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毛概论文>

大学生就业的毛概论文2500字

坚烘分享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以就业市场为导向进行培养,难以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就业的毛概论文25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就业的毛概论文2500字篇一

  《大学生的择业观》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就业岗位的日益多样化,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就业岗位的多样化使得这个这回越来越缺少那些高素质,高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又使得找到一份企事业和自己都满意的工作越来越困难了。在这个时候,摆正自己的位子,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职业规划;择业观

  一、我国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危机

  (一)社会原因:大学生已失去往日的光环,大学毕业生变得普遍化,现在的一个大学生可能像70年代的初中生一样接受社会的评判。

  (二)高校原因:各大名牌毕业生甩着各种211、985毕业证和各种各样的证书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竞争着就业岗位。虽然现在教育部已经禁止招聘中明确要求只限985、211高校毕业生,禁止招聘中的学历歧视。但是这种歧视由来已久,明文上的规定并不能阻止实际工作中的歧视。

  (三)企事业单位原因: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也让现在的企事业单位越来越讲究学生的质量,要求这个比赛获奖,那个比赛夺优,可是获奖名额就那么多,注定了得奖的只是那几个。

  (四)大学毕业生自身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更该找准自己的定位,实事求是。可是,却并非全部大学生都了解了自己所面临的境况。也许是老一辈从小到大耳提面命式的“谆谆教导”,让我们都树立了一种上了大学就有了一个好前程的保障的念想。进入大学前,大家都对未来充满希望,渴望进入大学能有一番作为,能呼风唤雨,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能为同学所敬佩,能为老师所看重。不久之后他们就会发现,现实是如此残酷,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渺小得好似一粒尘埃,淹没在漫天沙尘中。于是,大学就这样混过去了。每日的课程成了折磨,逃课如家常便饭。在这个时刻,那些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努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打基础,一点一点充实自己,让自己尽量学会多个方面的技能的人就显得尤为具先见之明了。

  二、经历的迷茫期

  毕业之后,虽然仍然有迷茫,仍然有彷徨,高中时期的壮志似乎又回来了。再加上现代科技发达带来的思想冲击,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都仅仅满着眼于眼前的利益,没有长远的想法,一些大学生甚至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和人生定位,看中当前薪酬福利和短期回报,面对眼前诱人的实际利益,往往忽略个人职业长远发展。

  三、考虑的价值因素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往往会优先考虑其经济价值,把个人的价值实现放到一边。个人价值的实现湮没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就业以后,很多人就会发现,这份当时拼破脑袋得到的工作并不是自己想做的,日子在日复一日的煎熬中度过。

  四、就业盲目性

  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抱着在报纸、电视等媒体文件中所了解的那些职业光华的表面的印象,认为自己也会像那些人媒体宣传的成功人士一样,工作惬意、环境舒心、薪酬满意、家庭幸福。这种错误的认知以及社会经验的缺乏将会在寻找就业单位时给予他们沉重的打击。在接触媒体上的那些信息时,作为观看者,我们该有选择,那些美好的一面也仅仅只是一面而已,如冰心所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

  五、择业时的功利心理

  大学生择业时更加倾向于经济发达的地域,更加关注单位给予个人的经济待遇,功利倾向也会诱使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不够理智,过分强调个人本位,看重眼前经济利益,忽略职业规划和可持续性增长的重要性。

  六、性格及能力在选择职业时,大学生往往忽略了自己的性格及能力方面的因素,盲目地选择一些也许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大学生在择业时必须了解自己适合什么,了解自己喜欢什么,了解自己为了什么。

  七、降低期望值在择业时,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可以适当地降低自己的期望值,选择一些目前虽然条件并不是顶好的,但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提升的岗位。

  八、拓宽服务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中国的社会状况发生了极大的两极分化。与上海、深圳等一些繁华的东方沿海城市相比,新疆、西藏的某些地区以及广大的农村地区则显得似乎停留在了上世纪70年代。在连温饱都成问题的时候,人们哪里会想着发展经济?每个学校都鼓励大学生当志愿者服务西北、走进农村,可是真正去的人寥寥无几。如果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服务农村,切切实实地为广大的农民奉献自己的热情与能力,必将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九、总结

  大学生应着手于提高自身主观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乐观,当一次两次就业不成功时,不要退缩和畏惧,要以此来磨练自己的意志,养成奋斗不息、顽强进取、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要正确对待挫折,保持健康的心理,要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参考文献

  [1]胡海杰,邱雪婷《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与对策建议》: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1009-4601(2011)03-0059-03

  [2]郑炜《浅谈如何应对新形式下大学毕业生就业挑战》:青年文学家报,2011年第2期

  [3]苏静《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第3期

  大学生就业的毛概论文2500字篇二

  《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

  摘要: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逐年扩大,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可用之才,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中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造成了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浪费,这一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问题能否得到很好的解决,首先影响着大学生自身前途的发展,其次对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和谐社会建立起着有很大的决定性作用。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就业现状;机遇与挑战

  一.当下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从时间上看,1990年开始,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开始逐年扩大招生数量,到2001年,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达115万,2002当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145万,人数增幅达23.1%,但就业率比上年下降5个百分点。2003年毕业人数达212万,增幅达到46.2%的高峰。2004年底,高校毕业生达280万,比2003年增加了68万。2005年高校毕业生达338万,比2004增加58万。2009年毕业生创新高,高达611万。2010年再创新高630万。。2011年最新数据显示,创历年新高,高校毕业生毕业人数高达660万。

  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

  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在一些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岗位相当有限,难以吸纳本地毕业生。

  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

  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研究生供需比约为1: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生约为1:0.4。

  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显著。高等院校进一步扩招,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必然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产生原因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劳动力大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长期存在。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超过2000万,而我国经济每天增长率为8%-10%,每年能提供的岗位约为800万到1000万,这就意味每年有约1000万的就业缺口。另外农村仍有1.25亿劳动人口没有实现转移就业。随着产业技术发展,还有大量被淘汰的劳动人口。在这些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给我国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2008年以来,大量外企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出现业务萎缩,各大企业缩减用工,以应对金融危机。这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了直接的影响。使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除了供需矛盾外,还存在结构性问题。人才需求与毕业生意愿出现错位,一方面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愿意提供工作的地区企业毕业生不愿去。大多数大学生都愿意去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地区无人问津。还有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相脱节,高校教育还延续计划经济的思路,过分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市场导向,或盲目跟风设置专业,不考虑自身实力。影响毕业生的质量。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严峻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这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一)人才资源的浪费

  在我国就业形势整体严峻情况下,高等院校每年仍在扩大招生规模,一增一减,必然导致大量高等人才不能发挥其作用或闲置,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

  (二)教育资源的浪费

  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每年要投入大量经费,来完善教育硬件设施,软件设施,除此之外还投入人才资源,来提高教育质量。大学生得培养费用是很可观的。大量的投入资源,培养出来的人才却不能就业,无形中就是在浪费教育资源。

  (三)“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

  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来自农村家庭或贫远地区,家中动员一切可动员力量供养大学生,为未来的生活下血本。但大学生毕业后却无法就业,很多家庭血本无归,这使得“读书无用论”

  再次抬头,若继续发展下去,将影响我国人民整体素质的挺高,影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有负面的影响也有起正面的影响。就业形势的不乐观,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提高了学习质量和效率,在努力中醒悟了我国教育结构和体制的不合理性,这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跟上社会发展需求和经济发展需求。

  四.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转变就业观念,强化自身素质

  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是国家计划分配,即传统意义上的“包分配”。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就业体制的改革,大学毕业生不能再等待国家包分配,而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我们主张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十分看重走出校门的必要磨炼;从人才的发展和成才规律来看,任何事业有成的人无一不是从基层、从工作第一线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华而不实只能是一事无成。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挑选最能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人选。具体的讲: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岗敬业,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二)社会关注与高校重视

  大学生求职之路不轻松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党中央和国务院更是高度重视。认为大学生就业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各高校均成立以党政一把手牵头的就业工作领导组织,内设专门的办事处室。注重对毕业生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广泛搜集信息,形成信息传递网络,建立实训基地和内部常设市场。其次,在改革教育模式、调整专业设置、推进教育创新上下功夫;特别是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是其追求的最终目标。

  (三)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

  人才是靠发掘的,优秀的企业才能造就优秀的人才,与其说没有人才,还不如说企业培养不出人才。所有的企业都应承担起吸纳大学生的这份社会责任,大学生们自身有很多的优点。对于企业而言,吸纳大学生不仅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也为日后发展做了充足的人才储备,大大降低了人员成本。用人单位要考虑到应届大学生“没经验”的实际情况,在岗位上锻炼他们成才,选人才不如培养人才,有针对性地进行栽培企业将受益更多。

  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必然出现的现象,这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不合理,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教育体制本身存在的缺陷,不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需要我们努力改善教育体制,坚持与国际接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高端人才。将教育与市场需求接轨,这样就业形势将会逐渐缓和。

  参考文献:

  【1】封喜姚《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周俊《被注水的“就业率”》

    2208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