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思修论文>

2017思修论文3000字以上范文(3)

坚烘分享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和体制设计、政策选择及改革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文化的升华,是对社会主义制度道德评价和价值衡量的主要标准,规定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制度性的缺陷和政策偏差,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提出一个为长期、稳定、涵盖社会发展各方面提供基本依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中,进入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因而也没有能够使我们的政策在价值导向上更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比如说,在很长时期,我们把吃大锅饭、平均主义、计划经济的经济运行管理方式等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来固守,把商品、市场、社会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方法、承包责任制,个体经营方式等适合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发展要求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资本主义复辟”来反对;在改革开放中,不绝于耳的姓社姓资的争论所导致的政策多变和矛盾冲突;由于不顾一切追求阶段性目标,使社会与经济发展出现不协调,等等。这些都与我们在社会主义的制度和体制设计、政策选择及改革发展中,没有很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依据作用有关。社会主义的制度和体制设计、政策选择,既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立足实践,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又要充满人文关怀,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关注人的精神诉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制度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防止出现具体制度政策与核心价值体系相背离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既体现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又体现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人文精神,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的实践价值

  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精神理念,也蕴涵着现实的目标追求。从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到中共提出的“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颁布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利益格局不断调整,思想观念逐渐变化的新形势下,旗帜鲜明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是理论建设的需要,更是着眼于推动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的需要,对于国家与社会明确方向、形成共识、凝聚人心、引领社会发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展示社会主义中国的形象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价值。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着积极的文化支撑和强大的思想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标志着当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指引着全社会各阶层群众思想价值观念的确立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一切有利于国家强盛、人民富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文化汇集起来,能够最大限度地将不同阶层、不同群众的多元思想认识整合起来,形成全社会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主流。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出现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形式的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丰富多样且变化迅速,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然触及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凝聚思想共识的任务更加繁重。如何在保持思想文化富有活力的同时,减少社会分化、思想冲突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和冲突,避免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既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性问题,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重大历史性课题。在当代中国,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才能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认识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追求共识,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的整合与凝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另外,当代中国的发展引起世界关注的同时,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等噪音也不绝于耳。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能够增强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软实力”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理念昭示于世,把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融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之中,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共识,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提供现实的途径和价值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充满艰辛而伟大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具有现代素质的建设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范畴,内含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思想建设与道德建设、民主精神与法治精神的统一,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现实针对性,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人的要求,为我们全体公民塑造了一个价值取向,明确了一个价值标准,引领着我们各级组织和全体人民的努力方向。在当代中国,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才能在提高我们民族的民主法律意识、公平正义理念和诚信友爱操守中,为培育兼具现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开辟现实路径,确保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文明发展的轨道前进。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致力于调整人、自然、社会的关系,实现三者的和谐共存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历史阶段,通过社会和谐的发展过程,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社会进步,实现美好的追求,这符合人民的愿望,也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的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的建设不仅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关键,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中心环节。在当代中国,只有建设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感召力的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才能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才能使我们的事业在可持续中不断向前发展。

  可以说,能否构建起科学完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是否完善、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必须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说,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完备、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看过“2017思修论文3000字以上范文”的人还看了:

1.2017大一思修论文3000字范文

2.2017大一道德论文3000字以上范文

3.2017思修论文4000字以上范文

4.2017大一思修论文3000字

2810113