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民间故事>

关于安徽的民间故事

燕青分享

  安徽与江苏、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那你知道关于安徽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安徽的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安徽的民间故事:廻龙桥传说

  在今合肥城西有处地名,曰“回龙桥”。此桥虽已不存,然地名未废。有关该桥的传说,虽历史久远,今天仍被很多人乐道不止。旧合肥城西南角有一座德胜门,相传打仗出征例须由此出门,方能得胜。

  合肥自古多战事。如今德胜门内金寨路九州大厦和盛安广场间通往出版社的路,叫回龙桥路。关于回龙桥地名的来历,至少有两个版本。

  1、孙权回龙三国时,曹操、孙权争夺合肥。曹操率号称八十三万大军下江南,实力不可谓不强。但曹军多为北方人,不谙水性,来合肥的部分曹军便征召民船,日夜操练。

  合肥地名中的筝笛浦、藏舟浦、斛兵塘,都和曹军训练水师有关。孙权部总体实力虽不如曹操,但有刘备、诸葛亮的支持,且吴国本来就地处南方,土兵多会水也惯于水战。因此,魏吴交战于合肥,可谓麻秸打狼---两怕着,双方都在寻找机会,以智取胜。

  有一天,孙权亲率战船百艘来袭,行至合肥城中内河某处,忽见曹操直立在一旗舰上挡住去路。而其北面,芦苇深深,水草密密,不可知内藏多少兵船也。孙权乍惊,随后佯笑,拱手向曹:“别来无恙。汝军兵贵神速也!”曹操故作回头望,只见杏花村藏舟浦内旌旗猎猎,又拱手还礼,只是不卑不亢:“老夫当道,贵军恐难前进。失礼了!”孙权见状,只得下令折返。孙权乃吴国之君,也可谓“真龙天子”,这回头处恰有一道桥,后来被称为“回龙桥”。

  2、康熙回龙话说康熙皇帝有一位妃子,原是合肥人,龚鼎孳的干女儿。龚鼎孳被清廷诏任兵部尚书后,献干女儿与康熙,被定为贵妃。

  有一次,贵妃想回合肥省亲,康熙心血来潮,颁旨拟亲自陪同。这下可忙坏了地方百官。合肥又是建行宫,又是为贵妃娘娘建梳妆楼,还要架天桥越过雨花塘从稻香楼直达德胜门内。这建楼架桥需要银子,盘剥的是民脂民膏,而康熙朝正是大清政局既定,老百姓亟需休养生息之际。

  在京城的一位合肥籍大臣觉得不该糜费地方,又不好明阻銮驾,便机智地奏上一本:去敝乡路上,千里迢迢,水路须翻梅龙坝,旱路例走斩龙岗,恐犯圣讳。若贸然启行,龙体稍有闪失,臣等罪该万死!康熙帝听罢遂取消了御驾合肥的打算。合肥百姓已遭地方官吏层层加码,纳赋纳税献工献料苦不堪言,闻讯奔走相告,放鞭炮三日相庆。

  他们把已备好的砖石在城内九曲河上建起一座大桥,取名“回龙桥”。回龙桥后来时建时圮,至解放前德胜门一带已多街肆门面,河道渐淤。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人民政府自三孝口至德胜门外拓建金寨路,桥已不存。但回龙桥这个地名却保留了下来,也给合肥留下了可供谈资的与名人有关的历史掌故。

  关于安徽的民间故事:操兵巷

  合肥被称为“三国故里”,那么与三国有关的地点就不会少。在老城区漫步,你就会踏入一条历经千年的小巷。位于阜阳路和宿州路之间东西长约200多米的操兵巷就是这样一个去处。

  据说当时曹操占据合肥,其部属与东吴孙权进行了多次战役,操兵巷就是因为曹操曾在此操练兵马而得名。

  两个版本的传说

  提起操兵巷,眼前晃动的是金戈铁马,耳畔响起的是马嘶人鸣,就凭和一代枭雄曹操搭上了界,虽称为巷,但也一定少不了大气磅礴的气势。然而,当你走进操兵巷时,才感到称之为巷真的是恰如其分,而且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条小巷,让人不由得有些失望,别说铮铮兵戈之气,连一点孔武的影子也感受不到。

  也是,一千多年的风雨变幻,足以洗刷掉任何历史痕迹,今天的操兵巷,和合肥老城区许许多多小巷一样,窄窄的巷道两边,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店,明显比别的地方陈旧的房屋,密密麻麻杂乱无章。

  不过,毕竟地处闹市,来来往往的行人不少,都是行色匆匆。他们都在为自己的生计忙碌着,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脚下的土地竟然是古代将士练兵的地方,更不会去想象当年此地幕帐相连,士兵们舞枪弄棒,喊杀声震天的情景。

  关于操兵巷的来历,我听到了两个版本。相传曹操驻军合肥城中,军士到教弩台等演武厅,此小巷为必经之路。而每次上完习武课后,官兵都会在此舞枪弄棒,久而久之,无名小巷就被称为操兵巷。

  还有人说昔日在操兵巷演练的并不是曹操的军队,而是南宋时的淮西帅郭振的部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郭振屯驻合肥,为防御金兵侵袭合肥,筑斗梁城。

  当时在今天的操兵巷一带,到处是演兵操练的队伍,老百姓习惯把队伍经过的小巷称为操兵巷。从《庐州府志》的记载看,当年那一带极尽繁华之能事:“自河入城之后,而民间之利甚溥矣。谷粒之出入,竹木之栖泊,舟船经抵县桥或至郡邑署后。百货骈集,千樯鳞次,两岸悉列货肆,商贾喧阗。因其地气疏通,人心愉畅,而官长之超擢者,缙绅之显达者,甲乙榜之多,土风之厚,民俗之醇,甲于他郡。”

  到了明末清初,合肥城里出了个龚大司马龚鼎孳,他字孝升,号芝麓,后人称作“龚合肥”。龚家是合肥城里的望族,龚鼎孳在朝廷为官,合肥的家族自然鸡犬升天。

  那时,从逍遥津公园到操兵巷这一地段都是龚家的财产,操兵巷也就一度改叫“龚大房巷”了。据老辈人介绍,当年龚家房屋青砖碧瓦,高大气派,而周围穷人的房子都是些土坯屋,非常简陋。

  操兵巷无兵可操

  当然,民间流传最广的还是曹操的兵马在此练兵的传说。省民俗学会秘书长王贤友说,合肥关于操兵巷的传说很多,小时候听大人讲,曹操当年屯兵合肥时,军队的数量较少,远远比不上东吴的军队。为了迷惑敌人,曹操命令士兵在操兵巷两头挖地道,士兵来来回回从这边进,从那边出,给敌方造成好像兵马很多的假象。

  但有关专家学者却对此提出了质疑,因为三国时的合肥城并不等同于今天的合肥城,现在的合肥老城区其实在三国时是合肥之城外。史书记载当时的魏军屯军于今杏花公园和明教寺(教弩台)一带。

  民俗专家牛耘指出,说操兵巷是曹魏军队在此操兵演练是望文生义,三国时代的操兵巷周围还是一片水塘,而且地处郊外,人迹罕见,哪里有什么街巷。倒是南宋时的淮西帅郭振的确在此演练过兵马。

  彼时,郭振为加强合肥城的防卫力量,抵抗金兵的南犯,把合肥城向北扩展,将今天的逍遥津至阜南路一线统统扩进了城内,后来,逐渐有了街市,有了小巷。根据200多年前的合肥县志记载,此巷原名叫醋瓶巷,因为巷子里有一家酿醋作坊,酿造的陈醋香气四溢,老远就能够闻到醋香。

  关于安徽的民间故事:风流稻香楼

  清嘉庆《合肥县志》为我们记录了稻香楼的来历:龚鼎孠从浙江退归家乡,建起稻香楼,一时间,成为文人吟咏唱和的场所。

  稻香楼能够全国闻名,和龚鼎孠的哥哥、诗人龚鼎孳的推介是分不开的。不过另有一段艳史,对稻香楼的知名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龚鼎孳与当时的秦淮八大名妓之一顾媚,常共游、下榻稻香楼。这成了大清朝当时出名的八卦新闻,从而也让稻香楼闻名天下

  顾媚工诗善画,精音律,尤擅画兰。她的诗词婉约清新,时人争诵;她独创的绘画技巧,成就了她一流的大画家地位;她更号称“南曲第一”,受到了当世风流名士们的热烈追捧。

  色艺俱佳的顾媚,当然让风流才子龚鼎孳宠爱有加。他自爆自己一直愿意做贰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原欲死,奈何小妾不从。”从妲己到顾媚,把政治和道德上的责任推到女人身上,也算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一大特色吧。

  因为诗界才子和伶界名媛的入住,稻香楼有了美丽的传奇。

  稻香楼的存在,少则几十年,最多140年,这是从龚鼎孳、龚鼎孠兄弟晚年到嘉庆《合肥县志》付梓推算出来的。近年来有人考证,龚鼎孳、龚鼎孠稍后,清大学士李天馥和李孚青父子到过稻香楼。

  还有人指出新安画派石涛大师曾在稻香楼驻足月余,有庐州知府张见易和李孚青陪伴,饮酒作画,不亦乐乎,石涛和尚在其名作《巢湖图》的跋文中还叙及过此事。这就更增添了稻香楼的文化底蕴。

  稻香楼历经风雨,后逐渐荒废坍塌。清人邵陵在目睹稻香楼遗存后有诗云:“惨淡郊原落日黄,一声秋笛下牛羊。高楼不见人危倚,依旧西风送稻香。”写得太沉重了。

  依旧西风送稻香

  其实,稻香虽没有了,但“稻香楼”这个地名却一直延续下来。1956年,安徽在此兴建稻香楼宾馆。现在的稻香楼宾馆内树木苍郁,竹影扶疏,鸟语花香,水光山色,浑然一体。这里先后接待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政要等。1958年9月,毛泽东来合肥视察时入住稻香楼,其间还谈到龚鼎孳。

  稻香楼,这个充满魅力和承载太多历史的地方,未来也许不仅仅只是一个城市路标。作为一个时代的人文符号,它将给合肥增添更多的文化内涵,不断唤醒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

猜你感兴趣

1.关于合肥的美丽传说

2.安徽名人故事

3.关于民间故事有哪些

4.最有趣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