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社会学论文>农村研究>

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

秋梅分享

  农村发展规划课程实践教学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培养学生规划技能的重要环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契机下,依托新农村共建示范基地开展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篇1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促进理论实践创新

  〔摘要〕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吹响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进军号。回眸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及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是改革开放闯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新道路;是改革开放找到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不竭动力;现在深入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正是时。

  〔关键词〕 改革开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无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都是党十分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三农”中的农业是经济问题,农村、农民是政治问题,它们是经济、政治中的重大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的谋划中,农业现代化为“四化”之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无农不稳,是中国的国情,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念。为了夯实基础,稳定社会,党的几代中央领导人励精图治,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一、改革开放,闯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新道路

  1978年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驶出了改革开放的航船,至今已30多年了。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开了6次代表大会,作了12个关于“三农”问题的1号文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吹响了向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军的号角。

  改革开放使我国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的改革发轫于农业改革,首先是改变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在推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等责任制形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农村改革初期的核心内容,也是农村改革的突破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动摇和瓦解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基础,加之在政权建设上实行了政社分开和撤社建乡,便宣告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彻底解体,标志着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基础从此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农户作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强化了农村基本生产单位的预算约束和激励机制,使农业生产的内部动力大大增强,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和种植业获得了超常规的增长,为农村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民情,顺应民心,凸显中国特色。

  土地是中国农民的命根子,社会保障的屏障,中国农民对土地的眷恋和依赖心理特强。改革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既使农民的这种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又符合我国农业的具体特点。我国农业经营地域广,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农民居住分散,在农业生产中适合采用家庭经营。家庭经营弹性很大,不仅适应传统农业,也能适应现代农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实践表明,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迅速改变了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落后面貌,同时也改变了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农民的心理状态,推动了中国农村由传统向现代的全面转型,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制度依托和保障。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我们的任务是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土地和劳动力,农民可以自主经营和劳动,发展多种经营的农副业生产。

  但是,这时的农民还只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其主要产品还受到原有统购、派购体制的限制,还不能自由自主地进入市场。当时除了粮棉油实行统购外,还有130余种农副产品实行派购和专营,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农副土特产品,农业产品的交易均由公营商业实行高度垄断,加上资金、土地、劳动力流动又受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公社组织制度以及城市分隔的户籍制度等的限制,很难流通,更难进入市场。

  有鉴于此,在1983年、1984年、1985年连续发了中央1号文件,从放活农村工商业,疏通流通渠道,调整产业结构,取消统购统销等,使农民不仅是土地的经营主体,而且也是商品经营主体,解决了农村工商业微观经营主体问题,农民以平等的身份进入市场,其意义非常巨大。将农业引入市场,农民成为市场的主人,成为多渠道吸纳投资的主体,促进了农业的技术改造,加速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促进了乡村工业化、城镇化,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乡镇企业是农村改革的一大成果,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制是中国农村生产力的“第一次突破”,那么,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便是中国农村生产力的“第二次突破”。

  乡镇企业的发展,吸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增加了社会产品供给,加速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邓小平说,这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大特点,“路子走对了”,是“最大的收获”。他对外宾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1〕他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一搞改革和开放,一搞承包责任制,经营农业的人就减少了。剩下的人怎么办?十年的经验证明,只要调动基层和农民的积极性,发展多种经营,发展新型的乡镇企业,这个问题就能解决”〔2〕。

  他还说:农村改革中的一大特点就是发展乡镇工业,乡镇工业兴起和发展了,才能容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否则农村人口都要往大城市跑,这是我们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看来,这个路子走对了。总之,中国农村改革中出现的乡镇企业,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乡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为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改革开放,寻求增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不竭动力的新路子

  在农村改革过程中,人们的认识有曲折和反复,这原本是一种正常现象,却使少数人对改革产生了动摇。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收粮价格的变动和乡镇企业的整顿,加之气候条件不利,出现了农业成本上升,农民比较收益下降的情况。有人就说,改革已经到头,包产到户潜力枯竭,应该另谋新路,寻找新的动力。有的人找不到农业发展动力,感到茫然。后来又有人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解决粮食问题得靠土地私有化,或者靠彻底市场化,由私商作主,完全放开价格。他们忘记了中国农业的特殊矛盾,不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特殊道路。

  邓小平提出的“两个依靠”和“两个飞跃”的思想,为农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找到了新的路子。他先后多次说过:“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3〕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1990年3月,邓小平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

  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4〕根据邓小平“两个依靠”和“两个飞跃”的思想,结合改革发展的实际经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动力表现在下面四个方面。

  第一,靠政策稳定,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毛泽东曾针对农村问题说过,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邓小平也认为,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切都好办了。

  在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民一直蕴藏有包产到户的愿望和积极性,尽管多次遭到打击,几起几落,但一直没有泯灭,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便出现了势不可挡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农民有了积极性,农业就快速发展;什么时候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就停滞甚至萎缩。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关键是要实行正确的政策和好的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推出了一整套深得农民拥护的政策和制度。包括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有分有统的双层经营体制;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联合的制度与政策;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制度与政策;建立农民自治组织,实行政治民主的制度与政策,等等。

  这些制度与政策的确立,破除了旧体制束缚,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改善了人民生活,提高了农民素质,改变了农村社会面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第二,靠科学技术,最终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

  邓小平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对此有过一系列的论述。邓小平说:“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5〕随后,他又讲:“农业问题也要研究,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6〕邓小平还具体地指出:“农业文章很多,我们还没有破题。农业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好意见。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切实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的攻关。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7〕可见,邓小平对农业科技的重视和科技推动农业发展的高瞻远瞩。

  农村改革之初,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深感到,将来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适用技术的广泛应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立了农业技术改革的方针。1983年,中共中央在1号文件中就强调:要按照我国的国情,逐步实现农业的经济结构改革、体制改革和技术改革,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农业发展道路。

  此后,中国农业科学技术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农业科技改革的长远规划,改革农业科研体制,推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同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加强乡镇企业同各种合作组织、专业户、技术示范户以及能工巧匠的结合,鼓励和推动城市科技人员、科研机构向农村提供各种技术成果、信息和技术服务,围绕农村林、牧、副、渔的商品生产开展各类研究,建立各类商品基地,等等,大大推进了农业科技的进步,全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第三,靠农业结构调整和适度规模经营。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实现农村牧副渔协调发展,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农业是一个综合产业,不只是种植业,还包括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在种植业中也不只是粮食生产,还包括有棉、麻、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因此,农业要发展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就必须在调整农业结构过程中,实现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也是中国农业实现第二个飞跃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核心内容的农村发展第一个飞跃已经实现,并为第二个飞跃创造了微观体制基础。邓小平在1980年5月就指出:“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8〕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各地把发展集体经济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在多种经营上作文章,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集体的组织协调作用;把发展集体经济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结合起来,创办新兴农业产业,拓宽集体经济发展领域;把发展集体经济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结合起来,通过服务带动集体经济发展;把发展集体经济与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大办农村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和其他服务行业,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农业产业化,实现适当规模的经营,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后, 中国农村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是广大农民在改革实践过程中的又一创造,是实现农村发展第二个飞跃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在实现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经营体制,既不同于苏联的集体农业,也不是人民公社制度的复生,既不是靠行政命令,也不是一风吹、一刀切的结果,是农民按照依法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适合中国特点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这种经营体制的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把生产、加工、销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贸工农一体化,加工销售一条龙。它一头连着国内外市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使农民与市场建立起比较稳定的联系,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实践证明,这种体制给农业现代化注入了活力。

  第四,加大外部拉力,增强内部推力,实现工农城乡共进。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初始阶段都存在着工业剥削农业尤其是剥削殖民地农业的情况。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积累只能靠自己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农业获得很大发展,农民生活也获得了提高,但与社会其他产业和群体相比仍然是在社会的最低层面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农村经济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出来,农户经营土地的规模太小,无法适应现代化产业的大趋势,个体生产的产品,在数量、质量和价格上都缺乏市场竞争力,其增长速度也渐次放缓,农民与其他群众的收入差距拉大,贫富悬殊日益凸显,拖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后腿,成了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最大“瓶颈”。目前农业、农村、农民的情况,正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的那样: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加快。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历史难题,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关注和重视,取得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成就。在工农城乡相互推进共同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经验。1975年,邓小平复出后,就在一次国务院的会议上指出:“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工业支援农业,农业反过来又支援工业,这是个加强工农联盟的问题。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

  〔9〕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还讲,这一种工农相互支援是一个生动的过程。他指出:“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就是这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是一个非常生动、非常有说服力的发展过程。”〔10〕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在总结经验时也指出:以农村的改革发展推动城市,又以城市的改革发展支持农业,这是中国改革的成功之路。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普遍性的趋势;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势。随后在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我国在总体上已达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胡锦涛同志关于“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不仅是对世界经济发展经验的精辟概括,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而且还为工农、城乡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有了实现的可靠机制,找到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新的活力和动力。

  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宏伟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关心的大事,历来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怀。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认识到: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解决了农民问题就解决了中国的问题。他认准了这一点,创造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推翻了压在农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并由此创建起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改革从农村发轫,党中央对农村改革寄于厚望,希望再来一个“农村包围城市”的新创举。于是对农村连续五年发了五个中央1号文件,把农业问题作为连续五年中的头等大事来抓。中央一重视,群众积极性就高涨,很快就抓出了成效,不仅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奔向小康,还带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及时把注意力转到解决“三农”问题方面,下决心解决中国通向宏伟目标中的最大“瓶颈”问题,硬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从2004年开始中央又连续颁发七个1号文件,对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进行更为具体的部署,把解决“三农”问题推上了一个新台阶,使中国农村进入到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刻。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吹响了全面迈向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进军号。全会根据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总要求,对全面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

  全会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就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难题;坚持改革开放,就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动科学发展,就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农村制度建设,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最引人注目的新亮点。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作出的决定,优化了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强化了农村发展的制度保障。土地制度是我国农村的基础制度,包括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经营权制度,土地管理和流转制度等。

  土地是我国农民的命根子,农民保障的屏障,必须严肃认真对待。在承包经营权方面,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过去提出的15年不变和30年不变的基础上,明确规定要持续稳定并长久不变;在土地管理方面,要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在土地经营权流转方面,规定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在征地制度方面,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完善征收补偿机制,防止任意用“公益性”名义低价征用集体和农民土地,损害集体和农民的利益。

  不难看出,完善这些土地制度,对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土地有序流转起着规范性的作用,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进行,在促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大大推进了一步。其他如完善对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特别是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对农民来说,件件都是实事,不仅实在而且实惠。

  《决定》提出的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保护农田;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等,不但解决了农民长期盼望享受与城市一样待遇的愿望,使老有所养,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真正落到实处,还强化了对农民人格、人权的保护。从长远来看,对消除工农、城乡差别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

  当世界出现粮食危机,面临粮食恐慌的时候,中国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不仅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总体进入了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折射出的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2〕〔3〕〔4〕〔5〕〔6〕〔7〕〔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8,252,17,355,275,313,23,376.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5.

  〔9〕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5.

  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篇2

  中国农业发展与期权理论实践

  摘 要:中国粮食保护价政策虽然为保护农民利益而制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多漏洞,农民的利益常常受到损害。为改变这一状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可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期权市场,引导农业生产和流通,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和经营市场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由于农产品和化肥、种子、生产工具等生产要素价格变动所面临的风险问题展开分析,引入期权理论利用套期保值将农民的价格风险转移给市场,进而分散农业生产中风险,使农民的利益通过市场化得到保护。

  关键词:农业生产;套期保值;风险转移

  1.前言

  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支持政策是指由政府机构介入市场,利用行政手段对农产品以保护价形式收购、政府储备或直接对农民进行低收入补贴,以保护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水平。将期权理论引入农业生产和经营,可以对我国农业支持政策补充和促进,通过市场形式承担和分散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价格风险,以维持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上。

  2.期权理论运用农业市场概述

  2.1期权理论

  期权(Option)是指在某一限定时期内按某一履约价格买进或卖出某一特定商品或合约的权利。是一种投资者支付一定费用获得不必强制执行的选择权。

  期权的核心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下四方面:

  (1)期权相关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称

  投资者获得期权后拥有的选择权,在有利的条件下可以行使权利,在不利的条件下可以选择放弃权利。因此,期权相关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对称的。

  (2)期权相关的成本和收益不对称

  投资者付出一定成本获取期权,条件不利时放弃该期权,损失是购买期权的成本;条件有利时行使权利,获得差价收益。也就是说,期权所有者付出的成本是固定的,而获得的收益有多种可能,可能是零也可能很大。因此,投资获得期权的成本与其持有期权的收益是不对称的。

  (3)管理“不确定”以提高期权价值

  投资者通过期权锁定了不确定的下界风险,这意味着不确定程度越高,标的资产的波动越大,投资者获得上界收益的可能性就越大,期权价值越高。

  (4)运用复制组合对冲不确定

  期权可通过标的资产与无风险资产动态复制而得,期权定价是通过标的资产动态反应的。决策者可以通过复制组合对冲不确定性,这使得决策者的效用函数不对期权定价产生影响。

  2.2期权理论与农业发展

  利用期权市场保护农业,相对于利用行政措施支持农业,有如下优势:(1)期权交易中的价格,是通过市场竞价过程形成,是期权交易双方对未来供需状况的预期,它的形成基本反映了供求的实际关系。为农民生产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减少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2)鼓励农民进入期权市场,其部分价格风险被期权市场中其他投资者承担,有效的降低了风险; 3.农业生产中期权套期保值应用分析

  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构成了农民生产经营中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由于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不确定,为农民在前一年粮种的选种和当年的销售收入都带来的很大的不确定性,往往给农民带来很大的损失,谷贱伤农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另一方面,在农民生产过程中,由于种子、化肥及生产工具的价格变动,使得农民的生产成本存在不确定性。

  3.1在农业市场中运用多头看跌期权进行卖方套期保值

  进行这项操作的目的是要规避农业生产者对农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但是在这里运用的是看跌期权合约而不是期货合约。看跌期权合约是指这一合约的买方有权利在某一确定时间以某一确定的价格出售标的资产,但他没有义务一定要履行他的权利。可见,看跌期权合约的买方是期望未来标的资产下跌而购买的这个合约。下面我们通过举例来说明:

  7月份,当小麦的现价为1580元/吨时,一位农业生产者正期望从他的一个客户手中获得200吨小麦的大订单。预期客户会要求在8月底交货(合约约定以交货时间价格成交)。农业生产者关注的是小麦价格会从目前水平下跌,从而对他的边际利润产生压力。

  很明显,为保持现在的价格和盈利水平,需要对小麦价格进行套期保值。这位农业生产者决定运用多头期权来控制农产品的风险。

  查询网站所得到的小麦期货合约的成交价格如下:

  7月份:每吨1620元,8月份:每吨1680元,9月份:每吨1720元

  上述数据表明市场处于期货溢价状态,当然溢价程度不是很强。于是农业生产者以20元的期权价格买入交易所9月小麦的1720看跌期权。

  (1)价格上涨

  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价格上涨显然是一种让他们满意的变动。因此,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运用期货期权套期保值是否可以让农业生产者在价格发生有利变动时能够获利。

  考虑进期权购买成本的话,农业生产者的实际销售价格是1730元,(实际收到的价格1750元-在期货市场上的损失20元)。这比农业生产者要套期保值的价格有150元的改进。

  以上表明,利用多头看跌期权进行卖方套期保值,在市场价格发生了有利的变化时,农业生产者在规避了风险的同时,仍能得到价格有利变动所带来的收益。

  (2)价格下跌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主要研究在标的商品价格下跌时,利用期权的卖方套期保值的情况。为此,我们假设农业生产者平仓时,小麦的现货价格已跌至1490元/吨。此时农业生产者持有的看跌期权处于实值状态,他会下指令让期货经纪人执行这项期权。同时,他会再买进同等数量的小麦期货合约,来抵消由于执行期权所带来的空头期货头寸。此时买进期货的交易价是1485元/吨。

  3.2农业市场中运用多头看涨期权的买方套期保值。

  在农业生产者进行生产时,我们的目标是保护农业生产者免受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影响,考虑看涨期权。看涨期权是指该合约的购买方有权利在某一确定时间以某一确定的价格购买标的的资产,但他没有义务一定要履行他的权利。   当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在看涨期权的执行价格之下时,期权将不被执行,由此引起的成本仅是全部期权费用。在生产资料市场价格上涨,不利于农业生产者时它通过执行期权,将会大大减少损失。因此,在买方套期保值中,主要是针对价格向上的不利变化,由运用看涨期权的保护策略则可为此承担损失。

  4.建议

  农产品期权市场在我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关于市场机制和规则的建立还很不完善,各参与主体还处于观望态势。此处针对我国农业期权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 以市场导向为主,政府支持为辅

  我国农业市场发展滞后,加快农业市场改革,转变政府管理农业生产和流通的方式,成为当前解决农业问题的重中之重。于是,利用期权这种新的金融衍生工具避免由于价格的波动给农民带来的损失,抵御市场风险,对于保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农业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在农业期权市场建立初期,政府是主要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它可以通过代替农民支付权利金、交易中的手续费及其他相关交易费用,也可以直接向参与农业期权交易的农民进行财政补贴,,来鼓励农民进入期权市场,使农民真正成为农业期权市场的参与主体。

  (二) 培育农民成为规范的期权市场参与主体

  由于中国大多数农民受到传统农业经营思想的深刻影响,所以期权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生工具,能否被农民大众接受并灵活运用,成为农业期权市场能否在我国成功建立的关键所在。于是,要培育农民真正成为期权市场的参与主体,帮助和引导广大农民进入期权市场,首先必须帮助农民转换观念,增强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通过农业期权市场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优化粮食种值结构,使其农业生产经营向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发展。

  (三) 开展农业期权交易试点,逐步完善市场管理体系

  美国于1993年开始鼓励农场主参与政府农业期权交易试点。这种措施使政府对农业生产的补贴通过期权市场使农场主成为农业补贴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中国目前可以借鉴此经验,在我国实行农业期权交易试点。对优先进入该试点的粮食生产企业和农民,给予粮食期权支持。对于交易对象的选择,可以首先选定某一优质粮食品种为对象,在该品种主产省的某一地区试点。通过交易试点的推行,不断完善农业期权市场体系。确定合理的交割税率,制定符合各个参与主体利益要求的市场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 、罗孝玲. 期权投资学.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2005.06

  [2] 、魏振祥. 期权投资学.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02

  [3] 、李一智. 期权期货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12

  [4] 、冯汝英. 农业经济与管理.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987.06

    274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