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毛概论文>

大一毛概期末论文3000字以上(2)

坚烘分享

  大一毛概论文3000字以上范文篇三:《何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内容摘要:任何社会都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和维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性来自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是实现我国社会健康转型的需要。关键是搞好执政党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核心价值观体系二者相辅相成。

  关键词: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作者1余源培,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刘丽,复旦大学博士生。(上海:200433)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会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指出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今年两会期间许多代表和委员对此纷纷发表真知灼见,理论界也正在开展学习和讨论。本文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考几个相关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何成为迫切任务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活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因此,每个人的活动都由一定的价值追求驱使,每个社会结构都需要一定的价值秩序维持。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都会对某些价值作出自己的选择、体验和判断,即分辨什么是有意义的东西,值得追求;什么是没有意义的东西,需要反对,从而做到分清是非、好坏、善恶、美丑。所谓价值观就是关于价值和价值秩序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包括价值信仰、价值标准和价值实践等。它贯穿于人们的全部实践活动和生存方式、行为方式之中,起着引导和规范社会行为的作用。对个体来说,价值观是安身立命和自我认同的根本内容;对社会来说,价值观是协调不同群体和组织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社会认同的根本内容。正确的价值观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正如米希尔?兰德曼指出:“文化创造比我们迄今所想像的有更加广阔的和深刻的内涵。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支配动物行为的本能,是动物物种的自然特性”,“人的行为则是靠人自己曾获得的文化来支配的”。[1]这种文化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价值观。

  价值观的特点之一,就是有着个体差异性,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多样性,尤其是在当代社会更是如此。但是,从国家层面来说,任何社会都需要有核心价值观作为共同的导向,建立起具有广泛认同性的价值标准,否则,社会就会出现互相掣肘、离心离德的混乱情况,甚至会导致社会解体。例如,在中国古代社会就形成了以“礼义廉耻”为核心的价值观,认为“国之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在这个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又建立了“三纲五常”的伦理价值体系。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则形成了以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建立了一整套“自由、平等、博爱”的伦理价值体系,并有宗教价值观与其相互补充。

  当下,我国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深刻变革时期,核心价值观建设显得尤其重要。其一,这种必要性来自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全球资本主义现代化,在创造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伴随着产生了众多的社会问题,诸如精神家园丧失、生态环境恶化、战争和恐怖的威胁、工具理性膨胀、不同文化冲突等等,集中造成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的破坏或迷失。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经济和政治努力当然十分重要,但是仅此是不够的。诚如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所说,“其中最深奥、最棘手的难题,是如何在个人动机和民族道德意图中表现出社会的合法性”,只有重视伦理和价值观的重建,人类才能“重新获得一种聚合力,一种有维系力、有经验的聚合力,而不是徒具形式的聚合力”。[2]其二,这种必要性来自于对社会健康转型的思考。我国发展正进入最关键的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化,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使得社会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趋于功利化、世俗化和多元化,在带来活力的同时,又诱发出对核心价值和公共道德“合理性”和“必要性”的怀疑,造成一定程度上共识、秩序和意义的缺失,产生出诸如拜金、享乐、利已、冷漠、虚无等消极现象。1986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坎布南就提出,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要警惕“未启蒙的利已主义”,要有相应的道德关怀。从历史上看,“道德败落在任何时候都是可悲的。我指的是使社会之为社会的那些道德共识,他们构成了一个社会制度的基础。同样,一个新的社会要想站得住,也必须找到自己的道德基础”[3]。

  邓小平强调指出,中国要实现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如果只讲现代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江泽民又强调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点明了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也就体现在这里”。完成这一艰难的历史课题,不能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社会转型时期,在价值观上表现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无论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中国传统价值观,或者是与资本主义相适应的西方社会价值观,仰或是与长期计划经济相结合的原有社会主义价值观,都不能原封不动地引导中国社会的健康转型。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产生的价值观嬗变,既给各种价值观提出严峻的挑战,更为新价值观的建设提供了巨大动力和历史机遇。这就突出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迫切性。这种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善于吸纳和借鉴中国传统社会和世界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对此我们需要历史的自觉,倾心抓好这一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是什么

  从历史上看,任何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和学说,只有通过价值观这一棱镜,方能转化为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社会的行为,否则就会失去其影响力和生命力。冯契先生将这种现象总结为“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这样两句话。他特别强调“化理论为德性”的重要性,指出理论不仅仅是武器、工具,而且本身具有内在价值,只有通过化为自己的德性,才能具体化为有血有肉的人格,才能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发生影响。[4]为此,中国古代就很重视“内圣外王之道”,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们都对自己的学说真诚地、锲而不舍地身体力行。这在西方国家同样如此。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有关人生的意义、人的使命和美德当作是主要的哲学问题。他追求思想方式和道德行为的一致。当受到雅典当局的审判时,他宁肯饮毒而死也不肯背叛自己的原则。马克思称他是“哲学的化身”。康德也十分重视哲学的价值功能。他把实践理性放在首位,旨在论证最崇高的道德价值,为人的理性指明人生之目的。马克思总结指出,道德的最重要特性,是以“实践精神”来把握世界。[5]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更具有明显的价值和伦理功能。马克思中学毕业写《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时,就表现了为人类服务的价值观。他指出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不要“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而“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的地方去,应当选择“为大多数带来幸福的职业”。他坚信“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6]大学期间,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又极力推崇普罗米修斯,称颂他是自由的殉道者,决心用“普罗米修斯精神”盗天火(真理)给人类。为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视富贵荣华如浮云,把艰难困苦当草芥,毕生都实践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观,献身人类解放事业。

  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功能,这更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少年毛泽东在探讨如何改造中国问题时,就认识到欲强国需改造民之心的道理,并且很注意砥砺品格。在这方面给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老师杨昌济。杨昌济讲授伦理学,虽然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但努力鼓励学生做一个秉公正直、品德高尚和有益于社会的人。当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更加重视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价值功能。他写有《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著作,倡导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7]。这种核心价值观指导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部活动,出现了无数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事迹。从一定意义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是发挥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功能的过程,从而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爱戴,成功地改造了中国社会。

  历史说明,任何时代一种思想或理论能够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决定于两个前提:一是这种理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二是这种理论转化为社会主导价值观;其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要有一批人不仅致力于宣传和提倡这种理论,而且要将这种理论化为价值观,更重要的是要真信、真做,不停留于说教和灌输,而是身体力行加以实践,心口一致,言行统一,以“实践精神”引导社会前进和人格培养。

  在现代社会,政党在核心价值观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任何政党的形成都是基于某种共同的价值观,特别是核心价值观,它是政党的理论基础、阶级性质、政治目标和历史使命的集中体现,是政党自身认同的灵魂所系。履行这种核心价值观,政党才有凝聚力、吸引力、生命力,才能引导国家、民族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就是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瓦解,口头上讲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行动中却不愿意去加以实践,形成背离人民的庞大的“特权阶层”。苏联解体前夕,苏联社会科学院曾经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代表工人的只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而认为代表党的官僚、干部的竟多达85%。江泽民深刻总结教训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8]我们应当从这样的高度来看待执政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系。

  在历史新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特别需要将其内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全体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人格品质。执政党是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领导力量,是这种价值体系最重要的载体和示范者。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这层意思上可以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是全社会的事情,但是关键是搞好执政党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应当肯定,从总体上说,中国共产党的广大党员和各级干部,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言与行相统一的,否则,就无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然而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某些党员和干部身上确实存在着言行不一致的恶劣作风,滋长了种种“缺德”现象。这是因为处于历史大转折时期,利益关系变动,各方面体制和法制建设一时不可能到位,这就会产生种种复杂的现象,种种空隙,并且不可避免地反映到执政党内,影响一部分党员和干部的价值观,私欲恶性膨胀,以权谋私,甚至结成“权钱腐败联盟”,在社会上产生很不好的作用。这种情况不改变,必然损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胡锦涛最近强调,要在领导干部中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这是极具现实针对性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包括4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那么,有没有一种融于其中的核心价值呢?应当有,这就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在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中枢地位。这是因为在思想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主题就是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形态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以坚持社会主义社会为根本,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价值就是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虽然有方方面面的许多工作要做,但是应当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价值展开。

  这在经典著作中都有一系列的论述。例如,《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对历史发展作出考察后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惟一的“以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共产党宣言》将未来社会形态称之为“自由人的联合体”。《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角度,提出社会形态演进的基本过程,就是从“人的依赖关系”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再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1894年1月3日意大利社会党人朱?卡内帕请求恩格斯为《新世纪》周刊找一段题词,用简短字句来表达未来社会主义,以区别于诗人但丁曾说“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苦难”的旧纪元。恩格斯的答复如下,“我打算从马克思的著作中给您寻找您所要求的题词”,“但是,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下列一段话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这表明在恩格斯看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终极价值和最高目标,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所在。

  我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是共产主义这样的“自由人的联合体”。但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本质在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区别于其它政党,本质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就规定了,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都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是:一切以人为主体,以人为目的,以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包括:以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并依靠他们进行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政治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只有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爱国主义和创新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价值观,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具有先进性,又能够获得社会普遍认同和拥护,有利于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实践“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时,要注意防止将其误读和简单等同于以“经济人”为本。前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命题,其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后者是西方经济学的假设,其主体是求得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自私人。西方“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有两本代表性著作――《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在书中分别提出了“经济人”和“道德人”这对范畴。“经济人”的基本属性是利已,以个人为本位,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道德人”的基本属性则是利他,具有“同情共感”的德性。斯密一生都在探讨财富与德性的关系,虽然用心良苦――据说《国富论》出版后只修订了两次,而《道德情操论》却修订了五次,直到斯密去世前还抱病进行修改和充实;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两种假设难以统一,事实上是“经济人”的价值压倒了“道德人”的价值。马克思在批判西方抽象人性论时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人性具有历史性,“整个历史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11]。自私自利和贪婪并不是人的先验不变本性,而是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对人的发展打下的深刻烙印。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就认为,“把所有人都自私看成是现实的可能是一个错误”,“把所有人都自私看成是理性的要求则非常愚蠢”。[12]

  马克思主张用“自由人的联合体”取代资本主义,用人的全面发展克服人的畸形发展。我们今天面临着驾驭资本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并且结合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决不把平均主义当作核心价值,充分肯定物质利益的基础作用,努力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奋斗,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强调指出:“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我们要向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努力宣传这种高尚的道德。”[13]总之,肯定并维护个人合法利益,但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体现社会角色多元性,但要防止无政府主义;重视生产的经济效益,但绝对不能忽视社会公平和正义;充分发挥竞争的作用,但不能实践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致力于努力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但不能将人片面地变为经济动物。“以人为本”不是以自利的“经济人”为本,而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不是只以人的金钱追求和物质享受为本,而是以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不是以原子态的个人为本,而是以生活于社会集体中的现实人为本。十月革命后,列宁曾经提出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原则,来代替存在于旧社会的“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道德原则。这是很有道理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科学发展观是何关系

  从历史上看,任何一种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都是和那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一定的价值观和一定的发展观是统一的。发展观培育价值观,价值观体现发展观。如果二者之间出现不一致、相背离的情况,社会就会产生不稳定,就要求变革。事实说明,任何发展观都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

  始自工业革命时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发展的理解主要是经济增长,是追求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这种发展观在历史上发挥过的积极作用,确实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社会发展滞后、各种“现代病”滋生蔓延,对此人们纷纷进行反思。马尔库塞把这种现象称为:“人成为经济活动的物的奴隶。”[14]胡塞尔也指出,由于过份迷恋现代化的经济效果,却“漫不经心地抹去了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即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结果使人成为物的牺牲品,“苦苦挣扎于虚幻的繁荣和苦涩的失望之中”[15]。这样,要求突破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观渐成时代的强音。佩鲁指出:“经济发展的外在指标以及这种发展对获取财富和积累资本所表现出来的可鄙的迷恋,同人们及其共同体制定的生活规划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根据经验,这种紧张关系被视为各种已知社会中一切非人道东西的主要原因和主要动力。”因此他大声疾呼:“此路不通,因为不论社会还是人,都不是物。”[16]

  归根到底,人们普遍认为传统发展观已经面临“价值迷失”,需要建构新的发展观,重建新的价值观。虽然困难重重、任务艰巨,但是已经越来越成为人类共同之追求。联合国1986年的《发展权利宣言》指出:“发展是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全面进程,其目的是在全体人民和所有个人积极、自由和有意义地参与发展及其带来的利益的公平分配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全体人民和所有个人的福利。”1995年哥本哈根社会发展世界首脑大会通过的《宣言》和《行动纲领》认定:“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致力于“建立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框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应当努力克服全球存在着的五种“不带来好运”的经济增长,即:经济增长并没有创造就业机会;经济增长的成果不能为社会共享,两极分化加剧;没有发言权的经济增长,民主政治没有推进;没有文化根基的经济增长,本民族文化和传统消失;以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为代价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其时代背景就是立足中国对世界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实践基础就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原有的发展模式,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个注重的根基来自深层次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首先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价值观,体现出发展的目的和衡量尺度,这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要求的。“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新时期的发展。第一,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扬弃“物本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克服以GDP为标准的政绩观,更加重视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明确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目的,切实做到胡锦涛强调的:“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17]第二,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反对“以权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干部来说,意味着正确的权力观。中国共产党执政,权力不是本位,更不是目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用于为人民谋福利,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破除“官本位”,更不能以权谋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8]第三,努力从可持续发展视野坚持“以人为本”,少做急功近利的蠢事。这意味着必须将人和人类看作是未完成的、有待不断完善的社会存在者。马克思指出:“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19]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着眼于这种“未确定性”,促使世代相继的人类在发展中不断完善,防止中断或逆转这种发展。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需要契合进这种“以人为本”的“类”意识。

  参考文献:

  [1]米希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277

  [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2003:131、168

  [3]汪丁丁.走向边缘经济学家的人文意识.北京:三联书店,2000:165

  [4]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

  [7]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660

  [8]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64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89

  [10][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172

  [12]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1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37

  [14]马尔库塞.单向度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32

  [15]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5

  [16]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38

  [17]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3.27

  [18]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2.3.10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56


猜你喜欢:

1.大学毛概论文3000字

2.关于文化的毛概论文3000字

3.大学生毛概论文3000字

4.关于四个全面的毛概论文3000字

5.毛概论文题目大全 毛概论文范文

6.浅谈中国梦的毛概论文1500字

284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