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公共管理>图书馆管理>

公共图书馆论文8000字

秋梅分享

  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被列为国家层而的发展目标之一。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公共图书馆论文8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公共图书馆论文8000字篇1

  论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服务

  公共图书馆的馆藏汇集了人类数千年来的知识情报和研究成果,公共图书馆收藏的出版物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知识价值。公共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更是将各类信息跨越不同的知识库,按知识概念和学科门类在知识信息资源之间建立起关联,从而建立起超越地域限制,具有可扩展性的“知识网络”,在更具专业化与个性化的水准上满足读者获取知识的需求。

  1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

  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是指公共图书馆利用自身拥有的知识资源和知识设备,通过整理、组配、提炼可以利用的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资源,在显性知识的加工中融入了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共享,将显、隐性知识集成,形成了智力型的知识产品,并使之有序化,以满足广大读者的知识需求的服务活动。这种活动能够贯穿于读者解决问题的始终,它强调利用图书馆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借助于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对其知识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形成新的具有特定价值的知识产品,来解决用户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图书馆知识服务是一种动态的服务,是一种将知识信息析取、重组、创新和集成的知识提炼过程,其产品是经过价值增值的能恰当的满足读者需求的知识。

  2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特点

  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是读者至上的服务,它不仅仅是向读者提供所需信息,同时也通过服务解决读者面临的问题。在服务理念上,知识服务成为公共图书馆的一种资源、一种品牌。因此,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2.1以人为本:这个“人”可以包涵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公共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它是知识资源中最具创造力的资源,以人为本就是公共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强调馆员的知识核心作用以及馆员和馆内先进设备的相互融合,另一方面是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读者,开展服务以解决读者问题为前提,不但要向读者提供所需信息,而且要通过服务解决读者待解决的问题,做到以“读者”为服务之“本”。

  2.2共享性:共享性在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中涉及面很广。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共享性强调知识的共享,这个共享的范畴不仅包括图书、杂志、报纸等出版物,还包括了电子阅览室为方便读者咨询而建立的“知识网络”等,更涵盖了公共图书馆馆员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技能等隐性知识。

  2.3专业性:知识服务将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从基础的信息传递提升为信息加工、知识创新,在这个工程中,不仅要求馆员具有传统的信息检索方面的技能,更要求他们具备所研究专业的相关知识背景,从而使整个服务从简单的信息传递向专深的知识创新方向发展。

  2.4多样性: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服务内容、服务手段都呈现多样性。在服务内容方面,公共图书馆在原有的传统服务如文献提供、信息咨询、借阅服务基础上又扩大了服务范畴,提供课题检索、科技查新、定题服务、学科导航、参考咨询等服务。而服务手段方面,虚拟馆藏、知识挖掘、智能技术等多种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2.5创新性: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因此创新性是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本质特征。如果说信息传递只是一项对信息的简单排列整序,较少涉及馆员的创造性劳动,那么强调信息加工、知识创新的知识服务是建立在创造的基础之上。从杂乱无章的海量信息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加工形成知识产品,馆员的创新在这一过程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而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3公共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内容

  3.1知识提炼: 知识提炼主要是指公共图书馆馆员根据读者具体的要求,对大量的已积累知识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对文献定性定量的分析处理来发现隐含在文献中的知识,揭示其中的规律性。网上信息数量巨大,良莠不齐,正如奈斯比特所言:“我们被信息所包围,但却渴求知识”。 [3]要为读者提供有效的知识信息服务,就必须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用智能化手段挖掘隐藏于大量显性信息中的隐性知识,从而得到与学科相关的知识专业细化的知识、面向课题的知识以及与所需知识相关的知识。其实,面对纷繁无序的海量信息,如果首先拥有对信息特殊的、敏锐的感受力,就能从大量司空见惯,甚至微不足道的事物和社会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4]

  3.2知识组织 :公共图书馆的知识组织是在信息传递和信息预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智能检索、数据挖掘等技术,对大量信息进行精简、提取,发现隐含在其中的有用知识单元并对其进行集合组织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对知识的本质以及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有序地揭示,使之有序化。这种知识组织的机制就是对海量化的文献信息资源以及网络信息资源,按照一定的知识结构序化为知识库,然后将组织好的知识信息提供给有特定需求的读者使用。它是有效地控制、传递知识,提高知识利用率的重要手段。文献组织的实质就是一种知识组织。公共图书馆知识组织的目标就是将知识组分整序形成能够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知识集合。

  3.3知识开发: 公共图书馆的知识开发是建立在知识组织的基础之上,根据读者的具体要求,针对其特定的用途和目标,对系统采集所需的各种层次和范围的知识信息,进行信息和知识的深层次加工,寻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智力劳动形成具有独特价值的知识方案和知识产品,如数据库、知识库、智能工具、应用软件等。另外,知识开发还包括开发馆员头脑中专业知识和信息技能等隐性知识,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并予以加工、利用,为读者服务。   4如何更好实现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

  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信息的急剧增长与读者信息需求精确化、个性化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读者希望信息服务机构能迅速、准确地为他们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各种关键性的信息,真正能够提供给他们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公共图书馆要想更好地发挥为读者服务的职能,就必须以读者的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和提供灵活的、个性化的、增值的信息服务,并通过技术创新、服务集成等方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及时为读者提供能帮助其解决问题的高层次的服务。比如说,参考咨询服务,增多了知识含量,我们就将它上升到了知识服务的层次。[5]

  4.1更新服务观念,满足读者需求。 服务观念影响服务行动,为实现服务战略的转变,公共图书馆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服务观念。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是知识服务得以开展的前提。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机构,社会分工赋予了公共图书馆在知识组织与管理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不同的用户信息需求各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领域及两大部类的融合交叉,随时会产生新的不同的专业信息需求。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全方位开放,就应该充分利用各科专家、人才的智慧和用户实践能力,引进和吸收各种有利于竞争的人才资源,与图书馆学专业队伍共同形成开展知识服务的动力系统。

  4.2构建可扩展性的“知识网路” 。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文献资料呈几何级数剧增,人们对获取文献资料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知识网络”的构建是满足读者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 “知识网路”是公共图书馆发展必然趋势。公共图书馆只有通过资源共享,才能用有限的经费去最大限度地发展本地区、本馆的特色,形成相对完备的文献资源,从而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为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开展提供足够的资源保障。

  4.3全面提高图书馆员知识服务的能力。 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是对文献信息深层次的开发,图书馆要加强服务职能,必须有一支专门从事情报服务的参考官员队伍。[5]在学科分化越来越细,用户需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提高图书馆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信息人才是搞好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关键。

  首先,图书馆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熟练进行知识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建立完备的适应读者需求的各类数据库,并能根据个别读者用户的特殊需要,帮助其建立所需数据库。

  其次,图书馆员应高度重视知识信息服务。每位馆员都应有对各种知识信息资源加以甄别和选择的能力,通过对信息的二次加工向读者提供所需知识点,直接解答有关知识信息利用方面存在的疑难问题,主动满足读者对知识信息的要求。

  再次,图书馆员应具备很高的业务技能。图书馆采用现代化技术管理可以使工作产生质的飞跃,这就要求图书馆员不仅能熟练运用各种自动化操作手段进行工作,还要能制定图书馆自动化的有关规则,自行设计并进行系统安装、维护、网络管理,胜任对用户的培训等工作。 参考文献:

  [1] 庄子逸.重视知识与“知识宝库”[J]. 图书馆杂志,1983(3):3-6

  [2] 彭修义.对图书馆工作与图书馆理论的知识文化考察(续完)[J].图书馆建设,1987(4):17-24

  [3] 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是个新方向.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

  [4] 皮介郑.信息理论与教育研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08(博士论文2003)

  [5] 柯平.新世纪图书馆需要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新世纪图书馆,2005(6)

  公共图书馆论文8000字篇2

  谈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

  [摘 要]文章主要论述了要改变公共图书馆目前尴尬的境地应该先从服务上下功夫,图书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事业单位体制的改革,只有更新观念才能与时俱进。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标准,才能与社会同步。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

  公共图书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但由于体制的限制,过于保守的图书馆理论和图书馆工作人员观念更新不能与时俱进造成了目前图书馆的服务不能与社会同步,利用图书馆的人远远不能与现今出版物的发行增长成正比,相反还有下降的趋势。这样也就造成了图书馆这一公益性机构未能引起社会和上级的足够重视,也未能发挥它作为文献中心应有的价值。因此笔者认为要改变公共图书馆目前尴尬的境地应该先从服务上下功夫。

  一、对公共图书馆地位的认识

  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从初衷上政府是想把它作为本地区收藏、加工、挖掘、利用、对大众开放的信息情报并提供各种文献资料的中心,回顾前几年美国总统访华其中一个看点就是要参观中国的国家图书馆,于是国人临时将北京图书馆正式更名为国家图书馆从而避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没有国立图书馆的状况。从这一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欧美发达国家中,上至总统,下到百姓对图书馆的重视与关注绝对不是一个形象工程,而是关系全民普遍素质提高和文化品味质量的大事。他们自觉地利用图书馆而图书馆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也为大众提供了信息资料最基本的来源地。反观中国,笔者感觉政府只是按照上级的指示或者规划建立了本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所有的投入也大都是一次性完成,当来年需要经费时,特别是出版物相对发达的今天所给经费只能说是九牛一毛,有许多公共图书馆连人员工资都不能保证,那还谈得上购书?国家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图书馆经费的落实,有将公共图书馆视为政府的形象工程而过后又不再粉饰之嫌疑。这样就向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如何将它运作下去?

  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

  本着以人为本,与人方便的原则尽可能多的开展各项业务,采购多的书刊并从中挖掘出更深层的资料供大众使用,这样我们就弄清了一个概念:那就是公共图书馆是个服务性的机构,既然是服务性单位那么公共图书馆的立足点也就是社会性的,既然是社会性的那么它就应该走向社会、走向大众与社会融成一体,尽心为人民服务。由于多少年来形成的习惯,我们仍然将公共图书馆定位在附属于行政机关的单位,强调组织关系,表面上有许多种形式的服务手段(当然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服务措施)但实质中还是坐等读者上门,因而服务方式比较简单,与当今开放的社会有些隔阂,产生了些许距离感,这就是图书馆界人士自嘲的甘于清贫,虽然有些无可奈何但从中反映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并未从根本上改观。其表现为:

  (一)图书馆管理人员自认为地位不高,又不善于或不屑于与地方沟通,加之整个管理图书馆的上级主管部门的地位也很微妙,这其中的奥妙就是大都需要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或主要领导的喜好来决定文化事业发展的快慢,何况图书馆这级机构。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物质文明建设则显得更加重要,因为经济发展了文化行业才能随之发展,没有统一的法规可供操作,这势必造成行业之间的贫富不均,发展的不平衡性,所以在图书馆管理人员当中滋生与世无争.不思进取的思想是不足为奇的。

  (二)图书馆专业理论,特别是培养图书馆专业人材的教学模式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往往只传授书本知识而忽视实际工作,以至于我们带着书本知识来到图书馆都有些怀疑图书馆学理论对图书馆工作的指导性,从学术研究的高起点再回到低于工作岗位的确让人无所适从,所学的理论知识几乎不知从何处下手实践,因此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不客气的说: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导致图书馆界地位下降的原因之一。在一些人眼里,图书馆的工作也就是熟练工,学那么多理论有什么用?

  (三)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存在的矛盾。大多数公共图书馆还在沿袭过去的服务方式,等读者上门,当然作为阵地工作它是必不可少的服务内容,读者也习惯了这种服务方式,但就是这种服务方式,使图书馆藏书与需求者之间没有达到最优的效果,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图书馆大都建立在较为安静之地,以我馆为例,每天来看书读报的读者十有八九是常客,这中间又以离退休人员居多,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年轻人工作都忙,没有时间来图书馆,即算是利用图书馆也是为了某一种目的而来用完后即刻消失了。

  (四)我们图书馆界人士普通能看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在本地区各类型图书馆重复采购现象相当严重,有些为了追求藏书数量,盲目预订采购以至本馆内复本数量远远超出额定范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同一地区藏有几套相同的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而利用率又相当低的套装书或重印的古籍给本来紧张的经费雪上加霜。

  三、图书馆社会服务的改进措施

  (一)由于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近十年来,公共图书馆的资金投入已经达到了平均每5年翻一番的水平,但需要看到的是出版物的增加更是突飞猛进而且价格还在不断的上扬,这样就形成了金钱与书刊之间的矛盾,怎样从众多的书刊中选购出最适用的书籍使它能在服务读者当中发挥出最好的效果,这是每个图书馆员应该考虑的事情,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自身努力之外我们不妨建立一个书刊调剂信息中心,让每个图书馆多余的复本书和在本馆不适用的书刊都在这个书刊调剂信息中心体现出来以此来作为其它馆购书的补充,做到物尽其用,发挥出书刊最大的价值。

  (二)利用自身资料优势挖掘整理开发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料,为领导,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决策提供信息参考,我馆编辑的“财经前沿”“新农村科技”等4种刊物每期免费发放几百份,都受到了读者的好评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条件的还可以建立电子查阅和阅读系统.申请域名想方设法推荐自己的图书馆。

  (三)既然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是藏与用之间的关系,那么读者就是我们的顾客,应该说哪里有顾客哪里就有我们的藏书,在人员集中的单位和社区设立更多的小型图书馆(室),通过这种大面积的覆盖方式使图书馆的藏书走进千家万户,让顾客足不出户就能利用图书馆,享受图书馆,拉近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联系同时使之关系得到空前的升华,让读者在书海中获取他们更多想要的知识,这对于实现公共图书馆成为“读者之家”这一愿望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也使我们的服务手段有了更进一步的延伸和改观。

  (四)大量建立社区图书馆同样需要大规模的采购书刊,为了避免采购多头、重复和浪费,应该顺势成立图书配送中心,利用公共图书馆这一优势低成本运作。因此,成立以地区中心馆为主,社区图书馆为辅的图书配送中心是首选,地区中心馆不仅要承担书刊采购和配送,同时也承担着社区图书馆的组织建设、布局和人员的业务指导与培训,在此基础上应充分利用中心馆现有的ILAS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系统这一技术平台,通过统一的编目、借阅手段来实现地区间各个图书馆之间的异地借还,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流通服务。

  (五)建立社区图书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本着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为根本,大力发展这一新鲜事物确有必要,温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人人都有享受文化设施的基本权利。作为政府的民心工程,各级党政机关应将社区图书馆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从人力、物力上给予支持,使这项事业能顺利,健康地发展下去。

  综上所述,笔者无非是想在图书馆服务方式、服务手段上作一点有益的探讨,现在已有许多地区已经开始着手规划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和正在实施这些方案,如果全国都是这样的发展趋势,这对于全社会来说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举措,长此以往就能使全民都溶入渴求知识的氛围之中,同时也使历史悠久的图书馆注入新的活力,使它在新的形势下、新的环境中不断地更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手段,相对于提高图书馆的地位,提高书刊的利用率,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46-48.

  [2]杜云.谈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31(1):92-97.

  [3]傅卫东.论网络时代的信息素养教育[J].浙江师范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1):106-108.

  [4]丁青,尤昭玲.社会的信息化与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J].中医教育,2004,23(1):25-27.

猜你喜欢:

    316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