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世界国内外经济形势论文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充满了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2017年世界经济形势论文,欢迎阅读。
2017年世界经济形势论文篇一:《试谈近期世界经济与金融形势》
【摘 要】近两年美国经济将持续复苏,欧盟和日本陷入衰退,受经济低迷影响,发达国家维持极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不变;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少影响,“金砖国家”经济增速放缓;“迷雾四国”在新兴市场中崭露头角,但是世界经济仍陷入低速增长期。本文将从两方面来介绍各类经济体在经济与金融市场发展方面的形势。
【关键词】国际经济;国际金融;衰退;复苏
一、国际经济形势
(1)欧美日篇。美欧日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步履蹒跚,世界经济增长放缓。2013年美国经济保持复苏势头,经济增速显示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实力。欧盟因受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困扰,主要成员国因削减赤字需要而实施紧缩财政政策,受此影响,欧盟经济2012年再度陷入衰退,全年经济增速-0.5%,发展前景黯淡。日本经济震荡下行,受海外经济减速引发的外需不振和以汽车销量为中心的内需疲软影响,2012年同比增长0.5%。2013年日本大力推行“安倍经济学”,积极的财政政策致使资金大都流入到虚拟经济领域,实体经济发展没有多大起色。世界银行等机构预测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4%,低于近14年来的平均增速3.6%。从经济先行指标PMI来看,美国经济将持续复苏,欧盟和日本将陷入衰退。数据显示,美国2012年12月的PMI为50.7,全年共有8个月份PMI在50这一经济荣枯的分界线之上,表明美国经济仍将保持复苏之势。日本2012年12月PMI为45,连续7个月低于50,表明日本经济面临收缩风险。欧盟2012年12月PMI为46.10,已连续17个月低于50,预计欧盟经济2013年仍将保持下滑之势,衰退已无法逆转。(2)金砖国家篇。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少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引擎“金砖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尽管各国在金融危机中经济实现“V型”反转,但自2010年以来,“金砖国家”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中国在2013年第一季度GDP增速为7.7%,低于预期的8%。印度由2012年一季度的12.6%降至四季度的2.81%,巴西经济增速从9.34%降至0.87%,降幅最大。俄罗斯和南非经济增速相对平稳,保持在3%左右。与2006年至2008年“金砖四国”经济平价增长率10.7%相比,“金砖国家”经济增速下滑已相当严重。数据显示,“金砖国家”的经济先行指标PMI仍表现较好,中国2013年四、五月制造业PMI分别为50.2和47.6,虽然有所下降,却仍保持在50左右。俄罗斯、巴西、印度2012年12月的制造业PMI分别为50、51.1和54.7,南非2012年11月的制造业PMI为55.4,且近3个月以来均在50这一经济收缩与扩张的分水岭之上,表明未来“金砖国家”经济仍将保持增长之势,增速下滑之势有望扭转。(3)“迷雾四国”篇。凭借人口结构优势,“迷雾四国”(墨西哥、印尼、韩国与土耳其)在过去十年中经济规模增长了一倍多,2011年四国GDP规模为3.9万亿美元,超过德国。“迷雾四国”中的印尼经济增速表现出极强的稳定性,在金融危机中也保持了5%左右的增长。土耳其经济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2011年一季度曾创下12.59%的高速增长,今年6月土国内政治形势再起风波,持续的罢工造成经济形势不是很乐观。韩国与其他三国严格来看并“不在一个层次”,其更接近发达国家,但由于受朝鲜核政策影响,安全形势势必影响经济发展。“迷雾四国”的优势还在于人口结构总体上比欧美年轻且有更高的出生率,这使它们在发展制造业方面更具成本优势。(4)经济形势小结。2013年世界经济将温和增长,欧债危机和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将拖累经济增长,但美国经济的复苏及新兴市场经济体保持较快增长,使整体世界经济免于陷入衰退,并预计将实现3%左右的增长。“迷雾四国”由于其特殊的政治、社会、宗教问题,发展前景不明,难以发挥全球经济复苏火车头的作用。金砖国家增速放缓既定,各国主要在力促各自国内的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其经济形势整体来说不乐观。
二、国际金融形势
(1)欧美日篇。为刺激经济复苏,美欧日发达经济体实施极度宽松货币政策。自2008年12月以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历史最低水平,并声称中期维持低利率政策不变。欧洲央行出于抑制通胀需要,2011年两次加息,将基准利率由1%上调至1.5%,但欧债危机的加剧及经济的下行迫使欧洲央行连续降息,将基准利率降至0.75%这一欧元诞生以来的最低水平。日本是最早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发达国家,自
1998年以来,央行基准利率一直维持在0~0.5%,2010年10月更是直接将基准利率降至零,并持续至目前。美联储连续推出
QE3和QE4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对实体经济作用有限。其量化宽松政策增加了基础货币的供给,为银行业和金融市场注入了充足的流动性,却并未流入实体经济,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仍处于较高水平。美国暂时避开财政悬崖,经济复苏有望缓解财政压力。世界不需要为美国财政悬崖过分担心。欧元制度缺陷有所弥补,欧元短期无崩溃之忧。欧元区机制缺陷在2012年有所弥补,但统一货币与独立财政间的根本性矛盾仍无法解决。在债务危机压力下,“欧洲稳定机制”(ESM)提前运行,“财政契约”生效,并就欧洲银行业统一监管达成一致,但这仍不足以使欧元区摆脱危机。尽管欧元区采取了紧缩财政措施,但几乎所有国家债务比例仍呈上升趋势,尚未迎来下滑“拐点”,这意味着欧洲的债务负担将越来越重。日本今年前两个季度实行以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安倍经济学”,货币汇率大幅下挫,但是由于其资金大都流入虚拟经济领域,未能实际的推动实体经济的进步。日本政府债务余额与GDP的比例在2012财年末高达236%,扣除金融资产后的净债务余额与GDP的比例也高达135%,均位居发达国家之首。这种高债务率之所以还没有引发更为严重的危机,是因为日本政府债务循环得到了来自于本国央行最大限度的支持,且政府债务大部分由国内投资者所持有,这使得日债不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冲击,持续的经济低迷使日本的通胀压力很低,这为日本央行长期维持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从长远来看这种政策是不可行的,一方面容易引起本国内的通胀;二是在全球经济中引发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战。(2)金砖国家篇。金砖国家第五次峰会2013年3月26、27日在南非德班召开,讨论成立开发银行、工商理事会等此次峰会的重点议题,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中国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与巴西财政部和巴西中央银行签署了财经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金砖国家之间的金融合作将促进五国在经贸方面的合作,为提高五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发言权提供影响,也不可避免的挑战西方国家经济体在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3)金融形势小结。总之,在欧债危机未彻底化解前,国际金融市场仍存在动荡风险。受避险情绪影响,美元资产仍将受到追捧,美国股市依然会有较佳表现。日本经济短期内增速明显,后续发展不足。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努力加强金融合作成立开发银行,不仅对自身金融安全发展有利,对世界金融更合理发展也是有利的,但其成立还处在初步谈判阶段,逐步完善还有一段重要的路要走。
三、中国经济前景展望
欧美分别是我国的第一大、第二大贸易伙伴,但近来中欧、中美之间经济贸易摩擦不断。欧美不断展开对中国产商品以及工业制成品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通过设置种种的贸易壁垒,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在当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形势下,对整个世界的稳定发展是不利的。不过也有令人欣喜的地方。2013年7月正式成立的中瑞自贸区必将带动中欧经济交流的热潮,这种带动作用对双方来说无疑是双赢的。中国重视金砖国家组织的作用,积极支持建设金砖国家组织的内部体系,打造有利于自身经济发展进步的金融体系;重视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努力开拓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上任伊始首次出访就来到非洲,6月初出访中美洲三国(墨西哥为迷雾国家),体现中国经济发展海外市场的新思路。外贸市场的扩大对由于欧美国家消费需求不足而导致我国外需不足的窘境也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不仅有利于各出口企业的生存,也为整个社会的国内需求提供动力。
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各国将为各自的经济发展目标努力。在大背景之下,中国经济放缓下行也不可避免,但其维持7%~8%的经济增长率的发展目标仍是可以实现的。中国的强劲增长不仅对维持本国社会稳定有利,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复苏、发展也会起到火车头的带动作用。
2017年世界经济形势论文篇二:《试论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问题》
摘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对于一个理智的决策者,要学会防微杜渐。纵观全球,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美国经济严重衰退,“占领华尔街”高潮迭起,并不断升级;中国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深受“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日本经济问题多如牛毛,可从首相频繁更迭中管中窥豹;韩国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战略走到尽头;俄金融领域受到欧债危机冲击。一言以蔽之:“灾难资本主义”在全球蔓延。
众所周知,2008年9月15日,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为标志,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并旋即席卷全球。一石激起千层浪,美国金融市场首当其冲,银行和股市暴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股市一度走向崩溃的边缘。作为全球金融体系巨擘,“美国一打喷嚏,全球都随之感冒”的“蝴蝶效应”凸显。距这场规规模空前的金融危机3余年后,其“并发症”不容小觑,世界经济何时复苏尚未成定论,研究并反思这场危机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关于当代世界经济形势及思考
1、虚拟资本主义的膨胀和新自由主义的泛滥及贫困
肇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金融市场,并在2008年发展升级为世界性金融危机,“灾难资本主义”在全球蔓延,自不待言。2011年9月17日,十几名美国民众高举“我们代表着99%的民众”的标语,聚集在纽约曼哈顿区,“占领华尔街”愈演愈烈并波及美国多个大城市,逐渐成为全美群众性社会运动,其导火索便是金融危机,民众控诉华尔街金融大亨的贪婪与无耻、缺乏自律,对危机负责,并督促政府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2011年初,突尼斯“茉莉花革命”掀起北非和中东反政府示威潮,随后,这朵引发阿拉伯世界革命的“茉莉花”,漂洋过海,来到英国,骚乱在伦敦蔓延开来,随后乘着西风,远渡重洋,在美国生根发芽……这些现象看似偶然,实则联系紧密,凸显了资本主义世界也经历着底层民众对政府社会职能的拷问。华尔街运动敲响了新自由主义的丧钟,是虚拟资本主义的贫困的表征。1971年,美元和黄金挂钩的制度失效,二战后确定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宣告了浮动汇率时代的来临。此后,世界货币体系开始进入到不受物质生产增长的约束时代,加上各种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虚拟经济迅速膨胀,世界经济主体已从物质生产部门转移到非物质生产部门,由此引发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王建 乔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催生“虚拟资本主义) 窃以为,虚拟资本主义以帝国主义为基础,是资本主义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殊标志。此次危机将当代资本主义的弊病暴露无遗,向世人昭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只注重搞虚拟经济而忽视实体经济的发展,不可持续,终有一日会出大问题。19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突显出新特征: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列宁从全局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得出惊世骇俗的结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垄断的”资本主义。然而,他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资本主义内在的调节能力。时代的局限性使然。但,如若就此否定和妖魔化列宁主义,便是历史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的行径。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天衣无缝的理论,一切企图坐锯终极真理的地位的行为都是徒劳。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违背了《资本论》中的货币流通规律以及美国国家信用长期透支过多,体现在美国国家积累的巨额内外公债和私债上,总体规模据说在50万亿美金以上,即期应兑的规模也高达7―10万亿,这是个天文数字。(《何新:反主流经济学―主流经济学批判》,3)
2、美欧之间激烈的“货币战”,欧元面临挑战
希腊于2001年加入欧元区,而这一代价是欧洲的整体利益,欧元区被希腊绑架,希腊被高盛绑架,此后,希腊的财政赤字率不断上升,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了2009年的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基辛格有一句名言:“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整个。”欧元在其诞生之日起,无时无刻不被美元排挤。截止到2012年,“欧猪五国PIIGS”未清偿的国债高达几万亿欧元。欧债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欧洲经济体制本身的弱点,其导火索却是房产泡沫,尤爱尔兰和西班牙。
3、“量化宽松”延缓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美国针对危机所采取的多轮“量化宽松”(QE,quantitative easing)政策,无疑转嫁了国内危机,向全球输入了“通胀”。美国对付危机的手段便是发行国债,向美联储透支预借,此次危机即马克思所言的“资本主义金融信用的全球性危机―总体危机,而不是局部危机。”2012年,美国或将推行新一轮QE,将有更多的国家和经济体受到影响,给疲软的全球经济增加困难,长此以往,美国的信用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危机,如此行为实在得不偿失。
二、关于当代中国经济问题及其思考
1、新自由主义泛滥成灾,金融领域乱象横生,经济软着陆困难重重
新自由主义长期主导我国经济改革,同时它也是中国社会各种丑恶现象的根源。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是自由竞争,金融自由化。纵观30年的改革开放,总体上得大于失,但问题触目惊心,主要表现为对市场的盲目崇拜和金融领域的乱象。新自由主义群魔乱舞,表现为教育市场化、医疗市场化以及养老金市场化,而我们却忽视了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是建立在完善的法制基础之上,中国的法制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随便引进市场机制,后患无穷矣!虚拟经济时代,金融领域的安危愈来愈关乎国家生死存亡。我国金融问题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经营方式总体粗放,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问题颇多,吴英案暴露了农村金融体系的混乱,金融监管力度不强,对实体经济支持不够及时,更重要的是还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表现为人民币升值,加上出口受大肆炒作的有毒食品和农产品以及玩具的影响,信誉崩溃,未来出口阻力必然增大。同时,这也增加了国内就业压力。高失业率往往伴随着高通胀,国内通胀较为严重,加之基尼系数已逾0.5(新华社研究员:中国基尼系数超0.5或致社会动乱,网易新闻,2010-5-21),超过国际的警戒线,“不患寡,而患不安;不患贫,而患不均。”既问主义,更问苍生。邓公的“先富论”绝不意味着让一部分人暴富,而让大多数人更加贫穷。
2、地产市场困局与“国退民进”,既得利益集团企图侵吞国有资产
1998年为扩大内需,刺激国民经济,推行住房市场化,由此拉开了中国房地产进入支柱产业的序幕,在随后十几年中高歌猛进,带动了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众多民营企业开始瓜分资本市场。盛极必衰,中国房地产市场十几年的迅猛发展,已成畸形,泡沫惊人,房价远远偏离正常轨道,“居者有其屋”显得苍白无力。随着住房的商品化,房子对于相当一部分工薪阶层而言,可望而不可即。目前,中国大部分城市出现了房价明显回落局面,但据此而断定中国地产“刘易斯拐点已经来到”,是极不科学的,这是中央宏观调控和地方博弈以及危机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旦房价在短期内出现大幅度下落,势必危及中国金融体系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房屋不是一般的消费品,而是耐久的资本品,房地产投机的实质是金融投机,根源是金融问题,故,调整金融政策是毕其功于一役的根本策略。(《何新:反主流经济学――主流经济学批判》,42)。近期,一些别有用心者叫嚣,国企严重垄断,应加快国企股份制改革,以提高其运作效率。其居心不外乎:通过股改,实现国有资产的私有和世袭。其中,不乏外资的操纵和炒作。绝不能让国有资产沦落在一小撮人手中,改革成果理应让全民共享。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提振经济成为全球共识,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从全局长远角度出发,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参考文献:
[1]占领华尔街:没有目标的运动[Z].国际财经 新浪财经新浪网,2012;1
[2]田文林.“灾难资本主义”在世界蔓延[Z].国际频道 新华网,2011;11
[3]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Z].新华网.2008;9
[4]布成良.全球化与帝国主义:批判及辩护――重读列宁的“帝国主义论”[J].中国社会科学网,2012
[5]何新.反主流经济学[M].时事出版社,2010年
[6]郎咸平.资本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改革[M].东方出版社,2012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世界经济形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