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北京卷文科科目调整说明
了解时事政治也是高考生所应该做的,特别是有关高考科目的变化问题。下面学习啦小编为你带来了2019年高考北京卷文科科目调整说明,欢迎阅读!
2019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政治科目调整说明
1.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新修订的教材,适当调整了“考试范围与要求”的部分内容。
例如“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的民族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唯物辩证法,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等条目。
2.
“参考样题”部分在保持原有题型、数量和结构的基础上,更换了3道试题。
具体调整情况见下表:
调整后的“参考样题”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贯彻立德树人,坚定理想信念
新调整的“参考样题”注重体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发挥考试的育人功能,引导考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26题以巨幅长卷《长江万里图》的创作为情境,展现为祖国河山立传的文化自信。
(2)坚持素养导向,考查关键能力
新调整的“参考样题”坚持素养导向,将学科内容的考查置于具体、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恰当选择学科任务,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力求通过学科任务、问题情境、学科内容的有机融合,促进考生夯实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学科基本思想方法,开阔学科视野。第24题“开往春天的列车”取材于京郊长城脚下真实事例,反映了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回应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涉及政府职能、旅游业发展、文化需求等多方面内容,考查综合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贴近社会生活,重视社会实践
高考北京卷政治试题贴近社会生活,强调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导向,引导考生拓宽观察视野,思考社会现实,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培养考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新加入的三道样题均体现了这一思想。
(4)坚持基础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样题知识覆盖面和题型分布合理,关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考查,突出核心和主干知识,引导教学向课堂和教材回归。参考答案的设置具有开放性,引导考生独立思考,鼓励新思路、新方法、新解答,把考生的创新能力考出来。第37题展现了一系列关于“交换”的真实图景,从《诗经·卫风》古老的物物交换,到实物、信息、思想和观念的交换,引导考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上升到哲学高度,从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中归纳和抽象出一般,思考“交换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试题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综合性,采用等级评分的评价方式,鼓励创新思维。
2019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地理科目调整说明
新版《考试说明》在整体稳定的基础上,针对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具体情况如下:“试卷结构”与“考试内容及要求”均无变化。“参考样题”部分有略微调整,删去2016年第5、6题和第36题,将2018年第5、8题和第36题纳入其中。“参考样题”调整情况如下:
调整后的“参考样题”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
突出地理学科内容的整体性,注重基础性
样题调整注重从整体上把握地理学科内容的结构性和关联性。选取的试题涵盖地球和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主干知识。通过对考生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掌握程度的考查,增强考查内容的基础性,为发展考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创造条件、发挥作用。
2.
贴近时代、贴近社会和贴近考生实际,彰显育人价值
样题的情境创设着力贯彻“学习生活有用,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情境涉及我国土地休耕政策、故宫博物院、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与多米尼加建交和企业废钢冶炼等现实问题,既有当前时事热点话题,也有源于考生日常生活实践的鲜活素材。从真实情境中萃取基础和经典的测试任务,激发考生创新思维,力求为考生搭建展示素养的平台。
3.
强化学科思维方法和探究技能,体现学科素养
样题体现多种地理学科思维方法和探究技能的考查,例如从城市、国家、流域、洲际等尺度认识区域,运用地理规律和原理分析地理现象;围绕公路、台风、农业和工业产品、博物馆等要素入手,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联系与综合;通过城镇变迁、湖水变化、钢铁企业区位变化等视角认识地理过程。题目还涵盖地理比较、地理因果联系和因素分析等方法,充分考查考生思维能力,综合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4.
图表内容经典,形式丰富
题目有效发挥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功能和地位,注重对考生图表技能的考查。总体上看,样题图表设计精美新颖,形式丰富多样,表达内容清晰明确。既含有经典的区域和国家地图、横向柱状统计图,也包含基于大数据的人口迁移示意图、多图幅的组合式区域地图、某台风风力分布图等。
通过样题调整,期望对中学教学产生如下促进作用: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科素养的渗透,夯实地理基础知识,充分认识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强化学科思维方法的运用,注重地理图表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科育人价值的引领,充实教学情境,将试题设计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2019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历史科目调整说明
具体而言,“试卷结构”和“考试内容及要求”部分保持不变,修订主要体现在“参考样题”部分,在保持原有题型数量和结构的基础上进行部分调整。调整如下:
上述新样题和保留的样题共同构成2019年的“参考样题”,包含10道选择题和2道非选择题,外加学科间综合题2道,做到点面结合,既有较广的覆盖面,又有纵深的各层级能力与基本素养的考查。更换后的“参考样题”具有以下特点:
1.
注重基础和主干知识,以丰富多样的素材为载体,反映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历史现象、事件和结构,重在考查学科基本素养与学科思维水平。
无论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选取中国和世界历史的重大发展,从总体设计而言,既可勾勒出历史的发展脉络,又借此考查学科的基本素养与能力。
2.
强调学科基本素养与方法,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相对而言,鉴于题型功能,选择题更侧重基础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的基础能力,而非选择题则保持了中西对比、大跨度、综合性强的特点,在阅读材料的选取和设问方面体现能力考查的综合性,考查考生解读图文资料,分析具体问题并寻找自己的路径解决问题的高阶能力,以及在较为广阔的历史时空框架内对历史发展与演变进行历史理解和历史阐释的核心素养。
3.
与考查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相适应,注重试题的开放性和选择性,辅之以梯度式评价标准与赋分原则,鼓励考生的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呵护考生个性的养育与表达。
例如2017年第37题和2018年第37题,以及学科间综合题2017年第40(2)题等,都有较高分值的开放性设问,第40(2)题还给出两个设问,考生可以任选其一作答。2018年第37题第(3)问围绕历史学习的价值展开,开放力度大,是对考生中学阶段历史学习的综合检验,必备知识、关键能力与核心价值三位一体,尤为强调考查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
贴近教学实际,贴近现实与社会,考查方式与角度力求新颖灵活。
首先,在力求试题形式与考查目标契合的基础上,从考生认知特点与兴趣出发,注意素材的平易近人,有助于考生从多角度感知历史与现实之间丝丝缕缕的联系。其次,通过设置新情境,以小见大。从中观和微观层次切入历史,以鲜活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素材背景,不仅便于考查考生的学科素养,还有助于考生以史为鉴,推己及人,加深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再次,从试题立意的角度关注考生发展与社会现实,比如从世界史的视野关注儿童问题以及历史学习的价值;关注传统文化、教育改革等重大社会议题,引导考生能够以历史的眼光观察万物,从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
5.
注重考试的教育功能,旨在培养考生的历史素养与人文情怀,培养考生的民族自豪感与历史使命感,并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所选样题既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又涉及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把中国史与世界史置于人类文明演进的框架中加以反思与考查,一则追根溯源,并多角度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旨在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而继承并弘扬之;再则立足本国开拓视野,在比较中认知世界各国各地区文明发展历程,进而理解不同的文明和族群,此乃人类相互理解和谐共处的前提与关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