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内与国际经济形势分析论文(2)
2017国内与国际经济形势论文篇三:《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与对策》
摘 要:20XX年以来逐渐形成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全球化趋势中的中国经济也必然受到相当的影响,这些影响涉及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出口贸易等多个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加强投资和资源整合力度,明确产业调整方向,增强产业创新力,加快转换外贸发展方式,支持民营经济和强化内源经济发展等途径,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带来的挑战和压力。
关键词:经济形势;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发展
国际经济形势自20XX年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为发端,爆发了世界金融危机,并继续向更加宽泛的经济危机演化;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侵蚀加深,2009年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不乐观。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受到重大影响,如何积极应对挑战并在危机中寻找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的机会,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观察与判断
(一)次贷问题和美国金融危机
20XX年初夏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自20XX年7月以来加剧恶化。20XX年7月,在专营房贷次优贷款的加利福尼亚州银行IndyMac被联邦监管机构查封后,美国最大的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贷美面临空前困境而被美国政府接管。9月15日起,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美林、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在一周内先后破产、被收购或被迫转型,随后全美最大储蓄贷款银行华盛顿互助银行宣布破产,最大保险集团美国国际集团被国有化;同年11月24日美国政府决定向濒危的花旗银行注资200亿美元并为其账面不良资产3060亿美元提供担保。
次贷问题和金融危机已侵蚀到美国经济基本面。美国市场的流动性不足、信用缺失和就业岗位减少,严重影响了消费和投资。20XX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7年来最低的指标(-0.3);而消费开支创17年来新低(-3%);其中食品等非耐用品方面的消费支出是60年来的最低增幅(-6%)。20XX年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销量分别下降21%~30%。
面对当代最深重的金融危机及其向全面经济危机演变的威胁,美国官方一反过一去自由放任的政策,正加大宏观干预力度。美国参议院20XX年7月11日批准了总额达3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美国众议院7月23日批准政府增加对于两房的政府贷款额度“不封顶”;美国政府高达85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也在10月3日终获通过。但这些国家干预措施能否使美国经济尽快恢复活力?尚待观察。
美国7月采取对房利美、房贷美的拯救措施,“两房”股价在8月20日分别暴跌27%和22%;10月3日国会刚通过巨额救市计划,道琼斯指数却在9日创5年来新低;而10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上月的61.4下落到38;这些都说明美国市场的信心依然严重不足。因此我们不仅要看美国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更要注意美国政府干预措施有可能压抑经济金融内在矛盾的充分释放,因此2009年美国经济出现反复动荡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二)金融危机引起世界经济的震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XX年10月8日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受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峻金融危机冲击,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状况“已经或接近于衰退”,世界经济正进入“严重低迷时期”;并进一步调低2009年世界增长率预期,认为将只是3%,其中发达经济体是0.5%,美国是0.1%。
欧盟委员会20XX年11月3日公布的秋季经济预测报告显示,欧元区经济从当年第二季度起已连续两个季度出现经济负增长,并预测欧洲各国经济增速将从20XX年的2.9%大幅降至20XX年的1.4%:2009年将出现欧盟经济增长0.2%,德国、法国和意大利零增长,西班牙负增长0.2%,英国负增长1%。
从证券市场看,20XX年1~10月,全球股市共蒸发市值16.22万亿美元,其中lo月份全球52个股票市场共蒸发市值5.79万亿美元,大大超过9月份刚创下的4万亿美元纪录。股票市值大量蒸发对各国投资、消费和出口发生负面作用。
在西方主要国家经济发展低迷情况下,世界经济正愈益依赖新兴经济体的表现。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并不能超脱于世界,在周期上行阶段,发展中国家容易借外力挖掘自身增长潜力;但在周期下行阶段,外部冲击将极大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基础结构改革。
次贷危机开始后,美元资产贬值令投机资金一度转向实体商品期货。造成石油、粮食等价格短期迅速上升,原油价格冲破每桶140美元高位,造成许多国家经济发展成本上升,而上升成本很大程度由承载全球庞大制造业的新兴经济体承担。20XX年9月以来,原油和其它实体商品的期货和现货价格明显回落,原油价格在当年底前跌至7月价格的1/3左右,体现金融危机的全面深化和银根短缺。但考虑到今后增长的压力,特别是各国为“救市”而纷纷加大财政金融干预力度,放松投资和信贷,在今后两三年将存在通过赤字膨胀而诱发新的全球性通胀的可能;届时若经济内在矛盾释放不足,可能产生新“滞胀”。
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国内影响
(一)国际经济形势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
1 经济发展速度受国际形势影响而放缓。与去年同期比较,全国20XX年前三季的增幅回落2.3个百分点,增速逐步放慢比较明显。同期广东GDP增长10.4%,广州市增长12.1%,广东/广州的增幅仍然高于全国(9.9%),但已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4.3个和2.4个百分点;广州的增长速度体现为二季度比一季度增幅大,三季度增幅又比二季度大。说明广州这类中心城市经济增长波动幅度尚比面上的情况平缓。
2 第三产业增长态势良好,体现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较强承受力。20XX年,相对工业增长放缓的明显趋势,广东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按季度统计保持稳定态势(各季度均为9.4%);前3个季度,广州第三产业分别增长12.8%、10.9%和13.2%,平均增速高于整体经济增长幅度。其受影响较小的原因与我国服务业主要属于内需型有关,说明我国当前第三产业较能承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压力。
3 工业增长明显受挫,集中体现国际经济因素的负面影响。工业增长明显受挫是影响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影响工商业等实体经济,二是影响金融业等虚拟经济。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对外开放,且金融业占GDP比重不大,因而受影响的主要是实体经济。20XX年1~10月,广东工业增加值增长12.9%,比去年同期回落4.9个百分点,降幅领先于整个GDP增幅的下降。但民营经济在国际金融风险冲击下的表现优于其它经济体。20XX年1~3季度,广州 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产值增长17.5%,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7.5%,高于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54.5个百分点;1~8月民营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3.1%,远优于同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盈利水平。可见内源经济的工业仍有抵御国际经济困难的潜力。
(二)国际市场变化对外贸出口的影响
20XX年1~10月,广东进出口总额增长12.6%,比去年同期回落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幅更是回落9.9个百分点,这与广东经济的高度外向型有关。2009年出口形势将继续恶化,这从20XX年秋季第104届广交会成交额的下滑已见端倪(当次交易会境外采购商减少9%以上,出口成交额比春季减少17.5%),后续出口增速放慢难以避免。
但广东20XX年在对美国等地出口下降的同时,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出口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对新兴市场出口的增幅更大。1~10月广东对韩国、南美、非洲、东盟的出口分别增长59.7%、39.3%、25.2%、21.5%。因此,发达经济体下行的经济态势,对我们调整进出口贸易的市场结构有积极压力。
应当注意此次金融危机很可能引发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即使他国在国际场合承诺暂不推出新的贸易保护措施,也仍然会加大运用已有贸易壁垒的力度,我们必须加强对国外运用贸易壁垒的跟踪研究。广东20XX年前三季度就遭遇27起各类贸易保护案件,已超过20XX年总和。
(三)国际形势变化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
如前所述,第三产业更能承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压力;同时,在广东工业化已经进入中期后段之际,也十分需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因此,在面对危机的时候,我们应当因势利导,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对于就业的吸收能力强,对于投资的压力总体则较小,是我们当前可行的选择。
当前就业压力与现有工业的困难并存。广东工业1~11月的增长速度落至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倒数第10位,这是涉外加工贸易型工业比重大的必然反映。我们注意到各级政府将不得不注重帮助工业克服当前困难,以及减少对就业的负面影响,但可能因此而推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
(四)国际资金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次贷危机后,由于我国经济稳健发展以及人民币相对升值的预期,使我国成为危机发生后的理想避风港和投机场所,因此国际短期游资对我国构成的威胁加大。广州毗邻港澳,国际游资进出较便利,“热钱”有滞留的压力。
近期外商直接投资波动幅度明显加大,新增合同减少,2009年国际资本的投资愿望与能力都可能继续下降,这与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某些不明朗因素有关。如果我们能够保持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有利于吸引长期外商直接投资,并尽可能通过外资获得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就有助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20XX年1~10月,广东获得世界500强投资新设和增资项目79个,表明国际大企业仍看好广州市场。
目前国内利率正从高点回落,而我国信贷增长与实体经济的增长基本匹配。同时还有充足的社会储蓄,以及中国没有明确鼓励次级贷款的政策,出现房地产等领域信贷危机的可能性不大。
三、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投资和资源整合力度,提升国家与地区的发展优势
1 加大投资力度。投资重点是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特别是文化产业、市政建设项目(包括社区建设)等。此外,今后可考虑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善用各地资金供求不平衡的机遇。
2 用世界眼光创新利用全球资源的思路。要以加强与港澳的合作为重点,并在“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争取利益;建议在海外增设产业园区,区位选择可首选拉美和东南亚,并提倡国内省区市与海外姊妹省区和城市合作建设海外投资基地:同时要开拓利用海外人才资源,比如把广州有影响的“留交会”开到海外去。
(二)明确产业调整方向,优化产业体系
1 加快产业转移,优化产业布局。一是在工业领域加强吸引高技术企业,引导优质产业向本地产业园区集聚,并实施产业链延伸规划;二是鉴于服务业已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但目前以现代物流、金融、研发咨询等为核心的现代生产服务体系仍然发育不足,说明加快服务业发展很有潜力。要对有利于形成产业链和促进产业转型、深化城市竞争力的服务业给出优惠政策,并创造服务消费热点,如运用CEPA协议设立免税购物园,利用大陆与台湾“三通”政策的推进因素促进商贸旅游业发展等。
2 承接服务外包,发展服务贸易。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要为国际服务业转移提供接纳能力,积极承接跨国公司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加紧服务贸易产业园区建设,制订各类外包服务标准和规范行业行为:同时要汲取工业中单纯“拿来主义”的加工贸易的经验教训,不能仅满足于“服务的加工贸易”,而要积极培育自有服务品牌。
(三)强化产业创新力,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1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力。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以高新技术园区、工业开发区为转化基地,实现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高新技术的企业提供支持,积极引导政府采购向高技术产品倾斜:提高创新基金的资助强度,加强地方财政对创新基金的投入。
2 进一步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作用,建设自主创新的合作平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高校要建立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关系;发展一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整合不同隶属关系力量,通过行业组织和产业集群,建设提升产业链水平的创新平台。
(四)发展民营经济,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1 加快提高民营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要支持民营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争创区域技术中心,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自有品牌,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鼓励民企与跨国采购集团建立多样化的联盟和合作关系,融入全球性生产、销售与服务网络体系;发挥民间商会作用。积极协助民营企业获取进出口经营权,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招商和在境外设生产经营机构;在农村加快发展专业生产合作社及农业生产的行业组织。
2 改善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落实金融、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要积极为中小企业的创办提供便利;政府采购要重视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政府对技术创新项目、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出口等提供优惠的融资服务和一定的退免税支持:要组织优质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并健全信贷担保机构和建立信贷担保基金。
(五)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深入拓展国际市场
1 继续扩大和优化出口市场,加大“走出去”的步子。目前中国对新兴市场客商的吸引力在扩大。要继续优化出口市场国别结构,目前要以欧洲、拉美、非洲、东南亚为外贸市场扩大的重点方向;要推进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对外投资(购并),获得资源与市场。
2 提高对外贸易的技术含量。政府对有利于提高产品技术竞争力的研发投资可给予资金配套,对其收益可给予税收减免,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企业应重点关注提高一般贸易出口产品的质量,可避免过多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阻挡。
3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重点是:积极发展海外金融贸易业务,建设离岸金融市场;建设海外研发基地;通过购并等方式加快建立直达营销终端的营销体系:加大高端服务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产品出口;要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并开放城市公共服务业利用外资的途径。
(六)处理好收入、就业与消费关系,在改善民生中促进消费
1 中等收入阶层是城市消费的中坚力量,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可产生较高边际购买力,因此提高城市居民收入的重点是培育中等收入阶层和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同时要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突出位置。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和农民收入增长明显慢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情况亟须改变;只有把农民收入水平切实提高,才能为工业品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内需的潜力才能够大幅度开掘起来。要将经济增长带给市民的实惠体现到教育、社保和医疗等民生福利上。完善城镇低收入生活困难居民的帮扶政策。对关系民生的价格变化依然要有预警措施,对价格风险和物资储备应有前瞻性,要作有效的预案。
2 以促进就业和提高劳动力素质来增加劳动者收入。完善城乡就业培训体系,提高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加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创业扶持工作,把高端人力资源从就业压力转化为就业引擎;加强培训农村劳动力和农转居人员,确保转移就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