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论文范文大全集锦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整合的关于图书馆管理的一些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浏览,希望对你有帮助。
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一、数据挖掘技术概述
数据挖掘是从特定形式的数据集中提炼知识的过程,其在各行各业中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且已然成为了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目前常用的挖掘技术有数据挖掘、Web数据挖掘、文本挖掘这三个类型。
(一)数据挖掘
面向数值数据的挖掘技术称之为数据挖掘,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分类、预测、时序模式和偏差分析等称之为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技术的水平对所发现知识的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数据挖掘方法有关联分析法,人工神经元网络、决策树和遗传算法等,对这些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算法与其具体应用等领域。
(二)Web数据挖掘
Web数据挖掘的主要对象是包括Web页面内容、页面之间结构、用户访问信息、商务交易信息等在内的各种Web数据,人们借助这一技术可短不仅可从万维网中有效提取知识,还可改进站点设计,为电子商务的更好开展提供服务。
(三)文本数据挖掘
文本数据的挖掘对象主要是文本信息,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特征提取、文本摘要、文本分类与聚类、概念操作以及探索新数据分析等,具体技术手段则有词频反文献频率向量表示法、词串表示法以及贝叶斯分类算法、词集合算法和文本聚类算法、K-最近邻参照分类算法等。
二、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对高校图书馆的意义
扩招使得高校生源不断扩大,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数量也日益庞大。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的借阅记录以及馆藏数据的存储积累均呈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然而,这些海量数据的质量鱼龙混杂,不仅包含对管理者与决策者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也有不少落后的、无用的、错误的信息,因此数据分析和挖掘工作十分重要。
(一)数据挖掘可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决策能力
借助数据挖掘技术,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可对挖掘出的有用数据信息进行进一步分析与研究,进而可促进自身决策能力的提高。例如,我们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来分析图书借阅情况,进而可探究出读者的读书喜好和借阅习惯,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读者的借阅规律,如此即可为日后的图书馆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数据挖掘可为图书采购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读者的喜好,我们可对图书馆的下一步采购工作进行科学预测,图书采购行为将更加科学合理。传统图书馆管理中,采购人员都是通过主观判断来决定采购什么类型的图书,这无疑不利于图书馆的运行与发展。
(三)数据挖掘可为读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
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阅读需求,这要求高校图书馆为其提供不同的阅读服务。数据挖掘技术可通过数据分析设置不同的服务标准,进而可为读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这样一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得以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更为浓厚。
三、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设计
基于上述章节对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对高校图书馆意义的分析,我们应进一步重视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本章节笔者将重点介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
(一)信息系统总体框架
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在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时,可以高校图书馆的网站系统为基础。从北邮、银博等现有的图书管理系统来看,基本都采用三层结构体系设计,即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与数据访问层。由一系列交互页面组成的用户界面层的主要功能在于帮助用户实现对图书馆网站的访问以及帮助管理者获取访问者的实际需求信息。我们常用的用户注册与登录、图书资源搜索与预定、图书智能推荐等等模块均属于业务逻辑层的内容,其主要功能在于实现应用程序的业务功能。数据访问则不仅可提供外部数据库的访问服务,同时还具备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数据库中各类型数据的作用。
(二)图书馆管理数据仓库设计
数据库是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挖掘功能的基础,因此其设计在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中至关重要。注册认证库与图书馆信息库共同组成了高校图书馆数据库,而图书馆信息库又包括图书信息、读者信息、图书借阅历史列表、出版信息实体以及管理员采购图书清单、用户图书预定需求单和新购图书单等内容。因此,高校图书馆数据库里的数据十分庞杂。为提高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数据能力,所有SQL的调用都应使用存储过程来完成,使用参数进行数据传递可为系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三)聚类分析应用
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挖掘模块在挖掘出有用信息后可将数??结构存储下来,这就是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图书馆聚类分析中的具体应用,该技术手段可为图书馆采购资金的合理分配提供科学依据。通常而言,我们在设计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聚类分析时需实现读者聚类与图数聚类这两个方面。所谓读者聚类,也就是依据读者的使用情况进行读者群划分;图书聚类获得有价值信息的方式则是根据图书被借阅的次数进行聚类分析。
四、数据挖掘技术对高校图书馆带来的挑战
如前文所述,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决策能力的提高,同时还可为图书采购提供科学依据,为读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但在实际应用中,数据挖掘技术仍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从异构数据源中挖掘信息
异构数据源也就是多个不同的相关的数据源系统的集合。数据挖掘技术需从高校图书馆中繁杂的信息中挖掘出所需的信息,然后再对其进行分析与综合,经过这一系列过程方可得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与知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各种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这一现实背景对图书馆管理者及信息系统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掌握多种新兴技术才能有效构建起具有多种数据源构成的分布式异构数据库,才能有效完成数据挖掘工作。
(二)不同表现形式的数据挖掘结果
从目前来看,高校图书馆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所获得的数据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数据挖掘所获得的结果类型诸多,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在系统应用中,用户极有可能会提出要挖掘不同信息与知识的要求,此时就需要系统技术人员从更大规模的数据集中挖掘出更多的不同形式的结果。
(三)在不同抽象层次上进行交互式挖掘
我们在从一个大规模的数据库挖掘数据前,要想预测出能挖掘什么内容的信息具有较大的难度。对此,高校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应以一个搜索过程来处理复杂的数据挖掘与查询,但为了完成数据的进一步挖掘,务必保留所有的中间结果。在进行数据挖掘时,用户可通过不断地修改自己的查询请求来动态调整此次数据挖掘的目标,以保障挖掘过程的有效推进。所以信息管理系统需从不同角度观察挖掘数据的中间结果,如此才可为用户提供灵活的观察数据。
五、结束语
信息时代,我国逐渐开始普及数字校园、数字图书馆等先进理念,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图书馆管理系统随之得到广泛应用。在不久的将来,数据挖掘这一新型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将得到业界学者更多的重视,其具体技术与手段也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论适应教改需要下的中等院校图书馆藏书结构
一、确定中专图书馆藏书结构的依据
中等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双重任务。中等教育偏重理论的应用,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及技术的掌握,因而中等院校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应根据学校的性质、任务、专业设置情况及教学和科研任务的需要而确定。
1.遵循中等院校图书馆的藏书规律。中等院校图书馆的任务、性质决定了图书馆藏书建设特点及其藏书结构。中等院校图书馆应依据本校专业设置特点、学科发展方向、科研项目需求,选择收藏相应的文献,这是所有中等院校图书馆应遵循的普遍规律。
2.充分体现中等院校图书馆藏书建设特点。中等专业教育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等技术、管理、艺术、师范人才的专门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在一定的文化程度(初、高中)的基础上,进行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中等院校图书馆收藏文献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一是基础性文献,既满足初、高中中专学生对基础课学习所需的教材、课本、辅助教材、教学参考书等;二是专业性文献,既收藏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所必需的专业文献资料,以形成有具体学科特点的藏书体系;三是有关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及边缘学科的资料。中等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中等院校图书馆藏的基础性特点、专业性特点、对口性特点。
3.突出本校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具体需要。中等院校图书馆对本校所设专业的文献要重点收藏,为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要尽可能去收藏有关“三基”的文献,且要全面收藏各专业范围内各学派专著及评论、人物传记、期刊及各种工具书,满足师生教学和科研的需求。另外,中等院校由于学校专业特点及办学水平不同,图书馆收藏文献不能强求一律。各馆应根据本校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学科、学术层次、语种及载体文献,组织合理的藏书结构。再者,各校的重点学科及其所占比例不同,其具体学科和文献学术水平及文献收藏完整度要素必然有所不同,应各自形成各馆独具特色的藏书结构。
二、中等院校图书馆藏书结构优化分析
藏书结构是图书馆贮藏文献的总结构。由于馆藏是由多个要素组成,藏书的总结构则由多个要素子结构组成,藏书结构的子结构有文种结构、载体结构、书刊结构、学科结构等级结构及文献收藏完整度等,藏书总结构呈多维结构。
1.文种结构。以中文为主,辅以外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l展,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各行各业与国际交流频繁,必然需要大批熟练掌握外语应用能力的各种专门人才。国家教委明确要求: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开设外语课,各类中等专业学校也十分重视外语教学,因而中等院校图书馆相应要收藏一定数量的外语文献,如:英、日、俄、朝鲜等语种文献。中等专业学校的教育是在教学上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图书馆收藏的外文文献就要相应地通俗易懂,考虑到中等院校学生的外语基础水平。为了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的要求,图书馆还要较完整地收藏有关学科和课题的外文文献。
2.书刊结构。以图书为主,其次期刊。在具体工作中,应该着重从能够代表某学科领域较高的科技水平、学术水平和发展趋势,以及情报密度较大、利用率高、出版寿命长、稳定性强、有一定知名度的书刊资料角度出发进行收藏。特别是期刊内容新颖,报道信息快,深受师生的欢迎。究竟重点收藏哪些期刊,则由本校的需求所决定。由于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他们对文化生活类的文献阅读需求较高,因而必须收藏一定数量的课余读物.根据中等院校学生的特点,必须突出如下几个方面内容:(1)结合树立牢固专业思想的教育,多藏些适合青年特点的有关世界观。人生观及国情教育的思想性刊物;(2)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应尽量多藏各种普及读物。(3)为提高师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多收藏较高学术水平和利用价值的专业性期刊,对本校重点学科的期刊要重点收藏,并较完整地收藏信息型刊物,以供了解科技动态。各馆收藏刊物的程度,以满足本馆读者的80%需求和条件允许为准。
3.载体结构。以印刷型载体形态为主。由于各校图书馆的任务和办观条件有差异,对现代载体文献的要求有所不同。随着中等院校办学档次的不断提高,国家级重点学校和省部级重点学校的相继出现,各馆应在量力而行的基础上,起码要藏有较完整的外语学习磁带,并备有一定的声像文献。条件较好的馆也应配有缩微资料、光盘等缩微型和视听型载体文献。
4.学科结构。以专业学科为主。根据中等院校图书馆藏书对口性特点,中等院校图书馆应完整地收藏本校所开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这是中等院校馆藏书的主体。对专业文献要求学术层次要深,对其他学科可以是简明介绍性的文献。本校重点学科或专题文献力争达到较完整级,而且其相关、边缘及交叉学科文献也应适当收藏。
5.等级结构。文献的学术水平与潜在价值、读者学术文化水平及用途,决定文献收藏的目的。不同收藏目的的文献便形成馆藏的层次结构。藏书的等级一般可划分为研究级、学习级、及消闲级三大层次。现阶段由于中等院校多层次办学,学生的知识层次不同,相应的图书馆藏书等级结构也应不同。中等院校图书馆的馆藏可有教学研究级、部分专科生学习级、普通中等院校学生学习级及课余级,可谓四级结构。不同类型(或级别)的中等院校图书馆的藏书登记结构状况可有差异。总之,要以较完整地收藏普通中等院校学生学习级文献为主,适当藏有专科生学习级文献,少量收藏研究级文献以满足教师教学科研的要求。为培养既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又较强操作技能的应用型、技艺型专门人才,课余级文献与期刊一样,要突出收藏思想政治教育、拓宽知识面及培养实际操作技能方面的文献,力求达到较丰富的程度。
6.文献收藏的完整度。收藏的完整度是指藏书子结构的某成分收藏的齐全程度。有关各成分文献的收藏完整度问题在各子结构中已详细分别阐明,不再重述。
中等院校图书馆藏书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如馆舍面积、经费状况以及领导的重视程度,等等。以上所述是一般条件下,各类型中等院校图书馆可供参考的藏书结构。按这个结构组织藏书,有最有限的经费能最有限地提供文献,能够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和最大社会效益。
计算机网络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