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趣闻>历史揭秘>历史真相>

古代兵器弓大揭秘相关简介

世芳分享

  冷兵器的训练与军事体育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弓就是在古代战场上长用到的冷兵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兵器弓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

  古代兵器弓的简介

  弓是抛射兵器中最古老的一种弹射武器。它由富有弹性的弓臂和柔韧的弓弦构成,当把拉弦张弓过程中积聚的力量在瞬间释放时,便可将扣在弓弦上的箭或弹丸射向远处的目标。

  弓箭作为远射兵器,在春秋战国时期应用相当普遍,被列为兵器之首,贵族将门之子从小就学习射箭。“射”作为一种技艺是公卿大夫必须通晓的“六艺”之一,不仅在国君会盟、宴会上被视为一种礼仪,而且在民间风俗中也以它为礼节。哪家生个男孩,门口便挂一张弓,期待男孩长大后,勇武有力,能弓善射。东周时期有一位名叫“养繇基”的小将,自幼习射,少年便精通射技,百发百中,被人们称为“神箭养叔。” 汉代时,制作弓箭更加利于实战,造出许多用于步战、水战、骑战的各种弓箭。有虎贲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强弓等。不仅弓力强劲而且装饰有铜箍、玉角,十分精致美观。人们视射技既是一门战术又是一门艺术,有人形容吕布射箭“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古代典籍里,不少文人重笔泼墨描写了生动逼真的弓箭战斗场面。《前汉演义》中描述,汉文帝时,周亚夫迎战吴楚兵“前驱发出弓弩手,连环迭射,后队发出刀牌手,严密加防”。又有:敌兵“群镞齐飞,争注汉军”;汉高祖“冒矢督战,毫无惧色”。汉代著名的“飞将军”李广,曾以其百步穿杨的射箭绝技威震边关,使匈奴不敢进犯。据说,李广使用的箭名叫“大黄箭”,常有“强弓四射,箭如飞蝗”之说。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一次,李广巡视山麓,遥见草丛里卧着一只老虎,急忙张弓搭箭射中虎射。可是那虎居然静卧不动,走近一看,原是一块貌似猛虎的大石头。箭透进石中约有数寸,外面只露出箭羽。经此一箭,李广名声更大,众人皆传李广具有神力,故箭能穿石。

  射箭虽然讲求技巧,但臂力是首要条件。古时弓力以斤为单位,“上力挽一百二十斤,过此则为虎力,亦不数出。中力减十之二三,下力及其半。”[1] 考古证实明朝一斤约合今591克。军中标配弓箭合当今60千克,体弱者也用合今30千克弓,强健者能开七十多公斤的强弓,更有高者统称“虎力”。所有上述弓箭在战场上都有所应用,但只有强弓才能穿透各种铠甲和盾牌杀伤敌人,不过如果体弱者能练就一身百步穿杨的本领,也能出奇制胜。

  传奇和小说有以“石”为弓箭计算单位的(1石=94斤)。三国时,有名的蜀将黄忠虽年逾花甲,仍不服老。一次,蜀国点将,欲破魏国名将张郃。军师诸葛亮认为只有张飞能抵过张郃。黄忠则曰:“某虽老,两臂尚三石之弓,浑身还有千斤之力,岂不足敌张郃匹夫耶?”说着取下架上大刀,抡动如飞,壁上的硬弓连拽折两张,可谓“老当益壮”。南北朝弓的拉力增大。据《梁书》记载:“羊侃臂力绝人,所用弓至十二石,马上用六石弓。”

  唐代弓分为长弓、角弓、稍弓和格弓四种。长弓用作步战,角弓用于骑战,稍弓和格弓是狩猎用弓和皇朝禁卫军用弓。唐宋以后直到明清,弓的形制日趋单一化,大致可分为常用弓和练习弓。前者注重射击的准确度,后者练习张弓的臂力,所以练习用的是“大弓”和“长弓”。明朝特别重视弓的选材与制作,一把弓所用的材料,往往分别来自许多地方。

  中古时期研发出多种类型的弓,包括短弓、复合弓、长弓。短弓长三到四英尺,比较容易制造和使用,应用范围最广也最为常见。它具有中等的程射、威力和确准度,而且必须有足够的经验与训练才能有效使用。

  复合弓是源自于亚洲的武器,以混合的木材或骨头构成的细长片制造。这种层压物可以制造出极具威力的弓。比较短的复合弓最适合作为马骑弓兵的武器,尤其是蒙古人和其它来自亚洲的骑手。复合弓的变形是在制造的时候,让它的两端往前弯曲(以蒸气处理和用力挽拉此层压物),这种后弯的弓可产生更大的力量,并需要高度的体力和技术操作。

  长弓源于威尔斯,后来传到英格兰,长六英尺,由一整块的木头(通常是紫杉木)来制造。弓长为配合三英尺(等于一码,码是用来计算衣料的单位。)长的箭而设。对付步兵时,不需要把弓拉得太紧就可以刺穿他们所穿的皮制护甲;在对付装甲士兵时,则须用力拉紧即可刺穿步兵或骑兵的装甲。以长弓来作射击,需要充足的训练和练习。一个有经验的长弓兵可以在一分钟内作出六次高命中率的射击。长弓具有长远的射程和巨大的威力。中古时代的战场上,大批有经验的长弓兵往往为敌人带来极大的杀伤力。他们可以向个别的目标作射击,或是对一个特定的区域作密集的射击。

  英国人会在英国各地举行箭术比赛,以鼓励习用长弓。在礼拜天,除了射箭以外,其它所有运动都被禁止,如此一来便能产生并征募大批有经验的长弓手。每一个英国的郡都需要依法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长弓手。这项募兵行动通常不乏应征者,因为当兵的薪俸会比其它工作来得高。

  古代弓箭的威力

  以前通常以为古代的弓箭的射程也就150米左右(受到局座在某7套节目中言论影响一直是这么以为的)。后来得知古代欧洲闻名的英国长弓的射程的确是150米至180米。但中国自汉代以后一直使用的都是反曲复合弓,威力和同期欧洲皮弹弓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知道为什么匈奴突厥蒙古渣游牧到了欧洲就进入屠幼模式了吧,古典时代科技点的根本不一样)。以下是实测报告

  08年刚开始玩复合弓的时候,尝试过一次极限远射,不考虑精度,不考虑对弓片的损伤,不考虑箭的损伤。

  当时使用的器材是8斗拉力,拉距27寸,箭是最有利射程的羽翎箭,45度抛射角。考虑到重量,配了个最轻的自制铝合金箭头,箭羽用的是分量最轻的真羽,箭杆的碳纤维上还喷了一层PTFE的涂料。

  试射地点是魔都浦东的滴水湖,靠近海边,有大块的滩涂。顺风状态下,测试的结果是1143米。(用博士能激光测距仪分3次测距的,可能会有偏差,但是不会超过10%)。当然,完美的状态良好的天气射是能射到一千多米,但有效杀伤也就在600米左右(无甲目标300米内被射中主躯干绝对贯穿不用想)。如果是面对重甲步兵,可能有效杀伤力也就在300米至250米之内。但仍然要超过150米这个射程的概念。更何况,古代实战用的弓,拉力几乎都是在一石以上的。(弓箭还有个好处就是不受管制,威力还比手枪强。以后麻麻再也不用关心我的指甲刀了)

  弓片没事,但是弓弦有点变松了,箭太轻了,紧一紧就好了。古代实战也不会无脑远射,太伤弓箭了。基本都是面对500--300米的最远射程齐射。

  中国冷兵器欧亚大陆称王 实测弓箭威力和铁甲防御

  军迷常争得面红耳赤:霍去病的骠骑军能不能狂虐凯撒的罗马方阵?横扫天下的蒙古铁骑如果遇到的是盛唐时期的陌刀步兵团,会不会被砍得七零八落?像这些臆想的穿越战争,答案肯定无解的。今天我们来点实在的,复原几种颇具代表性的冷兵器,来一场面对面的PK。

  在冷兵器时代,弓箭是最可怕的致命武器。欧亚大陆上最具特色的两种弓箭是:英国长弓和中国清弓。而防御它们的最后一道防线是铠甲,欧洲锁子甲和中国铁札甲,一个攻一个防,结果会怎样呢? 英国长弓和中国清弓的区别英国长弓属于单体弓,而中国清弓属于复合弓,又叫角弓。英格兰长弓的弓体结构很简单,就是一根棍。中国清弓的特点是稍头是向前翘,中间有个弦垫。复原英国长弓,上弦后弓体长度大约1.78米,它比复原清弓长了0.26米。

  实测两种弓的箭速通过测速仪测得它们的最高箭速。英国长弓的最高箭速:126英尺/秒,约等于38米/秒(相当于6级台风)。清弓的最高箭速:144英尺/秒,43.9米/秒。在箭速上,短小的清弓更胜一筹。

  实测弓箭破甲能力:欧洲锁子甲

  据历史记载,北欧维京人穿上锁子甲作战,敌人长剑直接砍上去,维京人基本都没事!欧洲“铁布衫”能不能防住英国长弓和中国清弓呢?

  准备了一支60克的穿甲箭,它能否穿透锁子甲呢?

  实测结果,两把弓箭都射穿了锁子甲!尤其是中国清弓,穿透力更大,双面都贯穿了!

  实测弓箭破甲能力:中国铁札甲复原的铁扎甲,前胸由80片铁片组成,铁片厚度0.5毫米,长约5厘米,宽3厘米。与徐州狮子山出土的铁札甲相仿。

  英国长弓射出的第一支穿甲箭,射穿了单张甲片,但第二支箭却被甲片震开了。完爆欧洲锁子甲!中国清弓的穿甲箭直接穿透两层铁甲,箭头已经扎进了假人模特。

  无论是箭速和实战破甲能力,短小的中国清弓都完美胜出,其中的奥妙在哪里呢?

  中国清弓工艺复杂中国清弓制作工艺:选优质竹子做弓胎,均匀劈成四根,每根修正为5厘米宽,放到炭火上烘烤杀青。然后是做梢子(弓的两头),打磨牛角贴在弓体上,增加弓臂的回弹力。最后就是组胎,用鱼泡熬制鱼胶黏合,要对弓体和牛角刷胶,晾干后再刷,反反复复至少20遍。英国长弓制作工艺:弓体是单一木料,工艺相对要简单得多。

  中国清弓技术优秀英国长弓的弹性、储能密度是恒定的,想再提高射杀威力,只有靠增加拉距,这样,弓体必须非常长,所以传统的英国长弓几乎一人多高,即使这样,它的拉距也到了极限。而一张没有上弦的清弓,弓臂与朝弦相反的方向弯曲,上弦后,弓臂移动到箭座;拉开弦、放箭后,弓臂和弦的震动更快,对射出的箭反作用力会更大。

  知名的七大古弓箭

  七大古弓箭之一、古埃及弓箭

  弓箭是古埃及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古埃及的弓在世界古代史上是较为精良的。新王国时期埃及人的弓一般是用圆木条制成。长度5一5·5英尺,中间粗两端逐渐细尖。也有复合材料制成的弓,在木弓上嵌以羚羊角片,外覆一条牛筋,用棕悯树皮将各种复合件紧缠在木弓上。复合弓力量大,射程远,但不易拉开。箭杆长度22一34英寸不等。箭杆材料有木棍、芦苇等,金属箭头,通常有三支羽毛做尾翼。

  七大古弓箭之二、古印度弓箭

  在现已发掘出的考古材料中,发现过印度河文明时期(约公元前2300一前1750年)的青铜箭头。碍箭是古代印度各兵种普遍使用的武器。典型的印度弓箭在《中阿含经》的《箭喻经》中有详细记载:弓的材料为朽、桑、概。角,扎弓的材料为牛筋、樟鹿筋_丝、弓弦为筋、丝、丝宁、麻;箭缠为牛筋、樟鹿筋_丝;箭羽为飘鸿毛、雕弩毛、鹤毛;箭髓为孕辣矛、镀刀;弓色为黑、自、赤、黄。

  据史料记载,波斯国王抗击亚力山大入侵时(约公元前七世纪)。印废人使期的弓按照使用者的身高制做,弓很硬,拉弓时需将一端撑在地上,左脚蹬男,双手拉弘。箭有三库比铸(肘)长。这种弓箭穿透力大,当时一般盾牌、衣甲均能射穿。另据《政事论》记载,新孔雀王朝时期弓的名字有:邀罗摩邀、桥檀陀、特鲁那等。它们用棕搁、竹子、木材或兽角制作。弓弦用藤蔓植物纤维,竹子纤维拟及羊肠制作。箭有竹箭、木箭、铁箭。箭矢用铁、骨、木制成,具有穿制、切割、撞击等作用。

  七大古弓箭之三、亚述弓箭

  亚述弓箭,是亚述帝国生产的一种弓箭,弓弦长度一般短于埃及弓,最长约4英尺。弓的携带方法可直攘背茬背上或放入弓鞘内亚述人的箭杆直细,大约用芦苇或轻质木材制成。 箭头用青铜或铁制造。菱形,扁平。箭头中夹带一条隆起的线以增加强度,下端有洞,嵌人箭杆。箭尾有两道羽翅,末端有沟槽以便于搭在弓弦上。

  亚述人的弓分为角形弓和曲形弓。角形弓整个弓身一样粗细,曲形弓则从中间到两端由棍变细,角形弓较小。使用也少。两种弓的两端均有芍纽(后被雕成鸭首),节纽附近刻有沟槽,用以挂弓弦。弓的携带方法可直攘背茬背上或放入弓鞘内。

  工具时代没有投石兵,但是亚述仍然是工具强国。由于发展速度快,亚述应该是最快进入工具时代的几个民族之一。在工具早期出斧子兵,然后大力发展弓箭手,不要用弓箭手和投石兵正面作战,除非你占绝对优势。亚述弓箭手杀农民实在是恐怖,而农民走的快,一看到敌人的投石兵就迅速撤退,使亚述的经济不会没落。遇到侦察骑兵快攻,有侦察骑兵的天敌--弓箭手可以防守。

  由于发展速度快,亚述是最快进入青铜时代的几个国家之一。青铜时代兵种齐全,但是通常用攻击速度+33%的战车射手做为主力。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个人觉得不应太早进入铁器时代。因为进入铁器对亚述没有太大的好处,由于没有统帅、炼金术和第三级伐木这3项科技,铁器时代的亚述战车射手和青铜时代没有丝毫分别,所以不如把升级的资源换成更多的战车射手,争取在青铜时代结束战争。

  发展速度很快的民族,由于弓箭系的强大,在工具时代和青铜时代适合快攻,铁器时代的科技水平较低,拥有顶级箭塔、黄金投石车及弩车。但是黄金投石车的射程只有13,在铁器时代沦为一般民族。

  七大古弓箭之四、中国弓

  古代射箭用的器械。起源于原始社会,初将树枝曲用绳索绷紧即成,以后各代在制作技术上都有发展,选材、配料、制作程序都有严格的规定。

  原始的制弓材料为单一材料,由竹木制成,后发展为复合材料,一般由兽角、筋、竹木材、丝、漆、胶等复合而成。弓的种类繁多,如春秋战国时分王弓、弧弓、夹弓、庚弓、唐弓和大弓六种。王弓,弧弓用于守城和车战;夹弓、废弓用于打猎和飞射飞鸟。汉代分虎贾弓、雕弓、角端弓、路弓、疆弓。唐代分长弓、角弓、稍弓和格弓四种,长弓步兵用,角弓骑兵用,稍弓、格弓皇朝禁卫军用。

  从唐代到明代,曾经有过成排使用弩手的纪录。弩手共分为三排,前排射击,中排准弓备箭,后排上箭。

  七大古弓箭之五、突厥弓

  突厥骑兵所使用的兵器大致可分为射远器、卫体武器、短兵器和长兵器四种。具体来说,射远器包括弓矢和鸣镝。突厥弓一般用木头制成,把手和两端多用兽骨做衬子。弓臂一般长1.25米,拉弓时两端弯曲成M形。所用的箭镞多为三角形的铁制三叶镞。镞叶上穿有小孔,箭镞的下方带有钻孔的骨球,射出后遇风发响,故称'鸣镝'。

  在出土的唐代弩的机械装置图中,瞄准对象中就有跪拜的西方人的形象,表明弩是用来对付西部的突厥人的。元、明朝代时,人们广泛采用的不是蒙古弓而是突厥弓。突厥人在巴勒斯坦用这种弓矢对付过十字军。据说这是蒙古人大量雇用突厥雇佣军的结果。在明代李呈芬和高颖的作品中,还能发现在14世纪欧洲的阿拉伯禁卫军的文献中提到的技术,甚至能发现他们整句整句地引用文献中的话。明代军队偏好使用轻装甲的轻骑兵,这一兵种强调速度和在飞奔中迅速取箭和搭箭。

  清朝建立后,明代使用的突厥弓被弃用,取而代之的是重型的弓和具备穿甲能力的长箭。

  七大古弓箭之六、英国长弓

  中世纪英国弓箭。英国13世纪大力发展弓箭部队,并对弓具进行改迸,逐渐用长弓取代十字弓。长弓用榆木、棒木和罗勒木制成,后来主要用紫杉木制造。最好的紫杉木并不产于英国,而是从意大利和西班牙进口的。长弓的长度为6英尺,箭长3英尺。弓身的中间用手握住的地方为1_5英寸宽,往两端方向逐渐变细。弓的两端用角料镶包。

  弓架的前部为圆形,后面是平的。长弓射程是十字弓的两倍,最远达400码,有效射程接近250码,而且射箭速率要高得多。每分钟可发10至12箭。在技术熟练的英国士兵手中,长弓的命中率大大高于十字弓。它更轻便、更容易掌握,适用于散兵射击或齐射。就当时来说,它是战场上最有效和用途最广的单兵武器。长弓的不足之处是弓过硬,技术要求高,必须经过长期训练的弓手才能掌握它。

  七大古弓箭之七、日本和弓

  日本弓道所使用的一类长弓。标准的和弓长度大概有2.2米(七尺三寸)。古代的和弓称为「大弓」,泛指总长度超过逾两米的所有长弓。另有一种比和弓为短的制式,称为「半弓」(大约45至160厘米)。使用者执弓的位置主要是弓的下弧部份,长度比例是全弓的三分之一。和弓本来是由竹与木再以鳔(胶原料的一种)组装而成,现在组制竹弓多数使用玻璃纤维强化塑胶。

  日本弓道这古老的武道也跟空手道、柔道一样有很多流派。现存的弓道流派尚有小笠原流、日置流、本多流、大和流等,当中有不少流派仍相当活跃于弓道的前线。由于现代的弓道已不仅是具备军事格斗意义的武术,而是加入了礼仪要素所发展而成的一套活动系统,所以今时今日的弓道亦有所分类。有以小笠原流为代表的“礼射系”,与及以日置流为代表,依然重视战场实利,强调准绳及力度的“武射系”。另外,还有从日置流的“堂射流派”所派生出来,改变了骑射风格的另一支“武射系”流派本多流。


猜你喜欢:

1.上古十大神器排名

2.武器镋的简介

3.剑术和剑的主要分类有哪些

4.兵器基础知识 古代兵器介绍

5.上古十大神器兵器

6.兵器锏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