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考试试卷>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梦荧分享

这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同学们应该加紧复习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 填空:(12分)

1、 千克=( )克 40分=( )时

2、2的倒数是( ),( )和0.75互为倒数。

3、16米的 是( )米,50比40多( )%,250的20%是( )。

4、 =( ):40=( )% =( )折=( )(小数)

5、根据乘法算式: ,请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 )=( ) ( )÷( )=( )

6、6.4:0.08化简为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7、圆的半径是2米,它的直径是( )米,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8、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3cm,圆环面积是( )

9、我国长征运载火箭进行了70次发射,其中只有7次成功,发射的'成功率是( )%

10、陈老师买了一套总价为60万元的住房,要缴纳1.5%的住房契税,契税要缴纳( )元。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5分)

1、如果A:B=4:5,那么A=3,B=5 ( )

2、大牛和小牛的头数比是4:5,表示大牛比小牛少 ( )

3、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扩大3倍,它的面积扩大 6倍( )

4、某商品打“八五折”出售,就是降价85%出售 ( )

5、一瓶纯牛奶,亮亮第一次喝了 ,然后在瓶里兑满水,又接着喝去 。亮亮第一次喝的纯奶多。 (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把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5分)

1、要统计东莞人民公园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你会选用(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2、下面的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

A、 B、 C、

3、儿童的负重最好不要超过体重的 ,如果长期背负过重物体,会导致腰痛及背痛,严重的甚至会妨碍骨骼生长,王明的书包( )

A、超重 B 、不超重 C、 没法确定

4、下面百分率可能大于100%的是( )

A、成活率 B 、发芽率 C、 出勤率 D、 增长率

5、从学校走到公园,小红用8分钟,小赵用10分钟,小红和小赵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

A、8:10 B 、 10:8 C、 D、 5:4

四、计算(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3.14×8= =

1-40%= 52=

2、解方程(8分)

3、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必须简算。(18分)

五、实践操作(12分)

1、(1)请在右图的括号里用数对表示出三角形各个顶点的位置(2分)

(2)请你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的图形。(3分)

2、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 并用字母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3分)

3、画出下面图形的所有对称轴。(2分)

4、下面是六年级一班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2分)

(1)喜欢《走进科学》的同学人数占

全班人数的( )%。

(2)喜欢《焦点访谈》的人数相当于喜欢

《大风车》人数的( )%,如果全班有

60人,那么,喜欢《大风车》的有( )人。

六、解决问题(34分)

(一)看清题目再作答(6分)

1、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 ,小明体内有28千克的水分,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先写出切合题意的关系式,再列方程,不用解答)

关系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列方程,不用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箱香皂,卖去24块,正好是全箱的 。这箱香皂有多少块?线段图: 只列综合算式,不用计算: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答案

1.(1:3)(3/1)

(3/4)(1)

(4) (7/1) (2) (2) ( 7/1) (7/2)

(无数) (1)

(2/1)

(圆心) (半径)

(16) (40)(0.875)(87.5%)

(15)

2

对 错 错 错 对 对 错 错 错 对

3.

D E C A B

C B A

4.6/1 2/1 5/1 16 20/1 2/1

4/1 5/8 4/3

2 11 16/5

(3,1)(1,2)(4,4)

(200) (北)

西南

(1)............

(2)50人

(3)9人

(4)..........

3.132(cm)

4.5%

5.50km/h

6.28.26

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

第一章: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应用题

1、形如ax±b=c方程的解法

【解方程时,可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注意两边要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例:3x+15=30要在两边同时减去15;而4x-6=14要在两边同时加上6,最后算出结果。

2、形如ax±bx=c方程的解法

【解方程时,第一步要把x前面的序数相加或相减,再在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例:3x+4x=28要把x前面的3和4相加得到x的系数即7x=28,解得x=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基本步骤:审清题意→写解、设出未知数→找准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检验→作答

4、基本类型:比较大小关系;

总数和部分数关系(总数=各部分数的和);

和倍与差倍关系(已知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和或差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行程问题中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总路程=甲行走的路程+乙行走的路程涉及图形的周长、面积的关系等:

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面积: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高

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1、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2、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3、长方体的特征:面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棱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顶点有8个顶点。

4、正方体的特征:面有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完全相同;棱有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相等;顶点有8个顶点。

5、正方体也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6、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展开,至少要剪开7条棱。

7、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8、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宽×高+高×长)×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没有的部分应减掉。如:没有盖或底边为:

面积=表面积-没有的部分=(长×宽+宽×高+长×高)×2-长×宽没有左侧或右侧为:

面积=表面积-没有的部分=((长×宽+宽×高+长×高)×2-宽×高没有前面或后面为:

面积=表面积-没有的部分=((长×宽+宽×高+长×高)×2-长×高

9、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10、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1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2、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

1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a

15、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横截面×长V=Sh

16、1=12=83=274=645=1256=216

7=3438=5129=72910=1000

17、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除千米外)的进率都是10,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都是100,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18、正方体的棱长扩大n倍,表面积会扩大n的平方倍,体积会扩大n的立方倍。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这个数×分数

5、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分子为1的分数的倒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母。

6、一个数乘真分数(比1小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一个数乘以1等于它本身;一个数乘比1大的假分数(比1大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7、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都比1大;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或1,比1小或等于1。8、在计算分数乘法中,第二步约分时只能用分子与分母约,而不能用分子与分子约,分母与分母约;分数连乘计算时第一个分数可以和第二个进行约分,也可以和第三个进行约分,但是是分子与分母约,而不能用分子与分子约,分母与分母约。

第四单元分数除法

1、比较量=单位“1”的量×分率;

2、单位“1”的量=比较量÷对应分率;分率=比较量÷单位“1”的量

3、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变号变倒数)。(可以用整数的除法来证明。如:4÷2=4×1/2=2)

4、混合运算中,除号在哪个分数前面,变为乘号后就乘以哪个分数的倒数。(5/6×4/7÷5/7=5/6×4/7×7/5=2/3)

5、一个数除以比1大的数商会比原数小,一个数除以比1小的数商会比原数大。交换被除数与除数的位置,所得的商和原来的商互为倒数。

6、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1)已知一个数及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这个数×分数

(2)已知一个数和它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数是多少?方法一:方法二:一个数÷分数解:设另一个数为__×分数=一个数

第五单元认识比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是比号。

2、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3、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4、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算式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号相当于除号,相当于分数线;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算式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比值相当于除法算式的商,相当于分数的值。

5、两个数的比可以用比号连接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6、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是比的基本性质。

7、化简比时,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所得的最简比的前项和后项不能有公因数,也不能是分数或小数。

(1)整数比化简: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比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所得的比为最简整数比。

(2)小数比化简:先看比前项和后项最多的项有几位小数,一位小数扩大10倍,两位小数扩大100倍;再按整数比化简的方法化简。

(3)分数比化简:比前项和后项的分数的同时乘以比前项和后项的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整数比化简的方法化简。

8、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按比例分配:分配总分数等于比例前项和后项的和(如按3:2分,即总共分5份,前项占3份,后项占2份;也可以说前项占总数的3/5,后项占总数的2/5。)则可以用总数乘以前项所占的分数,求出前项对应的值;用总数乘以后项所占的分数,求出后项对应的值。

求大树高度: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物体高度与影长的比例相同。竹竿长:竹竿影长=大树高:大树影长或竹竿长/竹竿影长=大树高/大树影长

第六单元分数四则运算

分数四则运算和整数一样: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一、定律

(1)加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用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用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3)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用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用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a×b)×c=a×(b×c)

(5)乘法分配律:ac+bc=(a+b)cac-bc=(a-b)c

二、简便运算:

(一)加法

三个数相加,先找出加数中分母相同的加数;运用加法交换律或结合律把这两个加数移到一起,在这个算式中先算这两个数的和,再用这两个的和加上另一个数。

(二)减法

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即:a-b-c=a-(b+c)或a-b+c=a-(b-c);a-(b+c)=a-b-c或a-(b-c)=a-b+c

1、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只有加减法,并且在括号里面和外面有分母相同的分数,则利用减法的性质进行去括号计算。即:a-(b+c)=a-b-ca-(b-c)=a-b+c

2、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只有加减法,被减数外的两个分数是分母相同的分数,则利用减法的性质进行加括号计算即:a-b-c=a-(b+c)或a-b+c=a-(b-c)(四)乘、除法

1、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先观察题中是否有相同的分数。如果有且相同的分数分布在加减号的两侧,则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来简便计算。即:ac+bc=(a+b)cac-bc=(a-b)c

2、分数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3、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即:a÷b÷c=a÷(b×c)或a÷b×c=a÷(b÷c);a÷(b×c)=a÷b÷c或a÷(b÷c)=a÷b×c五、解决实际问题

已知A和B是A的几分之几,求B?A×几分之几=B

已知A和B比A多几分之几,求B?A+A×几分之几=B

已知A和B比A少几分之几,求B?

A×几分之几=B

探索与实践结论: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1/2,即长和宽变为原来的3/2,现在的面积变为原来的9/4,即为:现在面积:原来面积的=现在长:原来长=现在宽:原来宽注:在计算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使用的简便方法。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替换的策略

1、根据题目意思,写出等量关系。

2、把相等的量互换。

3、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

二、假设的策略(鸡兔同笼问题及延伸题)例:(大船坐的人数×总船数-总人数)÷(大船坐的人数-小船坐的人数)=小船数(总人数-小船坐的人数×总船数)÷(大船坐的人数-小船坐的人数)=大船数假设全部为其中的一种,用假设的这种×总头数和总脚数作比较谁大谁作被减数,再除以两种脚之差,所求出的为另一种的只数。

(1)已知总头数和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

(总脚数-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每只兔的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数;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者是(每只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鸡数;总头数-鸡数=兔数。

(2)已知总头数和鸡兔脚数的差数,当鸡的总脚数比兔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每只鸡脚数×总头数-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每只兔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免的脚数)=鸡数;总头数-鸡数=兔数。(例略)

(3)已知总数与鸡兔脚数的差数,当兔的总脚数比鸡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

(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每只兔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鸡数;总头数-鸡数=兔数。(例略)(4)鸡兔互换问题(已知总脚数及鸡兔互换后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的问题),可用下面的公式:〔(两次总脚数之和)÷(每只鸡兔脚数和)+(两次总脚数之差)÷(每只鸡兔脚数之差)〕÷2=鸡数;〔(两次总脚数之和)÷(每只鸡兔脚数之和)-(两次总脚数之差)÷(每只鸡兔脚数之差)〕÷2=兔数。

(5)得失问题(鸡兔问题的推广题)的解法,可以用下面的公式:(1只合格品得分数×产品总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

或者是总产品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总产品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得失问题”也称“运玻璃器皿问题”,运到完好无损者每只给运费__元,破损者不仅不给运费,还需要赔成本__元。它的解法显然可套用上述公式。)

第八单元:可能性

求摸到某种球的可能是几分之几?

这种球的个数÷总个数=这种球的个数/总个数

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

1、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通常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来表示:如30/100可以写成30%注:在用%号表示百分数中,后面带单位的百分之几不能用%表示。

2、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为百分数:一位小数写成十分之几,分子分母同时扩大10倍;两位小数写成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写成千分之几,分子分母同时缩小10倍……。(或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面加上百分号)

(2)百分数化为小数:把百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缩小100倍(即把百分数的分子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3、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分数化为小数: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2)小数化为分数:一位小数写成十分之几;两位小数写成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写成千分之几;然后约成最简分数。

4、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1)分数化为百分数:

A:分母是100的因数或倍数,直接进行通分或约分把分母化为100。

B:分母不是100的因数或倍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再根据小数化百分数的方法把这个小数化为百分数。(2)百分数化分数:

A:分子为整数,直接进行约分,约成最简分数。

B:分子为小数,先把百分数扩大相应的倍数,化成分子为整数的分数,再进行约分,约成最简分数。

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一个数÷另一个数×100%

6、出勤率=出勤人数÷总人数×100%缺勤率=缺勤人数÷总人数×100%发芽率=发芽种子数÷总种子数×100%成活率=成活棵树÷总种植棵树×100%

六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包括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的数学思想有以上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

有了数学思想以后,还要掌握具体的方法,比如:换元、待定系数、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等。在具体的方法中,常用的有:观察与实验,联想与类比,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一般与特殊,有限与无限,抽象与概括等。

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要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2298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