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东南亚各国的政治发展形势总结论文
关于2013 年东南亚各国的政治发展形势总结论文,谢谢观赏。
总体来看,2013 年东南亚各国的政治发展形势是稳定的,但也不乏困难和问题。多个国家都因国内矛盾激化,,因此保持政治稳定与社会秩序,成为 2014 年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最大政治诉求.在安全关系方面,随着东盟在国际格局中存在感的逐渐加强,无论是东盟共同体建设问题,还是域外大国在东盟的博弈,都成为年内国际舞台的热点之一.
一、东南亚政治: 大局稳定,热点突出
进入 2013 年以来,越南和老挝基本保持稳定; 泰国则因特赦法案和修宪草案的提出; 缅甸则进入了民主选举后的第三年,民主自由幻景正逐步破灭; 柬埔寨进行了第五次全国大选,反对党出人意料地获得了 55 个议会席位,执政党虽保住执政地位,但痛失了 20 多个议席; 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总体局势稳定,不过都因国内矛盾激化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动荡.
( 一) 泰国: "民主典范"的政治困境
作为东南亚地区民主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泰国一度被视为是西方民主在东方发展的典范,但就 2013年的情况而言,泰国的民主似乎"吹弹可破".2013年 11 月,英拉政府试图在议会通过特赦法和修宪草案,从而引发了新一轮的动荡.英拉政府试图通过民主政治的程序,来保证为泰党在下次选举中获得绝对优势.她的这些举动立即遭到民主党的极力反对,民主党借机煽动民众掀起街头示威运动.反对党借用民主的理由,试图推翻英拉政府,要求成立非民选的"人民议会".反对党阻挠大选登记并逼迫政府交权,不断造成流血冲突事件.在反对党的攻势下,英拉从四处躲藏变为沉默寡言,让泰国陷入无政府状态.此次动荡让泰国出现了严重的地区分裂与阶层分裂.
( 二) 缅甸: 政改之路布满荆棘
伴随国内外的喧闹、喝彩和质疑,缅甸步入了2013 年.在各项改革进入实质阶段后,通往民主自由之路显得荆棘密布,改善民生等各种问题都摆在执政党面前.为了在 2015 年大选中保住执政地位,联邦巩固与发展党( 巩发党) 使出了浑身解数.登盛总统凭借在国内外的高曝光率和不俗政绩,努力塑造良好形象.巩发党也通过加强与国内外党派的交流与合作、致力解决妇女儿童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极大地提升了支持率,形象有所改善.总体而言,执政党在 2013 年的表现可圈可点.备受国外舆论关注的缅甸第一大反对党缅甸全国民主联盟( 民盟) ,则在 2013 年逐步暴露出问题与不足.该党借助党魁昂山素季的光环,打着推进缅甸政治民主化的大旗,极力扩大自己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但是其党派人员结构的严重老化以及政治经验的匮乏等问题,在"莱比塘铜矿事件"中暴露无遗.昂山素季似乎无暇顾及党内存在的问题,全力投入到 2015 年的大选中.为了得到西方支持,昂山素季马不停蹄地开展外访.其他方面,民族和解,这一严重影响缅甸统一与发展的问题,在 2013 年依旧没有得到改善.三股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力量与政府间的和谈进展缓慢,执政党要想在 2015 年大选前解决民族问题几无可能.
( 三) 越南: 政治改革在深化,内部矛盾凸显
2013 年,越南共产党积极推进政治改革,力求在法治、民主建设与党建等方面有所突破.但是,随着改革的推进,党内矛盾开始凸显.如何保持稳定与协调,逐步推进政治改革,对越共而言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2013 年,越南在民主建设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6 月,越南第十三届国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 9 项法律,并且首次对由国会选举产生或由国会任命的 47名官员举行信任投票.这是对过去差额选举的一个改进.同时,国会还开始公开讨论一些热点问题,如修改宪法和国家名称等问题,都逐一在国会讨论,且通过电视台向全国直播.随着改革的推进,越共党内矛盾逐渐公开化.7月份,越南媒体公开为越共总书记"叫屈",并不点名地批评总理.
随着国内要求加快改革步伐的呼声越来越多,各种政治力量都显得非常活跃.8 月份,越南官方机构人员公开呼吁建立一党制,参与其中的包括越共的多位着名党员.与此同时,一个名为"民主社会主义党"的组织也在酝酿之中.
9 月中下旬,1300 多名越南知识界人士联名向越南领导层和媒体提交公开声明,要求政府进行大幅度的政治改革,严惩贪腐和滥用权力,缩小贫富差距.一直以来,要求深化越南政治改革的政治力量成员都很复杂,人员几经变动,且有民族分裂势力参与其中.
面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和越南民众日益强烈的参政意识,越南共产党意识到需要拿出制度化的模式来规范社会管理.11 月底,第十三届越南国会第六次会议正式通过了《1992 年宪法修正案草案》,重申了越共在越南国家政治经济的领导地位.12 月 10 日,越南政府正式对外发布《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以及国会关于宪法实施细则决议的国家主席令.
( 四) 老挝: 落实"九大"精神 加强执政党建设
2013 年是老挝落实党的"九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七五"规划实施过半,承上启下的一年.年内,老挝人民革命党从加强党建、制定"三建"方针,加强法治建设等方面,为落实"九大"精神做出各种努力.
政党建设方面,上半年,老挝人民革命党总结了党和国家的发展经验,并开展了学习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学习活动.下半年,围绕如何增强党和国家政治领导力、落实"九大"精神,提出了六个工作重点: 一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特别是党的理论研究工作.二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党内团结,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把发扬民主和加强党内纪律结合起来.三是完善党的领导作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四是加强纪检监察工作.五是加强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监管.六是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地方工作方面,通过制定"三建"方针,①在全国100 多个县开展试点工作,全面贯彻落实老挝人民革命党的"九大"决议.老挝人民革命党总书记朱马利提出了三个工作重点,即从上到下做好发展战略部署和加强"三建"建设人才培训; 为配合"三建"工作的实施,加大对各级"三建"工作的检查与指导; 党和国家领导人到试点省进行调查,地方党代会的工作与"三建"工作相结合,共同推进.在法治建设方面,老挝第七届国会五次会议通过了《科技法》、《社会保障法》、《老挝妇联法》3 部新法律,还修订了《旅游法》和《食品法》.
( 五) 柬埔寨: 大选结果出人意料,洪森遇更大麻烦
2013 年 7 月,柬埔寨举行了第五次全国大选.大选前,很多国际机构预测,人民党将继续获得压倒性胜利,反对党获得更多议席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人民党在前两次大选中保持着相当的优势,而反对派则处于"被压制"的地位.但是,大选结果出人意料: 人民党的国会议席数从上次大选的 90 席减少为 68 席,仅险胜救国党.救国党异军突起,获得了 55 个席位,比上次大选多出了 29 席位.此次大选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转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执政的人民党虽然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着成绩,但柬埔寨依旧面临着诸多的社会与政治问题.首当其冲的是柬埔寨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的问题.
恶劣的工作条件和农村地权的变卖,引发了许多的社会矛盾.年底,反对党领导人桑兰西还借最低工资煽动起了柬埔寨近年来最大规模的罢工.土地政策造成的分配不均和放任外国人入境,对本国就业市场造成冲击,屡屡成为反对党批评执政党的口实.
其次,腐败问题依然严重.2013 年,柬埔寨频频爆出腐败案件.5 月,托米高亲王未申报财产一事曝光,柬埔寨反贪委员会主席就此指责托米高亲王.6月,柬埔寨国家反贪局公布了两份受贿和索贿官员名单.根据国际透明组织的调查,2013 年柬埔寨仅得22 分( 满分 100 分) ,贪污问题严重程度高于东南亚和南亚多国.
针对这些问题,救国党在竞选纲领中直接提出将如何改善民生.纲领中所提出拟改善的问题涉及面广,立即得到了广泛支持.很多人明知救国党开出的支票难以兑现,但依旧将它看做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机会.
再次,救国党善于运用现代通讯手段,在互联网上开展竞选活动,令其得到大量年轻人的支持.与之相对,人民党则在竞选中因循守旧,反复强调近年来国家在宏观方面的成就与今后的发展目标,未涉及如何切实改进民生等内容,从而导致支持率下降.
总之,在本次大选中,人民党和救国党各自在议会中所获议席,已让柬埔寨进入执政党与反对党相互竞争合作的两党政治新阶段,并且反对党对执政党的监督作用将会逐渐增强.尽管人民党和洪森依旧在执掌柬埔寨政权,但面对此次大选中不期而至的挫败,今后必须思考如何改善民生、加强法制、惩治腐败等问题.
( 六) 印度尼西亚: 大选热身年,各党派蓄势待发
2014 年 4 月初和 7 月初,印尼将举行下届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舆论认为,除民主党外,最大反对党大印尼运动党的普拉博沃,斗争派民主党的佐科维,以及戈尔卡党的巴克里,都是角逐总统的热门人选.舆论还认为,2014 年印尼大选有将被民主党、大印尼运动党、斗争派民主党和戈尔卡党四分天下的趋势.为了在 2014 年大选中保持自己的势力,各政党2013 年的政治博弈渐趋激烈.
2014 年是苏西洛执政的最后一年,根据宪法,下届选举他已无权连任,因此,2013 年,各政党自然将注意力转移到"谁会成为他的接班人"上.年内,苏西洛在不断寻觅合适的政治合作者.年初,苏西洛与大印尼运动党的普拉博沃会面,舆论由此猜测民主党与大印尼运动党可能会在下次大选中合作.民主党是个大党,但没有突出的候选人,原因是执政党虽然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与执政能力,但苏西洛长期独霸主席位置,使得党内很难产生优秀的接班人.比如,年初,苏西洛再次动用否决权挤走了在民间有更大民众支持率的阿纳斯.同时,苏西洛为保其幼子今后能成为政党核心,将亲信安置到党内的重要位置上,如将其妻弟维博沃上将提名为民主党高级议会的候选人.
印尼最大反对党即大印尼运动党党首普拉博沃,年初时被外界视为角逐总统的热门人选.普拉博沃为苏哈托女婿,原为陆军战略后备部队司令,系 1998年"五月骚乱"的幕后黑手,为维护苏哈托家族利益,阴谋策划屠杀学生、残害华人等.年初,普拉博沃努力为自己的政治污点洗白,同时表示会持续推进印尼政治改革.但他之前的"血腥政绩",加之缺乏明确的政治改革纲领,且其党派的支持率较低,到年底时普拉博沃的光芒早已被佐科维盖过.
年内呼声最高的候选人是斗争民主党的佐科维.他因亲民与节约的作风得到广泛支持.2014 年 1 月印度尼西亚《罗盘报》公布的民调显示,佐科维的支持率已达到43. 5%,且其支持者已经不再局限于其所在党派内.
7 月中旬,斗争民主党国会议员 IzederikEmir Moeis 被肃贪局拘捕.9 月,该党另一名国会议员兼国会预算机构的副主席 Olly Dodokambey 也被肃贪局拘捕.党内多名议员被捕,使得斗争民主党的力量受到冲击,虽然年底时佐科维已经成为民调支持率最高的总统候选人,但是,受贪腐案的影响,佐科维一直未明确表态要参选.民主党的梅加瓦蒂也在年内表示欲参加下次大选,但舆论认为,梅加瓦蒂如果参选,其胜算应该是相当低的.12 月29 日时,苏西洛约见佐科维,这是他年内第三次约见反对党人士.到2014 年初开始,佐科维已开始被外界视为斗争民主党参加 2014 年大选的最大招牌.2013 年,印度尼西亚表现活跃的总统候选人还有第二大党戈尔卡党的主席巴克里,他是该党推出的2014 年大选的总统候选人.但 2013 年 9 月印度尼西亚的民调显示,巴克里的支持率仅有 9%.
( 七) 马来西亚: 围绕大选的政治斗争依旧激烈
2013 年的大选备受瞩目,被称为马来西亚历史上最为激烈的一次大选.虽然国阵勉强保住了执政地位,但民联却获得了史上最高的支持率,因此,马来西亚政治发展的前景并不清晰.因为无论是执政联盟还是反对党联盟,都局限于眼前利益,缺乏政党发展的长远目标.党内斗争不止,严重制约了马来西亚主要政党的发展.两党近年来在政党建设方面都未获得积极发展,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两大阵营都未能在大选中实现各自的竞选目标.
此次大选,是执政的国阵多年来得票率最低的一次.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政府腐败问题,国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及马来西亚的菲律宾移民问题都给国阵造成了巨大困扰,加之多年来的马来人优先政策一直未被取消,马来西亚华人选民普遍对执政党不满,转而大力支持安瓦尔领导的反对党联盟民联.国阵仅依靠执政党优势,勉强保住执政地位.其二,国阵内斗影响党派竞争力.纳吉布成功当选巫统主席后,围绕副主席的人选问题,党内保守派与改革派斗争激烈.虽然最终结果是纳吉布领导的改革派胜出,但保守派力量依旧不容小觑.马华内部则围绕党主席的选举风波不断,虽最终以廖中莱和魏家祥组合胜出,但党内各派以削弱盟友力量来壮大自己的行为,让人看不到马华复兴的希望.
民联在本次大选中得到华裔和城市地区民众的广泛支持,获得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得票率,即得到过半票数的支持.在竞选过程中,民联主打关注社会问题牌,组织民众集会,向政府施压,动员了更多城市民众参与到政治活动中,这是其在本次选举中能获得较高支持的主要原因.但是,民联也存在与国阵相类似的问题: 其一,着眼于短期利益的分配,失去在沙巴州的优势,从而影响全局,造成选举失利.其二,缺乏政治经验,在其不切实际的竞选宣言中暴露无遗.其三,内斗不止,这也是致命伤.依靠安瓦尔的凝聚力形成的反对党联盟,由于内部各党派差异较大,稍不留意就可能造成党派分裂.
( 八) 新加坡的: "小印度骚乱"事件折射出潜在的社会矛盾
2013 年,新加坡执政的人民行动党依然牢固地把持着新加坡政坛,但其绝对优势开始被蚕食.2013年是李显龙担任总理的第十个年头,但以 2011 年内阁资政李光耀和吴作栋双双宣布退出内阁为标志,2013 年实际是其独立执政的第三年.从年初的补缺选举中可以看出,行动党曾经被李光耀的光环所掩盖的问题逐渐显露.1 月的补缺选举中,工人党候选人以绝对优势胜出,可以视为民众对政府不满、期望反对党能发挥更大督政作用的民意表达.2 月,新加坡政府基于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颁布了《人口白皮书》,"此举引发数千人集会抗议,规模为十余年来首见".
《人口白皮书》的发布,使新加坡民众对政府计划大规模引入外来劳工感到强烈不满,加剧了他们对未来就业形势的担忧,这使得很多民众的政治取向也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进入新加坡的大量外来劳工,也因待遇不公和遭受歧视而积压了诸多不满.这些积怨被年底的一次交通意外彻底引爆,出现了所谓的"小印度骚乱"事件.面对新加坡独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动乱,李显龙政府缺乏威信,处理危机时手段幼稚的窘态显露无遗.从上个世纪 60 年代起,新加坡开始工业化进程,由于劳动力不足,只能靠吸纳外来劳工,因此外来劳工问题由来已久."李光耀立国时,为国民规定了一套严苛却清晰的社会体系,准确划定每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11]
在李光耀退出内阁仅仅两年之后就出现了族群间骚乱,这不仅破坏了新加坡政府一直努力建构的种族共融景象,更暴露出现政府的执政权威与能力的缺乏.有评论家认为,"此次骚乱可能是一个分水岭,今后这样的事件也许会接连发生,因为新加坡人对未来信心下降,会变得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和越来越倾向于狭隘民族主义".
( 九) 菲律宾: 阿基诺三世神话破灭,民族和解任重道远
2010 年依托家族政治影响力,针对菲律宾社会积弊提出了"不贪就无贪"、"消除贫困"的执政纲领成功上位的阿基诺三世,随着光环的褪去,其执政能力之低下在 2013 年已表露无遗.首先,在其任职前三年内,"反腐灭贫"的成绩单乏善可陈,不少民众怀疑其根本就无实现竞选誓言的能力.年内还爆出阿基诺三世非法挪用 720 亿比索的政府储备金的丑闻,这对以"清廉"立身的总统而言是一次致命打击.其次,今年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不跌反升,让菲律宾社会一直处在高失业率的不稳定环境中.7 月22 日,当阿基诺三世在国情咨文中宣称,菲律宾在各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时,立即遭到菲律宾数千民众的抗议示威.
尽管阿基诺三世领导的执政党在年内的中期选举中完胜,但这个胜利实际上毫无意义.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在菲律宾社会中形成的庇护制度,让菲政党沦为竞选筹集资金和实现个人与家族利益的工具.阿基诺还有三年在任期,手中依然掌握国家权力和资源,不会被政客们立即抛弃.但等到中期选举一结束,为 2016 年大选备战的政客们,肯定会重新物色庇护制度的新代理人.从这一意义上讲,被阿基诺三世称为"压倒性胜利"的中期选举很可能会是一场"空洞的胜利".2013 年底,阿基诺三世所领导的政府在灾情面前的表现更是饱受诟病.从得到预警信息时的不作为,到救灾工作的无序、低效与乏力,已让菲律宾媒体发出"为其感到羞愧"的评论.
2013 年,在马来西亚的斡旋下,菲律宾政府与最大反政府武装"摩伊解"在和解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但是,此举却引起了其他反政府武装的强烈反弹: 8 ~9 月,爆发了三次反政府武装与政府间的激烈武装冲突.虽然在阿基诺三世的指挥下成功压制,但这些冲突代价高昂,导致百余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数个城市大面积损毁,10 多万人流离失所.之后,联合国正式宣布菲律宾冲突地区陷入人道危机.
二 、东盟共同体建设目标临近,东盟内部关系还有待调整
2013 年,距离 2015 年建成东盟共同体的目标只剩下两年时间.东盟共同体能否建成,已成为东盟各国和域外国家关注的焦点.对此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即乐观派和悲观派.乐观派认为,东盟共同体能在 2015 年建成,2013 年 10 月召开的东盟峰会所取得的会议成果即可证明.这次峰会提出将加快东盟共同体建设步伐,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在 2015 年如期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并着眼于更长远的发展目标,加强与域外国家以及地区组织的合作.围绕"凝聚人民,共创未来"这一主题,东盟国家领导人再次重申,将本着团结一致的精神,推动建设"政治上团结,经济上融合,能担负起社会责任的东盟共同体".
会后,东盟还发布了《后 2015 东盟共同体斯里巴加湾宣言》,着手规划东盟发展的方向.同时,乐观派还认为,从数据上看,东盟共同体蓝图计划已经完成了82. 5% ,其中政治安全共同体计划已完成 78% ,社会文化共同体计划完成 90%,而作为共同体建设重头戏的经济共同体蓝图,已经完成了工作量的 79.7% .
此外,东盟协商机制中的一票否决制,也有助于东盟内部经协商达成更加坚实的协议,更易于所达成协议的推行.
也有不少人对东盟未来的发展信心不足.他们认为,目前东盟内部发展水平与发展模式存在巨大差异,对东盟共同体的认同度也较低,加上各国对处理与大国关系所持理念差异太大,因而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具体来说,他们担忧的理由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东盟内部各国间的发展程度极不平衡,发展模式迥异,各成员国利益诉求有较大差异.
共同体建设一旦涉及各国的政治与经济利益,一些国家就会采取保护本国利益的措施,从而阻碍共同体建设.此外,由于发展模式不同,东盟内部很难找到不同发展模式的平衡点.其次,东盟各国对共同体的认同度有限.据 2013 年东盟秘书处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东盟国家的公民对在 2015 年前实现东盟经济、政治和社会一体化目标普遍表示"不太了解"或者"不感兴趣".
在此情况下,要想在未来两年内提升东盟各国对东盟共同体的认同感,让各国为了整体利益而做出妥协几乎是不可能的.再次,由于近年来东盟在地缘、资源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体现出的巨大吸引力,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存在感日益增强.作为一个地区组织,东盟比以往更需要以一个集体形象出现,用一个声音说话,作为一个整体加强与域外国家的关系,才能避免沦为域外大国实现其国际战略的棋子.
然而,事实上,在近几年,东盟内部的团结并没有得到加强,裂痕反而在扩大.在 2013 年的东盟峰会期间,多个东盟国家表示要分别加强与域外超级大国间关系.与此同时,美日对东盟事务的强势介入,也迫使东盟国家在美日与中国之间选边站,加剧了东盟内部的分裂.
由此看来,东盟共同体是否能在 2015 年建成,关键在于东盟各国的团结.东盟内部的团结是建立在各国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利益能否与东盟整体的政治、经济与外交利益相协调的基础上.如果二者难以实现协调一致,即便发布再多的宣言,也无济于事.
三 、东盟与域外大国关系的新发展
就大多数东盟国家而言,无论是在中美或者中日之间选边站,都是一道难以做答的选择题.中日两个经济体与东盟国家之间都有密切的经贸关系,而中美又都是对东南亚地区形势有着直接影响的政治大国,开罪任何一方,都会给自己带来难以承受的损失.因此,如何在各方势力的挤压和推动下找到平衡并谋求利益的最大化,成为年内东盟各国面临的主要课题.
( 一) 与中国的关系
2013 年,作为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的重要力量,中国为缓和海洋领土争端,维护地区安定,做了诸多努力,使地区安全形势出现了与 2012 年不同的景像.南海局势已趋于缓和,东盟内部联手在南海问题上围堵中国的可能性也在逐步减小,各主权声索国与中国的关系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2013 年9 月,在苏州举行了中国与东盟国家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第六次高官会和第九次联合工作组会议.此次会议,为南海问题的解决营造了良好的气氛,标志着南海问题终于进入了实质性协商阶段.东南亚各主权声索国与中国的关系,目前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与中国的关系开始从紧张转向缓和,从对抗转向合作,[19]属于这一类的国家包括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中国在 2013 年 10 月的东盟系列峰会中表达的善意与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开始得到这几个国家的积极响应.2013 年 10 月,李克强总理访问越南时,双方达成共识,决定成立海上、陆上、金融三个联合工作组,这是中越关系面向未来取得的重要突破.尤其是成立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更是发出了双方愿通过合作解决难题的积极信号.
文莱与中国也在 10 月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文莱达鲁萨兰国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加强海上合作,推动共同开发.这是中国首次与一个南海声索国达成共同开发协议,是中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倡议的首次实践.
从 2013 年 1 月开始,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宣布建立海军对话机制,加强在防务方面的合作.年内,两国间的防务交流众多,并在 12 月份达成共识,将扩大两国联合军事演习的规模,维护地区的稳定.
第二类,在南海问题一直保持低调的马来西亚,依旧保持防卫与观望状态.一方面,在 2013 年的东盟防务会议后,马来西亚表达了与中国加强防务合作的意愿.马来西亚国防部长希山慕丁在 11 月宣布,马来西亚与中国将于 2014 年 1 月举行首次联合军事演习,旨在建立与中国海军南海舰队的"直接联系".
另一方面,马来西亚又宣布计划在沙捞越民都鲁建立新的海军基地.这个基地距离曾母暗沙水域仅约100公里.这个基地一旦完工,将是马来西亚最接近南中国海争议水域的海军基地.马来西亚国防部长希山慕丁就此事发表声明说: 马来西亚将在靠近中国声称拥有主权海域附近的民都鲁建立一个海军基地,以保护周围地区和石油储备.
第三类,继续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采取对抗的态度,这类国家主要是菲律宾.从 2013 年 1 月开始,菲律宾不断挑起事端.1 月,菲律宾外交部表示: "为和平、永久地解决与中国在西菲律宾海( 即中国南海)问题上的纠纷,菲律宾将诉诸《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遭到中国拒绝后,7 月,菲律宾又在第 46 届东盟外长会议上搅局,在会场内散发新闻稿,称"中国在南海越来越严重的军事化策略威胁地区和平".
8 月中旬,菲律宾又启动了与美国的谈判,期望美军增加在菲律宾境内的军事存在,以便帮助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对抗中国.9 月,在中国与东盟商讨落实《南海行为准则》的会议上,菲律宾为争取谈判筹码,继续动作不断,频频挑起事端.
此外,在与中国不存在南海领土争端的东盟国家中,新加坡、泰国和柬埔寨等国呼吁通过谈判解决冲突,并尝试创设多边平台,化解问题.
( 二) 与美国的关系
2013 年,美国与东盟多个国家不断密切政治关系,加强军事合作,极力鼓动东盟国家一致抗华.在政治关系方面,2013 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临时取消了对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国事访问,改由国务卿克里代为出访.这似乎表明在政治关系方面,美国谨慎保持着与中国有南海领土争端国家间的政治关系.
年内,越南与美国双边关系的发展令人瞩目.7 月,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访美,这是越南主席六年来的首度访美.在张晋创访美期间,越美两国宣布建立两国间的全面伙伴关系,将在经贸、科技以及防务等领域开展合作.12 月中旬,美国国务卿克里访问越南,在敦促越南进一步加快实现民主化进程和经济改革的同时,克里表示支持越南,助其扞卫航海自由,鼓励和平解决争端.2013 年,缅美关系的发展也引人注目.
5 月,缅甸总统登盛访美,这是缅甸最高领导人 47 年来的首次访问美国.随后双方签署了贸易与投资框架协定.登盛总统力争让美国解除对缅甸的所有制裁,争取更多的美国企业对缅甸投资.美国与越南、缅甸等东盟国家的接近,被解读为遏制中国,强势介入该地区.
在军事关系方面,2013 年美国通过加强与多个东盟国家的军事合作,不断增强其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在与菲律宾的军事关系中,尽管美国在公开场合一再表态,在南海问题上持中立姿态,但却通过进一步扩大与菲律宾的军事合作,支持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对抗.年内,更大规模的美国军舰和人员进驻菲律宾的军事基地,两国已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举行更加密集的联合军事演习.菲律宾主动提出希望美国增加在菲驻军,让美国获得了进入南海的"借口",并得以更近距离地监视中国在南海的行动.
美国与印度尼西亚也在加强军事合作,8 月,美国国防部长访问印尼,确定美印两国联合举办由 18 国参与的联合军事演习,并决定向印尼出售军机,这标志着美印尼两国军事关系已"正常化".此外,美国与新加坡的防务合作并未因两国在人权问题上的争吵而受影响.年内新加坡同意美国的 4 艘战舰停靠新加坡.同时,新加坡向美国的武器订购也进入最后评估阶段.美国与泰国等国联合举行的"金色眼镜蛇"军事演习,也于 2 月底在泰国结束.同时,泰国继续向美国订购军事装备,向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订购了近海战斗舰.
( 三) 与日本的关系
2013 年中日关系持续紧张,在此形势下日本转而扩大对东盟国家的投资.上半年日本对东盟的投资额达到对华投资的两倍以上,并乘势向东盟国家提出更多安全方面的合作愿望.为成为地区海上安全机制的领导者,年内,日本"殚精竭虑"地发展与东盟国家关系,竭力让东盟国家在中国和日本间做出选择.这明显有悖于东盟向来倡导的"舒适度"理念,[22]且中日两国对东盟而言,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方面都有着密切联系,无论放弃或者选择哪一边,对东盟国家而言都是"无法承受之痛".
年初,安倍晋三将上任以来的首次外访确定为越南、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拉开了 2013 年日本东盟外交的序幕.安倍首度出访选择这三国的目的在于: 越南是与中国在南海领土争端中有直接利益冲突的国家,安倍意欲敦促越南进一步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施压,故在访越期间,"安倍呼吁日越联手共同应对中国在本地区日益活跃的行动";[23]泰国一直与中日两国都保持着良好关系,也属东盟内大国,日本期望泰国能在东盟内部挑起针对中国的行动; 出访印度尼西亚,表示日本支持印尼参与解决南海问题的谈判,意在使南海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5 月,安倍晋三访问缅甸,宣布免除缅甸所欠的巨额债务,同时向缅甸提供巨额经济援助.但是,就连日本学者都认为日缅关系是日本方面的"一厢情愿",日本对缅甸的巨额援助不会得到缅甸相应的回报.尽管美日对缅甸都极为重要,但缅甸显然也不会为此就远离中国.
7 月,安倍再访东南亚,这次出访的国家为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尽管安倍表示此次出访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强调经济合作,减少联合东南亚国家牵制中国的色彩,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在与马来西亚总理会谈时,安倍呼吁马来西亚加入 TPP,并提出要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在经济和防务方面的合作,牵制中国.到新加坡时,安倍的表现更加露骨,一方面表示希望能够与中国举行高级别对话,另一方面,日本防卫省又在同一天发布《防卫计划大纲》中期报告,大谈离岛防卫等加强日本防卫能力的问题.如果说安倍访问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时,还对其构筑对中国的包围网的意图遮遮掩掩,那么当他到达菲律宾时,安倍的表述就显得更加直截了当.日菲先是就强化海洋安全能力达成合作协议,并就南海问题发表了"共同见解",之后日本又提出向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提供 10艘巡逻船,支持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能力建设.日本与东盟于 12 月举行的"日本-东盟首脑会议",此次会议本是纪念日本与东盟友好交流 40 年的一次互动,但在安倍的安排下,却开成了日本拉东盟抗华的会议.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关系已步入成熟期,无论是经贸联系还是高层往来,都不是日本通过拉拢行为就能改变的.
( 四) 与印度的关系
年内,印度加快"向东看"步伐,不断向东盟靠近.分析人士指出,印度"向东看"政策,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政策,更是一种战略转移.经济方面,2012 年12 月,印度为纪念印度-东盟对话关系建立 20 年,举办了印度-东盟峰会.峰会上,印度对其启动"东向政策"20 年做了总结,认为 20 年来印度与东盟合作硕果累累.东南亚已成为印度商人海外发展的重要地区,东南亚地区商品也开始大量输入印度,东盟国家已经成为印度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会议最后宣布印度与东盟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表示将在政治、安全、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如定期举行高官级安全对话以共享信息,确认在海洋安全、航行自由、资源获取、海上交通要道安全等方面深化合作等.
2013 年 12 月,印度政府表示,印度联邦议会批准了印度与东盟经济合作协议( CECA) 中关于自由服务及投资的贸易协议.
在政治关系方面,年内,印度加强了与多个东盟国家的联系.年初,印度任命驻南非大使戈帕尔·甘地出任印度驻缅甸大使,意在加强印度与缅甸的政治经济方面的联系.11 月,越共中央书记阮富仲访问印度,同印度签署了八项协议,内容涵盖教育、国防和能源等领域,其中在越南国家石油公司和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负责海外开发的子公司的协议中,越南向印度提供了南海的七个石油区块用于勘探.
在军事关系方面,辛格总理在 2013 年 10 月召开的印度-东盟首脑会议上,提出加强与东盟在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方面的合作.在这次会议上,部分东盟国家表示希望印度在南海问题上支持东盟国家,并希望其能在"南海航行自由方面"表态.印度趁机加大了与东盟国家军事合作的力度,逐步扩大其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2013 年 5 月,印度向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派遣了四艘军舰,其中包括驱逐舰和隐形护卫舰.
6 月,印度又与越南在南海附近举行了联合搜救演习,之后印度海军还访问了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年内,菲律宾与印度军方达成协议,菲律宾可派海军军官到印度受训,受训的核心科目是反间谍战.
部分东盟国家希望看到更多力量进入该地区,认为这有利于该地区的进一步繁荣,因此,对印度与东盟国家的靠近表示欢迎.
参考文献:
[1]越南共产党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EB/OL].
[2]越南多党制改革呼声再起 越共高官频频参与活动[EB/OL].
[3]越南知识界联名提交发公开信要求大幅度改革[N]. 环球时报,2013-09-25.
[4]欧阳晨雨. 柬埔寨大选后的强人政治[J]. 南风窗,2013,( 17) .
[5]柬埔寨反对党继续在底薪中谋取政治利益[N]. 星洲日报,2013-12-30.
[6]尹鸿伟. 柬埔寨大选无悬念[N]. 凤凰周刊,2013-07-25.
[7]尤多约诺约见强敌佐科 明年国会及总统选举变数多[N].联合早报,2013 -12 -29.
[8]民调显示: 佐科维角逐印尼总统胜选率居首位[EB/OL].
[9]苏西洛被控通过贪腐敛聚巨额财产,建立起庞大的房地产和汽车帝国[EB/OL].
[10]新加破 40 年罕见骚乱,族群问题隐现[N]. 21 世纪经济报道,2013-12-10.
[11]新加坡暴乱 40 年罕见,一场意外交通事故引发的族群问题[N]. 21 世纪经济报道,2013-12-10.
[12]邱明达,韩硕,陶短房."小印度暴乱"惊呆新加坡,或称秩序社会分水岭[N]. 环球时报,2013-12-10.
[13]菲律宾媒体: 为阿基诺三世羞愧[N]. 新闻晨报,2013-11- 15.
[14]东亚系列峰会成果丰富[EB/OL].
[15]东盟一体化进入"深水区"[N]. 国际先驱导报,2013-12- 27.
[16]赵琪. 学者调查显示,东盟一体化前景依然乐观[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2-27.
[17]2015 东盟一体化进程的民众认知度低[N]. ( 菲律宾) 每日问询者报,2013-04-02.
[18]中国东盟首商南海行为准则[N]. 东方早报,2013-09-16( A12) .
[19]苏浩. 中国战略定力是南海稳定支柱[EB/OL].
[20]常爱玲,郝亚琳. 李克强与越南总理会谈 成立海上陆上金融工作组[EB/OL].
[21]东盟外长会议菲律宾拿南海问题说事 . 中国强硬回复[EB/OL].
[22]安倍访越南 鼓吹联手"应对"中国[N]. 新京报,2013-01- 17.
[23]日本舍得给缅甸花钱但缅甸更在意美国[N]. 山西晚报,2013 - 05 - 27.
[24]黄亚南. 日本东盟特别首脑会议: 安倍的自我满足秀[N]. 21 世纪经济报道,2013-12-19.
[25]印度东盟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 专家: 不影响东盟与中国关系[EB/OL].
[26]印度联邦议会批准印度与东盟经济合作协议[EB/OL].中国商务部网站,2013-12-24.
[27]印度越南合作勘探南海石油 专家: 或有政治目的[EB/OL].
[28]印度敏感时期向菲律宾越南等国派出四艘军舰[N]. 环球时报,2013-05-30.
[29]菲律宾拟派军官赴印度培训 重点学习反潜战[N]. 环球时报,2013-07-05.
形势与政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