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毛概论文>

深化改革的相关毛概论文

坚烘分享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深化改革的相关毛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深化改革的相关毛概论文篇一

  《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城乡一体化》

  摘要:从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多年,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城镇化战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镇化进程与城市建设在这三十多年间也取得非常显著成就。但是过去的城镇化改革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发展至今也变得越来越尖锐,我们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调整发展方向,解决社会问题,让城镇化的发展更加健康。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改革、规划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与意义

  从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多年,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新的生机活力,得到了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水平。其中,城镇化战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镇化进程与城市建设在这三十多年间也取得非常显著成就。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性战略任务,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要继续坚持把城镇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不动摇。城镇化的发展正在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不过,城镇化在改革开放的推动力作用下的发展至今,虽然已经取得了飞速的进步,想要在新机遇和新挑战并存的新时期继续以健康稳进的状态向前推进,我们必须认识到过去的城镇化改革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发展至今也变得越来越尖锐,我们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调整发展方向,解决社会问题,让城镇化的发展更加健康。

  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

  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三、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六、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八、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九、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十一、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十二、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十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十四、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十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十六、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其中,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城镇化的新要求、新方向,是对于城镇化如何深化改革的决定,而其他的决定其实在某些层面上也是与城乡发展密不可分的。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都是在健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需要我们践行的。

  首先,我们知道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所以要想让城乡发展,必须扫除这个障碍,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党中央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改革提出了这样一些要求:1.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3.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4.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这是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做出的顶层设计,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确立了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对于这些要求和方向指导,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二、城乡一体化的改革

  2.1城乡一体化的问题

  城乡一体化,就是指“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整体,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高度依赖,城乡的地位相同,但各自承担的功能不同,其实质在于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转,在互补性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城乡一体化的出发点在于城、乡两方面都发展,并非只强调乡村向城市靠拢,或是城市向乡村靠拢”。

  现阶段来看,城乡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规划布局不够合理。很多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在初步建设中并没有引入合理规划的概念,很多村镇都是在初期自然生长与发展,然而其发展现状与现在的人口数量和现在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需求已经不相适应了。这样会导致乡村的发展后劲不足,村镇地区缺少对人们的吸引力,人们会更多地选择现代化的城市去生活,出现空心村现象,农村地区老龄化严重。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虽不断改善,但相对于城镇,农村的供水、供电、交通道路、通讯网络、商业网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还滞后,生态环境保护亟需加强。尤其是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农村保障房建设、生活污水治理率、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建设等方面差距较大。

  社会保障与社会管理不完善。现阶段来看,农村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与城市和居民还是有差距,农民养老、医疗等享受标准和城镇居民相比较低,同时覆盖范围不全。社会管理上,城乡居民之间、各个阶层的居民之间不够融合,存在对立歧视的现象。

  对城乡一体化盲目的崇拜和向往。盲目地克隆发展好的小城镇,盲目地以大城市为模板,而忽视了自身拥有的经济基础,从而出现脱离本地城镇的现状。而且因为小城镇扩张规模过快和过快的发展速度,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大型的工业区出现了超规模建设的情况。而周边的乡村区域由于没有充足的资金,基础设备、医疗设施等都不齐全,从而造成了城镇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合理的后果。

  盲目地追求现代美。在建设美丽乡镇的过程中,不在意城镇自身具有的特色,忽视对其特色的保护,而一味地启用模式化的规划方式。最终,出现使城镇的生态恶化、破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平衡和城镇经济发展不协调等诸多问题,进而失去了城镇独有的魅力和特色。

  2.1如何深化城乡一体化的改革

  针对现阶段城乡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深化改革中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布局。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得长期以来建设规划重点都放在城市,农村的建设规划要么处于缺失状态,农民建房及基础设施建设盲目而无序,要么就是照搬城市规划,群众难接受,执行困难。所以我们要把制订科学的农村发展规划作为着手解决的首要问题。从大范围的区域规划到城市规划再到村镇规划,都应该做到一体化,将城市与村镇的发展规划看作一个整体,将科学的规划理念引入小城镇规划和乡村规划中,减少发展过程中的不必要的浪费以及避免追求发展的短期效果而没有预估到未来的发展状态。

  其次,细化农村规划方案,具体到每个村、每个点,根据村庄地形地貌和自然条件,体现差异性,随势改造,就势而为,不要搞成整齐划一、千篇一律,使村庄既融入整体大环境,又形成特色小气候,使农村与城市长期共存、功能与特色互补。同时在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让大家自主参与,这样才能到达“千村千面”,每个村庄都有其特色和独特的吸引力,同时也会是最适合当地气候与居民需求的。

  然后,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建立统一的社保机构,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升统筹层次,将农民逐渐纳入到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实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最后,应该实现各个阶层混居,打破居住隔离。无论是在城市中的城中村,城市边缘的城乡结合部,现状都是社会隔离现象严重的区域。各个阶层的居民缺少对对方的理解,同时外来人员缺少归属感以及社会认同,这些导致的社会隔离现象容易变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所以,我们应该关注这些群体,使所有人都能够有社会归属感,同时为了阶层间的良性互动搭建公共平台,消除阶层对立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姜丽萍.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三农问题全面深化改革问题.科学导报,2014,(17):147.

  [2]运宁.统筹谋划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与开放,2015,(4):56-57.

  [3]张迪,孙文佳,王坦.基于城乡一体化理念的小城镇生态规划研究.江西建材,2015,(3):27.

  [4]沈均达.以城镇化为引领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农村,2015,(01):13-15.

  [5]景普秋,张复明.城乡一体化研究的进展与动态.城市规划,2003,(06):30-35.

  深化改革的相关毛概论文篇二

  《中国深化教育改革浅论》

  【摘要】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千秋万代。中国深化教育改革,就是要由应试教育的“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唯学历论”;改变为:“分数+技能+素质”的综合能力论。减少高考科目(英语、语文、生物等);将多年一考变为“一年三考”,即:会考、中考、高考。分散的、多元化的选拔优秀人才。努力实现到2020年的“两基本、一进入。”贯彻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教育、提升大学教育质量,努力实现国家教育战略目标。

  【关键词】深化教育改革;文理不分科;减少高考科目;一年三考(会考、中考、高考)

  前言

  中国已往教育现状堪忧:“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改革开放几十年,教育僵化如从前。”正规的传统教育,种种弊端,已到了无法让人容忍的地步。许多教育内容和方法、陈腐僵化的教材,传授的都是过去和现在的知识,而对未来和创新、创造发明一概不清,中国教育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必须实实在在地对教育方向、目标、内容、方法、教材、课程设置、招生考试、教育体制等等进行深化改革。是中国的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已就“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问题指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差距;推进考招制度改革;推进管、办、评分离。”中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从封闭僵化式管理,向社会开放化管理过渡。目标是文理不分科、减少高考科目、变“多年一考”为“一年三考。”政治、英语、生物等只纳入会考范围,对于专业涉及到这些科目的考试,专门设分统一考试、会考、中考、高考、级考。注重高考的方向、时段、内涵、效率、公平正义。让天下学子们不论男女、门第高低、富贵贫贱、民族肤色、语言的不同等等,都能站在公平的统一考试起跑线上,多元化、多层次地选拔各级各类优秀人才,确保各尽所能、人尽其才。让招生考试改革沿着分散化、多元化的正确方向上发展。这不是最优的教育改革方案,但却是最符合人民大众意愿的教育改革方案。其主要内容要点如下:

  1教育大整顿――关、停、并、转、缩

  中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改什么?从哪改?就是要面对以往教育管理混乱;师资队伍涣散;教育重复,资源浪费严重;教科研资产流失严重;急需要各级政府整顿调整。不言而喻,教育是个系统化的庞大工程,不是耍耍嘴皮子的时候,而是要能培养出人才、专才、复合型人才等。找准切入点,先从教育改革整顿开始――关、停、并、转、缩。关――关闭分散的、不符合标准的幼儿园。

  停――停止师多生少、设施陈旧,依然运行的小学,实行撤并停办。

  并――对学生人数迅速下降,而师资又相对短缺、教具设施欠缺的各地初级中学,一律实行裁撤合并。

  转――对师资生源较多,教学仪器、教学设施、生活设施齐备、环境秀美的初中转型高中、职中、中专技校、成人教育学校等。普及高中教育、提升职业、中专技校。

  缩――对于前几年大学扩招时,依然在教学仪器、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师资欠缺、基础条件太差的普通大学、或者“挂的羊头卖狗肉”的“挂靠”大专院校系科,坚决裁撤压缩。

  2学制改革――缩时改制

  我国的《教育规划纲要》现分学制系统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几类。目标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健全职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使教科研为经济、文化社会服务,围绕办好开放大学等制度,完善自学考试,搭建终身教育的“立交桥”。重视民族教育事业,健全特殊教育的保障机制。

  2.1学前教育――3年半费、免试入学

  凡是年满三周岁的儿童可入幼儿园。国家减半学杂费,担负营养午餐一顿。法定适龄儿童学前教育时,分小班、中班、大班。着重以趣味游戏、看图识字、称谓礼仪为主。开发幼儿智力,挖掘儿童潜能,既讲文明,又懂礼貌。

  2.2九年义务教育――9年免费、免试入学。

  九年义务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千秋万代人才成长。基础在教育,重点在农村。最大的优点是免费、免试、就近入学。九年义务教育是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的连接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改革现行教育教材、内容、教法,实行新的招考制度,才能为未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障。

  2.2.1小学教育――5年。

  小学教育要求门门过关,级级考评。培养小学生的志趣爱好,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一、二年级集中识字、演算。三、四、五年级学好基础知识,传统的小学教育科目,以及培养他们在德智体音美舞方面的志趣爱好。

  2.2.2初中教育――2年。

  初中教育要求门门过关,级级考评。一年多考。分期中、期末、会考过关,综合素质评定,记入电子档案,供今后所选院校录取参考用。

  2.2.3高中教育――2年。

  高中教育要求文理不分科,一年三考:会考、中考、高考。综合平时成绩给予考评,废除“一考定终身”。

  2.3大学教育――4年自费统考入学。

  大学教育在大二前不许分科,大三、大四才学专业课程。所学课程分基础公共课、专业课、技能课、实践课。

  2.4硕士、博士、博士后教育――共9年。

  全国高端人才培养计划,由所在有关院校专业委员会、博导、国家培养方向决定,专门培养国家专业高端人才。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3招考改革――免试、免费、考试入学、一年三考

  3.1招生――免试、免费、考试入学。

  招考是国家选拔培养人才的主要措施。招考分:幼考、小考、初考、会考、中考、高考、大考、特考、以及等级考试,原则是学生随学随清,门门过关、级级考评,学年综合考评。按照:及格、合格、优良、优异、优秀、特优等评语记录入电子档案。供今后中考、高考、各级各类院校录取时参考用。  3.1.1九年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本着就近、免试、免费入学原则。一律公平地逐级升学深造,接受国家法定的九年义务教育。

  3.1.2大学招生。本着“宽进严出”的原则。同分横向录取;同分特长录取;自主择校录取;过线择业录取的方式,以及学校自主招特长生。

  3.2全国统一考试――一年三考(会考、中考、高考)。

  3.2.1会考。

  (1)范围:初、高中、中专技校等统一参加每学年的会考。

  (2)时间:每年2月20日-21日会考。26-28网上录取通知。

  (3)科目:必考:语、数、理、化、史、地、生;选考:体音美、动植生、政英技、科技与发明。

  3.2.2中考。

  (1)范围:初高中、中专技校生、社招生。

  (2)时间:每年6月21-23日全国统一考试。26-28日网上录取通知。

  (3)科目:必考:写作、数、理、化、史、地。

  选考:体音美、动植生、政英技、科技与发明。3.2.3高考。

  (1)范围:应届高中、职中、高中专技校生、社招生等。

  (2)时间:每年8月21-24日全国统一高考,29-30日网上录取通知。

  (3)科目:必考:写作、数、理、化、史、地;选考:体音美、政英生、科技与发明、其它。

  3.3全国大学统考:

  3.3.1大考:公共课+专业课+论文+社会实践。

  3.3.2级考:就是国家统一的英语(或其它语种)、汉语、生物、科技与发明等级考试,今后还可根据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情况增添所考科目。

  4课程设置――必考课+选考课+新增课

  4.1学前教育:看图识字、体音美舞、文明礼仪。

  4.2小学教育:语、数、英、体音美舞、政治(礼仪、思品、劳技)、三年级家用电器、四年级自然、五年级科学。

  4.3初中教育:语、数、理、化、史、地、政治(思想品德、政治体制)、英语、动植生、体音美、初一办公自动化、初二农机电、科技与发明。

  4.4高中教育:语、数、理、化、史、地、英、生、体音美、政治(科学社会主义上、下)、高一办公自动化、会记电算化、高二科技与发明、末期车工(汽车、车床、新的生产工具)。

  4.5大学教育:各级各类大专院校,依据本校专业特长,设置公共课、专业课、技能课。

  5教材教法改革――新教材+新课改

  教科书是根据各科教学大纲和计划、教法要求,系统而简明的叙述各学科内容的教法用书,简称课本。一般包括目录、课文、插图、作业、习题、实验和注释等。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又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所以教材改革,就是对以往受前苏联影响,照搬欧美教材,虽有改造,但难免有关内容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将内容删繁就简,修改传统教科书,增添新思想、新科技、新理论、新学说、新观念等。重新选编主要课题、目录、章、节,修改有关内容、重点、以及教学时数、实验、操作、习题作业等。

  5.1必考课:要本着系统传授传统各科知识,以及现代实验、作业、习题。附带科学前沿有关问题。

  5.2选考课:要本着对课本政治思想、学科要点、核心内容、习题作业、实验操作、科学前沿疑难问题等方面修改。

  5.3新增课:如农用家电、电动机、水泵、收音机、拖拉机、收割机、切割机、等以实用,会操作、会使用为准。

  6综合素质考评

  过去的应试教育,高考就是指挥棒。所以学校各项工作都围绕指挥棒转,扼杀了许多学生的智力潜能,一考定终身的做法将一去不复反了。今后将从学生学科成绩、学科考评、过关考试、会考、中考、高考的分数、结合平时的学科成绩、综合素质考评,决定一个学生的前途命运。

  7资源配置

  针对教育发达和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比较,国家今后将教育资源尽可能地配置到贫困山区、边远农村、以及不发达的民族地区。特别是在桌凳、图书、仪器、电脑等教学设施、生活设施、仪器、教具等等,都要倾向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8体制改革

  8.1教育局及学校:

  以往的教育局管人管事,学校听命教育局,围绕高考指挥棒转,极大地约束了学校的自主办学原则,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取消学校内部行政化,改变“一考定终身”,逐步行政升迁渠道。

  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去行政化。教育局今后不再是行政教育指导机关,而是校产监管维护、教育监督评议机构。人事权和财政权逐步退出市场机制,大中小学校长不再是下派任命制,而是由校董会选聘校长、教务主任,教育局备案,实行校长法人负责制。

  学校分三种情况:一是国有公办学校;二是民办私有学校;三是公私合办院校。一律备案所在区域工商、财政、教育主管部门,享受同等国家教育资源待遇,要求资产所有制分明,股权清晰,国家划拨的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教学仪器、教具、图书等作为固定资产投入记录在案,如果私学资不抵债将收为国有学校,裁、撤、并、转,教师轮岗。或者兼并、转化为公私合办院校,或者依法申请破产、拍卖等。主导教育公平化,杜绝教育企业化。

  8.2校董会。

  由出资各方:教育厅、局校产公司、投资的社团、银行、公司、村镇、街道居委会、出资的个人,以及当地的社会贤达(不出资)等组成校董会,制定有关章程、选聘所在学校校长、教务主任,任期由校董会决定。校董会对校园资产进行监督和管理。实行人、财、物、管、教、招、考、评分离,社会各方监管。

  8.3教师工会。

  教师工会是教师权利的代表机构。由教职员工选举产生,依法维护教师员工的人格尊严、工资、福利待遇等合法权益。教师员工的工资统一由所在院校指定银行定期支付,不得拖欠,否则由所在银行承担一切债权债务。银行实行校董会出资学年制,校内财务往来统一由所在省、市、县级核算中心监管。

  结论

  中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就是要改变已往的应试教育,延时学制、一考定终身、多年一考、科目较多,变为综合素质、能力教育,缩短学制,一年三考,实行会考、中考、高考,取消英语、语文、生物入考。改革传统课程设置,增添新课程,注重高考内涵、时段,分散化、多元化录取考生。在搞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寻求新课改、新教法、新招考、新评价。同时探索教育体制改革出路,着眼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伟大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而努力奋斗。

    2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