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最新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论文2017
形势与政策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关于形势与政策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形势与政策论文篇1
《浅谈如何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严重影响了形势与政策教育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
一 充分认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重要途径,上好该门课程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高校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的要求,解决当前课程教学的困境。一是院校领导思想要统一,要从思想上认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落实到制度上,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关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规章制度,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有章可循。二是任课教师思想要统一,任课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搞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三是学生思想要统一,正确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通过接受形势与政策教育认清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具体形势,增强认识社会、判断形势的基本能力。
二 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管理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形势与政策课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高职(专科)计1个学分。据此,高校要从编制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建立教学组织、开展集体备课、建立成绩档案、反馈教学信息等方面,全面加强课程和建设,强化教学管理。该课程作为必修课,既可列入课表,也可利用政治学习时间,采取专题学习、讨论或讲座的形式集中或分散安排教学,实行学年考核制,每学年考核一次,要把考试考查纳入学籍管理,成绩计入学生成绩册。任课教师要结合高等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本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三 深化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方面
通过对形势的分析和对政策的讲解等,帮助学生增强对形势与政策的分析、理解能力,深刻认识形势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制定的客观依据,提高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体现该课程时效性的特点,选择在现阶段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大影响的、人们关注的、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讲授,突出重点和难点,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围绕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及时、全面、客观地了解国内外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使学生在思想上、政治上一致。
2.教学方式方面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可采取课堂讨论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主动性;采取模块化教学,增强课程的实效性;进行专题式教学,增强课程的针对性。
3.考核评价方法方面
要多角度、多方式、多层次地对教和学进行评价,应突出考核学生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不要用单一的闭卷考试评价学生,应把考试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和环节,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研究、课堂讨论和学生的综合表现等情况结合起来予以评价。例如对学生的考核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等;创新成绩,包括课堂讨论、社会调查、自我教育等;考查成绩,学生最后上交的论文或闭开卷考试成绩,三者结合给出学生课程总成绩。
4.教学资料方面
要根据中央、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统一部署,结合学校实际使用《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时事》VCD等资料,加大教学资料的收集力度,拓宽信息渠道。采用形势与政策系列教材或编写活页资料,在内容上抓住国际国内最新的大事、要事以及社会热点,对其进行概括性的介绍和评述。
四 优化形势与政策教育师资队伍
一是整合校内教学资源,校内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形势与政策课的中坚力量,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是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兼职教师,高校领导也是形势与政策课不可或缺的兼职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政治理论素养、极强的组织能力,对政策的理解以及观察形势问题的视角有独到之处。二是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聘请地方党政领导、知名专家、专家学者担任特约报告人,开设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由于专家学者在各自的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又有最翔实、最新鲜的资料,他们的讲座、报告在学生中肯定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五 完善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保障机制
高校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牵头负责,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直接参与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重视对该课程的建设和管理,重视其教学研究与改革,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所需各项经费落到实处,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要有计划地安排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参加培训、外出交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考察,开阔教师视野,为丰富教学内容提供条件。
六 增强学生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为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征,具体可以表现为其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受制性。自主性主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学生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能动性主要是指学生作为认识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觉努力、积极主动、高度选择的特性;创造性主要是指对外界事物的超越和对自身的超越;受制性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的有条件性。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作风,切实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
形势与政策论文篇2
《教师自主性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的应用》
一、教师自主性的基本探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对2020年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提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要实现此战略目标,就需要发挥教师自主性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依赖于教师自主性的提高。
教育哲学家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必须发展个体关于其思想和行动做出决策的能力。而要培养具有自主性的学生,就要把独立和自主作为教师的高级目标。此外,还有学者通过分析指出人类的自主性有五个特征,即同时性(simultaneity)、及时性(immediacy)、可能性(possibility)、多面性(multidimensionality)和历史性(history)。而教师职自主性恰恰也具备上述五种特性,所以比起其他职业,教师自主性的发挥对教学工作是极其重要的[1]。
本文在使用的自主性(agency)理论与国内大多文献所使用的教师自主性(teacher autonomy)略有不同。本文使用的自主性理论来源于班杜拉(Bandura)的人类自主性理论(human agency theory)[2](Bandura, 2006),班杜拉把人类的自主性定义为一种高级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显现,它能够使人们超越周围环境对其的限制,通过发挥自己特有的能力来改变生活环境和生命的历程。戴维斯(Davies, 2000)进一步认为,虽然自主性无法避免受到那些组成自我的各种结构的影响,但自主性是一种能够认识到这些结构的能力,并通过这些结构来反抗,推翻,改变自我所处于的多种语境中[3]。因此,自主性的概念并行了人类(教师)的主观性和周围环境(教育改革环境)。很多学者认为,教师在改变周围环境的同时,也在被周围环境所改变(Bandura, 2006; Giddens, 1984; Pignatelli, 1993)[4]。也就是说教师自主性并不是随意地无拘束地自由,教师应该在法律法规以及政府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充分发挥其自主性。
二、形势政策课的性质与教师自主性
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有四个领域需要教师自主性的发挥,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形势政策课的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认识、理解、接受政党和政府的政策,进而形成对执政党和政府政策的认同和支持。教育目标具有统一性,但各所高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受到社会、理念等环境的影响也不同;同所高校不同任课老师和不同班级的学生水平也皆有差异。所以,如何殊途同归,用适应本校情况的方法完成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个体自主地进行分析和思考。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并无统一教材,讲授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知识;二是国内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新的动态以及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中国的对外政策及与一些相关国家的关系发展动态;三是国际形势发展的热点问题。形势政策课的强理论性和时效性,赋予任课教师高度的自主性,可根据教师的客观判断,在确定授课专题、学习资料等方面进行选择,以保障课程质量和对学生的教授效果。
教学方法包括对学习资料的运用、课程内容的时间安排以及教授方法。而形势与政策课在这三方面皆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并无统一规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积极发挥其自主性,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
此外,在教学考评方面,形势政策课为考查课,学期末基本上以论文、出勤、作业以及课堂参与度几方面来进行成绩的评判,没有统一的考核方案。因此,此课程的性质使教师在考评中完全体现自己的意志,在做出客观判断认为需要的情况下,采用任何一种考评方式。当然,教师在行使自主性来进行考核的同时必须具备专业素养和公正素养以保证考评结果的正确公正。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对教师自主性要求较高的四个教学领域中,形势与政策课的课堂效果、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自主性。形势政策课的课堂性质决定了教师有很大的空间来设计课堂内容和选择教学方式与考评方法。教师充分认识和发挥教学中的自主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成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形势与政策课中的自主性应用
如何将教师自主性应用于形势政策课,可通过四个方面进行展开。
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自我并设计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自主性来自于充分认识自己。教师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所反映出的思想倾向、对待教学的观念和态度、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个人教学理念、道德准则和价值观的影响。因此,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理解自身理念、道德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才能对其进行深入的反思与扬弃,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在教学中的自主性。
发挥自主性需要形式与政策教师充分认识自身的思想的倾向,全方位考量环境因素,抓住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然后设计教学的内容以及选择教学方法。在设计课堂内容时,教师在发挥其自主性的同时要具有明确的目标,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而要达到此目标,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生的学习动机。所谓学习动机就是指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而一个班级中,不同的学生学习动机不同,甚至存在没有学习动机的学生。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模式时要思考如何兼顾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学生的自我认知差异,由于学习态度、兴趣、精神状态等特征的不同,学生会在学习中出现差异,而这差异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出最恰当的选择。三是学生对教师的看法。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中的态度和言行比较敏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对课程的看法。因此,教师还应该考虑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姿态。
要在形势与政治课中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还需要教师结合课程进行反思。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教师发展的过程是自主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其含义在于教师行为的改变,这种变化来自教师的内心,可以说,教师专业发展就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反思:一是反思教学常规,包括备课内容是否符合课程的要求,对教案、课件是否熟悉,课程内容是否需要改进等。二是反思师生关系,如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课堂氛围如何等。三是反思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否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四是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理念、道德和价值观的形成来自于自身的生长环境、教育过程、人生中发生过的重大事件以及当今周围的环境和意识形态。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反思和重新审视能够优化教师自主性的效果,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最后,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还应注重其他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工作的评价,注重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资源使用效率的评价。课程评估不仅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还是对教师自主性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应用效果的重要反馈。因此,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自主得进行教学评估。通过收集学生和其他参与听课教师的意见,从中总结经验,以便及时进行教学上的改进,进而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和教师素养。
四、结语
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可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激发教师的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但是,教师的自主性并不是无约束的绝对自主,受环境影响,教师应该在法律法规以及政府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形势与政策课的性质要求教师必须发挥其自主性展开教学,而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教师自主性的发挥。
认知、设计―>反思―>评估―>改进是教师自主性的核心内容。要将教师自主性应用于形势与政策课中,就要求教师养成认知、反思、评估和改进教学的习惯。只有充分认知自身、社会影响等因素,切实设计教学,并在课下进行反思和评估,根据反思的结果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