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趣闻>历史揭秘>历史真相>

古兵器大揭秘梨花枪相关介绍

世芳分享

  梨花枪,宋代人李全发明的火器,为枪矛和火筒的结合体。在古代梨花抢的作用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梨花枪相关介绍,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

  梨花枪相关简介

  另一种说法是梨花枪是明代的产物,虽在明代书籍上有记载来自宋朝但也只是明人的附会,而梨花一词是形容李全的枪法敏捷多变。

  梨花带雨,是一种迷蒙的美丽;带雨梨花,是一种凄婉的梦幻。

  一瓣瓣梨花,白的圣洁,白的感叹;一朵朵香馨,美的妩媚,美的目眩。一树梨花,一季生命的风月,一千年浓缩着唯美又回肠的故事,总会有离别,总会有遗憾,纯真的明眸,凝望成不朽。叩问苍穹,梨花是怎样穿越雨帘,唤起心中莫名的伤感,夹杂血脉中柔情似水的缱绻,那听花听雨的人儿,珍藏着不愿诉说的思恋与辛酸。

  爱梨花的幽静与忧伤,爱梨花的诗意与绵长,每当梨花开时,我都会怅然忆起那素罗轻盈的裙裾,舞开铭心的过往。徜徉于梨花下,半世痴迷,一瓯老酒,风拂花柔,梨花深处,玉人寻觅的惬意,分明醉了红尘。

  生命太多的千寻难得,把洁愫揉成这梨靥花魂,忘不了那驾童年的马车,辗着梨花纷飞绝决成风景。红透的俏脸与牵扯的小手分明骨肉亲情的定格。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雨摧花娇,花娇心碎,微觉其馨,捧住冻脸,姗姗袅袅,一脉伤心之色暗袭,一缕甜雅之情潜润……

  缤纷尘埃,男儿肝胆,尚有倜傥裹着一片柔心,得存至纯至臻一境。花无邪,雨无邪,泪无邪,恨无邪……

  有多少真实死在人为的杜撰手里,让后人以讹传讹,成为信史。冷兵器的枪,演绎了多少人的传奇,那梨花枪,也是枪法中的典型,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中的李自成手下大将刘芳亮善使梨花枪,而这梨花枪,又称“杨家枪”,一般人望文生义,都认为这杨家枪就是《杨家将》杨六郎,杨宗保一脉相传的,真实这都是错误的。

  追根寻源,杨家枪名闻天下也确是宋朝,但不是形成于北宋的杨六郎,而是南宋末年,当时亦称梨花枪。这枪法的创始人是称得上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传奇女子,金末山东红袄军领袖杨安儿的妹妹杨妙真,人称杨四娘子。

  史料中记载杨妙真武艺高强,貌美如花,智勇双全,集才女美女,文韬武略于一身的绝代佳人,纵观历史,像她这样文武双全,富有传奇色彩的美人,上下五千年也找不出一二。杨妙真最厉害的武艺就是枪法,公认一杆梨花枪纵横天下二十余年没有对手。

  金末,杨妙真与其兄杨安儿乘天下大乱,在山东揭杆而起,起义军一律穿着红色的短袄,据说是因为金朝按五行属金,要克金只能是火,火的颜色是红色,因之他们身穿红袄抗金,被称为“红袄军”。后来杨安儿被金兵奸细舟人曲成击落水中淹死,杨妙真挺身而出,继承兄长的遗志,把抗金进行到底。公元1216年前后,率部进占山东莒州的磨旗山(今莒南县东南的马耆山)建立根据地。

  另一支农民起义军首领李全也率部辗转于此(这李全也是一个人物,在历史上可与侯景,安禄山等人相提并论。《宋史》中关于他的传记几乎超过岳飞,韩世忠等人,占了两卷)。

  这李全,绰号“李铁枪”,使一条五十斤左右的长枪,练就出神入化的枪法,他也早闻杨妙真之名。那时农民起义军各自为战,也不太懂规矩,彼此不服,杨妙真便与李全大战了三天两夜,把一杆梨花枪舞得盘花掠影,密不透风,让这李全略处下风,他就暗暗下了绊马索,把杨妙真的嘶风乌骓马绊倒,把她擒住,然后求婚,结为夫妻,起义军合兵一处,实力壮大,归李全统一指挥,杨妙真辅佐,二马并辔,双枪齐举……

  后来演出许多故事,李全被宋军所杀之后,杨妙真对部将郑衍德等人说:“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现在大势已去,你们之所以未降,只是因为我还在,杀我而降,你们肯定又不忍心。这样谁会纳你们的降?现在我要回涟水养老。你们可以对宋朝廷说准备杀我归顺,但被我发觉,已经把我赶过淮水。以此请降怎么样?”部下同意。杨妙真就带着儿子(一说养子)李璟返回山东涟水……后杨妙真觐见蒙古大汗窝阔台,管理山东,淮北一带,名义上受蒙古招安,实际上保持独立,又过了两年,杨妙真去世,其子李璮接管了山东、淮北。

  杨家梨花枪到底有多厉害?后来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说:“夫长枪之法,始于杨氏(杨妙真),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其用惟杨家之法,手执枪根,出枪甚长,有虚实,有奇正,有虚虚实实,有奇奇正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霆,故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信其然乎!”通过戚继光所说,这梨花枪的精妙可见一斑!

  落笔无言,回眸历史,每逢国难当头,艰难困苦之际,那些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的谦谦君子们往往都露出软骨症,成了缩头乌龟,也总会有一两女性站出来,点染那悲壮的山河。戎马生涯,慷慨从容的杨妙真,侠骨丹心,可惜其惊天动地的事迹为历史的尘埃所封存,巾帼不让须眉,甚至笑傲须眉,“拚弃此身全节义,何仿碎裂散芳魂”!

  哦,梨花,难怪人们赐予一个风雅的名字“玉雨花”,又称之晴雪,唐武元衡歌曰:“巧笑解迎人,晴雪香堪惜”,是人间最纯的“淡客”,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及氨基酸和人体所需的十余种矿质元素,供生食,亦可酿酒,制梨膏,梨脯,做菜和药用,梨果治热咳,切片贴之治火伤;捣汁内服,润肺凉心,解疮毒,酒毒;梨叶煎服,治疗痛风和小儿寒疝,树皮能除结气咳喘等症……

  梨花纯真,代表唯美纯净的爱情;有怨梨花,又富含着离别的深意,那纯,那白,“料得和云入梦”!

  关于梨花枪的用途

  火枪是用一个或两个竹筒装上火药,绑缚在长枪枪头下面,与敌人

  交战时,可先发射火焰烧灼敌兵,再用枪头刺杀。这种火器在南宋时非常盛行。有一种叫“梨花枪”,金人称“飞火枪”,枪头下装有2尺长的药筒。内含柳炭、铁滓、磁末、硫磺、砒霜等混合药剂,具有燃烧、毒烟、喷射等作用。明代火枪改进一步,枪柄6尺长,末端有铁钻,枪头1尺长,枪头下夹装两支喷射药筒,用引信相连。使用时两个药筒相继点燃喷射火焰;枪头两侧有钩镰状的铁叉,两长刃向上可作镋用,两短刃向下可作镰用,具有烧、刺、叉、钩等作用。明代梨花枪,只有一个铁筒,状如尖笋,小头口径3分,可安引信,大头口径1寸8分,内装毒药,用泥封口。兵士们可随身携带数个药筒,以备更换发射。喷射出的毒焰可达几丈远。

  清代梨花枪,长7尺3寸,枪头由两个5寸的直刃和6寸长的横刃制成,刃下装竹药筒,长2尺6寸,束三道铁箍,内装毒性烟雾火药,杀伤力亦很强。梨花枪经过几代更迭而不衰,是因为它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且又有多种杀伤性能。因喷药筒内装有形似梨花的铁蒺藜、碎铁屑而得名“梨花枪”。这时期火枪是战斗中主要的轻型武器之一。南宋有位武将,名叫“李全”,据说他曾凭借一杆梨花枪称雄山东,被公认为“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明朝又有胡宗宪大将,在领兵抗击倭寇的战斗中,使用梨花枪击杀敌兵,取得巨大胜利。

  梨花枪的创使人

  杨妙真,红袄军首领杨安儿之妹,号称“杨四娘”,杨安儿死后,率部与李全会合,结为夫妇。随李全投宋,又降蒙古,善骑射,所创梨花枪,号称天下无敌。为后世军事家所推崇。

  杨妙真是金末红袄军的首领,她貌美如花,身强体健,曾练成九转梨花枪法,纵横山东,号称“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美女爱英雄,当杨妙真遇上李全之后,颇为心动。李全是北海人,矫健魁梧,弓马娴熟,善使长矛铁枪,少有人能够抵挡,人称“李铁枪”。

  杨妙真想考验小伙,于是“飞马植枪,深入一尺”,也让小伙李全“飞马而拔之”,结果是“全不能拔”,不过小伙没通过考验,却颇有厚颜之才,用“下马屈服”这一手打动美女之心,郎情妾意配成双,“遂为夫妇”。

  这夫妇俩领导着一支起义军,叫红袄军,专门对抗金军,他们的器械虽不如金兵,但“心协气力、奋不顾死”,屡败敌人,有一次他们甚至袭击金军大寨,连金左副元帅宗翰也差点被擒了。

  金军痛恨红袄军,追剿最急,往往妄杀平民以泄愤,但不能捉到红袄军,红袄军的队伍反而日益扩大。

  大金国的势力慢慢地衰退,蒙古国渐渐强大,不断吞并金国的势力范围。金国无暇顾及大宋了。大宋国情稳定后,就打算腾出手来对付义军。以前金人南下,宋室南度,皇帝用起义军牵制金军,现在政局稳定了,便开始打击了。

  朝廷派刘琸为淮东制置,刘琸游说另一支起义军的首领夏全,让他夹攻杨妙真。杨妙真侦察到这一情况,日益感到形势的危急,这时又恰好传来李全已死的噩耗, 她来不及悲痛,苦思对付危局的良策,决定约见夏全,和夏全当面谈谈。

  杨妙真便去的夏全的大营里,她刻意梳妆打扮,对夏全表现出似无似有的意思,几乎使夏全不能自持。夏全想杨妙真的丈夫已死,如果自己能抱得美人归的话,子女玉帛,干戈仓凛都归自己,岂不是比和刘琸合作更为有利吗?

  于是夏全决定与杨妙真合谋,两人先发制人,进攻刘琸。刘琸正在制置使署,猝不及防,居然连向他的部队发布命令都来不及,就仓皇而逃了。夏全纵兵大掠楚州。

  杨妙真深知夏全的为人,对他的纵兵大掠,危害百姓,深为不满。再加上她又得到了李全的最新消息,仍在青州与蒙古兵周旋,苦苦支撑,就撇下夏全,投奔丈夫去了。气得夏全大骂,女人心海底针。

  蒙古日渐强大,并开始南侵,南宋丞相史弥远又再一次加封杨妙真夫妇,令他们抵御蒙古,杨妙真以大局为重,一口答应。

  南宋末年的朝政已经腐朽不堪,处理问题没有主见,左右摇摆,刚加封杨氏夫妇,转眼又罢去他们的官爵,派兵讨伐。李全中了宋军的埋伏,被乱箭射死。

  杨妙真听到李全已死的消息,无心恋战,她对部将郑德衍说:“李全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不料就此死去,现在时势已去,不能再支,你们尚未出降,想必是因我在此的缘故,我今离此而去,你们便可出降。”

  杨妙真带了亲兵百人,闯出城外,向北而去,不知所终,她所领导的义军也支离瓦解。

  一提到杨妙真,我们就想到那杆舞得呼呼作响的梨花枪,这套枪法是杨妙真自创的,为后世武术家所推崇,戚继光就曾称赞其“变幻莫测,神化无穷,后世鲜有得其奥者”

  当代历史学家们还在为这位美女枪法宗师为何投蒙不投宋,争论不休,历史已久远,很多史实都已湮灭,能传下一套枪法,也算是这位美女义军首领的最大功绩了。


猜你喜欢:

1.瓦片怎么造句

2.秦皇岛南戴河旅游攻略

3.武器镋的简介

4.剑术和剑的主要分类有哪些

5.枪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