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浅谈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方法论文

谢桦分享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方法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谈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方法全文如下:

  当代的小学生是跨世纪的新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发展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良好的素质是学生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先决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我们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首先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生活中勇于表现自我。教师要适时提供一种宽容的心理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出发,使学生在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在行动上的自觉性,使学生在追求中不断进步,在探索中不断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尊重学生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与信任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尊心是人性的顶峰,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律玉”。学生最敏感、最易受到伤害的当属心理。陶行知先生早就为我们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有了爱,才能理解学生,平等去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尊重学生,才能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和可爱之处,而这些良性的教育都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利条件,更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学过程的相融合。正是这份爱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那么,如何做到尊重学生呢?一要真正关心、爱护学生。教师要做到精诚细心,就要提倡民主、平等。严格要求要做到严而有情、管而有理。“没有期望,没有爱的教育,自然是只能造就出自暴自弃的学生。”二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有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把学生视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最大地努力去唤醒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三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学生性格有所不同,知识面有宽有窄,学习水平有高有底,认知能力有强有弱,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勤于动手、善于发言。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能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和学生面对面交流,聆听学生的见解,适时给予学生表扬,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并会独立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引发学生开动脑筋,在知识的疑难处思考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各抒己见,要充分利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素质优势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实践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培养学生的自强心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强心,使有高度的荣誉感和竞争力的学生任何时候都希望自己在各个方面都能鹤立鸡群、出类拔萃。要教育学生善于倾听正反两方面的话。上进心强的学生总是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更渴望家长的表扬,但有些学生听到表扬后就洋洋自得,以为自己什么都好,不懂表扬只能说明过去做得好,不说明将来也做得好。教师要教育学生把表扬当作鞭策,当作新的起点。多数学生不爱听批评,听到批评后就容易灰心丧气,这是学生心理不成熟的表现。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但乐意接受正确的批评,而且不正确的意见也能听进去,理解“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知识比从自己的成就中吸取知识更多”的道理,懂得能直言批评你的人正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三要讲究表扬和批评学生的方式方法。

  教师不要把自己视为奖惩权利者,要做到:表扬得当,不夸大事实;批评注意分寸、场合,实事求是,态度亲切、耐心。教师要使表扬和批评都能起到激励学生不断前进的作用,使表扬和批评成为自强不息的动力。

  五、培养学生自立心要强化

  学生探求独立的意识,让学生亲自试一试、练一练、做一做,学生只有在磨练中才能克服娇气软弱的心理。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表明自己的意见,和老师一道做学校和班级的主人,形成一个和睦、团结、亲近的学习、活动的环境。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世界上大多数杰出人才小时候都会独立承担责任,并逐步学会“自我管理”,尤其是对时间的合理安排。教师要教育学生正视困难,不怕困难,战胜困难。学生在独立学习、活动和思考时都会遇到困难,这时教师要作适当指导和帮助,但不能越俎代庖,要让学生自己跨越障碍,吃些苦头,不时地进行自我调整、适应、完善,这样才能获得经验和真知,更好自主和自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因情而异,因势利导,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查找原因,并给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教师要以向上的积极热情做好学生人生路上的领航人,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新教育形势下的要求。

【浅谈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方法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良好歌唱心理的培养论文

2.浅谈对中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4.论中学生心理发展现状及其健康教育对策论文

5.基础教育论文

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论论文

    41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