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的口才怎么练的
郭德纲的口才既厉害又幽默,那他的口才是怎样练成的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郭德纲练习口才的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答案一
首先,相声作为一门传统的手艺,训练是相当刻苦的。你看那些现在德云社的相声演员,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跟郭德纲一起学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他们没有在学校里进行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但是在学习相声的同时还是学习了很多的,当然以传统文化知识为主,郭德纲自然不会例外!其次,相声讲究的是“说学逗唱”。其中的“说”和“逗”都讲究很大的技巧,这是每一个相声演员都要刻苦学习和训练的。郭德纲从小就开始学,开始说,更是一边学一边说。几十年的舞台经验,水平能不好吗?
没有人是天生的什么都会,郭德纲的幽默风趣,跟他的经历有关,郭德纲在成名之前也是经历很坎坷,正是这些坎坷的经历,磨练了他乐观幽默的风格,这些是学校学习得不到的!最近有媒体曝光了郭德纲出道时候的一组照片,照片中,郭德纲受一个节目组之邀,要呆在玻璃展示柜中两天,当时正值夏天,展示柜是不透风的。在这个情况下,郭德纲不仅要在里面表演吃饭,甚至还要和路边的观众互动,期间他一直笑眯眯没有任何的不耐烦。有人形容当时的郭德纲就像一个马戏团的猴子一样,任人观看。
答案二
郭德纲是演艺圈有名的名嘴,七岁学评书,10岁说相声,还唱过10年的戏,中华文化从小说扎根心底。
单口相声一说就是一篇经典,最经典的就是《丑娘娘》《济公传》《坑王驾到》等,从这些单口中能完美展现出老郭的才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通过老郭的嘴说出来就是感觉幽默生动,嘻笑怒骂,通俗易懂劝人方。
还曾和清派名嘴周立波在网上有过你来我往的斗法,很明显郭德纲的回击更胜一筹。周立波说北方人吃大蒜自己觉得香,但是把臭味带给了别人 ,上海人喝咖啡把苦的喝进肚子里,把芳香带给了别人。明显带有地域歧视,北方人听了肯定不舒服,当时老郭是怎么说的呢?
老郭和于谦在对口相声《你要高雅》里曾说,“有人说什么是高雅,什么是低俗。说听交响乐高雅,听相声就低俗;听明星假唱高雅,看网络原创低俗;看人体艺术高雅,两口子讲黄色笑话低俗;喝咖啡高雅,吃大蒜低俗。高尔基先生教导我们说:去你奶奶的簪吧。”雅与俗相辅相成,好多人喝着咖啡,我都能闻出人喳的味来。
对于经常听郭德纲相声的人来说,最羡慕和喜欢的就是老郭的才能口才和应变能力,最后放一点郭德纲的小剧场相声。
郭德纲:当然,你说我在台上说于老师媳妇如何如何,于老师爸爸如何如何,你以为我那么开心呀?
于谦:你就是那么开心!我看出来了。
郭德纲:我从小学相声,七岁学评书,九岁学相声,八十年代末又唱了几年的戏。说相声的时候我在这桌子后面站了十年。
于谦:捧唪十年。
郭德纲:谁站在这谁说郭德纲怎么怎么着,郭德纲他爸爸怎么怎么着,也说。节目需要。谁站在这谁拿这份钱。
于谦:你的工作就是这样!
答案三
看过郭德纲的相声和评书的朋友们应该了解,郭德纲的相声和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郭德纲给人的感觉,很放松,很自信。
我们无论是看春晚的相声,还是某些「专业相声演员」表演的相声,为什么我们笑不出来。
因为他们总是给观众他们在「背词」的感觉,哪怕他们讲的那个段子再好笑,我们听着也尴尬。
相声这个东西,本身就是语言的艺术。
所谓语言的艺术,就是同一个笑话,A讲出来你可能会捧腹大笑,B讲出来你就会面无表情。
郭德纲也说过,他和于谦说相声,从来就没词儿,当然我相信早期还是有的,但后期两个人磨合的天衣无缝之后,看他俩在台上那个状态,再说他俩有词我都不信了。
当然,所谓的没词,也不是上去一通胡说。郭德纲说,他和于谦有个纲,所谓的纲就是,整段相声,具体是围绕着哪个主题在讲,然后哪个地方有个节骨眼儿,最后怎么收场,怎么结束。
相声毕竟不是唠家常,上去唠就完了。比如《托妻献子》这个作品,主题肯定是托妻献子。但具体落实到哪句话怎么说,那就完全是临场发挥。
郭德纲说他和于谦在台上,自己就好比一个旗子,于谦围着他转就行了。
无论郭德纲抛出什么包袱,于谦都能游刃有余的接住。两个人就好像一个人的左右腿一样,左腿迈出一步,右腿立马就跟上。
包括郭德纲的评书也是,好比前几天在你身上发生一个挺有意思的事,你把这个事讲给你的朋友听,哪怕这个事本身再复杂,再长,你还需要照着词儿说吗?
因为这些都是你自己的东西。
郭德纲的相声评书就已经是这个状态了,这些故事,这些包袱,那都是已经融入他骨血的东西,他讲出来就好像在说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奇闻趣事一样,这样还需要照着词儿说吗?
或者说,如果这样还需要一字不差照着词儿说,那就不叫讲故事,那叫背课文。
当然,怎么把这些故事说出来,抓住观众心,逗观众乐,这就是技术活了。
郭德纲总说,说相声说书不是那么简单,不是来俩什么样的人穿个大褂站那就能说,不是谁拿本《三国演义》坐那就能讲。
好好说话很难,能让别人好好听你说话,更难。
郭德纲的口才怎么练的相关文章:
2.如何说话练好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