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构图中的小景风观
广角并不是风光摄影的唯一解药。在遇到杂乱场景、平凡景物或者大众机位的时候,有时把镜头切换成长焦,捕捉局部的细微小景,更能让你的照片出彩。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如何看待构图中的小景风观,希望能帮到你。
什么是构图中的小景风光
大景风光,也就是广大摄友俗称的“大片”,往往具备几个重要的特性:
1.纵深:一个典型的大景画面通常具有明显的前景、中景、远景。
2.宽广:大多数大景风光由广角镜头完成。超越肉眼的透视广度、边缘畸变造成的视觉冲击是让人一见钟情的绝招。
3.多元素:深度和广度决定了大景风光画面中元素的多样性——绚烂的天空、盛开的野花、形态美妙的水流等等自然元素的相互组合、相互呼应都是大景风光常见的形式。
与大景风光形成鲜明对比,小景风光具备迥然不同的特性:
1. 相对较窄的视角:与大景风光的第一眼震撼不同,小景风光的视角往往集中于一个局部。而这个局部的构思选取则充分展现了摄影师对环境细致入微的观察。
2. 注重于自然景观局部细节的规律:小景风光由于视角的特点往往包含元素的种类并不丰富。然而正因如此,一张好的小景作品会对仅有的元素在画面上呈现的形状造型、分布排列有着更为严格、挑剔的要求。
3. 烘托氛围、意境:很多小景风光旨在表现一种整体氛围、意境,而不在于突出画面中具体哪个景物,也并不一定需要画面中有明显的视觉中心点。
《千针万确》——拍摄于冰封的美国威斯康星州苏必利尔湖岸
如果通过与大景风光对比所得到的这些对小景风光的定义、解释仍然显得模糊抽象,那么下面以一些拍摄实例来具体介绍小景风光的部分题材、特点、技巧和思路,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更为全面、生动的认识。
化繁为简
大自然是纷繁错综的。越大的场景、越广的视角通常意味着更多杂乱元素的入境,而对整体画面表达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拍摄大景时经常会在前期绞尽脑汁寻找能避开更多杂乱元素的角度,或者后期耗费大量时间埋头擦除、修复、克隆掉干扰视线的元素。
然而并不是任何条件在前后期努力下都能使最终的照片达到理想的效果。遇到这类情况时,不妨退一步思考一下是否可以通过变换焦距、拉近画面、仔细观察选取一个巧妙的局部来大刀阔斧地化繁为简。
为什么我们要拍小景风光
举了这么多实例,也许作为读者的你仍旧在疑问:小景风光究竟好在哪里?我为什么要去尝试、追求小景风光?那么希望下面这段总结能解答这种疑问。
也希望这篇小景风光的介绍能对读者在追寻风光摄影的道路上有所启发,能够挖掘更多个性化、原创性的题材、表现,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照搬模仿流行的风格。
1. 拍摄小景风光更容易体现摄影师的主观原创性
不可否认大景风光同样可以非常创新,然而创新的程度受环境(特别是地形)的限制要大得多。很多所谓大片,尤其是那些热门景点的大片,或多或少是在不断重复别人的作品,变化的往往只是天气条件而不是摄影师自身的想法。这种大同小异的重复使得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
相反,在同一场景、同一天气条件下,小景风光的拍摄潜力、选择是无限的。这种丰富的选择提供了摄影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平台,来创造出带有个性、真正属于自己的摄影作品。
2. 小景风光难以复制
也许你已经通过之前的实例分析发现,很多小景风光作品得益于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光线条件。这些条件往往转瞬即逝,也通常难以预测。
另一方面,小景风光的拍摄角度、取景构图甚至拍摄地点经常是在现场临时发掘的,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不确定性。也许第二天到了同一场景都未必能重新找回一模一样的构图。
因此绝大部分优秀的小景风光作品极难被复制重现。物以稀为贵,这也奠定了一幅好的小景风光作品的价值。
3. 小景风光对天色、光线的要求宽松,会大大增加在非理想条件下的出片率
咋一看这个观点与之前提到的“很多小景风光作品得益于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光线条件”的说法相矛盾。但回想一下那些看过、拍过的优秀大景风光作品,它们大多都需要绚丽的天色和壮观的云彩来烘托,条件比较单一。
相反对于小景风光而言,对天色几乎没有要求,同时需要的仅仅是局部光线。即使是局部光线也不依赖于某种特定的形式,无论是直射、漫射、散射、甚至微光、平光都有可能创造出佳作。
风光摄影圈有句著名的箴言:all light is good light,直白地翻译即所有光都是好光。而这句话应用在小景风光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4.小景风光贵在坚持、贵在积累
单张小景风光照片往往显得单薄、不如大景风光那样夺人眼球。但经过积累,当多张同地点或类似主题的小景作品组成系列时,它们对地域、地质、气候、时间、氛围的整体表现深度、耐看性将远远超过单张大片所能企及的程度。
上一篇:拍照片时遇到的问题
下一篇:怎么处理构图时的曝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