类目录的学术素养。
宋时的文治与教化政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专职藏书机构形成,藏书场所不断改进,藏书专职管理角色进一步明晰。宋仁宗时期,翰林学士张观、宋祁奉命审查三馆、秘阁藏书,翰林学士王尧臣、欧阳修奉敕编撰藏书目录。南宋孝宗时秘书监陈马癸奉命编撰皇家藏书书目。宋宁宗时,秘书丞张攀奉命整理南宋藏书目录。宋时藏书整理的最大成果是编纂了四部大型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成为当时的重要政治教科书,统治者治世的重要历史之鉴。
清初从康熙至乾隆,在平定各地反清活动、大兴“文字狱”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重视图书编纂、典藏整理的文治政策,乾隆时期下诏各省征书,次年成立《四库全书》编修馆,协办大学士纪昀任总编纂官,历经十年,编成《四库全书》。形成了对清以前官府与社会上公私藏书的一次总收集、总整理、总检阅。当然编撰《四库全书》的过程也是清政府实施“文治政策”、寓禁于征的过程,例如,凡不利于清朝的文献遭到禁毁,凡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被篡改。但毕竟《四库全书》的编撰,特别是集众书于一身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撰写,以及专建七阁分七处收藏,为保存古代文化典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江南三阁建成时,乾隆皇帝下诏,规定一般士子可到阁抄阅,但不得私自携带出阁,反映了清代对知识分子思想教育的重视,既是统治者不断总结治政经验,实施“文治”政策的结果,也推动了中国古代官府藏书活动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至于纪昀亲自撰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收入的每部图书,皆撮举大凡,条举得失,考镜源流,铸成了清代目录学的最高成就。近代目录学家余嘉锡高度赞扬说:“《提要》之作前所未有,可为读书之门径,学者舍此,莫由问津。”,纪昀身为清廷重臣,对撰写书目提要乐此不疲,按他自己的话就是因为能够实现“期于世事有补”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