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语文>

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习题(2)

郑晓分享

  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习题答案:

  ①我唯独喜爱莲花出于淤泥而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②(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

  (3)用“/”给《习惯说》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

  俯 而 读 仰 而 思 思 有 弗 得

  答案: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

  【方法指导】

  文言节奏划分口诀

  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

  主谓动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遇上关联想一想,总领词后慢步走。

  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状语须打住。

  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

  专有名词分清楚,节奏划分顾全貌。

  下面详细解说这一口诀,以便于大家灵活运用。

  (1)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

  “划一划二不划三”意思是说在一句文言句子中,停顿一二次是常事,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就很少了,即使要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做题时,也可以省去可划可不划的地方。

  (2)主谓动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通常情况下,文言句子的结构与现代汉语的句子结构相似,都是由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等成分构成,朗读时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中心词与补语之间要停顿。

  (3)遇上关联想一想,总领词后慢步走。

  遇上表示假设、转折等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示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或句首发语词,如“盖”“夫”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停顿。

  (4)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状语须打住。

  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要分开读;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这个“活用词”之前要停顿。

  (5)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

  古代汉语常有省略句式,在省略之处停顿保准没错,有些语气词用在句子中,表示提示或舒缓语气,在这个词的后面停顿合情合理。

  (6)专有名词分清楚,节奏划分顾全貌。

  古代汉语有很多表示人名、地名、年号名、官职名等的词语,我们要加以分辨,在这些专有名词的中间是不能停顿的。

  这里只总结出了朗读停顿节奏划分的一些基本方法,但是仅凭这些方法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要整体感知全文,多读、多品、多悟,理解文言句子的含意。如果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加上掌握的基本技巧,划分节奏定能顺利过关。

  (4)《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

  答案: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附《习惯说》【译文】

  我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我)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坑洼,直径一尺,渐渐侵蚀扩展。每次经过,我总要被绊一下。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

  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找我谈话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随后叫仆童将坑洼填平。父亲走后,我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坑洼处,心里一惊,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坦坦。我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

  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因此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看过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习题的还看了:

1.2017七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

2.七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人教版2017

3.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同步训练题

4.2017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

3537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