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的基础理论以及怎样进行阅读节奏训练
快速阅读实在是调动了人的视觉和大脑潜力的一种更自然、更符合人的视觉机能和大脑思维习惯的阅读方式,而决不是少数天才或具备特异功能者的专利。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快速阅读的基础理论以及怎样进行阅读节奏训练,希望大家喜欢!
快速阅读的视觉基础理论以及怎样进行阅读节奏训练(一):
快速阅读的视觉基础理论
快速阅读实在是调动了人的视觉和大脑潜力的一种更自然、更符合人的视觉机能和大脑思维习惯的阅读方式,而决不是少数天才或具备特异功能者的专利。每一个有一般阅读能力的人,也就是小学四、五年级以上文化者,都能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里掌握快速阅读法,并通过实践而形成自己的快速阅读能力。读书时,视觉是阅读活动的发端,它从一开始就决定着阅读活动的效率。下面,我们就从生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快速阅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阅读过程中的眼球运动
阅读的通俗说法就是看书,因此,视觉器官的生理功能正常(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眼疾经校正之后)是阅读的前提和基础。阅读时,首先要用眼睛摄入文字的光学信号,进入眼睛的光线由晶状体聚焦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的中心位置叫做中央凹,落在中央凹的影像比落在视网膜的其他位置都更敏感和清晰。视网膜是大脑皮层的延伸,视觉信息以极快的速度就能传达到大脑进行处理。
看书,是阅读的前提和基础。但这种“看”绝非随便看看,而是一种凝神注视,在看的过程中眼睛对文字符号进行感知,然后再由传导神经把信息传达到大脑,在大脑皮层的神经网络中进行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而且,这种凝神注视既不同于仔细观察一幅画,也不同于全神贯注地看电影、电视。因为观察图画,对象不动;看电影、电视时眼睛是被动的,只要跟着就是了。而在看书时,眼睛不但要盯着不放,而且要以一定的速率往前移动,只有在移动和中止的不断变换过程中,才能把文字符号转换成为“声音”、“图象”、“人物”、“事件”和“道理”。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做好这种转换,读者既可以重复读,也可以暂停片刻,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掌握一定的“看”的速度和频率,随时作灵活的或快或慢的调整。因此,分析阅读过程中“看”的各种因素,就成为提高阅读效率,改善阅读技巧的重要的理论课题之一。
根据观察和眼动仪的测试,阅读时人的眼球并不是连续不断的移动,而是作不均匀的忽动忽停的跳动。这种快速的眼球运动叫做“眼跳”,在迅速的跳动中间,存在着时间稍长的停顿。这种停顿在阅读学上称作“眼停”,也叫做“注视”。这些现象,法国眼科专家儒伐尔在1906年以前就已经注意到了。
由于纸上的文字是静止的,所以,人们看书的时候,眼睛也必须保持相对静止。但是,看书时要连续看许多文字符号,眼睛又不能不动。这显然是个尖锐的矛盾。只有按照动、静的顺序合理安排眼睛的动作,才能解决矛盾。为了看清楚一个文字符号或一个词组,眼睛必须静止;尔后又必须迅速转移,以便看清楚下一个文章符号或词组,看时又要静止;如此循环往返。因此,眼睛必须接受一定的训练,不是间断地去看,而是动静结合地有效地运动。
阅读时,读者依靠眼球跳动看书,是阅读过程中视觉过程的基本特征。根据眼球测动仪的测定,阅读中眼跳持续时间约为0.02~0.05秒,其中,在一行之内的眼跳时间约0.02秒左右,这样,整个阅读过程中的95%左右的时间,眼球是不动的。也就是说,只有在跳动之间的注视间歇里,才能接收到信息。这一瞬间,犹如照相机开启快门的曝光,注视点放在什么地方,注视时间控制在多长的时间内,注视焦点和范围与意识焦点和范围是否同步,是设计所有阅读技巧在视觉方面的基础。
眼停的次数多寡和每次注视时间的长短,与阅读能力、读物难易程度以及阅读的要求(略读、精读或浏览)有关。如果阅读能力强、读物浅显或只需记取读物的内容大意,注视的次数就可以少,注视的范围就可以大,注视的平均时间也就可以较短。反之,如果阅读能力差、读物艰深或要求较高,就必须有意识地延长注视的时间,增加注视的次数,缩小注视的范围。
有关汉字阅读的研究还表明,在阅读时,每次眼停最多可见6~7个字,最少的不到一个字;因为有时一个字要经过二三次注视才能感知。而每篇文字的第一行,眼停次数和注视时间均较以后部分略多,这是由于刚刚开始阅读时,心中无数而造成的;到后面时,由于对读物的难易程度,作者的语体风格已经比较适应,自然可以加快速度了。
在阅读过程中,眼睛的注视不仅从一个定点移到另一个定点,有时因意义不明了,或未看清楚,也会倒退到原定点或者前定点,以便对不同位置上的字、词进行综合的理解、记忆,或寻找遗漏的信息。这种逆向的返回运动,阅读学上叫做“回视”或“回跳”。回视次数越多,注视次数和耗费的时间也必然增多。显然,回视的次数与读者的阅读能力、读物难易程度和阅读要求有关,不熟练的读者,不仅注视次数多,每次注视所覆盖的字、词少,回视次数也必然高,约占注视的30%;而阅读能力强的读者,则不仅注视次数少,每次注视所覆盖的字、词多,回视次数也只占注视次数的10%。
与回视相近似的情况,还有扫视,又叫做“行间移动”,是眼动的特殊情况。阅读时的扫视,是从一行文字的末端移至下一行文字的开端的眼动。刚开始学习阅读的小学生反复扫视的运动较多,而且容易发生窜行或反复寻找的情况。初步掌握阅读技能的学生,反复扫视的现象会逐渐减少,但扫视时,视线从上一行文字末端跳到下一行文字的开端,一般都是跳得很近,往往需要短距离地再跳一次。
在美国阅读心理学家古德·伊洛费看来,造成阅读速度慢的主要因素中,有关眼球运动的有三点:一是注视的次数过多,二是每次注视时间过长,三是回视过多。这些已经成为许多研究阅读的专家学者的共识。因此,我们只要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减少注视次数,缩短每次注视的时间,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回视,就可以使阅读速度得到提高。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形成快速阅读的能力,当然,这还仅仅是一个方面。
阅读过程中的视知觉范围
快速阅读的能力还包括一个与视觉有关的重要方面,就是尽量扩大每次注视时的视知觉范围,有的阅读学专家又叫做扩大视读野。这是从眼球内部来研究阅读过程中的生理机制。
人的眼睛,是一个生物工程的奇迹。在每一只眼睛背部,有一块指甲盖大小的地方,它包含着15,000万个独立的光感受器,这些光感受器每秒钟可以处理亿万个光子。英国作家和心理学家托尼·布赞认为:“像大脑一样,眼睛的力量比我们所觉察到的要强得多。我们现在知道每只眼睛有15,000万个每秒钟能接收数万亿光子的光感受器,仿佛‘砰’地一下,我看见了一座山的景色,我能在一秒钟内把它整个摄入。因此,普通书本中一页内容就更简单了。只是我们没有学过怎样将这些同样的视觉技能应用于阅读。”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人的视觉感受器官的外围感受器是人的眼睛。它由角膜。虹膜、水晶体、玻璃体、网膜、巩膜等组成,外表大体为球形。人眼的特点是神经细胞高度发达,具有较完善的光学系统以及各种使眼睛转动并调节光学装置的肌肉组织。来自外界物体的光线,经过角膜以及水晶体折射后,在网膜上成像,使视神经细胞受到刺激,而产生视觉。当注视某一物体时,眼睛依靠它外部肌肉的牵动,能自动使该物体在眼里成像。人眼的视觉对光的强度有极低的感觉阈值,也就是它的感受性是非常高的。
瓦维洛夫的实验表明,人眼能对7~8个光子起反应而产生视觉,要想使一个视觉细胞兴奋,则只需一个光子。从能量来说,视觉刺激的阈限值,对波长为500毫微米的光来说,约为5×10-18小卡。这5×10-18小卡的光能量比较抽象,经过换算可知,1烛光的光源,在距眼1米的距离处,每秒发送到眼睛所在处1平方厘米内的可见光的能量约为2×10-7小卡,要把它的能量变成5×10-18小卡。必须把它放在距眼200公里远的地方。换句话说,在假定大气不吸收光的条件下,视觉的绝对阈限相当于离眼晴200公里处的1烛光在每秒钟投射到眼睛所在处1平方厘米中的可见光的量。由此可见,人眼的灵敏性之高是我们常人难以想像的。
我们阅读的一般读物,都是白纸黑字,看着觉得很顺眼,很舒适。这从色彩光学的角度讲,不仅黑白两色是属于非色彩之例,而且二者对比强度大,不会产生相互干扰。而红、橙、黄、绿、蓝、紫等颜色则对眼睛的刺激性强,如果把这些颜色交织在一起,就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因此,我们在阅读时会感到纸质越洁白光滑的读物,越会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这会在无意识中提高阅读效率。
我们在读书时,文字是以光波的形式反映到视觉神经上面的,因此说适宜的视力是快速阅读的重要条件之一。大多数人的视力是在1.O~1.5之间,患近视、远视或散光等眼疾的人也多数都能校治到这一范围内,所以,绝大多数的人视觉阈限是能够满足快速阅读的要求的,只要有意识地进行正确的训练,都是可以进行快速阅读的。
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在阅读过程中,注视时间约占95%,而眼跳的时间仅占5%左右,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阅读速度快慢与眼跳的时间关系不大,而主要取决于在一次注视时间内所感如字数的多少。如果一次注视感知的字数多,阅读速度就快;反之,如果一次注视感知的字数少,阅读速读就必定会慢。
在一次注视时所能感知的字数,就是视知觉范围,有人叫视距或识别间距。在阅读过程中,有两种感知方法:
其一是合成式感知,即一次注视只感知一个字或一个词,一字一顿或一词一顿地来阅读,然后合起来再理解其中的意义。显然,这种感知方法有三个缺点:一是注视的次数多,花费时间长,二是字和词都不能表示完整的意义,影响理解,三是这种阅读方法视觉接收信息的节奏过慢且过于零散,与大脑思维活动的节奏差距太大,也影响记忆的效果。现在大多数人之所以阅读速度慢、理解和记忆效果差,这也是主要根源之一。
其二是整体感知,即一次注视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乃至数行文字,整体地理解它的意义。这种方法减少了注视的次数,也加快了理解,还使视觉接收信息的节奏和大脑思维活动的节奏趋于协调,减少大脑思维活动的“空转”现象,记忆效果亦能增强。显而易见,这种整体感知的方法既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阅读速度,又可以提高理解记忆效果,这才是真正符合人的生理特点的阅读方法。
那么,人的视知觉范围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潜力可以挖掘呢?实验结果表明,在0.1秒时间内,成人一般能够感知6~8个黑色圆点或4~6个彼此不相联系的外文字母,也就是说,一分钟可以感知到4,200个点。如果我们把一个字看作一个点的话,那么,一分钟就可以看到4,200个字。这是未经过训练者的能力。
我们在前面介绍快速阅读历史时已经讲过,美国空军的心理学家和战术教育专家用速视仪进行的训练证明,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可以在1/500秒的时间辨认4个英文字母。那么,一秒钟即可辨认120,000个英文字母。根据统计,英文单词的平均字母数为6个,也就是说,经过训练的人可以在一分钟辨认20,000个英文单词。
所以,对于快速阅读来说,扩大视知觉范围要比加快眼球运动速度更为重要,如果这两个方面经过正确的训练,同时提高,就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视知觉范围的扩大,或者说整体感知能力的提高,完全可以通过训练达到。如把一些短语或短句写在卡片上,在极短时间内在眼前闪示,然后说出上面的内容。熟练后逐渐加长卡片上的短语或句子,缩短卡片闪示的时间,就可以使视知觉范围逐步扩大,瞬间感知能力渐渐提高。
快速阅读的视觉基础理论以及怎样进行阅读节奏训练(二):
怎样进行阅读节奏训练
这里所说的节奏,是指快速阅读时眼球运动的移动和中止相互交替的、有规律的进程。
由于快速阅读时,要在不降低理解和记忆水平的前提下,几倍、十几倍、几十倍,乃至上百倍地提高阅读速度;所以,必须防止因左脑语言中枢进行习惯性的、单方面的理解和记忆,以及进行对理解和记忆与否的核实,而降低了阅读速度。
我们在训练中强行让眼睛采用一定的节奏(适应之后,强制感就会渐渐消失的),视读应该感知的范围内的简单的几何图形(或者极少有人能够认识的冷僻汉字),来抑制左脑语言中枢的活动,以利于开发右脑所固有的形象思维和形象记忆能力,养成左右脑在阅读过程中的综合协调能力,使大脑两半球在快速阅读过程中配合默契,密切合作。
节奏训练分以下四步进行:
1、用狭长的长方形框框隔出每一个视读野的范围,对这个范围要能用双眼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一次性的摄取,使其清晰地映入视觉并印在脑海中。长框框内没有文字,这是因为如果有文字的话,在训练初期就会由于顽固的音读习惯的干扰而不能整体性地、一次性地摄取,并且会使注意力难于平均分布开来。
长框框内没有文字,也没有图案,所以,即使想在脑海中读和记也无法进行,因而只能像看图画一样来视读;而且由于长框框不是语言的载体——文字,这种最简单的图形也必然会直接输入右脑,而使左脑处于完全休息的抑制状态。这样显然有利于一贯处于相对弱势的右脑的图形识别和图形记忆能力的开发,为下一步左右脑共同在阅读过程中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
节奏训练的要领是:按长框框规定的每一个视读野的大小,始终保持住这个范围,以规定的速度均衡地靠眼球的跳动来移动视点(我们配发给朋友们的光盘或磁带上录有节拍器发出的声响,每一个声响就是一次眼跳的时间,请大家一面听录音,一面跟着节拍器的声响跳动眼球),认真仔细地体会眼球运动的节奏感、每次注视的范围和从上一行移到下一行时的角度。
注意,不准出现忽快忽慢、丢行窜行、视读野忽大忽小等等不良现象。若一旦出现,要立即坚决地予以改正。
2、在长框框内放进了一些简单的几何图案,应该像前面的刚刚进行完的训练一样,视读野要均匀,用双眼每次一个框框地视读每个长框框内的图案。必须把每个长框框内的所有图案当作一个视读单位来进行整体性的视读。节奏和速度,一定要保持得像看没有图案的长框框时一个样。
这项训练,不是让朋友们理解和记忆长框框内各种图案的具体内容,只是让大家继续体会眼球运动的节奏、速度、每次注视的范围和换行时的角度。必须以每个长框框为单位来进行整体性的视读,仍然是这项练习的关键。
练习的初期仍然可以听着节拍器的声响来进行,等到能够比较有把握地完成时,应该逐渐地争取脱离节拍器的声响。
3、在长框框内放进文字,同前面刚刚完成的两项节奏训练一样,视读野要均匀,双眼同时以每一个框框的整体为单位地视读每个长框框内的文字。必须把每个长框框内的所有文字当作一个视读单位来进行整体性的视读。节奏和速度,一定要和没有文字的长框框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听着节拍器的声响练习几次,但是要尽量争取早一些脱离它。
这项训练,不是让大家理解和记忆长框框内文字的内容,只是让大家继续体会眼球运动的节奏、速度、每次注视的范围和换行时的角度,以每个长框框为单位来进行整体性的视读,并且有意识地抑制习惯性的音读现象的发生。所以,我们特意选择了一些极为少见的繁体字,大家不要管它们读什么音、也不要管它们是什么意思,只要把每个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看清楚,记牢靠就可以了。
4、在长框框内加进常用的,有系统、连贯、完整意义的汉字——文章,要求大家严格按照前面的节奏训练所体会到的节奏感来视读,仍然不要求读懂和记住其内容,只要形成按规定的节奏来阅读的习惯即可。这是整个训练中左右脑结合的关键环节,务必要练好。
不再需要长框框的辅助,以通过前面三项节奏训练中所体会到的每个视读野的范围大小、每一次注视和跳跃的时间以及换行时的角度,使文字能顺利、流畅地摄入到视觉和脑海中。
这项训练刚刚开始的时候,仍然不要求大家理解和记忆文字的内容,只要能按规定的时间流畅地、均衡地、印象清晰地视读完规定的数量就行了。但是,当朋友们能够比较有把握地完成以后,就应该争取不仅能够读完,而且能够读懂和记住文章的内容。
在实际训练中,以上各项节奏训练要逐项进行,前一项不能熟练地、稳定地掌握之前,不要急于进行后一项。
注意:节奏训练过程中,也要保持丹田呼吸,不许眨眼。
快速阅读的基础理论以及怎样进行阅读节奏训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