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孔子拜师词语盘点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孔子拜师》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孔子拜师》词语盘点,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孔子拜师》词语盘点
【渊博】
〖理解〗
精深而广博。
〖例句〗
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物理学教授。
【风餐露宿】
〖理解〗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例句〗
地质勘察队员长年累月在野外工作,风餐露宿,十分辛苦。
【日夜兼程】
〖理解〗
白天黑夜都在赶路。
〖例句〗
战士们日夜兼程,终于按时到达指定地点。
【风尘仆仆】
〖理解〗
形容奔波劳苦的样子。
〖例句〗
旅客们在风尘仆仆的艰苦跋涉后偶然发现了这湖泊。
【纳闷】
〖理解〗
因为疑惑而发闷。
〖例句〗
他听说有长途电话找他,一时想不出是谁,心里有些纳闷。
【迎候】
〖理解〗
到某个地方迎接或等候(客人)。
〖例句〗
听说北京的外婆要过来,我们全家都到车站迎候。
【止境】
〖理解〗
终端;完了;终止。
〖例句〗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传授】
〖理解〗
讲解,教授学问、技艺。
〖例句〗
民间老艺人正把他的手艺传授给徒弟。
【佩服】
〖理解〗
感到可敬可爱;钦佩。
〖例句〗
这姑娘真能干,我不禁暗暗佩服她。
【品行】
〖理解〗
有关道德的行为。
〖例句〗
老教授崇高的品行深深地感染了同学们。
【近义词】
闻名──知名
传授──教授
佩服──敬佩
长进──进步
渊博──广博
【反义词】
渊博──肤浅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孔子拜师》课文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孔子拜师》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孔子决意拜师。用简练的语言交待了孔子当时的身份,以及他拜师求学的愿望及原因。虽然当时他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却还要拜师求学,更可见他对知识的渴望。
第二部分,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先讲孔子的旅途之苦。作者使用了几个词语:“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遥远;“风餐露宿”,表明途中生活艰苦;“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课文接着详细描写了孔子与老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表现出孔子和老子的谦逊有礼。
第三部分,写孔子认真求学。他虚心向老子请教,老子则毫无保留地把学问传授给他。
第四部分,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